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李卫伟:象天法地 中国古代建筑规划布局方法及其思想

2016/08/083476 作者:佚名
导读:在过去的时代背景下,人对自然的认识较为朴素,大多数人不识字,建筑师无法用建筑的语言告诉他建筑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建筑所能达到的作用,建筑师甚至无法用建筑语言告诉建筑工匠。

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建筑历史研究室主任 李卫伟

在过去的时代背景下,人对自然的认识较为朴素,大多数人不识字,建筑师无法用建筑的语言告诉他建筑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建筑所能达到的作用,建筑师甚至无法用建筑语言告诉建筑工匠。建筑师和工匠在那个时代是没有社会地位的,他们受到皇权、贵族官员、雇佣者的压迫,他们要生存、要发展,就要有一套自我保护的方式,他们往往将之神秘化、巫术化。

老子在《道德经》中写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易.系辞下》中也记载:“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西汉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董仲舒也提倡“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理论。

现代建筑大师贝聿铭谈建筑风水时曾经说道:“建筑师都相信建筑风水的。不是迷信的建筑风水,建筑风水有好几种,比如说我们建筑要摆房子,要背山傍水,这也是建筑风水。”天津大学建筑系教授王其亨谈建筑风水时表示:“建筑风水的主旨是把人、建筑、自然和社会看做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建筑和人都是其中一环,不能片面理解中国文化,建筑风水之所以能够历经几千年保留下来,是有其道理的。他强调,建筑与自然及周围环境的和谐,与国外目前提倡的生态建筑学非常相似。”

英国科学史学家李约瑟教授曾经说:“再没有其他地方表现的像中国人那样热心体现他们伟大的设想‘人离不开自然’的原则...…皇宫、庙宇等重大建筑自然不在话下,城乡中集中地,或是散布在田园中房舍,也都经常地呈现一种对宇宙图案的感觉,以及作为方向、节令、风向和星宿的象征主义。”

下面我们来详细讲解一下中国古代建筑的选址和中国古代建筑群的规划布局以及中国传统建筑的前途和归宿等问题。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天地人”是宇宙万物中最重要的“三才”,而且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人法地、地法天”的法则。因此人类要顺应天地自然的规律,以达到天地人和谐统一、相融相合的境界。受这种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建筑表现出了象天法地、师法自然的意象,这种意象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大致经历了从“象天地之形”到“象天地之理”的过程,形成了中国古建筑规划布局上的显著特征之一。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选址

1.堪天舆地—择中立都

中国古代建筑在选址上非常注意仰观天象和俯察大地。后来人们将之称为建筑风水。风水在古代又称堪舆或地理或相宅。

堪---观察天           舆---考察地  

风---空气季风       水---水文水质      

地---地形地质       理---研究分析

相---观察分析       宅---建筑基址

堪天舆地 的内容

古人将观察到的星空分为三垣、四象、五宫、二十八宿。天界以北极帝星为中心。三垣即上垣太微垣,中垣紫微垣,下垣天市垣。太微垣是天帝的南宫,在北斗之南,以五帝座为中枢,成屏藩状;紫微垣在北斗之北,有藩星15颗,以北极为中枢,分东西两行排列。北极五星中最亮的一颗为天皇大帝,故紫微垣即天帝所居,俗称紫宫;天市垣共22星,东西各11星,乃天帝聚众贸易之所。四象又称四宫,即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四宫各七星,共二十八宿。它们异向同心,类似天帝的藩屏。

同时,古人将天上的二十八星宿与我国的国土一一对应,称为分野。古人又认为“天圆地方”,地上则分东西南北中“五方”。为使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泰。国都要建在中央的位置,也就是“择中立都”。其原因《周礼·地官·司徒》:“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日南则景短,多暑;日北则景长,多寒;日东则景夕,多风;日西则景朝,多阴。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合也,然百物阜安,乃建王国焉,制其畿,方千里而封树之。”

我国商周至汉唐以来的都城西安和洛阳城位于南方朱雀的井、鬼、柳、星、张星宿的分野之内。而这几个星宿对应的分野正是当时我国国土的中心。因此,这种“择中立都”的观念应该与象天法地有很大的关系。元明清以后,出于军事和政治方面的考虑,将都城迁移到了北方,这一时期的都城也就是今天的北京,位于四象的东方苍龙,是二十八星宿的尾宿。

而当初定都时对地理是如何认定的呢?“幽州之地,北枕居庸,西拥太行,东临渤海,南俯中原,诚天府之国。”所以,定都的时候,规划者还是仔细考量的北京的地理位置因素的。这种地理位置的考量符合“形势派”的说法。《汉书.艺文志》记载:“形法者,大举九州之势,以立城郭室舍形……犹律有短长,而各征其声,非有鬼神,数自然也。”

古人认为昆仑山是通天深山,天下一切山脉均发源于此。这些山脉虽然纷繁复杂,但基本上可以分为三大干系,也就是北干系、中干系和南干系,也称为“三大龙脉”。“北干系是指黄河以北的广大区域诸山,包括青海、甘肃、山西、河北、东北等省份。山脉从西北高原展来,主脉山脊以西之水,流入龙门西河,脊东之水,流于幽冀,入于东海。其西一支脉,为壶口奉岳,次一支脉包汾晋之原,而南出成为析城王屋山,又西折为富首山。又一支脉为恒山,以一支脉为太行山,太行山绵延千里,山高林密,其最长一分支为燕山山脉,东延尽于平滦。中干系指黄河与长江之间的地域山系,包括四川、陕西、河南、湖北、安徽、山东诸省,其山脉由蜀汉而来,一支至长安,而尽于关中。一支下函谷关,以到嵩岳少室,支尽泰山。另一支自嶓冢汉水之北,生下尽于扬州。南干系指长江以南区域诸山脉,包括云南、贵州、广西、湖南、江西、广东、福建、浙江、江苏诸省。其主脉祖于岷山,岷山夹江两岸而行,左边一支,去为江北形成分支,右边一支,分散到湖南闽广,而东尽于两浙南京。其一支度桂岭,包湘源而北,经袁筠之地,尽于芦阜。其一支自南而东,包彭蠡之原,度歙黄山,以尽于南京。又自天目山分一支,尽于浙江。南干系尚有江西山脉,皆从五岭而来,自南而北。闽广之山,自北而南,一支则又包浙江之原,北首以尽会稽,南尾以尽闽粤,包括岭南山系。”

2.相土尝水

中国古代建筑在选址的时候,另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观察地理环境。这一点与西方建筑选址也十分相似。

早期最著名的相土尝水的是春秋时期吴国的伍子胥建造苏州城。公元前 514年,伍子胥受吴王阖闾之命建阖闾大城(今苏州城前身,做了如下工作:“乃使相土尝水,象天法地,造筑大城,周围四十七里。陆门八,以象天八风:水门八,以象地八聪。筑小城(皇城),周十里,陵门三。不开东面者,欲以绝越明也。立阎门者,以象天门,通闾阖风也。立蛇门者,以象地户也。”

战国时期另一位思想家管子则有了对城市选址中如何考虑水土问题的具体论述。《管子·度地篇》中记录了管子在回答齐桓公关于城邑选址规划时说:“故圣人之处国者,必于不倾之地,而择地形之肥饶者。乡山,左右经水若泽,内为落渠之泻,因大川而注焉。乃以其天材、地利之所生,养其人,以育六畜……此所谓因天之固,归地之利。”

《汉书.晁错传》记载了汉代著名儒生晁错建造城市的理论:“臣闻古之徙远方以实广虚也,相其阴阳之和,尝其水泉之味,审其土地之宜,观其草木之饶,然后营邑立城,制里割宅,通田作之道,正阡陌之界,室屋完安,此所以使民乐其处而有长居之心也。”

明代《宅经》在阐述建造村落和房屋时选址的原则是:“宅以形势为身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肉,以草木为毛发,以舍屋为衣服,以门户为冠带,若得如斯,是事俨雅,乃为上吉”。晋朝的郭璞被尊为相宅术的鼻祖,据《温州府城志》记载,他于公元323年为今浙江省的温州选址规划了当时的城市,而且一直在此延续发展至今。“初谋城于江北,郭璞取土称之,江北土轻。乃过江登西北一峰(今名郭公山),见数峰错立状如北斗,华盖山锁斗口,谓父老曰:若城绕山外,当聚富盛,但不免兵戈水火,城于山,则寇不入,斗可保长安矣,号斗城;时有白鹿衔花之瑞,又号白鹿城。”

从以上的记载我们大体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建筑选址与现代建筑选址的理论所考察的自然因素基本相同,主要就是勘察山川、地形地貌、水源、季风气候、土壤情况和植被情况等要素。古人认为只有这些都比较理想,才是良好的建筑基址。

3.调形理气

大环境我们是无法改变的,建筑基址也不是我们想要什么样的就有什么样的,不能做到尽善尽美的理想状态,因此为了创造良好的环境,古人在选址时还要看,是否能够通过一定的改造,使得环境变得顺乎自然,有利于人的居住和身体健康。

《管子·度地篇》还记载:“内为之城,城外为之廓,廓外为之土阆。地高则沟之,下则堤之,命之曰金城。”

管子的论述道出了改造环境的一些具体的做法,如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开凿河流、筑造堤坝。另外,将开凿河流的泥土堆叠成岗阜,种植树木以调节小环境。

小结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在大的城市选址时,用非常朴素的方法,通过勘察和模仿天地形象,基本上都是正确和合理的城市基址,且为早期城市带上了一种神秘感和浪漫色彩。而之后,宋元明清以后,虽然也力图模仿这种神秘感,但出于政治和军事方面的虑则更多了,显得更加理性。

二、中国古代建筑的规划布局

1.规划

古人在规划整座城市或建筑群的时候非常注重“象天之理”,即顺应自然规律做到“天人合一”,并且根据阴阳五行学说将建筑组群尽量“负阴抱阳”“左青龙、右白虎”以达到“阴阳有序”的良好环境。在此基础上,建筑功能区域的安排上,也应做到“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的原则,以符合古代的社会礼制秩序。

1.1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城市位置选定了以后,也进行了一定的调整,都城内的建筑也要按照一定的秩序排列,那么选择什么样的秩序呢?古人认为“天”和“人”是相互感应的,要顺应自然,做到“天人合一”。因此,布局上还要模仿天地的形象与规律。《三辅黄图》记载秦朝的咸阳城就是按照天象排列城内的建筑“筑咸阳宫,因北陵营殿,端门四达 ,以则紫宫象帝居;引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更命南信宫为极庙,象天极。”汉代长安城内的宫殿也是按照天地的形象和规律建造的。班固《西都赋》这样形容:“体象乎天地,经纬乎阴阳,据坤灵之正位,仿太紫之圆方。”

1.2“阴阳有序”的环境观

古人根据多年的经验,建筑物的规划上,无论是建筑组群还是单体建筑都是以“背山面水”为最佳的方位,而我国古代认为“山南为阴,水北为阳”,因此又称“负阴抱阳”。而背山又以有连绵不断的山脉为最佳,即所谓“来龙”。面水又以曲曲委婉为上。建筑群的东侧布置排水沟渠,称为“东方青龙”,建筑群的西侧布置道路,称为“西方白虎”。这种布局被认为是最为“阴阳有序”的风水格局。

这个布局理论其实是非常科学的,我们都知道,我国北方冬季刮西北风,如果背后有一座大山,那么可以抵挡寒风的侵袭,从而有了温暖的气候。而且越是大山脉地质越稳定,不容易发生地震、泥石流和滑坡等自然灾害。而夏天,刮东南风,前面有一条大河,可以带来丰沛的降水和湿润凉爽的空气。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北京也是如此,俗话说“水往低处流”,将排水沟渠设置在东侧有利于雨雪水顺利排泄。西侧的道路也就是成了不二选择,而且道路处于高爽之处,便于交通。而我们试想一下,如果反之呢?恐怕会出现非常糟糕的现象。西侧的道路经常被雨水冲毁,而东侧的排水沟渠则因为地势高而排泄不畅,甚至造成泛滥冲刷建筑物。

1.3“长幼有序”的礼制观

古代在规划功能区域的过程中,为了让不同的建筑功能区域能够协调的运转,于是按照古代的社会生活中最重要和核心的秩序,即礼制秩序进行了规划布局。这个秩序归纳为“尊卑有别、长幼有序”。也就是根据“士农工商”的阶层,将宫殿、衙署、住宅和商业区、生产区分别布置在不同的区域,做到尊卑有别。而建筑群内部规划则遵循长辈或主人住核心区,晚辈或下人住次要区域。

《周礼.考工记》记载了国都的规划上要这样布置:“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周王城制度,(现代学者也称它为方城制度)一直是指导我国历代都城建设,甚至是一般城市建设的准则。它的一大特点就是城市中央是最重要的宫殿区和城市内如网格状的街区。到了地方城市布局也基本如此,小型城市有十字街,大型城市也是形成网格状的街区,只不过城市中央是衙署区。傅熹年先生在其《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筑群布局及建筑设计方法研究》中就提出了中国古代城市和建筑群用“3丈、5丈、10丈...”方格网为模数的方法来进行规划布局。但是,目前我国历史上没有发现一座城市能够完全达到《周礼.考工记》那种理想布局。

小结:

我们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无论是秦汉时期城市内宫殿的布置上非常具象的模仿天地现象,还是明清宫殿按照古人认为的天地规律(也就是“象天地之理”)布置以取得良好的阴阳环境,以及按照“人间之礼”安排的各个阶层的居住方位和区域,其最终目的都是希望能够做到天地之间最重要三种存在,即“天地人”三才的和谐统一,也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当然,这是一个终极梦想,不仅体现在规划布局,而是贯穿整个建筑的每一个细节!

文章来源:畅言网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