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湖北:多方发力推进装配式建筑建设“革命”

2017/04/301254 作者:佚名
导读:作为推进建筑工业化发展的重要载体,装配式建筑受到政府、行业和企业的积极响应。2017年,湖北省确定了装配式建筑达到120万平方米的目标。在推进工作中,政府有规划、行业有响应、企业有行动。

作为推进建筑工业化发展的重要载体,装配式建筑受到政府、行业和企业的积极响应。2017年,湖北省确定了装配式建筑达到120万平方米的目标。在推进工作中,政府有规划、行业有响应、企业有行动。

这场湖北省建筑业的重大革命从多方发力——

招托底 省、市级政策无缝对接

20173月,酝酿近两年、备受行业关注的《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的通知》正式发布。作为湖北省省会城市,武汉市要求,从41日起,二环线以内的民用建筑、二环线以外的重点功能区的民用建筑、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公共建筑、独立成栋的保障性住房项目在土地供应时应明确按装配式方式进行建设。

同时,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就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下发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武汉市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35%以上;襄阳市、宜昌市和荆门市达到20%以上。按照规定,在落实配套资金补贴、容积率奖励、商品住宅预售许可、降低预售资金监管比例等方面明确了激励措施。

湖北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透露,2017年全省建筑工作着力点将落到装配式建筑上。除了强制性的行政手段外,在土地供应、规划、房屋预售等环节加大了扶持力度,通过土地出让、容积率奖励、免征部分增值税等政策,积极引导社会投资项目采用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建设。对发展装配式建筑工作不力的,还将实行追责问责,引导市场调控走向市场自觉。

 

招加持 企业先行先试初具规模

除去政府,企业作为市场重要支柱,在装配式建筑的这场战役中占据着先锋地位。在两个项目入围2016年住房城乡建设部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的基础上,湖北省建筑企业卯足干劲。

201611月,湖北省十堰市郧阳经济开发区新型绿色建筑工业化制造基地开工建设。该项目由湖北华林杭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8亿元,占地256亩,建设周期为14个月。

据了解,武汉市已启动一批装配式混凝土试点示范项目,配套建设建筑产业园生产供应装配式构件,吸引了一批建筑企业先行先试,向工业化、标准化、装配化方向转型升级。中建科技、中建钢构、湖北宇辉中工、湖北弘毅等生产基地,可以满足400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需求。随着项目的落地,建设筹备中的美好建设、浙江中天、武建集团、宝业湖北建工集团等基地也相继投产。

宜昌市以主城区、夷陵区、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以及当阳市为代表的区域和钢结构、木结构、预制混凝土结构等为代表的生产基地项目正在加速建设。湖北成铭绿建集成科技公司、湖北长丹木业有限公司、钟宜钢结构公司等装配式建筑企业已经初具规模。

 

招借力 全国首个行业联盟抱团进击

在建筑业的这场革命中,湖北省政府与企业联袂打出组合拳,装配式建筑成果初现。然而,目前装配式建筑行业仍面临投入成本高、发展掣肘多等拦路虎,为攻下难关,310日,全国首家装配式建筑科技创新联盟在鄂成立。

湖北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副巡视员李斌表示,该联盟的成立为湖北省建筑业历史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将成为企业的智囊团志同道合的企业抱团发展,则为建造方式的改革创新、促进相关科技成果转化成经济发展成果提供了新思路。

前有联盟开路,后有湖北省的政策春风吹拂,发展装配式建筑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要把新政策下的老故事讲好,不仅需要完善装配式建筑上下游产业链各环节,单凭部分实验性的住宅产业化基地难形成规模,还需要强心针’——相关配套政策的出台。中国工程院院士肖绪文说。

当前,湖北省已有两个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基地建成投产,10个年产量达到万吨以上的钢结构产业基地。


文章来源:中国建设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