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地:选择立地条件与龙竹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一致的地块为造林地,做到适地适树。适宜龙竹造林的立地条件特征:坡向:阴坡、半阳坡、半阴坡;坡位:中、下;土壤类型:赤红壤、燥红壤;海拔:620-1800米。
造林时间:6-7月雨季定植。有灌水条件的地方可在5月定植,成活率较高,发笋量大。
造林技术:选择纯林的造林方式;根据立地条件,适生区域(最适生区、适生区、次适生区),选择设置初植密度、株行距:16丛/667平方米,6米×7米,20丛/667平方米,5米×6米;25丛/667平方米,5米×5米;采用品字型配置,有利于光能利用;块状整地,规格0.8米×0.8米×0.6米。
抚育管理:新造林地1-3年间,离竹丛1.5米,可间种农作物,套种豆类、绿肥。以耕代抚,以短养长,可增加农作物收成,又能促进新竹生长。竹丛每年松土1-2次,不要损伤竹蔸和笋芽。每年雨季前10-20天肥,每丛每年施肥0.5千克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配合使用,N:P:K为5:4:1。施肥方法为以竹丛为中心,在30厘米半径外围环状沟施,深30厘米,宽30厘米,逐年外移。竹林发笋后,年每丛保留2-3个健壮笋作母竹,笋采除。成林地的抚育主要是护笋养竹。地需施肥。竹类植物生长快,多,量高,收土壤养分多,材采伐时,材和枝也被随之运出林地,大量营养物质,残留的竹蔸和根系腐烂分解慢,含的养分不能及时供给活立竹生长需要,,需进行施肥,,抽发新竹的数量和质量。每丛每年施肥2千克种及配比同上。施肥方法为沿竹冠滴水线环状沟施,深30厘米,宽30厘米,注意施肥后一定要覆土,提高肥效。笋期管理。发笋初期和发笋盛期,抽发的竹笋粗壮,成林量质好,笋体质量好,根据笋用或材用的需要,留竹采笋。一般每丛选留4-6作母竹,余笋割采加工。末期出土的竹笋数量少,细弱,可以清除。发笋季节,防人牧危害,禁牧,改林地条件,经常清除杂草灌木,疏松林地,提高壤肥力。
采伐与更新:竹林为异龄林。一般只能采用龄级择伐方式,采伐3-4生秆龄的秆材。采伐时应掌握伐老留新,伐密留稀,伐有病虫害的、留生长健壮的,伐细留粗,伐丛内留丛缘的原则。笋期不宜采伐,好在晚冬和早春伐竹。经采伐后的竹林,应及时挖除老残竹蔸、疏松林地、壅蔸培土,复壮更新,恢复并提高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