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M.A.O.一级建筑士事务所董事长、首席设计师 毛厚德
您好,可以向我们网友介绍一下您自己吗?
毛厚德:我曾在东京工业大学学习建筑,师从日本著名建筑大师坂本一成。1992年获得东京都立大学建筑意匠学硕士学位后,就开始建筑设计领域的工作。毕业后在(株)日本设计任首席设计师,1994年在日本成立M.A.O.一级建筑士事务所。2000年,我回到上海,创建了艾麦欧(上海)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至今在建筑设计领域奋斗了近三十年。代表作品有日本东京国际时装中心、日本东京品川新干线大厦、日本东京迪斯尼海、上海五角场万达广场、上海主角、大连万达中心、花桥游站、无锡灵山拈花湾等项目。
为什么会选择建筑师这个职业作为终身奋斗的目标?
毛厚德:我一直对城市中的各种现象,特别是城市空间形态与人的关系,抱有强烈的兴趣。我始终认为,空间形态只是一种工具,它的本质来源于人们对各种聚集要求的需要,而设计师是一个观察者、发现者和组织者。从进入东京工业大学开始,我先后师从日本设计大师坂本一成先生、小林克弘先生等著名建筑师,他们的宝贵经验的传授,都有助于我对空间的感知能力得到质的提升,同时,我也更深刻地明白,建筑师这一职业对人们的生活所产生的根源性影响。这些都是让我为建筑设计行业奋斗终生的源源不绝的动力。
您强调自己是“一个非定势思维的推崇者;合理逻辑的分析者;隐在秩序的洞察者“。我们一般认为定势思维与逻辑、秩序之间存在一定联系,为什么您会在逻辑和秩序之中,要强调自己的非定势?
毛厚德:我所定义的非定势思维,是说设计师不需要条条框框的限制,也不需要墨守成规的俗套,更重要的是思考,要对任何问题都抱着“为什么”的宗旨研究解决,抓住事物的本源。实际上我们如果习惯于研究人的行为、人深层次的心理,尝试触碰到人的灵魂,那么做出来的设计就是无法被人拒绝的。曾有业主这样说我:“只有你敢对我大声说不,甚至拂袖而去!”的确,客户不是上帝,最终的使用者才是。这种坚持不是一种狭隘,也不是把建筑师的价值观附加给业主,而是建筑师对市场、对目标使用群的一个精准的判断,只有这样,业主才会信服。
您怎么定义广义建筑师?在您看来,建筑师除了建筑设计之外,还需要具备什么技能,或是还需要做哪些工作?
毛厚德:中国城市规划及建筑学家吴良镛提出过“广义建筑师”的概念,是要建筑师能用更为发散的思维方式去思考自己的职业。我认为,“广义建筑师”的概念体现在设计师对市场的深刻理解上,建筑师无论从事任何一项创作活动,都会以一种具有开放性和积极性的姿态去分析和研究市场反响、社会认知、人的行为、研究的基础和方向,以专业化分析来提升土地价值,结合人的行为特征产生设计概念和核心,由此而形成具有强烈原创性的设计作品。
您提到你们公司有强大的创造力与全新的设计理念,请介绍一下你们的设计理念是什么。另外,你们会如何保证设计师持续不断的创造力?
毛厚德:除了之前说到的“非定势思维思考”和“广义建筑师”的理念,我们还提倡“能量”聚集的重要性。举一个例子,一个原子弹,铀的浓度达到90%以上,核电站的浓度是3%,原子弹能形成核爆炸,因为浓度不一样,这两个完全不一样,一个可控,一个不可控。你就能想到能量的“有效聚集”所能带来的效益是多高?在我的设计理念中,“‘能’的有效聚集”是一个重要的设计理念和思考方式。城市里充斥了太多的“能”的无效聚集,比如我们办公室在九楼,楼上是工商银行,从整体来看,我们没有业务往来。这种聚集带来的便利和好处是不多的,就是城市中“能量”的“无效聚集”。只有关联者,或带来头脑碰撞或促进作用的,才是“有效聚集”。有效聚集带来的巨大能量,真的很难预估。M.A.O.现在的思考是,先不确定方向,先引进一些“能”,制造有效聚集。然后再决定需要什么样的业态、商业、产业,这种颠覆性的思考也打破了很多产业链上的传统思考。只有理解、研究这个城市的核心,“能”的趋势变化、聚集方式的变化,才有能力把“能”有效地聚集在商业地产项目这个平台上,才能创造出更多的产业和商业价值。
你们作品的风格强调建筑自身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但是在中国很多城市建筑都是追求建筑的标志性,这个问题你们是怎么解决的?
毛厚德:事实上,目前中国很多城市,出现一些不考虑当地环境,一味追求高度或吸引人眼球的所谓“地标性建筑”,这样的建筑形式我们并不提倡。这样的建筑师对当地环境的一种破坏,是阻碍城市生长的毒素。我相信,建筑永远是扎根在泥土之中的,接了地气,才能更好地延伸、生长。这也是我们在设计过程中一直坚持的想法——深入研究使用者的需求,结合当地的根源性的文化背景,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从而使“能量”得到更有效地聚集。
您的团队是在什么时候开始进入中国市场的?日本的工作经验在中国是否也会感到水土不服?
毛厚德:我们从2000年就进入了中国市场,到现在已经有十四年的时间,积累了丰富的中国本地项目的经验,我们不但是中国商业地产设计的领军企业,也在住宅、旅游、景观等各个领域积极拓展业务。而曾经在日本的工作经验,可以说对于我们的设计无论从思考的维度、还是拓展的方向,都有着很大的帮助。这些经验开拓了我的思路,也帮助我逐渐确立了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对于整个团队的设计和工作方法都很有帮助。
现在很多国内的设计机构非常多,各种类型的设计公司,明星建筑师工作室,还有外资设计公司和国外建筑大师,在大环境不景气的今天,您认为您的团队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毛厚德: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对人才的重视和培养。M.A.O.重视人才,通过不断的非定势思维挑战,激发出员工持续不断的灵感。我们也给予这些不断闪现的灵感以充分发挥的自由空间,鼓励这样的深刻思考和创新的思维方式,让每一个员工的价值都能得到实现。
您是建筑师,还身兼董事长,管理与设计工作都需要进行,您会怎样分配您的时间和精力?
毛厚德:设计和管理工作同等重要。在M.A.O.,设计方面我们有九个设计群、MAO+和景观规划部,不同的部门负责不同的项目,相对来说独立性很强,我会给予团队的项目一些指导意见,也给予他们充分的设计自由。这都有利于团队中每一个人的成长。
您最看重青年设计师身上什么品质,并且因此而决定让他们加入你的团队?
毛厚德:就像我们公司所倡导的理念一样,我们看重青年设计师的敢于用“非定势思维”进行积极的思考。眼界开阔、思维灵活的同时,擅长深入思考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回归事物本真,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个设计,是我们认为最宝贵的品质。
如今是互联网大数据时代,您是如何看待互联网对建筑设计领域带来的影响和作用呢?
毛厚德:互联网技术对建筑设计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目前,建筑设计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跨国的项目越来越多,这就对远程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后,可以在云端建立所有项目的管理运行进程,所有管理决策者对远程的项目都可以了如指掌。此外,城市化浪潮,是这十年以来最重要的一场革命。网络经济,为城市地产开发提供了新的要求和可能性。同心圆的城市结构,正在被打破。网络时代,以圈层为单位,重新对资源进行着高效聚集。圈层的依据,来源于社会中不同层次的。
“人的需求”,准确的定位圈层,可以为项目带来极高的设计溢价。我们在进行城市建筑的设计时,以独创的“网络式城市概念”与“云平台”系统,连接城市交通枢纽、产业链、商业圈、艺术氛围和展示空间等,引导创新集群,打造产业枢纽。这在我们的很多项目中都有所体现,如深圳天安云谷、昆山花桥游站等项目。
中国建设行业大数据应用服务平台,工程造价信息价、指导价、参考价,登录https://www.zjtcn.com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