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魏超英:深圳金融总部大楼涌现与其经济地位挂钩

2015/09/252118 作者:佚名
导读:【魏超英】超高层建筑有一个标准,将300米作为一个工程码,300米以上是超高层,600米以上是巨高层。所以目前在中国其实真正能够入围巨高层的建筑也没有几栋楼。

戴德梁行中国区企业服务部董事总经理 魏超英

现在不仅一线城市有超高层建筑,二线城市也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超高层建筑,对这种现象您是怎么看的?

【魏超英】超高层建筑有一个标准,将300米作为一个工程码,300米以上是超高层,600米以上是巨高层。所以目前在中国其实真正能够入围巨高层的建筑也没有几栋楼。主要是上海的上海中心,632米。300米—600米之间的建筑就是超高层,在上海这一座城市就有20多动超高层建筑。现在深圳300米上下的建筑有三四栋,规划中的也有六七栋,所以未来深圳有蛮多超高层的,但巨高层只有平安金融中心这一栋。

超高层建筑和巨高层建筑是经济体进入成熟阶段的一个标志。因为这需要有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还需要由运营能力才能建。同时,它又有回报和需求。中国的二线城市发展速度很快,所以除了上海、广州、深圳、北京以外,在天津、南京等一些二线城市的超高层建筑比较普遍。因为这些市场已经进入到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的阶段,所以发展商比较有信心。他们认为在这个阶段,可以在这个地方进行巨大的投资。他们有能力去运营,也期待有回报。

所以我们也看到整个中国的商业地产已经进入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的阶段,有比较好的机会,也比较正面。因为超高层建筑和巨高层建筑一般都是大型发展商开发的,他们有筹资能力和运营能力,而且写字楼一般只租不卖,更看重其长期回报。

现在深圳有越来越多的金融总部大楼涌现,未来也会有十几栋总部物业的诞生,您怎么看待金融总部大楼涌现的这种趋势?

【魏超英】这与深圳的经济地位是挂钩的。深圳可能是除了上海、北京外,第三个具有金融中心这种定位的城市。在90年代,深圳很多老区域都有金融中心的规划和项目,并且也是以总部的名义来命名。但这一拨总部大楼已经成为过去式了。如今在“互联网+”背景下,土地和总部大楼具有时代标志。我们认为,在这种创新环境下,深圳是创新城市,又是金融中心,也是一个区域的金融中心,理论上与香港越来越接近。所以深圳的发展现在进入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

如果这些企业能够在深圳把总部大楼按照目前的规划全部建起来,而且同时能够运转好,很多大楼会是自用。但一开始大楼会有一部分出租,其出租的部分可能是从投资回报的各种情况来看。但是在未来,总部大楼一旦进入到一个发展阶段,这些办公室大部分还是自用。

文章来源:网易房产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