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珂
孙珂,国家注册建筑师,城市学者,BIM专家,德国德绍建筑学院(原包豪斯)建筑系硕士。凤凰城市专栏作家,凤凰城市与旅游研究院特约研究员。目前致力于创新型城市研究工作和建筑实践,主要研究城市主义学和城市社会学。
讨论一个城市是否有足够的幸福感,只有真正居住在里面的人才最有发言权。从这个角度讲,我只能谈谈个人感受。首先我们的城市的确离幸福越来越远,现在的规划尤其是新城规划牵扯到一个重要的问题——街道生活。每天散步在街道上,不止是单纯的点到点运动,还应当有身临其境的诸多感受。良好的邻里关系和宽容度高的社区是幸福城市的一个缩影。而现在的城市规划很少能做到这一点,因为它们消灭了街道生活。
举个例子,朝鲜首都平壤是规划得很美的一个城市,从建筑学的角度、从20世纪现代主义城市理念的角度来看,它非常漂亮,有清晰的功能分区、清晰的中轴线、适度保留自然美景。但我认为它没有幸福感,它的不幸福是众所周知的,它太美了而不真实。有一些老城区从建筑师和规划师的专业角度来看不美,也不够规划整齐,各种风格混杂在一起,但可能很有幸福感。城市建筑的美对个体生活的幸福感而言意义不大。并不是有所谓良好规划的城市幸福感就一定高的。
我国缺少良好的基层自治组织。实际上可以将一些从事同一职业有共同话题的人聚在一起,共同的利害关系可以让他们凝结在一起。或者可以以家庭为单位在不同的社区建立不同的组织,这种基层自治结构会对提高城市幸福感有一定的帮助。
除此之外城市的发展建设离不开政府和开发企业,但它们都不包含真正的用户。企业是投资者、政府是管理者,而城市真正的用户是居住在里面的人。如果规划城市和建设城市的人太强势,用户的声音则被埋没。没有人关注用户体验,或提供的体验太单一,都无法建设一个具有幸福感的城市。
总体而言,我认为幸福城市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在经济上不以自然资源为主导,而是以创新为主导。二是城市的发展以人为本,这样的城市幸福度高而且环保。社会结构应当是,以基层社会自治来呈现的自下而上式这样的结构,比较稳定并且治理成本很低。
现在很流行超级区域的概念,比如京津冀一体化——以建立一个大都市区为目标。以往的研究显示,总产值超过一万亿美元的超级区域在全球有几十个。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经济能力各有不同。人均经济产值最高的是美国东部面积,基本上占三分之一的美国。而人均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是日本本岛。
中国现有的超级区域有三个,分别是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地区。这其中人均专利数量最高的是京津,人均经济产值最高的是珠三角。近年来长三角已经超越大东京都市圈而成为东亚最大面积的超级城市区域。通过研究长三角的发展过程,我发现它是历史的自然结果,是自发形成的而不是“人工规划”的结果。从南京到上海之间的很多自然村升级为城市,将整个长三角地区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些现象值得京津冀一体的规划者来学习。将贫困带通过经济和社会结构提升、自发连接起来所形成的超级区域,要比仅凭规划来幻想着“区域一体化”更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