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大数据时代,社保一卡通是大势所趋

2017/02/04609 作者:佚名
导读:媒体报道,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9.72亿人,预计2017年底将超过10亿。越来越庞大的群体对使用体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人社部表示,2017年将加快建立异地就医联网结算系统,同时创新管理手段和服务方式,基本实现“一卡通”,为百姓提供更便利的服务。

媒体报道,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9.72亿人,预计2017年底将超过10亿。越来越庞大的群体对使用体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人社部表示,2017年将加快建立异地就医联网结算系统,同时创新管理手段和服务方式,基本实现“一卡通”,为百姓提供更便利的服务。

“社保卡”,人们一度将其视为“医保卡”。这自然是一种误解,根据2014年人社部《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卡应用的意见》,社保卡原本具有很多功能,除了信息记录、自助查询、就医结算、缴费和待遇领取等基本功能之外,还可以用于金融支付和作为持卡人的主要电子身份凭证。理论上功能丰富的社保卡却在使用中被人们简单化,一方面缘于宣传不够,更重要的原因在于社保卡不能跨省跨区域使用,从而导致很多功能受到了抑制。

以社保卡的医保功能为例,由于目前全国各地多数尚停留于市级统筹,意味着跨市就医都需要复杂的流程,跨省则更难乎其难。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迁徙的加速,具有异地就医需求的不但包括传统上的外来务工者,还增添了异地养老这一新的人群,与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客观需求相比,社保卡无法全国互通互用的格局明显滞后了。

现在人社部表示将在2017年基本实现社保卡“一卡通”,尽管在刊发报道的时候,新华社记者特别引用网友的评论称人社部不妨对“基本实现”这一表述作更清晰的阐述,但根据近年来人社部的工作动态,“基本实现一卡通”的内涵其实是清楚的。除了网友举出的交水电费、借书、网上挂号、申请出国、当公交卡刷、领工资等所谓“逆天的功能”之外,“一卡通”的重头戏仍然在医保。

而关于医保的异地结算,早在2016年初,人社部就提出了加快国家级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建设、指导各地做好异地就医结算的相关工作、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完善周转金制度等三步走思路,同时明确了近年的阶段性目标,即于2016年底启动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于2017年开始逐步解决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年底则扩大到符合转诊规定人员的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显然,“基本实现一卡通”,即指符合转诊规定的人员可以异地直接就医和结算。

人社部提出的这一目标与公共舆论中所指的全国一卡通用虽然还有一定距离,但考虑到全国统筹过程中的问题之多、牵涉利益之复杂,这种稳健的思路其实并非不能理解。而且哪怕是小步前行,只要坚持不走回头路,其积极意义一定会逐渐彰显:便民利民之外,养老服务等行业相信都将从这一小步改进中受益。

社保卡从基本实现一卡通,到完全实现一卡通,这中间也许还有一段路程,但毫无疑问,这一进程是不可逆的。一方面,中央决策层对此有坚定意志,另一方面,在互联网+的大潮之下,社保相关信息数据在互联网的平台上实现全国联通是一个必然趋势。

201611月,人社部发布了《“互联网+人社”2020行动计划》,计划包括:为每个人构建“人社电子档案袋”;社保卡将加载支付功能,支持各类缴费和待遇享受应用;参保缴费、职业培训、调解仲裁等事务都可以实现网上办理,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不难看出,尽管人社部过去也曾多次提到要拓展社保卡的应用,但只有在互联网+大潮的推动之下,由于大数据为社保信息的深入应用提供了技术基础,同时又无形中降低了社会保障运作成本,社保卡的应用才能自然得到拓展,社保卡才不会仅仅是一张芯片而已。

社保卡完全实现一卡通,可以预测,可以期待。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