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曾庆文:城市规划是新加坡的重要优势

2016/02/01522 作者:佚名
导读:根据2014年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新加坡是继纽约、伦敦、香港之后的第四大国际金融中心,也是亚洲重要的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

新加坡城市规划

城市发展、开发与保护、生态建设怎么平衡?1月26日,作为新加坡城市规划的参与者,新加坡盛裕集团总裁曾庆文在两江新区第37期“两江讲坛”《新加坡经济产业发展与中新(重庆)项目合作探讨》的讲座中,分享了新加坡城市规划发展的心得。他表示,具有前瞻性、可持续性的城市规划是新加坡的重要优势,值得重庆和两江新区关注和重视。

根据2014年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新加坡是继纽约、伦敦、香港之后的第四大国际金融中心,也是亚洲重要的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它也曾连续10年荣列“最适合亚洲人生活的世界城市”排行榜榜首。

作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新加坡居民的居住和生活质量却一直在世界各类排行榜上名列前茅。“新加坡经验”因此成了许多国家打造宜居城市借鉴的样板。在城市建设规划上,这个面积只有7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如今成为举世瞩目的花园城市。它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每隔十年 修订城市发展规划

作为一个土地上的小国,新加坡能够利用的土地十分有限。当1965年新加坡真正独立时,当时的新加坡政府就已经立志于规划一个能够有长远发展的城市。干净、清爽、宜人,这是新加坡环境带给人的印象。但是,独立之初的新加坡面临的局面非常窘迫:没有土地、没有资金、没有援助……

与此同时,面积狭小的新加坡,人口拥挤、住房短缺、生活条件较差,这样的城市环境对于新加坡发展极为不利。百业待兴,但是土地成为最大的约束。

这个国家的一切都要在不到700平方公里的土地内获得。“高密度的人口环境下,究竟则样才能做到宜居?” 曾庆文说,这是当时政府在城市规划时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曾庆文表示,在紧张的土地上实现最大的发展,让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这些都需要前瞻性的规划才能解决。

为此,60年代新加坡在规划时“确定远景规划目标”,70年代确定发展模型……90年代“致力成为国际金融中心”、2000年“塑造城市特色,提升生活品质”……

每隔十年,新加坡都要进行一个新的规划目标,由此,一步一个台阶,最终发展成为现在举世闻名的花园城市。

法律护航 助推规划实施

新加坡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其城市更新管理部门在发展、规划当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城市的发展与规划由国家发展部主管,具体职能部门是URA,URA通过定期出售土地给开发商,来落实每十年修订一次的发展指导蓝图计划。此外,通过设立市政管理、市政理事会等部门。其中,市政理事会是新加坡城市管理的独特模式。1989年成立的市政理事会从建屋局手中接管了市政管理工作,它不是政府机构,其职能相当于小区物业管理委员会。在具体地实践中新加坡政府不断地完善政府职能部门,从而使得每个环节都严格按照规划方针一步步执行。

曾庆文介绍,为了更好地适应城市发展的长期目标,城市规划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细致的修订计划。因此,面对实际的发展需求,不仅从策略上提出城市长期发展的愿景;在经过细致考察研究后,相关部门还对每一块土地进行更为详尽的规划,“确保土地最大程度地利用”。

此外,为了确保规划的施行,新加坡出台征地法、搬迁法等法律,解决现实当中遇到的问题。

城市规划、发展不是单向行动,新加坡做到了开发保护相结合。上世纪八十年代,重建、再造和保护这三个城市更新的关键因素引起重视,新加坡在1989年将“新加坡历史和文化遗产保护”写入政策指导,使保护在法律上形成制度。

据了解,新加坡从城市的管理部门、概念规划到资金的筹集、对待旧城的策略,政府十分重视随着规划的每一步实施,适时调整规划策略和管理部门。

文章来源:两江新区官网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