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威海掀起新一轮植树高潮 森林覆盖率达到40%

2011/03/12375 作者:佚名
导读:“十一五”期间,山东威海植树造林工作交出了令人欣喜的答卷:全市林地面积由250万亩到280多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由280万立方米到3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36%到40%;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
    “十一五”期间,山东威海植树造林工作交出了令人欣喜的答卷:全市林地面积由250万亩到280多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由280万立方米到3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36%到40%;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7.1%。

    山东威海历届市委、市政府把造林绿化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群众性工作,持续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并结出了累累硕果,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市等称号。

    一项项荣誉背后,凝聚着威海多年来坚持生态立市、绿色人居发展理念的不懈努力———

    封山育林工程对重点山系全部实行了长期死封,全市180多万亩生态公益林得到了有效保护;

    退耕还林工程组织完成退耕还林40多万亩,坚持“一治一座山、一植一片林、一绿一个方”,累计消灭荒山20多万亩;

    绿色通道林工程,所有国道、省道和县道两侧的四荒地基本消灭,实现了“人在车中坐,车在绿中行”的整体绿化景观效果;

    沿海防护林工程构筑起了一道道坚固的生态屏障,为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了有力的生态保障;

    村庄绿化工程使全市800多个村基本完成绿化任务, 90多个村被评为“山东省绿化示范村”。

    从城市绿化到近海防护林工程、从镇村绿化到道路绿化、从山地绿化到风景林培护……滨城处处都是植树造林的主战场,城市空气更加清新了,生活的环境愈加美丽了,但威海植树造林的脚步并未停下。

    当前,威海造林绿化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特别是干线公路、铁路以及乡村道路绿化还比较落后,今后的绿化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威海在不同的时期,造林绿化有着不同的重点,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威海造林绿化的重点是营造沿海防护林,七八十年代的重点是封山育林,九十年代的重点是退耕还林,“十一五”期间的重点是荒山造林和村庄绿化。今年,威海要把造林绿化的重点从山上转移到山下,统筹推进乡村道路绿化等各项任务,将新增成片造林8万亩,新增农田林网3万亩,新建绿色通道110公里,新增绿化达标村300个。

    700多万人次5年植树3000多万株

    多年来,威海牢牢把握生态立市的方针,坚持“没有生态化就没有现代化”、“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充分调动全社会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以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为抓手,动员全市上下积极投身到植树造林中来。

    造林绿化的一声令下,市领导身先士卒,他们拿起铁锹、头,亲自加入到义务植树的队伍;市直部门、驻威单位和市属企业迅速行动,积极参与包山头、包村庄绿化活动,包栽、包活、包管理、包成林,一包几年不变。1999年以来,通过七轮“包山头绿化”活动使市区周围的50多座山头由荒山变成了青山;工会、妇联、共青团、教育等单位发挥优势,开展“城市庭院绿化”、“村在绿中”、“绿色学校”等活动,使得家家有绿色、村村在绿中;普通市民也行动起来了,铭志于树、寄情于林,创建绿色低碳家庭、建设“纪念林”、认建认养绿地、保护古树等活动蔚然成风……植树造林由单纯依靠政府和部门组织造林,转变为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参与。

    目前,“爱绿、植绿、兴绿、护绿”已经成为威海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只要有毁林毁树的行为,群众都及时制止,并通过市长公开电话、媒体曝光等方式举报。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有700多万人次参加义务植树,完成义务植树3000多万株。

    播绿护绿成市民自觉行为

    植树节前夕,广大市民纷纷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投身到植树、增绿活动中。

    3月10日上午,在金线顶小区绿化带里,四位社区工作人员和两位小区居民正在植树、浇水。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前,这片绿化带由于缺少管理,一度长满杂草。“现在我们俩认领了这片绿地,负责花草的栽植和培护,为美化小区的环境尽一份力。”于洪民说。

    3月8日,塔山社区的殷树山老人组织了二十多名热心居民来到“三八花园”植树。殷树山老人自豪地告诉记者,通过这些年的实践、摸索,现在他已经可以实现“自采种、自育苗、自栽树”的全自主化作业,“冬青、竹子、石榴、丁香、月季等等,现在我都可以自己育苗。”30年来,殷树山亲手培植的苗木种满了塔山社区的各个角落。

    住在万福社区的周娜也对种树有着特殊的感情。从2002年开始,周娜义务在万福山庄附近的西山上护林,并且自己买树苗种在山上的光秃处。虽然受到山中条件限制,周娜仍然用9年时间在西山上栽种成功了100多棵木梨和50多棵桃树。

    在威海,市民们积极播绿、护绿的故事不胜枚举。但记者在采访中同时发现,也有不少市民对义务植树的法定性、全民性、公益性的认识不足,加上有些社区、部门组织活动不尽如人意,造成尽责率偏低。此外,部分市民、单位依然存在重栽植、轻管护思想,有很多地块义务植树成活率达不到85%的标准要求。

    生态建设水平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展现爱绿护绿的风尚也是市民文明的表现。市林业部门认为,市民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关键在于教育引导。为此,要利用各种形式的宣传阵地,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方法,多渠道、多层次开展植树造绿宣传,增强全社会参与造林绿化的责任意识,并对那些破坏花草树木的不文明行为给予鞭挞、曝光。同时,要不断完善依法治林治绿机制。加大监管力度,严格执行《城市绿化管理办法》、《全民义务植树若干规定》等规定,进一步建立健全城市绿化部门管理责任制、“三包”管理责任制以及社会参与激励机制,将绿化养护责任层层落实到部门、单位和个人。

    市民可通过多种途径植树

    “我们想义务植树,有哪些途径参与?”“可供市民义务植树的地点有哪些?”……采访中,不少市民提出这样的疑问。

    记者在林业部门了解到,市民个人或家庭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参与爱绿护绿。

    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可参加单位组织的联系村绿化、包山头绿化、厂区绿化等,以此来履行植树义务;社区居民可通过所在居委会,统一组织参加居住场所周边的植树种草和管护。因特殊原因不能直接参加植树的,可交纳绿化费代替植树。

    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个人可以按照自愿原则,以捐资助绿、以资代劳等形式委托专业单位建设绿地,或者承担一定期限内的管护责任及其费用,让市民挂牌、挂名当树木绿地的“养父母”。

    当前,威海正在组织开展创建“绿色低碳家庭”活动,全市建设了7处2000余亩的“低碳补偿林”基地,市民可以以家庭为单位,出资购买苗木,到指定地点植树,增添绿色生机,营造森林氧吧,自觉补偿在开车、飞行、家居和办公等方面排出的二氧化碳所造成的环境破坏。

    林业部门呼吁,广大市民应将植树造林的热情同样延续到对林木的管护之上,让栽下的每一棵苗木能够长大成荫。要关心爱护绿色生命,保护身边的绿化成果,自觉保护身边的一草一木,坚决制止破坏森林和湿地资源的不法行为。

文章来源:威海日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