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3
目的评价某锅炉厂管子厂房通风系统改造后除尘的效果,为机械行业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备设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对改造前后车间内电焊烟尘、锰及其化合物浓度进行个体检测和定点检测,并对粉尘和锰及其化合物的浓度及合格率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改造前后个体检测电焊烟尘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_(TWA))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77 2,P>0.05),电焊烟尘超标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6,P>0.05);定点检测电焊烟尘短时间接触浓度(C_(STEL))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90 4,P>0.05),电焊烟尘超标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造前后个体检测锰及其化合物的C_(TWA)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68 7,P>0.05),锰及其化合物超标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定点检测锰及其化合物C_(STEL)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59 9,P>0.05),锰及其化合物超标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6,P>0.05)。结论该企业管子厂房通风系统改造后未达到预期效果,建议企业进一步改进,以达到通风除尘效果,保护劳动者健康。
对某胶鞋厂改造后的通风工程进行卫生学效果评价,并对工人进行健康体检。结果显示,车间空气中乙酸乙酯、丙酮、环己酮等有机溶剂浓度均未超标,通风后其浓度低于通风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体检未发现相关职业病和职业禁忌证。通风工程设计合理,各吸风罩风速符合经验值(0.5~3m/s),但存在风量过剩的问题。
为解决25东井深部开采通风能力不足、通风阻力大等问题,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优化改造。重新施工1个改造配风道,与东段矿井原来风道形成并联风道,经过几个月运行,矿井总回风量达2852m3/min,等级孔增加0.32m2,通风核定能力增加了12万t/a,达到了优化改造目的。
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改造是一个由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众多因素构成的复杂系统优化决策问题。杨庄煤矿通过在对矿通风系统全面阻力测定和风机性能测定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矿井通风系统改造理论与研究、矿井通风网络分析与优化、矿井通风调节技术及效果预测等方面因素,揭示了该矿通风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并实施了东二通风系统改造及全矿通风系统优化方案。达到了该矿通风系统改造的预期目标,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工程概况北翼风井井口永久锁口设计标高为+40.5m,井筒设计净直径为5.5m,井筒设计深度为710.5m。支护形式为锚网喷加单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强度为c40。北翼风井掘进工作面是采用地面压入式通风方式,两趟直径800mm骨架阻燃风筒,每趟风筒选用1台2×45kw对旋
为了适应新常态下煤炭企业发展的需要,陶二煤矿进行了生产地区调整,回收四下采区煤柱,并制定了回收煤柱时的通风系统调整方案,通过施工通风系统调整工程,煤柱工作面通风系统逐步改善,风量达到1200m3/min,中央风井通风阻力由原来的2550pa下降到2150pa,满足了矿井各地区安全生产的需要。
基于中国煤炭生产现状,探究了矿井通风系统改造的可行措施。矿井通风系统的改造需从选择合理的矿井通风动力、优化控制通风网络等方面出发,只有高效的矿井通风系统才能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从而使煤炭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文章通过分析福建煤电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坑柄煤矿通风系统存在明显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矿井正常运行安全,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矿井通风系统实施改造方案。项目实施改造后,矿井通风系统更加完善,抗灾能力进一步加强,取得了预期效果。
自2007年来协庄煤矿通过对三个风井系统的通风阻力测定和网络解算,并根据矿井接续安排,进行了通风系统优化和改造,采取补掘、扩修回风道、各风井系统均衡布置采区等措施,解决了矿井采深大、通风路线长、通风阻力高的问题,使三个风井风量与风压匹配,满足了《煤矿井工开采通风技术条件》aq1028-2006的标准要求,即保证了矿井通风系统可靠又节约了通风电费,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及安全效益。
稳定可靠的通风系统是矿井安全生产的有力保障,通过对中煤平朔公司井工二矿通风系统资料和通风系统存在问题的研究和分析,综合前人关于矿井通风系统改造和网络优化方法的研究成果,详细分析了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矿井的实际情况和生产计划的具体要求,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优化改造方案。经过优化方案的实施,大大提高了了通风系统的可靠性和抗灾能力,保障了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
随着安全高效矿井建设步伐的加快和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我矿根据通风系统的现状,分析通风系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号风井的正式投用,有效提高了我矿安全生产的可靠度,为矿井安全生产和安全高效矿井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改造了矿井通风系统,提高了矿井通风能力。
云盖山煤矿一矿矿井主要通风机能力已调至最大,矿井向深部延深时风量有所欠缺,更换矿井主要通风机成为制约矿井安全生产亟需开展的工作。根据该矿的实际情况,通过通风阻力测定得出相应阻力系数及风阻值,利用矿井通风网络分析软件对云盖山煤矿一矿现阶段通风系统进行分析;针对该矿井通风系统存在问题,提出了通风系统改造方案和主要通风机选型建议。通过对优化方案的解算分析、比较,确定了云盖山煤矿一矿的最终改造方案。
太岳煤矿原设计为"u+l"型通风方式,在联合试运转期间,发现存在许多问题,后经改造为"u"型通风方式后,通过采用"四位一体"综合瓦斯治理技术有效地解决了上隅角的瓦斯问题,更大程度地发挥了"u"型通风系统的优越性,充分发挥了综采设备效能。工作面在试产期间即达产达效。
科学、合理、完善的通风系统是风量有效利用的基础,也是是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是保障。随着矿井采掘的不断延续,新集三矿原有的通风系统已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为了保证矿井正常通风,决定对原通风系统进行改造。在增加西回风井的基础上通过对通风系统的调整和优化,实现了矿井各采区通风要求,为矿井安全生产奠定了基础。
泉上煤矿通风系统改造——庄泉上煤矿主采深部二水平太原组的薄煤层。井下主要回风巷道变形严重,通风阻力增大,特别是主井至扇风机外风门之间的总回风道断面偏小,地面布置紧凑,无开挖空间;另外,井筒采用淹水沉井法施工,井颈段井壁钢筋混凝土厚度达2500mm,...
通风系统改造实践与应用探讨——平煤集团九矿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平顶山煤田西南部,随着矿井技改的深入,产量的提升,生产采区的逐步延伸,通风距离逐步增加,瓦斯涌出量逐渐增大,原有通风系统能力己渐渐不能满足生产要求,如不彻底解决,将给安全生产带来较大隐...
针对多级机站通风系统解算迭代收敛困难,导致误差较大问题.以多级机站技术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多级机站通风网络解算简单的无迭代技术——数值逼近法,利用数值逼近原理建立应用于多级机站通风系统改造的数学模型,选取矿山通风系统实例,将建立的数学模型成功应用于矿山多级机站通风系统改造中,建立了误差验证模型计算误差.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提出的无迭代技术解算多级机站通风网络,误差较小,同时证明该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和合理性,为通风系统网络解算及通风系统改造提供一种新方法.
职位:制冷项目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