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长度测量测量方法

2022/07/16123 作者:佚名
导读:1、长度的测量 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常用的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Km = 1000 m ,1m = 10 dm ,1dm = 10 cm ,1cm = 10 mm ,1mm = 1000μm ,1μm = 1000nm 长度的单位换算时, 小单位变大单位用

1、长度的测量

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常用的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Km = 1000 m ,1m = 10 dm ,1dm = 10 cm ,1cm = 10 mm ,1mm = 1000μm ,1μm = 1000nm

长度的单位换算时, 小单位变大单位用除,大单位换小单位用乘。

3、正确使用刻度尺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2)使用时要注意

① 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

② 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

③ 厚尺子要垂直放置。

④ 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4、正确记录测量值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1) 只写数字而无单位的记录无意义。

(2) 读数时,要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5、误差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不能避免,能尽量减小;错误能够避免,是不该发生的。

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另外,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也可以减小误差。

6、特殊方法测量

用累积法(测多算少)测微小长度,如细铜丝直径、纸张厚度;用转换法(卡测法)测量硬币、乒乓球直径、圆锥体高度;用化曲为直法测量地图上的铁路长度、圆的周长。

7.用记米轮测量

可以使用一个记米轮在被测物上滚动,通过计数器把滚动的圈数记下,最后通过计算得出整个被测物体的长度。优点是设备成本低廉,初期测量准确。缺点:当连续使用超过一个星期后,由于滚轮的磨损,打滑都会造成精度的下降,当使用超过一个月后,精度就会变得不可考量。

8.用激光记米器测量

当物体的长度超过5米后,如果使用常规的卷尺或直尺,记米轮测量法就会产生累积误差,这种误差会随着计量长度的增加而变大,这时候,就可引入一种新型的激光记米方式,它是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机械式计米器或编码器,由激光测长仪器(测速测长仪)垂直照射到被测物表面来,采用光学多普勒测量原理,不接触被测物表面即可非常精确的测量速度长度,

主要优点有:高精度 优于0.05%即100 m = < 0.05m误差

永远不需校准和维护

不接触被测物表面,没有打滑

没有机械式的传动部件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