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286内部有执行单元EU(Execution Unit)、地址单元AU(Address Unit)、指令单元IU(Instruction Unit)和总线单元BU(Bus Unit)4个独立的部件并行操作,可实现4级流水线作业,提高了吞吐率,加快了处理速度。
(2)80286的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完全分开,不再像8086/8088那样采用数据总线和低16位/8位地址线分时复用方式,具有独立的数据线16条、地址线24条。
(3)80286是第一个具有多任务处理指令而又与8086兼容的芯片。它提供了许多新指令及专用保护方式使处理器在各种任务间快速而方便地切换。
(4)80286的存储器管理可以实现在实地址和保护虚地址两种方式下访问存储器。无论在哪一种方式下,80286的存储空间仍采用分段管理,每段最大长度仍为64KB。但是,在这两种方式下,24条地址线(A23~A0)的使用情况不同。
在实地址方式下,内存逻辑地址为“段基址:偏移地址”,物理地址仍为20位,只使用A19~A0,因此可寻址的内存实地址空间仍为1MB,且物理地址的计算方法也与8086/8088相同。这相当于8086/8088的工作方式,只是速度更快,所以也叫8086方式。80286CPU在开机复位后便进入实地址方式。
在保护虚地址方式(保护方式)下,内存逻辑地址又称为虚拟地址,其书写格式为“段选择符:偏移地址”,物理地址为24位,A23~A0全部使用,可寻址的内存实地址空间扩充到16MB。在这种方式下,从用户或任务角度所看到的内存容量叫“虚拟空间”,且每个用户或任务所拥有的虚拟空间为1GB。可见,80286是首次利用其片内存储器管理部件MMU实现虚拟存储管理功能的微处理器,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技术与特性。
(5)80286提供了4个等级的特权系统和3种形式的保护机构,以实现操作系统与任务之间、任务与任务之间、任务内程序与数据之间的相互隔离与保护。特权系统和保护机构保证了虚址空间到实址空间的安全转换。
总之,80286主要是增加了多用户、多任务系统所必须的任务转换功能、虚拟存储器管理功能和多种保护功能,使它不仅运算速度达到8086的5~6倍,而且可支持多用户多任务操作。但要注意,80286的优越性必须在多任务操作系统(如OS/2、UNIX、XENIX等)的支持下才能充分发挥。在DOS环境下,它仅工作在实地址方式下,可直接访问的内存只有1MB,这时的80286只是一个快速的8086。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