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作用是在保证建设项目功能的前提下,做到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使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得到充分利用。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是五十年代顺应计划经济体制而形成的,以(概)预算控制工程造价。随着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的发展,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形成了“活市场、死价格”的格局,阻碍了建筑业的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工程造价的计价依据(定额)方面:
1.量价合一。既是工料分析的定额,同时又是单项工程的估价表,难以适应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等的价格变化和生产力水平的发展石
2.项目综合程度过大。对施工阶段中的消耗材料部分统得过死,使施工企业难以发挥自己的优势,不利于竞争机制的发挥。
3.各地区都有本地区的定额,其中项目划分、.计算规则都不尽相同,许多地区定额不配套,缺项严重,影响建筑市场的开拓和发展。
二、建筑产品价格构成不尽合理
1.建筑产品价格由直接费、间接费、计划利润、税金几个部分组成,也可分为人工、材料、机械、其他费用、税金等组成,内容繁多,综合费率过大,不能反映实际情况。而且计算复杂,烦琐,计算方法也缺少-科学性。
2.某些费用变化性大,经常是一个项·目建设周期中就有多次变化。最为突出的是材料价格及人工工资变动,给投资额控制带来了困难。
3.某些费用的计取,由企业资质而定(如劳保支出费),导致同项工程在同等质量情况下价格不同。
三、管理体制不适应
1.现行体制中,在项目的不同阶段,各部门依据不同的定额,按不同深度的图纸,计算出几个价格(投资估算、概算、预算),结果相差很大,有三超现象,缺乏全过程管理。
2.政策解释部门多,定额站、招投标办公室、建设银行等都可以发文,工作关系很难理顺。
3.用行政手段干涉、代替市场经济律,如材料价差的调整,无法跟上市场价格的变动,因为价格编制是静态的,而市场价格是动态的。
四、与国际惯例接轨问题
1.建筑产品价格构成、工程量项目的划分、计量单位、工程量计算方法与国际惯例不统一,难以对口。
2.随着经济的发展,涉外业务增多,比如世界银行投资项目,要求世界范围招标,
而外方很难弄清楚国内的具体做法,这就阻碍了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同时,由于我们对国际惯例不熟悉,不利于走出国门,开展国际工程承包,参与国际竞争。改革的方向探索
(一)改变国家计价定额的属性,实行指令性与指导性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即以国家确定的工程造价的计划指导价格为基础,企业在此基础上根据市场变化自行制定和调整投标报价的定额。
(二)改变国家对计价定额的管理方式,实行“量”“价”分离,即政府管“量”,企业管“价”。
(三)改变国家对计价定额的管理体制,并使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并做到定额种类齐全结构合理,编制全国统一、专业统一、:地区统一定额,制定出《建筑工程造价计价定额体系表》,并规定统一的计算规则,尽可能向国际惯例或通用做法靠拢。
(四)改变建筑产品生产价格的构成,即调整人工费由原来的人工单价中加入福
利性国家统筹部分,材料费由原价十运输费+采保费,按市场价格的变动,实行动态管理;其他费用由各地经济水平及资源情况分解成现场费用及企业经营费用,对不同类型的建筑费用进行限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按市场价格的变动采取动态管理。
总之,造价管理改革,不仅在概、预算范围内进行,还应从设计、施工诸多方面同时进行改革。造价管理部们应积极会同计划、银行等方面建立工程造价的信息系统,使造价管理在“宏观调控,市场竞争、合同定价、依法结算”方针的指引下,更加顺应时代的发展,为建筑业的腾飞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