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钢铁行业如何破解资金困难“紧箍咒”?

2016/03/251044 作者:佚名
导读:新年伊始,《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和《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见》相继出台,提出对有前景的企业给予信贷支持……

新年伊始,《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和《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见》相继出台,提出对有前景的企业给予信贷支持,鼓励企业创新金融工具,降低融资成本。这对于资金吃紧的钢铁企业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

从2014年起,在国家严控产能过剩行业信贷的背景下,资金紧张的情况和资金链断裂风险快速上升成为钢铁行业的“新常态”。截至2015年12月末,重 点钢铁企业银行短期借款余额为9622.87亿元,同比下降2.01%;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余额为13285.12亿元,同比下降0.54%。同期,重点 钢铁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首次超过70%。尽管2015年我国货币政策持续宽松,但钢铁行业融资资金在流出,资金紧张的问题不断加剧。

从企业的生产运营来看,目前,导致现金流紧张的主要原因有3个:

一是钢铁行业经济效益大幅下降,亏损面大幅上升,企业“失血”严重。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2015年,钢协会员企业实现利润总额为亏损645.34 亿元,亏损面为50.5%。在亏损的状况下,钢铁企业缺乏自有资金积累能力,生产经营所需资金难以得到有效补充,盈利能力差是导致资金困难的根本原因。

二是应收账款明显上升,未来可能成为企业的坏账损失。2015年,重点钢铁企业应收账款净额为1302.81亿元,同比上升5.38%。近两年,钢铁企 业为争夺市场份额,不惜降价或赊账销售,回笼货款困难,导致应收账款增长。当前,整个制造业都面临资金紧张,这些应收账款在未来很可能无法收回,最终成为 企业的坏账损失。

三是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创新金融工具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2015年,重点钢铁企业的存货占用资金同比下降 9.61%,管理费用同比下降3.37%,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2.98%,财务费用同比上升0.41%。扣除汇兑损失的影响,银行借款同比下降而财务费用 有所上升,这也反映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现实。

诚然,面对资金紧张的外部环境,近两年,钢铁企业主动适应、勇于尝试,在资金管理方面 做了大量工作。例如,宝钢、武钢、马钢、太钢等成立了资产管理公司,对旗下所有子公司的账户进行集中管理、统收统支,降低了财务成本;河钢、本钢、沙钢、 新余钢铁等通过与国外企业合作或境外子公司融资,充分利用海外低成本资金……但是,整体来看,钢铁企业仍然没能破解资金困难的“紧箍咒”,资本运营的效能 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目前,钢铁行业资金面紧张的态势依然难改,行业何时回暖尚无预期,企业自有资金的积累能力仍然欠缺。在这种时期,要保障资金链安全,钢 铁企业更需要多方援手、内外兼修。

首先,相关政府部门对有前景的钢企要“拉一把”,帮助企业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争取资金扶持。目前, 钢铁企业在亏损严重的同时,还面临着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产业升级、提高环保水平等很多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问题,仅凭企业自身很难渡过难关。对于有前景的钢 铁企业,各级政府部门要想方设法“拉一把”,在企业人员分流安置、转型转产、兼并重组、搬迁改造、环保升级、技术创新等方面出台一些支持政策,协助企业争 取减税降费优惠或直接融资,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帮助其走出困境、实现良性循环。

其次,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对于钢铁企业融资要区别对 待、有保有控,给有前景的企业提供必要的信贷支持。《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和《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见》 都阐明了对钢铁企业要差别化对待的原则,都有明确的方案。而准确区分“好企业”和“坏企业”就成为信贷支持能否最终“落地”的前提。这需要有具有公信力的 第三方评估机构对企业进行实时监测和准确分类,在企业和银行间架起沟通和认证的“桥梁”。

再其次,在强化资金管理的同时,企业要利用好 创新金融工具拓宽融资渠道、做好资本运营,加快推进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的进程。例如,加强库存管理,合理控制应收账款规模,加速资金周转效率;通过海 外融资和跨境资本运营平台,缓解资金困难和控制资金成本;探索推进产融对接融合,探索开展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延伸产业链金融服务试点;通过并购贷款、发行优 先股和可转换债券等筹集资金开展兼并重组、转型升级、国际产能合作,扩大股权、债券等直接融资渠道,大力发展应收账款融资等资产证券化业务;尝试发行标准 化债权产品,积极发展绿色债券、高收益债券、绿色资产证券化等创新金融工具,推进实施绿色信贷,等等。

最后,企业要练好“内功”,通过品种结构调整、对标挖潜、优化采购、强化销售等措施提高盈利能力,使资金流和生产经营之间形成良性循环。通过提高盈利水平恢复自有资金积累能力,这是解决钢铁企业资金难题的根本途径。

相信深处变革大潮中的钢铁企业此后定会在资金方面时刻绷紧改革创新的弦,为转型升级和持续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文章来源:钢为网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