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长沙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发展历程

2022/07/16180 作者:佚名
导读:长沙锅炉厂的前身系长沙红炉冷作厂、长沙铁工厂成立于1956年元月,1958年更名为长沙锅炉厂。1959年湖南省机械工作会议确定,长沙锅炉厂为全省锅炉主导厂、铆焊接技术中心,国家投资184万元,新建厂房12356平方米,厂址为长沙市雨花亭。2004年作为省、市重点工程,政府投资3.5亿元企业完成整体搬迁异地重建工作。2006年长沙锅炉厂改制更名为长沙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追溯企业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

长沙锅炉厂的前身系长沙红炉冷作厂、长沙铁工厂成立于1956年元月,1958年更名为长沙锅炉厂。1959年湖南省机械工作会议确定,长沙锅炉厂为全省锅炉主导厂、铆焊接技术中心,国家投资184万元,新建厂房12356平方米,厂址为长沙市雨花亭。2004年作为省、市重点工程,政府投资3.5亿元企业完成整体搬迁异地重建工作。2006年长沙锅炉厂改制更名为长沙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追溯企业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一、计划经济时期。

作为全民所有制的国营企业,长沙锅炉厂是国家计划指导下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广大干部职工充分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为国家做出了贡献,也为企业带来了发展。

有组数据表明,到1986年底,前30年,长沙锅炉厂共生产工业锅炉5634台,11856.82蒸吨,利润总额为3253.16万元,上缴税金904.53万元。1986年的工业生产总值为1623.18万元。

二、计划经济在市场经济转轨时期。

由于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这段时期是长锅发展史上的艰难时期。但就是在这种大环境之下,企业在产品结构上狠下工夫,自主研发了一系列适合市场的产品,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仍然挺了过来。1996年,企业成功实现扭亏为盈,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200多万元。

三、搬迁建设时期。

长沙锅炉厂搬迁建设工作从2001年开始,2003年8月完成生活小区的建设,2004年底完成生产区建设。

长沙锅炉厂在整体搬迁的过程中,坚持边搬迁边生产,力保职工队伍稳定,市场不丢。老厂虽然受到腾地后生产场地狭小等方面的不利影响,但从2001年至2004年企业仍保持了原有生产规模。

搬迁期间,市委梅克保书记、谭仲池市长亲临视察,吴志雄副书记、赵小明副市长、刘晓明副市长多次来厂调研、现场指导工作。市政府烟厂技改拆迁指挥部肖学胜指挥长等指挥部领导全力以赴协调烟厂和政府各职能部门,督促资金到位,督查工作进度和施工安全,各职能部门特事特办,创造了良好的搬迁建设外部环境,有力地推进了工程进度,确保了长沙锅炉厂老厂区的按期腾地和新厂区的竣工。

企业把搬迁调整的过程作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建设自主创新、发展循环经济、科学发展的示范工厂,通过搬迁重建,企业完成了4.8万平方米联合生产厂房的建设,新增了膜式壁生产线、成排弯管机、龙门自动焊机、大型水压机、热处理炉、大功率探伤机、全自动化学分析仪、机械性能实验机等先进的生产和检测设备,改造完善了蛇形自动弯管线、数控切割机、大型卷板机等设备,使企业具有年产电站锅炉、工业锅炉4000蒸吨和大型电站锅炉部件、压力容器3000金属吨的生产能力。到2006年,企业完成工业生产总值为14100万元,销售收入12600多万元,实现利税1200多万元,同时在本市配套辅机厂家配套产值约为2000万元,形成了良性循环的产业链,较好地带动了地方企业的发展。

四、改制时期。

长沙锅炉厂企业改制工作在2000年就已开始,后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改制服从搬迁”,暂停了三年时间。2004年6月,按长经字[2002]181号文件的精神,完成了职工理顺劳动关系工作。2006年8月,产权制度改革也已基本完成,《企业改制实施方案》经市企改办正式论证通过,我厂为国有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国有净资产1.69亿元,占总股本的97.4%,企业职工481人现金入股额为452万元,占总股本的2.6%。并于2007年3月28日召开了长沙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首届股东大会。 2100433B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