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由Snøhetta斯诺赫塔的合伙创始人Kjetil Trædal Thorsen执笔,首发于大都会杂志,标题为“Opinion: The Next Great Public Spaces Will Be Indoors”。
或许大众眼里的公共空间普遍都是室外空间,而火车站是唯一的例外。不论是在美国还是欧洲,随着对安全性与日俱增的需求,尽管我们越来越注重室外公共空间的可达性,仿佛所有的室内空间却还是都被私有化了。但对于我们城市未来的多层系统,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建筑内部的公共空间,让人们能够抵达和使用。
1748年,Giambattista Nolli 制作了这张的罗马地图,只标出了两个特征——哪些是公共的,哪些是私有的。它是室内或者室外,是教堂用地或是广场,都不重要。它从另一个角度讲述了这个城市的故事。当今也有类似的例子——比如说奥斯陆歌剧院的屋顶在室外,但是它是建筑的一部分,并且可以被人使用;艺术家JR作为最近的掌权者,开放卢浮宫使得人们可以24小时穿过它,也不失为另一种模糊室内和室外公共空间的举措。
这类的规划决策对于新的建筑类型发展来说非常重要,建筑师们自然应当有响应的影响。对于一些情况来说,简单的允许人们进入室内公共空间就已经足够了。然而对另外的情况来说,针对室内和室外空间需要有不同的策略才够。再次以奥斯陆歌剧院为例,它只需要满足一种需求,即供人们再其上散步。但有时候它也需要被重新诠释以举办一场室外音乐会。或者它也可能被溜冰者和骑行的人们赋予与初衷截然相反的功能,他们在屋顶上上下下地骑他们的摩托车。
或者室外空间可以被如此编译以解锁室内公共空间的可能性。室内设计总是多少包含一些城市规划,城市规划也总是多少包含一些室内设计。室内设计师毫无疑问已经被公认为是一门学位——他们不再仅仅是被看做一个室内空间的装饰者。景观设计师也是如此。这些不过是传统的专业设计师。
每一位建筑师都不一定要经历所有专业的训练,但目前缺失的是对于多个领域的人们如何合作的认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自己的办公室引入了交流制度的工作方式。你不仅与一众专业人士共坐一桌,而且还需要在创意作坊内互相交换专业知识。只有这样的模式才能让建筑散发出它独特的芳香。
通过在教学和实践中使用这种方式,我认为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理念的效应。我们通常能够理解使用的需求是会改变的,所以我们不应对某一理念过于执着。但是我同样认为,专业性本身应当包含这类知识,因为它与实际的设计任务紧密联系着。如果我们自身无法代入这种理念,我们又要如何改变建筑物与公共空间的关系呢?
Kjetil Trædal Thorsen是Snøhetta 的合伙创始人。这家公司近期完成的项目有位于多伦多的瑞尔森大学学生学习中心和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的扩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