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4
月 日 初次高程 (m) 高程 (m) 本次 下沉 (mm) 高程 (m) 本次 下沉 (mm) 累计 下沉 (mm) 高程 (m) 本次 下沉 (mm) 累计 下沉 (mm) 高程 (m) 本次 下沉 (mm) 1 6.836 1 15 6.835 1 16 6.835 0 2 6.827 1 14 6.827 0 14 6.827 0 3 6.790 1 15 6.790 0 15 6.789 1 4 6.823 1 17 6.823 0 17 6.822 1 5 6.839 1 18 6.838 1 19 6.838 0 6 6.826 1 13 6.826 0 13 6.825 1 7 6.835 1 18 6.835 0 18 6.834 1 8 6.846 1 15 6.845 1 16 6.845 0 9 6.840 0 17 6.839 1 18 6.839 0 10 6.
建筑物沉降观测测量汇总表 检验(建)表5.1.7-1共页第页 工程名称闽江花园新城二期b区i-3c楼观测起始时间 2008年月日- 观测点编号总沉降量(mm)备注 m1 m2 m3 m4 m5 m6 m7 m8 附图:(后附沉降观测值曲线图) 沉降观测点平面布点图沉降观测曲线图 填表单位审核制表 建筑物沉降观测测量记录 检验(建)表5.1.7-2共页第页 工程名称闽江花园新城二期c区i-4#楼水准点编号bm0 水准点 所在位置 永久水准点bm0黄海高程7.186水准点高程黄海高程 观测起止 日期 200年月日-观测性质/
建筑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 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物质文明的极大提高及建筑设计施工技 术水平的日臻成熟完善,同时,也因土地资源日渐减少与人口增长之 间日益突出的矛盾,高层及超高层建(构)筑物越来越多。为了保证建 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构)筑物的安全性,并为以后的勘察设 计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的 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显。 关键词:沉降观测 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物质文明的极大提高及建筑设计施工技术 水平的日臻成熟完善,同时,也因土地资源日渐减少与人口增长之间 日益突出的矛盾,高层及超高层建(构)筑物越来越多。为了保证建构 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构)筑物的安全性,并为以后的勘察设计 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的必 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显。 现行规范也规定,高层建筑物、高耸构筑物、重要古建筑物及连 续生
建筑物沉降观测的措施 沉降观测是建筑物或构筑物在施工乃至使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作,也是技术资料中不 可缺少的内容,它不仅关系到建筑质量,更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1、沉降观测点的设置要正确合理 (1)砖墙承重的建筑物:沉降观测点一般应沿墙的长度每隔8米至10米设置一个,并 应设置在建筑物的外墙转角处、纵墙与横墙的交接处及纵墙与横墙的中央、建筑物的沉降两 侧。当建筑物宽度大于1米时,内墙也应在适当位置设观测点。 (2)框架结构的建筑物:沉降观测点应设在每个桩基或部分柱基上部。 (3)具有浮筏基础的或箱形基础的高层建筑,观测点应沿纵、横轴和基础周边位置。 (4)新建筑物与原有建筑物连接处的两边应设置。 (5)烟囱、水塔、油灌等其他类似的构筑物,应沿周边对称设置。 (6)埋入墙体的观测点,材料应采用直径不小于12毫米的元钢,一般埋人深度不小于 12厘米,
建筑物沉降观测论文 摘要:沉降观测是一项长期、复杂且系统的工作。持续改善和提 高建筑物沉降观测精度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在如实反映建筑物 沉降变化、评定建筑物的安全性、提高建筑物质量等方面具有非常重 要的作用。因此,沉降观测的作业人员,不但要具有一定的测量理论 基础,而且还应具备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建筑结构方面的知识,可 见建筑物沉降观测不仅仅是测量学科范围内的,也是一门交叉学科。 0引言 对于建筑物、构筑物来说,在施工以及使用过程中,沉降观测是 一项重要的工作,同时也是工程备案技术资料中的关键内容,这是因 为沉降检测直接关系到建筑的施工质量和建筑物使用的安全性。在这 种情况下,需要根据相关的建筑设计规范,必须对建筑工程的沉降进 行观测,通常情况下,需要进行沉降检测的建筑主要包括:地基基础 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物、复合地基或软弱地基上的设计等级为乙级 的建筑物等。 1
建筑物沉降观测规范 1/5 建筑物沉降观测规范 5.1一般规定 5.1.1各类沉降观测的等级和精度要求,应视工程的规模、性质及沉 降量的大小及速度进行设计而确定。同一测区或同一建筑物随着沉降 量和速度的变化,可以采用不同的观测精度。 5.1.2布置和埋设沉降观测点(变形点)时,应考虑观测方便、易于 保存、稳固和美观。 5.1.3沉降观测宜采用几何水准测量方法,也可采用静力水准测量方 法。5.1.4观测记录和成果应清晰完整、准确无误,并符合本规程9.1 节的规定。每一周期观测完后,可提供周期或阶段性成果。整个工程 结束后,应提供综合性成果资料。 5.1.5对于深基础建筑或高层、超高层建筑,沉降观测应从基础施工 开始,以获取基础和主体荷载的全部沉降量(该建筑的总沉降量)。 5.5建筑物沉降观测 5.5.1建筑物沉降观测应测定建筑物及地基的沉降量、沉降差及沉降 速度
1.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 2.有些人错过了,永远无法在回到从前;有些人即使遇到了,永远都无法在一起,这些都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痛! 3.每一个人都有青春,每一个青春都有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一个遗憾,每个遗憾都有它的青春美。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
1 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点的设置与观测要点 沉降观测在建筑物的施工、竣工验收以及竣工后的监测等过程中,具有安全预报、科 学评价及检验施工质量等的职能。通过现场监测数据的反馈信息,可以对施工过程等问题 起到预报作用,及时做出较合理的技术决策和现场的应变决定。 一、相关规范及规范性文件要求 经建设部批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为国家标准,自2008年5月1 日起实施。其中,第5.3.43(1)、7.1.7、7.5.6、10.1.10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 严格执行。《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为行业标准,自2008年3月1日起实 施。其中,第3.0.1、3.0.11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93)和《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同时废止。 此外,经江苏省建设厅审定
本文由swkys110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点的设置与观测要点2009年04月08日16:17(1483)小陈 我要评论(0)【大中小】沉降观测在建筑物的施工、竣工验收以及竣工后的监测等过程中, 具有安全预报、科学评价及检验施工质量等的职能。通过现场监测数据的反馈信息,可以对 施工过程等问题起到预报作用,及时做出较合理的技术决策和现场的应变决定。一、相关规 范及规范性文件要求经建设部批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为国家标准,自2008 年5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5.3.43(1)、7.1.7、7.5.6、10.1.10条(款)为强制性 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建筑物沉降观测合同 (合同号:) 甲方: 乙方:榆林市广宇测绘有限公司 经双方协商,就房屋沉降 观测事宜,甲乙双方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义务 1.甲方应提供乙方开展工作所需技术资料; 2.甲方按相关规范及文件要求布置监测点基准点; 3.甲方提前4天通知乙方进场观测。 二、乙方义务 1.按相关规范及文件规定要求进行沉降观测; 2.及时将相关资料(报表、报告)上报甲方; 三、观测费用:基准点个(每个280元),观测点个 (每个180元),即沉降观测与变形监测点共计元。 依照国家测绘收费标准,每观测一次收费3160元。该工程 共观测次,共计测绘工程款额元。 四、付款方式:合同签订后预收元,甲方去观测报 表时付清全部工程测绘款。 五、违约责任 本合同由双方代表签字,加盖双方公章或合同专用章即生 效。全部成果交接完毕和测绘工程费结算完成后,本合同终 止。 五、本合同一
第1页共14页 建筑物沉降观测技术方案两篇 篇一:建筑物沉降观测技术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广州市天河区黄埔大道北、华南快速西侧、暨南大学东 南侧。拟建19层教学楼,设地下室2层。采用桩基础,主体结构形 式为框架结构。 为了解新建大楼在施工过程中及竣工后一段时间内的沉降情况,达 到优化设计、确保安全及指导施工的目的,在大楼施工过程中,必 须对大楼主体结构进行沉降观测工作。我所受建设单位的委托,负 责编制本沉降观测技术方案。 二、沉降观测方案 本项目沉降观测工作分为四个部分:基准点埋设,观测点埋设,精 密水准测量和资料整理与提交。如果观测期间发现沉降异常,则要 对建筑物进行水平位移和楼体倾斜的监测。 (一)基准点埋设 基准点是检验和直接测定观测点的依据,要求在整个观测过程中稳 定不变。故须埋设在稳定的地方,且离开被测建筑物有一定的距离。 第2页共14页
第1页共39页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三篇 篇一: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xx 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t8-20xx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xx 4、《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xx 5、本工程施工图 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xx 二、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门诊住院综合楼 工程地址:万州周家坝 建设单位:xx第一人民医院 设计单位:xx艺术设计院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xx公司 监理单位:xx公司 施工单位:xx集团有限公司 本工程位于万州区周家坝街道流水村2-3组(心连心广场对面),万州区第一 人民医院门诊住院综合楼总建筑面积为27924.52㎡,总建筑高度78.1m,地上 19f,地下1f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及规范 高层建筑沉降观测的规范要求 变形控制测量 5.1一般规定 5.1.1各类沉降观测的等级和精度要求,应视工程的规模、性质及沉降量的大小及速度进行设计而确定。 同一测区或同一建筑物随着沉降量和速度的变化,可以采用不同的观测精度。 5.1.2布置和埋设沉降观测点(变形点)时,应考虑观测方便、易于保存、稳固和美观。 5.1.3沉降观测宜采用几何水准测量方法,也可采用静力水准测量方法。 5.1.4观测记录和成果应清晰完整、准确无误,并符合本规程9.1节的规定。每一周期观测完后,可提供 周期或阶段性成果。整个工程结束后,应提供综合性成果资料。 5.1.5对于深基础建筑或高层、超高层建筑,沉降观测应从基础施工开始,以获取基础和主体荷载的全部 沉降量(该建筑的总沉降量)。 5.5建筑物沉降观测 5.5.1建筑物沉降观测应测定建筑物及地基的沉降量、沉降差及沉降速
高层建筑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 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物质文明的极大提高及建筑设计施工技 术水平的日臻成熟完善,同时,也因土地资源日渐减少与人口增长之 间日益突出的矛盾,高层及超高层建(构)筑物越来越多。为了保证建 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构)筑物的安全性,并为以后的勘察设 计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的 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显。 关键词:高层沉降观测 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物质文明的极大提高及建筑设计施工技术 水平的日臻成熟完善,同时,也因土地资源日渐减少与人口增长之间 日益突出的矛盾,高层及超高层建(构)筑物越来越多。为了保证建构 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构)筑物的安全性,并为以后的勘察设计 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的必 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显。 现行规范也规定,高层建筑物、高耸构筑物、重要古建筑物及
建筑物沉降观测标准及验收规范 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物质文明的极大提高及建筑设计施工技术水平的日臻 成熟完善,同时,也因土地资源日渐减少与人口增长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高层 及超高层建(构)筑物越来越多。为了保证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构)筑 物的安全性,并为以后的勘察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建(构) 筑物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显。现行规范也规定,高层建筑物、 高耸构筑物、重要古建筑物及连续生产设施基础、动力设备基础、滑坡监测等均 要进行沉降观测。 特别在高层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应用沉降观测加强过程监控,指导合理的施工 工序,预防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沉降,及时反馈信息为勘察设计施工部门提 供详尽的一手资料,避免因沉降原因造成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破坏或产生影响结构 使用功能的裂缝,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一、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 1、仪
建筑物沉降观测记录tj 部门:xxx 时间:xxx 制作人: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修改 建筑物沉降观测记录tj3.7 工程名称:京沪高速铁路苏州北站站房工程 结构型式:混凝土框架结构、钢结构雨棚层次:桥梁墩柱承台;仪器:电子水准仪;cpii644-11<h=2.5756m) 测 点 日期2018年12月2日2018年12月6日2018年12月10日 初次 高程 <m) 高程 <m) 本次 沉降 <mm) 高程 <m) 本次 沉降 累计 沉降 高程 <m) 本次 沉降 <mm) 累计 沉降 <mm) z3f北3.638033.637860.173.637650.210.383.637580.070.45 z4f北
建筑物沉降观测记录tj3.7 工程名称天赐园一期工程4# 结构型式砖混层次三层仪器精密水准仪ds3 水准点号数及高程bm1+3.050 测 点 日期10.10日期2009年11月10日2009年12月10日2010年1月10日 初次高 程(m) 高程 (m) 本次下 沉(mm) 高程 (m) 本次 下沉 (mm) 累计 下沉 (mm) 高程 (m) 本次 下沉 (mm) 累计 下沉 (mm) 高程 (m) 本次 下沉 (mm) 累计 下沉 (mm) 14.0424.04204.041114.041014.04101 24.0494.04904.048114.048014.04712 34.0524.052
01 1# 2# 3# 4# 沉 降 观 测 点 布 置 图 (注:跟随本表尚应附各测点沉降曲线图及总沉降量曲线图。) 测量人:计算人:审核人: 测 量 人 向洪贵向洪贵向洪贵向洪贵 观测单位印章: 形 象 进 度 二层屋面层待验收竣工验收 15晴23.2450523.250晴23.2464晴23.245 14晴23.2460423.250晴23.2482晴23.246 15晴23.2450523.250晴23.2464晴23.245 15晴23.2450523.250晴23.2464晴23.245 累计 下沉 (mm)(mm)(mm)(mm)(mm)(mm)(mm) 天气 情况 高程 (m) 次 本次 下沉 累计 下沉 天气 情况 高程 (m) 本次 下沉 本次 下沉 累计 下
建筑物沉降观测记录 编号01 工程名 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北市 区医院门急诊楼及二期行 政教研楼工程 施工单 位 云南建工第四建设有限公 司 观测日2011年5月1日2011年5月15日2011年6月1日 测点 相对高程 (m) 沉降量 (mm) 相对高程 (m) 沉降量 (mm) 相对高 程 (m) 沉降量 (mm) 本次累计本次累计本次累计 2.1399002.13950.40.42.13870.81.2 2.1170002.11670.30.32.11561.11.4 2.1761002.17580.30.32.17490.91.2 1.6480001.64760.40.41.64670.91.3 2.0966002.09610.50.52.09520.91
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物质文明的极大提高及建筑设计施工技术水平的日臻成熟完善, 同时,也因土地资源日渐减少与人口增长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高层及超高层建(构)筑物越 来越多。为了保证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构)筑物的安全性,并为以后的勘察设计 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显。 现行规范也规定,高层建筑物、高耸构筑物、重要古建筑物及连续生产设施基础、动力 设备基础、滑坡监测等均要进行沉降观测。 特别在高层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应用沉降观测加强过程监控,指导合理的施工工序,预防在施 工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沉降,及时反馈信息为勘察设计施工部门提供详尽的一手资料,避免因 沉降原因造成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破坏或产生影响结构使用功能的裂缝,造成巨大的经济损 失。 一、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 1、仪器设备、人员素质的要求 根据沉降观
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物质文明的极大提高及建筑设计施工技术水平的日臻成熟完善, 同时,也因土地资源日渐减少与人口增长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高层及超高层建(构)筑物越 来越多。为了保证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构)筑物的安全性,并为以后的勘察设计 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显。 现行规范也规定,高层建筑物、高耸构筑物、重要古建筑物及连续生产设施基础、动力 设备基础、滑坡监测等均要进行沉降观测。 特别在高层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应用沉降观测加强过程监控,指导合理的施工工序,预防在施 工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沉降,及时反馈信息为勘察设计施工部门提供详尽的一手资料,避免因 沉降原因造成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破坏或产生影响结构使用功能的裂缝,造成巨大的经济损 失。 一、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 1、仪器设备、人员素质的要求 根据沉降观
建筑物沉降观测测量记录 日期:共页第页 工程名称 怒江供电局生产生活基地沉降 观测 水准点编号基1 水准点 所在位置 基地永久性挡墙墩水准点高程846.871 观测起止 日期 2010.7.16-2010.7.16观测性质三等水准测量 工程地点怒江州泸水县六库镇 测量仪器 仪器名称:leicana2水准仪检定证书编号:sh090036 沉 降 观 测 结 果 观 测 点 编 号 观 测 点 相 对 标 高 (m) 第次第次第次第次第次 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标 高 (m) 沉降量 (mm) 标 高 (m) 沉降量 (mm) 标 高 (m) 沉降量 (mm) 标 高 (m) 沉降量 (mm) 标 高 (m) 沉降量 (mm) 本 次 累 计 本 次 累 计 本 次 累 计
建筑物沉降观测的方法与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国已进入 现代城市化的阶段,土地资源与人口增长之间的矛盾 日益突出,人类不断从地表走向更深的地下空间及更 高的地上空间。为掌握建筑物的变形规律和变化趋势, 保证建筑物在工程施工中和使用中的安全,就必须按 相应的规范要求对建筑物进行沉降变形观测,并整理 大量的观测数据。 关键词建筑物变形安全观测 中图分类号:[tu196.2]文献标识码:a文章 编号: 前言 为掌握建筑物的变形规律和变化趋势,保证建筑 物在工程施工中和使用中的安全,就必须按相应的规 范要求对建筑物进行沉降变形观测,并掌握建筑物沉 降观测的方法,下面以某省图书馆采编行政楼沉降观 测为实例,供大家参考。 一、工程概况 某省图书馆采编行政楼改扩建工程,位于某某路 与某大街交叉口东南角。该建筑物为地上5层,钢筋 混凝土框架结构。 对某省图书馆采编行政楼改扩建工程
建筑物沉降观测记录 编号01 工程名称施工单位 观测日期 测点 相对高程 (m) 沉降量(mm)相对高程 (m) 沉降量(mm)相对高程 (m) 沉降量(mm) 本次累计本次累计本次累计 期数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 形象进度 备注 使用设备观测人员 观测单位审核人员 沉降观测 点布置图
建筑物在施工、运营阶段受主体荷载等各种因素影响会产生沉降变形,为了利于建筑物沉降分析,保障建筑物安全,分析了分形理论在建筑物沉降数据处理中的可行性。通过实例,得出了基于分形理论的建筑物沉降数据处理方法。
职位:内饰结构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