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惠州将建中国高校科技成果大数据中心

2017/06/151359 作者:梁维春
导读:6月22-24日,由教育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指导,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及惠州市人民政府等五方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简称“科交会”)将于广东惠州会展中心举行。

622-24日,由教育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指导,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及惠州市人民政府等五方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简称科交会)将于广东惠州会展中心举行。

日前,记者从科交会组委会了解到,届时将有近300所国内外高校参会,展览和推介近万项科技成果,成为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成果最集中的一次交易会。

 

经济第一大省遇上科研第一大队伍

12日,5个主办单位的有关负责人出席新闻发布会,介绍了科交会的准备情况。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首届科交会组委会秘书长李志民介绍,广东是中国经济第一大省,高校是中国科研的第一大队伍,两者在科交会相遇将碰撞出产学研合作的火花,推动更多高校成果在惠州乃至广东实现转化。

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刘炜认为,科交会能集聚国内外大学科技成果与广东产业,甚至华南和全国的产业对接。它将促进广东打造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在参会的近300所高校里面,有“985工程”“211工程高校80所,港澳高校3所,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国际高校10所。其中,将有200多所高校参展。目前,组委会已征集到高校推介成果项目近万项。报名参会企业有838家,已填报技术需求277项。

此次科交会分为展览展示、论坛会议和推介交易三大板块,重点围绕智能装备、微电子、大数据与通讯、新材料、海洋科学与工程、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精准医疗、节能与新能源、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人工智能等十大行业领域,设置了交易合作、重点项目展览展示、论坛会议。同时,10多位院士将参加蓝火大讲堂院士专场报告会等交流活动,2006年度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乔治·斯穆特教授也将出席活动。

据介绍,科交会重点突出交易合作功能,除了展览展示的项目之外,将重点发布路演项目100项。并推出“10大科技成果发布“10大技术需求招标活动,推动更多的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

 

拟设立10亿元基金助成果在惠州转化

作为科交会的东道主,惠州如何发挥主场优势推动更多高校科技成果在这里转化?

惠州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潼湖生态智慧区规划建设指挥部总指挥范中杰介绍,惠州将充分发挥省部合作机制的作用,以惠州创建国家创新城市,以潼湖生态智慧区建设广东硅谷为重要契机,与教育部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共建潼湖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试验区,做到“7个好来推动这项工作。

首先,将运营好中国高校(华南)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它位于潼湖生态智慧区创新园,是教育部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和惠州市政府共建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大平台,今年3月已开始运营。今后将根据企业需求和高校成果状况,定期分类、分项目地开展各种类型的成果与企业对接会。

其次,要打造好永不落幕的科交会。如何使科交会建立常态化的运营机制?他表示,借助华南中心这个平台,惠州将和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建设中国高校科技成果大数据中心。同时,依托中国高校和中国教育数据网运行,使高校成果和企业需求随时可在网上发布,然后双方在网上通过视频对接,当然也可以线下对接。

范中杰介绍,科交会上,惠州市将和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签约建设潼湖大学创新园。计划引进20所以上“985”“211”高校在这里建设科研机构。同时,每个高校会带来一批高科技企业进驻,形成大学科技成果聚集的态势。

此前,惠州市政府与省科技厅签署协议,共建广东省科技体制改革创新示范区。它面向惠州,以潼湖为核心,将在科技成果的评估、交易、转化等方面形成一系列的政策体系,推动国家创新政策的落地。

范中杰透露,惠州市政府已与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商定,共同设立蓝火产学研联合创新专项资金,每年投入2000万元。同时,将协调有关基金公司设立3年内不低于10亿元的专项风投基金。这些资金和基金的设立,都将推动全国高校在惠州进行成果转化。除此以外,惠州还将试点好教育部蓝火计划,积极引进更多高水平理工类大学。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广州)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