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条 对申请购买限价商品住房的家庭实行预登记制度。
申请人持户口簿、身份证、房屋所有权证、租赁证明、收入证明、资产证明等材料向当地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对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经审查符合条件的家庭, 由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部门核发预登记证明。
取得预登记证明的家庭,其家庭成员、住房和收入等情况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向当地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部门申报。
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部门依据人均住房面积、家庭结构、人口数量、户籍年限和收入水平等因素,按不超过当年或当批可供销售限价商品住房数量120%的比例确定预销售对象,并向社会公布。
根据房源供应数量,首先保障无住房家庭,再分别确定现住房困难及准无房家庭的供应数量。现住房困难类预销售对象应当按基本家庭现住房人均面积计算确定;准无房类预销售对象根据房源及申请人的数量情况可以按家庭现住房人均面积计算确定,也可以通过公开摇号的方式确定。
被公布家庭应在规定期限内提出购房申请;对逾期未申请的,取消预登记资格。取消资格后,仍需申请限价商品住房的,应当重新预登记。
第十六条 预销售对象申请购买当批限价商品住房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预登记证明;
(二)购买限价商品住房申请表;
(三)家庭成员户口簿和身份证;
(四)婚姻状况证明材料;
(五)家庭收入情况证明材料和资产申报材料;
(六)家庭住房状况证明材料;
(七)诚信承诺书、同意接受住房和经济状况核查且核查结果予以公示的书面文件;
(八)应当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十七条 对预销售对象提出的申请及有关材料进行审核和公示。
(一)申请人户口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镇人民政府负责购买限价商品住房申请的受理、初审及初审公示;
(二)路南区、路北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住房保障管理机构负责本区购买限价商品住房申请的复审;市住房保障管理机构负责市中心区购买限价商品住房申请的审核、公示、核准;
(三)除市中心区以外的其他县(市)、区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购买限价商品住房申请的审核、公示、核准;
(四)县(市)、区民政部门负责审核申请购买限价商品住房的家庭收入和资产。
第十八条 初审单位自受理之日起15日内提出初审意见。
经初审符合限价商品住房销售条件的,将申请人申报的基本情况和初审意见在申请人户籍所在地(现居住地)或工作单位公示7日。
公示期间有异议的,初审单位应当进行查证。公示期满,符合限价商品住房销售条件且公示无异议或经查证异议不成立的,将初审意见和申请材料一并报送收入审核单位。
初审单位可以组织居民委员会从事限价商品住房初审的具体工作。
第十九条 收入审核单位应当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10日内,就申请人家庭收入、资产是否符合限价商品住房销售条件提出审核意见,连同申请材料一并送同级审核(复审)单位。
第二十条 复审单位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15日内,就本区申请人是否符合限价商品住房销售条件提出复审意见;对符合条件的,连同申请材料一同报审核单位。
第二十一条 审核单位应当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15日内,提出审核意见。
对符合限价商品住房销售条件的申请人基本情况在当地媒体和户籍所在地(现居住地)或工作单位公示7日。公示期内有异议的,审核单位应当会同收入审核单位和初审(复审)单位进行查证。
公示期满,对符合限价商品住房销售条件且公示无异议或经查证异议不成立的,纳入当批限价商品房销售范围。
符合销售条件的申请人数量低于当批可售限价商品住房套数时,空额部分可按照第十六条的相关规定排序依次递补,也可列入下批销售。
第二十二条 对申请材料不规范、不齐全、不真实或者不符合限价商品住房销售条件的,各受理和初审、复审、审核单位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对申请材料不规范、不齐全的,申请人应当在收到书面告知之日起5日内规范、补全申请材料。
第二十三条 各受理、初审、复审、审核、核准单位可以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以及信函索证等方式对申请人的家庭人口、收入、资产和住房状况等进行核实。申请人及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在受理、审核过程中,情况复杂、当批销售房屋数量较大的可适当延长时限,并提前向社会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