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2004年黔江区政府人民工作报告

《2004年黔江区政府人民工作报告》是黔江区政府2004年发布的一份报告。

2004年黔江区政府人民工作报告基本信息

2004年黔江区政府人民工作报告简介

2003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全区各族人民团结拼搏、克难奋进,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我们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市委二届三、四次全委会和市委、市政府第三次渝东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场办公会,区委一届六、七次全委会精神为主线,以构建渝东南经济中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揽改革发展全局,紧紧依靠全区各族人民,把握大局,抢抓机遇,攻克难关,战胜了“非典”疫情,实现了“五增”目标,较好地完成了区一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全面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新局面。

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同步增长。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完成25.5亿元,增长11%,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20.6:49.8:29.6调整为19.5:51.6:28.9,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64.3%、27.5%,分别拉动经济增长7.1和3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完成6.18亿元,增长23.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46亿元,增长1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1.15亿元,增长8.1%。以实施7个农业产业化十万工程、3个中心镇建设和10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为重点,深入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农村经济组织化、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扎实推进,贫困人口发生率由去年(2003年)的16%降到14%。退耕还林、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水利设施建设成效显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完成15.3亿元,增长11.2%,实现利税5.74亿元,增长70.2%。正阳工业园区建设有序推进。黔江卷烟厂销售收入和税利总额分别首次突破10亿元和5亿元大关,实现销售收入10.3亿元、税利5.25亿元,单箱税利首次突破2000元大关,达到2169元,入库税金4.7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76%。乌电集团、黔龙集团、弘扬集团等重点骨干企业的支撑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南海制药、弘龙水泥、舟白电站等新建续建工业技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第三产业较快发展,三产业增加值实现7.36亿元,增长10.3%。以武陵山边贸市场、电力大厦市场、帝业商贸城等为重点的市场建设和培育工作扎实开展,以新大兴集团引进、渝东南药品配送中心组建、区外餐饮品牌入驻为重点的商业业态调整取得实效,主城区核心商贸圈建设迈出新的步伐。以小南海、武陵仙山景区景点建设为重点的旅游支柱产业建设步伐加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0.65亿元,比年初增长14.6%,各项贷款余额27.82亿元,增长14.8%。信息服务、社区服务、证券行业等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区GDP的比重达36%,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

重点项目建设和城镇建设步伐加快。39个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完成投资11.88亿元。正阳供水、中心镇建设、武陵仙山道路工程等16个项目实现开工,黔江舟白机场正式奠基。城市防洪、“2小时黔江”、农网改造二期、农村能源等18个续建项目进展顺利。“8小时重庆”黔江段、烟厂三期技改续建、小南海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9个项目完工或基本完工。渝长高速公路黔江段、绿色食品产业开发等33个重点项目前期工作推进有力。渝怀铁路黔江段建设进展顺利。完成了既定的城镇规划编制工作。污水处理厂主厂区、文体中心“一场三馆”主体工程、河滨公园四期及一、二期改造工程等城建项目完工,其余项目按要求推进。老城区绿化、美化、亮化及城镇管理工作富有成效,提升改造步伐加快。新城管委会和正阳工业园区管委会启动运作,新城区开发扎实有效。3个中心镇建设有力实施,农村小城镇建设力度加大。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工商企业改革不断深化,一批改制遗留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顺利推进,行政审批中心运行良好。事业单位改革基本结束。财政支出改革、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农村税费改革等各项改革不断深化。招商引资取得明显成效,成功地组织了赴厦门、温州招商和重庆民营企业进山等一系列招商活动,积极组团参加市第五届高交会暨第八届投洽会,达到了扩大开放、促进发展、展示形象的目的。全区新签订外来投资协议项目35个,协议引进资金14.7亿元,实施项目20个,实际到位资金1.63亿元,增长30.3%。

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科技对经济发挥了有效的支撑作用。民族职业教育中心、新华中学素质教育中心、民族中学科技楼、中小学危改、优质高中等教育项目按计划推进。我区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远程教育项目综合实验区。“两基”成果进一步巩固,普通高中教育发展迅速,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协调发展,办学质量和水平稳步提高。中心医院急诊大楼、疾控中心主体工程如期完工。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有效开展。创建市级卫生城区取得成功。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参加全国民运会取得较好成绩。重庆黔江·中国武陵山民族文化节筹备工作有序开展。较好地完成了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任务,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6.5‰。深入推进“治企、推清、碧水、宁静、固废、生态、能力”等7大环保工程,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大力实施就业和再就业工程,全年新增就业岗位2563个,城镇登记失业率2.9%。“一个覆盖”、“两个确保”、“三条保障线”和“五个提标”继续巩固落实。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7413元,增长23.6%,农民人均纯收入1716元,增长8.6%。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完成。生猪定点屠宰工作取得较大突破,“放心肉工程”有效实施。国土管理工作得到强化。广播电视、文化艺术、新闻出版、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管理、乡镇企业、民政优抚、防灾救灾、审计、统计、人事、人防、民族宗教、台侨外事、档案、保密、地震监测、气象、农机、地方志、老龄、残疾人、妇女儿童等工作和军民共建、“双拥”工作、民兵预备役建设等取得新的成绩。

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取得新的成效。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严格依法行政。深入推进“四五”普法。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批评、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办复率达到100%。认真执行维护稳定的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全面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进一步增强。强化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预防和遏制了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切实加强信访工作,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中的各种矛盾,确保了社会政治稳定。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弘扬和升华黔江精神。广泛开展了“健身健心强素质,诚信文明奔小康”等系列活动。广场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等较快发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丰富多彩,城乡居民思想道德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发展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新的成效。广泛开展了以“思想大解放,黔江大发展”为主题的“学查改”活动,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过去的一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全区改革发展的繁重任务,我们突出抓了五件关系全局和长远的大事:一是抓重大发展机遇的争取。成功争取了市委、市政府第三次渝东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场办公会在黔江召开,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在项目、政策、资金上的重大支持;成功地争取到重庆至长沙高速公路、黔江舟白机场、正阳工业园区等对黔江发展至关重要的重大项目;成功地争取、巩固了渝东南经济中心、区域性中心城市、武陵山经济高地的发展定位。二是抓重大决策的落实。完善了“一枢纽六中心”的分项发展规划;确定了城镇化发展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阶段要求和政策措施,加快了“做硬基础、做强产业、做大城市、做优文化、做活政策”五大工作重点的实施步伐。全区城镇化率达到25.1%,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三是抓重大前期工作项目的策划和重点项目责任制的建立。策划了2010年前140个重大项目规划,制定了分阶段推进的工作方案。重大项目建设实行“分工负责,集团承包,责任到人,强化考核,重奖重惩”的领导责任制度。争取国债资金和其它国市补资金突破5亿元。四是抓投融资渠道的突破。通过组建鸿业公司、地产集团、机场公司等投融资主体,引进市高投司、城投司、地产集团参与我区重点建设,与国家开发银行开展了综合授信合作,有效缓解了重大项目建设的资金压力和矛盾。五是抓特殊局面的应对。准确把握事关我区经济发展命脉的烟草和电力体制改革,经过积极而艰苦的努力,巩固发展了两大骨干支柱产业;沉着应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群防群控,万众一心,打胜了“非典”防治攻坚战;积极化解出口通道严重不畅的制约,在艰难环境中促进了发展,推动了对外开放;有效克服渝怀铁路投资下降的影响,各项建设按计划快速实施。

各位代表,以上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的大力支持、有效监督和积极参与,凝聚着全区各族人民的辛劳和智慧。在此,我谨代表重庆市黔江区人民政府,向为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付出辛勤劳动的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驻黔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中央、市在黔单位,向给予政府工作积极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黔江建设和发展的各级领导、老干部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目前黔江的改革发展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与构建渝东南经济中心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主要是:经济总量不大,结构性矛盾突出,发展速度不够快;城乡差距大,区域发展不平衡,农民增收缓慢,农村教育、文化、卫生设施建设滞后;开放程度不高,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交通、资金和人才的“瓶颈”制约短期内难以消除;市场经济发育相对滞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任务繁重;就业与再就业压力大,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困难;政府职能转变滞后,少数领导干部安于现状,得过且过,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作风,弄虚作假、铺张浪费行为,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仍较严重。区政府的工作也还存在思想不够解放、作风不够深入、督查力度不够等问题。对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认真加以解决。

2004年工作安排

概述

2004年是完成“十五”计划目标的决定性一年,也是谋划“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一年。综观全区发展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希望与困难同在,希望大于困难。世界经济将出现更大的复苏,预计增幅在4%左右,国际间产业梯度转移加快,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我国经济已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扩张周期,国家进一步落实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措施,稳定扩大内需政策,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国债资金实行“五个倾斜”政策,将有利于民族贫困地区的发展;全市改革发展盘子已经统一到“五个统筹”的要求上来,特别是随着对农村投入和平衡区域发展力度的加大,将增强我区的争资立项效果;随着今年(2004年)一批交通和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学查改”活动的巩固深化,经济发展的软硬环境将进一步改善,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会不断增多,这为做好经济工作创造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条件。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当前我区交通“瓶颈”制约、资本与建设的矛盾、大项目大投资跟进乏力、城市扩张中的产业“空心化”、农民增收缓慢、城乡就业困难、消费拉动力弱、出口拉动缺位、拔尖专业人才奇缺等发展中的困难和压力。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加快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坚定不移地实施“双带”战略,抢抓机遇,乘势而上,进一步开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新局面。

今年(2004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二届四次全委会及区委一届七次全委会议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五个统筹”、“五个坚持”,按照“能快则快尽量快”的要求,围绕“五增”目标,壮大规模、调整结构、提高效益;以构建渝东南经济中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揽改革发展全局,大力实施城镇化战略,集中全力做硬基础、做强产业、做大城市、做优文化、做活政策;坚持以开放促开发、以改革促发展,努力增强区域经济的活力和动力;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今年(200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调控目标初步确定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1%;财政总收入增长11.7%;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8%,确保减少绝对贫困人口8000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4%;城镇化率达到27.1%;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新增就业岗位2500个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实现今年(2004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要重点落实好以下八项任务

任务

(一)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创造产业发展新优势

按照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要求,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切实做强产业,努力在结构调整中增加经济总量。

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围绕“跳出农业抓农业,突破重点抓农业,依托业主抓农业,做好项目抓农业,招商引资抓农业”的工作思路,因地制宜,统筹协调,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全年农业总产值增长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00元。加快实施7个农业产业化十万工程,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区域布局,把优质基地建到重点镇乡、重点村组,并加强重点基地农户建设。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实现粮食总产恢复性增产1万吨,人均粮食稳定在500公斤以上。突出抓好烤烟、畜牧、蚕桑、林果、特菜(茶)等5个重点产业,绿色食品集团、珍珠兰茶业有限公司、畜牧食品公司、蚕业有限责任公司、森海总公司等5个重点龙头企业,蒲花河流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林业现代化苗圃、麒麟盖草食牲畜示范带等1个重点项目建设。以资本为纽带,积极引导区内外有实力的民营经济创建龙头企业。下决心扶持1—2个龙头企业挤进市上“小巨人”行列。以3个中心镇建设为重点,带动10个经济强镇,推动其它镇乡和农民新村建设。加快农村水、电、路、沼气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坚持“立足现有基础办工业,发挥资源优势办工业,突破两头在外办工业”的思路,加速渝东南加工工业中心建设,促进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和特色支柱产业的发展壮大。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增长20%,工业增加值增长19.5%,工业项目完成投资4亿元。稳步发展卷烟产业,加速发展制药、建材、食品、电矿产业。黔江卷烟厂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税利6亿元;黔龙集团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税利2200万元;乌电集团实现销售收入4亿元,税利5000万元;弘扬集团实现产值1亿元,税利1600万元。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新培育市级名牌产品2—3个。开工启动正阳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弘龙水泥公司新型干法旋窑水泥生产线、南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GMP改造、梯子洞电站建设;新开工建设黔江卷烟厂三期技改配套项目、城网改造、渔滩电站技改、箱子岩电站。加强项目的策划、储备和前期工作,完成铝土矿、石英砂、白云岩资源的详查工作。选择有条件的街道、镇乡试办吸引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为主的特色产业园,大力发展乡镇工业。

大力推进市场化。围绕构建渝东南商贸中心和旅游服务中心的目标,夯实基础,加快发展,促进大市场、大商贸、大流通、大旅游的快速形成。完成南海城商业广场、电力大厦市场、黔江片区药检所、食盐配送中心建设任务,加快正阳铁路油库建设;开工建设时代购物中心、旧车交易市场、福运来小商品市场。加快濯水、石会等集镇商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启动建设正阳物流基地。加强以核心购物广场、专业市场、特色街区打造和社区商业发展为重点的市场培育工作。引导城市商业企业向乡镇延伸连锁经营店铺。积极推进“两社两化”,抓好5个专业合作社、10个综合服务社建设。以知名商业企业引进和发展物流配送为重点,调整商业业态,逐步形成“集武陵山产品卖全国,集全国产品卖武陵山”的物流格局。积极发展会展经济,加快培育住房、汽车、通信、教育等消费热点。切实加大外贸工作力度,推动出口创汇取得实质性进展。以巩固生猪定点屠宰成果为重点,加强食品药品等市场专项整治。以小南海、武陵仙山、阿蓬江原始风貌景区建设为重点,加快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以民族特色为主线,着力塑造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旅游品牌。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大力发展假日旅游,全力培育以黔江为中心的渝东南民族生态旅游市场。

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着力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消除体制性障碍,使非公有制企业与其它企业享受同等待遇。放宽准入条件,降低市场门槛,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和其它法律未禁止的行业和领域。建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励机制和创业服务平台,积极鼓励机关工作人员带薪创业。全区个体工商户达到9000户,私营企业达到400户,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0%以上。

(二)加快构建区域性中心城市,实现城镇化建设新突破

按照 “以新区开发带动老城提升、以改造促建促管”的思路,抓重点、带一般,建管并举,统筹主城区与镇乡之间、镇乡与镇乡之间协调发展,努力做大城市,确保全区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

在规划上取得突破。在完成城市总规、正阳和张家坝新城区详规、主城与中心镇绿化规划、城市节点和城市景点设计、镇乡总规修编等一系列城镇规划的基础上,加强规划管理,严格执法,切实预防和坚决查处违规建设行为。

在建设上取得突破。以正阳新城区开发为重点,全面推进新城区、中心镇和其它小城镇的开发以及加快老城区的改造。正阳新城区开发要以火车站和工业园区为依托,先期建设正阳大道,配套完善管网、通讯、广播电视、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舟白新城区要以机场全面启动建设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安置小区建设。老城区改造的重点是完善新华大道三期工程、城市防洪堤、万米河滨公园、文体中心建设。在“文化节”举办前,黑山大桥至闸桥河段实现蓄水,万米河滨公园基本成型,文体中心全面竣工。新华大道三期工程要加紧启动,并贯通观音岩隧道,实现老城区与新城区路隧桥的链接,形成3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框架雏形。同时,以官坝、桃子坝、谭家湾小区开发和新华东路二期北侧旧城改造等为重点,加快主城区旧城改造和新区拓展,大力培育房地产市场。

在管理上取得突破。围绕办好民族文化节,展示黔江新形象这个中心,突出抓好净、绿、亮、美、特工程。巩固完善二级城市管理机制成果,实现城市管理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在经营上取得突破。依托城市土地、公用设施等资源,走出一条负债建设、良性循环的新路子。

(三)加大重点项目建设力度,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上新台阶

按照“推进续建一批,新开工一批、竣工扫尾一批”的要求,着力做硬基础。实施41个重点建设项目,其中推进续建24个,新开工17个,完工投用17个,计划完成投资15.2亿元,增长27.9%。

加速构建渝东南现代化立体交通枢纽。千方百计争取重庆至长沙高速公路黔江段控制性工程开工建设。加快推进黔恩二级公路黔江段工程建设,完成投资5000万元。全面启动国道319线黔江段标美路建设,完成相关配套工程,完成投资4000万元。基本扫尾“2小时黔江”乡镇干道公路建设,实施石家至鹅池、庙垭至新华、水市至石家、濯西至水市、马喇至金洞、八角至白土、两河至细水、石会至武陵仙山、亮垭子隧道至武陵仙山等9条乡镇公路路基工程125公里和石家至鹅池、濯水至水市、麻田坝至邻鄂湖北界、黄溪至黎水、黄溪至杉岭、黔江城至杉木垭、金溪场镇过境路、石会至茶厂、武陵仙山旅游公路等9条公路路面工程127公里,完成投资6510万元。进一步强化支铁工作,确保铁路建设顺利推进;加快黔江舟白机场建设进度,完成投资8000万元。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面完成小南海水库枢纽病害整治、正阳水厂、城防工程分洪隧洞、二期农网改造扫尾工程建设,加快舟白电站土建工程建设,全面启动实施阿蓬江流域电源点梯级开发,努力推进太极水库主体工程建设,切实抓好农田水利建设。

加快信息化建设。推进渝东南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完成移动综合楼、联通综合大楼建设,实施移动“村村通”工程和移动网络扶贫工程、联通CDMA四期工程。加快推进黔江信息港建设。加大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两大信息平台建设力度。

集中抓好36个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确保达到目标进度要求。加快黔江至石柱二级公路、黔江至万州高速公路、黔江至张家界铁路、正阳汽车站前期工作进度,完成一般通乡公路和重点通村公路建设规划编制。力争世行贷款城镇化基础设施项目、老城区供水管网改造、新办大学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深入研究国家和市上制定“十一五”规划等重大政策走向,及早策划上报一批重大项目争取支持。

(四)全面实施科教兴黔和人才强区战略,推动各项社会事业上新水平

按照统筹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以举办重庆黔江·中国武陵山民族文化节为契机,加快构建渝东南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服务中心,致力做优文化,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精心筹备和办好文化节。按照“重庆一流、周边认同、全国瞩目、影响深远”的基本目标和打造重庆黔江·中国武陵山民族文化节国家级品牌要求,以软硬件建设、相关活动任务分解和与市上、周边地区的衔接协调为重点,加强筹备和策划各阶段工作的督查和指导,加大宣传力度,实行倒计时管理,努力提高办节水平,确保办节圆满成功。

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升华“黔江精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积极探索新的载体,广泛开展文明单位、文明窗口、文明行业等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城镇文明程度。做好科普工作,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加强社会事业项目建设。完成黔江中学国债项目、民族职业教育中心综合楼、传染病医院和万米河滨健身中心二期工程等建设任务;启动建设黔江中学分校、急救中心、小南海土家族文化生态博物馆,继续抓好中小学危房改造、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切实抓好乡镇卫生院配套建设工程。

提高社会事业发展质量。加快科技事业发展,加大先进实用技术的引进、推广和普及力度,做好科技项目的申报、对接和实施工作,逐步建立农村科技信息网络体系,不断提高科技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逐步创造条件普及高中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现“三教”协调发展。高度重视农村教育和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建设工程,巩固“两基”成果。强化政府公共卫生管理职能,整合现有公共卫生资源,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突发性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切实抓好卫生防疫和保健工作,严防传染性疾病的暴发流行。积极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加大对民族文化的研究和开发力度,加强基层文化建设,逐步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全力培育文化产业。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构建群众体育服务体系。进一步做好统计、档案、民政优抚、救灾救济、地震监测、气象、农机、新闻出版、保密、史志、老龄、妇女儿童、残疾人及弱势群体救助工作。加强国防教育,做好民兵预备役和双拥、人防工作。继续做好民族宗教和台侨外事工作。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开发人才资源,不断完善人才培养、引进、合作的政策和机制,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抓住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活动的机遇,广泛吸引优秀人才来黔江创业。

(五)深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提供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

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任务,按照“五个坚持”的要求,着力做活政策,扎实推进重点领域的改革。

深化农村改革。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土地双层经营体制,完善农村产权制度,推动农村土地有序流转,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全力实施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推行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民营资本参股、控股。认真清理和依法解决已改制企业的遗留问题。

狠抓市场体系改革。按照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的要求,加快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和市场监管机制,推进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建立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

加大投融资体制改革力度。培植和壮大鸿业公司、地产集团、机场公司等建设性投资主体,提高建设性投资公司的信用等级。要从政府层面举债为主,转变为以政府资源为背景的建设性投资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形成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领域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多元投资格局。加快构建渝东南金融中心,建立健全金融服务体系。加大金融对工商企业、基础设施和骨干产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抓好农村信用社和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工作。继续推行金融联席会议制度,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支持发展商业保险业。

加快公共财政体制建设。严格依法治税,强化征收管理。非税收入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推进部门预算,开展国库集中支付试点,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建立科学、合理、规范的转移支付机制;规范乡镇、区级机关事业单位举债报批程序,科学制定偿债规划。加强财政、审计监督,完善财务等级评价制度。建立健全重点项目建设投资评审机制、会计委派制和业主代理制。推进国有资产有效经营,防止资产的闲置和浪费。

深入推进就业、分配制度改革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市场调节和政府促进就业机制,配套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按劳分配与要素参与分配相结合的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积极发展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保险。加强城市低保,探索农村低保新路子。

深化社会事业体制改革。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重点,以引导社会事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为目标,扎实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体制改革。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科学规范部门职能,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规范审批行为,宽松发展环境。

(六)继续整治发展环境,开创对内对外开放新局面

坚持以整治发展环境为重点,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切实把统筹区内发展与对内对外开放落到实处。

坚持把整治发展环境作为扩大开放的重中之重,深入开展以“六大环境”为重点的发展环境综合整治。按照做活政策的要求,营造优惠的政策环境,建立健全政策执行监督机制。完善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功能,把需要审批的事项全部纳入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坚决杜绝审批事项“体外循环”。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度,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依法打击制假售假、偷税漏税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不法行为。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法人的信用档案,树立良好的政府信誉、企业信誉和社会信誉。

扩大开放要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瞄准大公司、大财团,在项目推介、综合服务等方面采取措施,走通走好产业招商、配套招商、以商招商新路子。抓好项目库建设,策划包装一批规模大、档次高的招商项目。加强招商引资项目的追踪落实,抓好协议的履约、资金的到位和项目的投产。进一步落实招商引资领导责任制,完善奖惩机制,形成招商引资的强大合力。加强区域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促进区域经济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七)尽心竭力地关心群众生活,增添为民办实事新举措

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群众利益无小事。各级政府和全体公务员要掌握社情,真心诚意,殚精竭虑,切实为人民谋利益。

继续实施“六大民心工程”。实施以沼气池建设、解决农村饮水难和用电难、乡镇河堤建设、土地整治、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和扶贫开发工程;以“2小时黔江”、村道路建设为重点的交通畅通工程;以环境设施、消防通道建设为重点的城市人居环境工程;以解决部分乡镇通讯难为重点的电信通讯工程;以城市防洪堤建设、供水管网改造、垃圾处理场建设、贫困学生救助、乡镇卫生院建设、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等为重点的公共服务工程;以社会保障平台建设、法律援助、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试点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工程。

着力解决下岗职工就业问题。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再就业援助资金和服务体系。加强就业再就业技能培训和渝东南人力市场建设。全年指导帮助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和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500人,完成就业和再就业培训1000人任务。实现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扩面新增参统职工1000人目标。

切实解决农村困难群体的生产生活问题。有序推进10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高度重视和切实保障进城务工农民合法权益,严禁拖欠农民工工资,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受教育等问题。加大对革命老区镇乡的扶持力度。切实抓好扶贫开发工作,全面启动121个市级特困村建设,贫困人口发生率控制在13%以内。

按照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进一步落实三大基本国策。完善落实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制,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查处人为破坏人口性别结构的违法行为,严格控制人口增长,不断提高人口素质。加强土地管理,严格土地审批,强化用地保障,确保占补平衡。加强天然林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抓好荒山造林和退耕还林,防止水土流失。促进矿产资源有效利用,防止乱采滥挖。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加快污染源治理,改善城乡环境质量。

创造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措施,强化安全监督管理,大力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严防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坚持“严打”方针,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认真做好人民群众来信来访接待处理工作,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积极预防和处理各类群体性事件,维护社会政治稳定。

(八)加强和改进政府工作,努力塑造服务型政府新形象

自觉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加快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全面提高行政效能、服务管理和执政能力。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按照履行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大职能的要求,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管理经济,真正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实现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变。创新行政方式和运行机制,规范和优化行政流程,切实提高工作效率。

强化法律意识。严格依法行政,认真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继续抓好“四五”普法教育。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充分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的意见,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批评、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切实解决越位、缺位和错位问题。

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对所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决策,要认真听取专家意见;对意见分歧较大的决策,要进行反复比较和论证;对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决策事项,要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对政府承诺的事项,要全面兑现落实。继续深入推行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优化决策程序,继续开展人民建议征集活动,确保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

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理念,进一步巩固“学查改”成果,加强公务员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求真务实,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大力加强廉政建设,坚决查处腐败行为,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戒和预防腐败体系。坚持从严治政,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

查看详情

2004年黔江区政府人民工作报告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政府办公内网防火墙

  • ZXSEC US1300
  • 中兴
  • 13%
  • 广州市壹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政府平台数字对接系统

  • 品种:政府平台数字对接系统;产品说明:规格定制;
  • YH
  • 13%
  • 四川雨禾源绿建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政府办公内网防火墙

  • ASA5520-K8 4个千兆端口
  • 思科
  • 13%
  • 广州市壹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旋转铜门政府铜门博物馆铜门

  • 1014
  • 上海如雅铜门
  • 13%
  • 上海雅饰窗实业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西海棠

  • Ф15公分
  • 西安海川
  • 13%
  • 西安海川苗木专业合作社
  • 2022-12-07
查看价格

高空工作

  • GTC14
  • 深圳市2005年11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高空工作

  • NKR55LLW
  • 深圳市2005年11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高空工作

  • BJ1041QC4S
  • 深圳市2005年11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高空工作

  • EQ1050T2
  • 深圳市2005年11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 (高度×冠幅)80×80cm 盆苗
  • 惠州市2022年9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区政府常务会议室

  • 5mm厚铝合金三维雕刻斜边立体字,颜色工艺参照确认的立体字样 中文H50英文H20 Executive Meeting Room of the Nanshan District People
  • 2套
  • 3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4-29
查看价格

区政府管理服务指挥中心

  • 5mm厚铝合金三维雕刻斜边立体字,颜色工艺参照确认的立体字样 中文H50英文H20 Nanshan District management servicecommand centre
  • 4套
  • 3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4-29
查看价格

2004底-热熔带

  • DN500DN300
  • 1个
  • 1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1-07-18
查看价格

乡镇人民政府审批管理端

  • 详见附件
  • 1人日
  • 1
  • 国产
  • 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10-12
查看价格

200412月人工单价

  • 一类工、二类工、三类工、四类工
  • 1工日
  • 1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09-08-31
查看价格

2004年黔江区政府人民工作报告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2004年黔江区政府人民工作报告文献

桂林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04 桂林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04

桂林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04

格式:pdf

大小:38KB

页数: 14页

桂林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04 年) www.GX.xinhuanet.com 2007 年 05 月 28 日 17:31:53 来源: —— 2004 年 2 月 10日在桂林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市长王跃飞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及其他 同志提出意见。 2003 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中共桂林市委领导下,在市人大、 市政协监督支持下, 全市人民高举邓小平 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富民兴桂新跨越”目标,深入 贯彻市委二届二次全会精神,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坚持一手抓抗击“非典”不 放松,一手抓经济建设不动摇, 基本实现了市二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 国民经济 持续增长,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据初步统计,全年完成桂林市生产总值 397.46 亿元, 较上年增长

通州区政府2012年重点项目 通州区政府2012年重点项目

通州区政府2012年重点项目

格式:pdf

大小:38KB

页数: 15页

- 1 - 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文件 通政发, 2012? 17号 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通州区 2012年重点项目任务表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区政府各委、办、局,各街道办事处,各区 属机构: 2012 年是现代化国际新城全面建设、出形象之年,是新一 届区委、区政府的开局之年。全面落实 2012年重点建设项目与 重点推进前期工作项目, 对于实现今后五年工作的良好开局, 保 持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为了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 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现将《通州区 2012 年重点建设项目任务表》 与《通州区 2012年重点推进前期工作项目任务表》 印发给你们, 并提出以下要求: 一、明确分工,强化责任,抓好项目推进工作 - 2 - 加强目标管理,继续强化 “主管领导负责制, 主管部门责任 制,督察部门督办制”的工作机制。各责任单位要建立健全项目 倒逼机制, 努力破解土地、 资

2015年黔江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工作报告

2015年黔江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与会时间

2015年2月3日在重庆市黔江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2015年黔江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人

重庆市黔江区人民政府区长吴忠

查看详情

2015年黔江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全文

2015年黔江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工作回顾

一、2014年全区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发展

过去一年,全国处于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加之自身基础薄弱和长期发展过程中累积问题的制约,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近些年来从未有过的困难。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市委四届四次、五次、六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紧紧围绕“两个核心目标”,深入推进“三大战略”,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强基础、防风险、促改革、惠民生,较好完成了区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2015年黔江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统计数据

据统计,全区生产总值达到186.3亿元,比上年增长10.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78.7亿元,增长10.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6.1亿元,增长1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8亿元,增长1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0.1亿元,增长15.6%;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2388元和7878元,增长11.3%和13.5%。

2015年黔江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主要工作

(一)切实贯彻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生态保护和重点开发同步推进。按照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的部署,研究制定生态发展战略,确立为继工业强区、城市东进、大通道建设之后的“第四大战略”。出台区内三大功能区示范建设实施方案和产业、项目、投资分类配套支持政策,实行差别化的考核评价机制,三大功能区域呈现错位协调发展新格局。加强面上保护,全域自然生态、环境质量、空气和水质条件等进一步改善,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5.4%,继续保持全市前列。围绕中心城区、工业园区和重点集镇加大点上开发力度,新增城市建成区面积3平方公里、城市人口2万人,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首次跨上200亿元台阶,工业园区入园企业达到120家,集聚了全区80%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大力推进重点集镇建设,濯水镇、石会镇、马喇镇跻身新一轮全国重点镇行列。

(二)着力夯实发展基础,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紧紧抓住各种机遇,千方百计争取和推进项目建设,为长远发展积蓄后劲。黔张常高速铁路、渝怀铁路二线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开工建设,黔毕昭铁路、黔恩铁路、铁路客货枢纽项目列入国市“十三五”建设计划,黔江至重庆主城高速铁路获市委、市政府支持,黔江北铁路客运站房规模提高到1.2万平方米,渝怀二线货场规模提高到400万吨/年,黔江迈入了铁路枢纽建设时代。黔恩高速公路总体形象进度达到85%。武陵山机场实现旅客吞吐量近12万人次,整体并入重庆江北机场获市政府批准,发展潜力进一步增强。小南海干渠防渗整治、太极水库枢纽工程全面完成,阿蓬江防洪治理工程、老窖溪水库、小南海补水工程建设有序推进,瓦窑堡水库、罗家堡水库通过规划评审,全域水利项目布局初步完成。页岩气第一口勘探开发井正式开钻,市政府重新明确由实力更强的中国华能集团控股推进建设。国电与乌电实现联网,城乡电力需求得到有效保障。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建成4G基站445个、总量达1700个,170个行政村开通互联网,城区重点公共区域无线网络热点实现全覆盖。

(三)着力突出城市特色和品质,中心城市建设展现新形象。严格实施城乡总规,推进城市控规更新维护与整合,完成中心城区交通设施等一批专项规划。引进美国CORDISH(科帝思)公司开展6平方公里城市设计,为按规划和设计出让土地打下基础。按照“集中一片、建设一片、成型一片”的思路加快推进新城建设,公共服务中心、公安业务用房等项目主体工程完工,道路管网工程加快推进,天生湖公园开工建设,一批品质楼盘建成入住或开盘,桐坪片区、职教片区等重点区域城市形象初显。着力提升老城品质,完善道路管网、车站等公共基础设施,启动B组团二期旧城改造,三岔河成为市民健身休闲好去处。改造城市道路7万平方米,开展马石角、碓窝田、曾家巷等背街小巷整治。建成投用汽车西站,完成公交车、出租车更新升级。综合施策治理交通拥堵,石峡环道、光明隧道等老城环线项目有序推进,城区交通线路进一步优化。加大规划执法力度,依法拆除违法建筑4万平方米。

(四)着力做大总量和提质增效,多点支撑的产业格局加速构建。大力推进“工业强区”战略,坚持一手抓企业运行,一手抓基础建设,实现工业总产值228亿元、增长12.5%,新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家,16个工业产品获高新技术产品认证。黔正纸业等12个产业项目建成投产,蓝海科技等24个产业项目开工建设。正青复线等14个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用,青杠主干道二期等31个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工业园区新签约入驻16个项目。正阳物流基地加快建设,物流南路建成投用,累计入驻企业8家。加快商贸产业发展,国际建材城一期、渝东南林产品交易中心基本建成,武陵山商贸批发城、武陵山工程机械交易市场开工建设,新培育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0家。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加速构建以城市旅游为核心、精品景区为支撑的旅游发展格局。城市峡谷峡江景区一期基本完工,濯水古镇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小南海景区创5A工作加快推进,蒲花暗河、神龟峡景区收回经营权。全年接待游客53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9.2亿元,分别增长28.8%、33.9%,过夜游客占比达到36%。推动金融业稳步向好发展,GDP占比达到4.5%,正在成长为新的支柱产业。辖区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200亿元、157亿元,增长20.9%、24.2%。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新发展猕猴桃1万亩,建成优质蔬菜基地5万亩、中药材基地5万亩,连续7年成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收购烟叶11.1万担、蚕茧7.6万担。

(五)着力强化政府调控,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初步得到解决。针对2014年我区经济发展面临的特殊困难,加大政府管理与调控力度,及时防范各类风险,确保经济在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上运行。认真开展“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实事求是调整“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性指标。突出加强政府性债务管控,制定出台政府性债务管理办法,压减一般性政府投资项目,着力优化债务结构,以低息长贷置换高息短贷14亿元。继续加强土地调控,强化带规划设计供地,严控土地出让规模,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促进土地价值进一步提升。严格规范用地,顺利通过国家土地例行督察。完工交付还地安置区8个,竣工安置房950套、新安置2400人,累积多年的安置遗留问题得到初步解决。修改完善招商引资政策,强化市场调节,减少政府干预,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初步形成。

(六)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和扩大区域开放,发展动力活力进一步增强。全区确定的40项改革任务有序铺开,15项重点改革专项初见成效。稳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文化、体育、卫生、计生等机构改革,政府工作部门由32个调整为29个。承接市政府下放的94项行政审批事项,取消区级审批事项4项,对规范确立的334项行政审批事项逐一简化程序、压缩时限,并联审批时效提高20%。深入推进财税改革,首次向社会公开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乡镇财政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规范政府类投资项目管理,严格执行项目基本建设程序,强化招投标和概预算监管,提高政府投资的质量和效益。基础设施PPP投融资改革首批4个项目报市上审批。全面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加大小微企业扶持力度,新培育市场主体5359个,增速居全市第一。全面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加强了城投集团、鸿业集团等国企监管,完成了行政事业人员到区属国企兼职的清理工作。成立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实现首期融资2.5亿元,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全市3个“金融扶贫示范区”试点区县之一。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机制改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差异化支付纳入全市创新经验推广。农村改革常态化推进,交易地票3829亩,实现农村“三权”抵押贷款3.3亿元。进一步扩大开放,争取市政府支持在黔江设立海关和进口商品展示平台,争取到位国市各类补助资金32.2亿元,增长10.6%。加大对外宣传营销力度,拍摄完成讲黔江人、说黔江事、拍黔江景的40集电视连续剧《侯天明的梦》,即将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不断深化与周边地区合作,促成武陵山旅游联盟筹建。

(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美丽黔江建设迈出新步伐。全面完成市上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实施阿蓬江流域和黔江河污染综合治理,完成新城污水处理厂一期、青杠污水处理厂主体建设;全面取缔黔江河流域畜禽养殖场99个,整治完成老城污水直排口14个,黔江河闸桥以上水质基本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23万亩,新造林3万亩。新增城市绿地27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5%。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污染防治,淘汰黄标车、老旧车,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30天。城市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86%。建成投用渝东南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新建6个乡镇垃圾中转站,基本实现乡镇垃圾收运体系全覆盖。完工15个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创建市级生态乡镇3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平方公里、石漠化面积12平方公里。

(八)着力解决民生“最后一公里”问题,群众获得更多实惠。基本完成22件重点民生实事年度目标任务,解决了一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居住、出行、饮水、教育、医疗等问题,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别居全市第1位、第6位。完成高山生态扶贫搬迁12197人,超额完成市上下达任务。兜底搬迁贫困户152户,减少农村贫困人口9641人。新启动建设农民新村7个、续建40个、完工18个,冯家中坝、黄溪三羊农民新村成功创建为市级示范农民新村。马喇片区等3条干线公路升级改造工程全面完工投用。实施撤并村通畅通达工程137公里、农村公路“安保工程”406公里,实现农村客运“双百”目标。整治山坪塘539口,新解决5.8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完善就业创业服务机制,建成渝东南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回引农民工创业1014户,城镇新增就业2.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实施5个城区学校布局调整和20个农村基础教育工程,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率提高到80%,高考各项指标继续领先渝东南,入围全国首批59个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区。大力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区外来黔就医病人占比接近30%,被国家确定为重庆市唯一的“社会办医联系区县”。“单独两孩”生育政策稳步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1%、93%,保障城乡低保1.7万人,实施医疗救助9.6万人。濯水镇被评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重庆市民族歌舞团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举办国市大型文体赛事10余次,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强化平安建设,各类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发案率均明显下降,没有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和食品药品质量安全事件,群众安全感达到93.6%。安全生产事故实现控制目标,连续7年被评为全市安全生产优秀区县。

(九)坚持为民务实清廉,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和市委要求,扎实有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部署推进12项重点整改事项,聚焦“四风”整治,有力促进了政府系统作风转变。坚决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市委七条实施意见,制定出台了关于精简考核评比项目、狠刹请客送礼不良风气、加强公车配置及使用管理、整治教育乱收费等措施,会议活动、文件简报、评比表彰等大幅缩减。坚持厉行节约,“三公”经费继续下降9.7%。推进三级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全覆盖,全面推广运用“群工系统”,群众服务事项办结满意率达98.5%。推进依法行政,与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合作共建法治国情调研基地。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着力提高财政监管和审计、监察质量,执行财经纪律更加到位。加大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力度,监察部门查处大要案28件33人,一批违法违纪人员受到惩处。

过去一年,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双拥”工作扎实推进,外事侨台、国家安全、民族宗教、统计、科普、档案、保密、史志、应急、消防、地震、气象、邮政通信、机关事务管理、驻外办事机构等工作得到加强,妇女、儿童、青少年、老龄、慈善、残疾人、红十字等事业取得新进步。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的结果,是区委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履职监督、倾力支持的结果,是55万各族人民同心协力、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在各条战线上辛勤工作的全区各族人民,表示崇高的敬意!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驻黔部队、武警官兵和公安民警,向中央、市驻黔各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仍面临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产业支撑能力弱,现有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第三产业规模小、档次低,对区域没有形成辐射;新兴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二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政府性债务化解压力大,土地价格偏低,征迁安置任务仍较重。三是推动特色差异化发展力度不够,效果不够明显。四是一些干部在责任意识、大局观念、担当精神等方面还有待加强,仍存在庸、懒、散、拖现象,执行能力和工作效率需要进一步提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2015年黔江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年度目标

二、2015年在新常态中奋发有为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区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综合判断,我区经济发展虽然还处于波动周期的底部,但也具备众多有利条件。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重庆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战略节点,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推进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经济增速将继续领跑全国。黔江在国市发展战略中的地位进一步突出,成为长江经济带重要的综合交通节点、重庆向东向西开放的东南部桥头堡; 2015年开始进入了高速铁路建设时代。加之,历届区委、区政府带领全区各族人民打下的雄厚基础,开始加大发力并将持续放量,完全有条件支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因此,我们要坚定信心,团结一致,攻坚克难,全力以赴做好2015年工作,为黔江未来转型腾飞积蓄力量。

2015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区”总任务,更加注重提质增效,更加注重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支撑,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入实施“四大战略”,统筹推进三大功能区域差异化发展,全面推进依法治区,促进全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实现“两个核心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2%左右和14%左右,节能减排等约束性指标达到上级要求。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按照市委提出的“有定力、善作为,转方式、提质量,重统筹、促公平,防风险、补短板,打基础、可持续”要求,把握好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

--全面推进“四大战略”。工业强区、城市东进、大通道建设“三大战略”重在解决黔江发展的主要短板,生态发展战略重在发挥黔江自身的特色优势。在推进过程中,要将生态发展战略融入贯穿到“三大战略”中,使“四大战略”成为有机统一体,长期坚持。

--推动特色差异化发展。要把黔江放在全国、全市发展版图中来挖掘、发现特色优势,充分认识黔江的独特价值,搭建转化平台,努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走出特色差异化的发展路子,推动黔江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加快完善市场机制。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区,用改革创新的办法着力解决各种体制机制障碍,优化发展环境,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以转变政府职能为突破口,进一步放开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用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有效激发市场活力。

--着力破解各种瓶颈制约。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强化政府调控,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攻坚破解土地、债务等困扰黔江发展的瓶颈问题,确保经济在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上运行。

--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接续推进打基础的工作,全方位推进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发展条件;围绕建设特色产业高地,找准产业突破口,促进三次产业做特做精做强、协调发展。

2015年黔江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任务

2015年,我们要全力抓好以下重点工作任务:

(一)深入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走特色差异化发展路子。切实把握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的精髓和要义,突出特色优势,提升黔江价值的认识,努力探索差异化发展的有效路径。

全面实施生态发展战略。围绕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赋予的“双重定位”,同步推进生态保护和重点开发“双重任务”建设,全面完成生态发展战略确定的各项年度目标任务。切实强化面上保护,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投入力度,开展义务植树造林活动,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6%以上。全面划定生态红线,严格控制开发范围和强度,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开展黔江河、阿蓬江全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水质达到Ⅲ类标准。加大点上开发力度,深入推进“4个1”相对集中居住体系建设,加快正阳工业园区建设,全力推进渝东南中心城市和武陵山区重要经济中心建设。

加快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转化的关键是依靠特色优势集聚人口和产业。品质特色城市是转化的平台和载体,通过城市的品质、特色吸引外地人口落户和土地集约型产业落地,为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注入新的动力。旅游是转化的突破口,策划打造“世界第一城市峡谷”,打响城市旅游品牌,展示城市形象,提升城市价值,扩大黔江影响力和知名度,带动人财物聚集。

大力推进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经济产业化。严格产业准入条件,制定并实施产业禁投清单,支持发展低碳循环项目,推广应用节能建筑材料,推行绿色低碳建筑,加快形成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因地制宜规模化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建设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化基地,支持绿色产品加工、生物医药等适宜产业发展,推进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形成具有黔江特色的生态经济体系。

继续推进三大功能区域差异化发展。认真实施三大功能区示范建设方案,落实好各功能区的产业布局、重大项目、配套政策。进一步强化各功能区域发展导向,加大分类指导力度,研究出台更加差异化的扶持政策。推进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布局,实现各功能区域互联互通、协调发展。

(二)深入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着力强健经济发展筋骨。全面提升工业经济质量效益,加快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促进工业经济稳定增长,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45亿元,完成工业投资52亿元。

促进工业企业达产增效。开展“企业效益提升年”活动,创新服务企业方式,因企施策、一对一服务,切实帮助企业解决运行中的实际困难,促进签约项目落地建设、在建项目建成投产、投产企业达产增效。新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家,全区规模以上企业突破100家,90%以上的企业实现正常生产,企业亏损面降低到2.5%以下,企业抗御市场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实施“123”企业扶优扶强计划,针对产值1亿元以上、解决就业200人以上、实现税收300万元以上的企业进行重点扶持,进一步整合政策资源,加强要素保障,鼓励企业创新,切实发挥重点企业的支撑作用。

着力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全面投产20万吨铝加工一体化、300亿粒药用胶囊、帝神制药等项目,开工建设40万标箱卷烟易地技改、5000吨食用明胶、10万吨醇醚、100万套镁合金汽车零部件等项目,努力培育新的增长点。加大工业招商引资力度,依托标准厂房,切实抓好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的“短、平、快”企业入驻,重点在引进眼镜、钓具、首饰等物流不敏感项目上取得实质性突破。认真对接产业梯度转移和全市重点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争取市化医集团的支持,全力打造黔江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基地。加大页岩气勘探开发力度,完成产业转化基地规划编制,争取市上支持建设页岩气产业转化基地。

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承接做好全市“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工作。充分利用我区位于汉渝国家级光缆节点位置的带宽优势,谋划大数据应用、高新技术产业等一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全力争取云计算灾备中心布局黔江。加快宽带黔江、光网城市建设,推进智慧旅游、智慧城管、智慧教育、智慧医疗及重点企业信息化示范工程,着力打造“智慧黔江”。整合全区信息资源,利用信息化技术,大力发展互联网经济,加快先进信息设施和网络建设。推进农村信息化项目建设,全面实施光纤“户户通”工程,逐步将网络由行政村(居)延伸至自然村,用信息化引领绿色发展,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三)建设高品质特色城市,培育黔江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依托城区优越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城中大峡谷、城边大峡江、城下大溶洞等地质奇观,差异化、高水准规划和建设,打造有别于千城一面的城市。完成城市建设投资110亿元。

强化规划的引领和约束作用。深化实施新一轮城乡总规,完成中心城区控规编制及整合,实现中心城区控规“一张图”管理。启动城市峡谷景观带整体规划设计、高速公路出入口和武陵大道重要节点景观及功能规划设计,实现新城城市设计全覆盖。完成新城6平方公里综合生态城市设计,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严格落实“反规划”,让城市“显山露水”,实现自然生态与城市的融合。强化规划刚性约束,严格对容积率、天际线、建筑风貌等进行把关。统筹城市地下管网规划和建设管理。完善“两违”监管机制,加大城乡“两违”整治力度,切实遏制增量、消化存量。积极推进渝东南城镇群总体规划。完成12个镇乡总体规划修改。

提速推进“城市东进”战略。加快新城建设,新增城市建成区面积2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相对集中布局新城投资项目,集中力量推进城市峡谷、武陵大道和正舟大道沿线及桐坪片区、民族风情城片区、火车站片区建设,力争“一峡两线三区”城市形象全面显现。加快新城功能性、服务性项目建设,完成污水主干管道建设,完工投用新城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新城党校等公建项目,实现一批公建项目入驻。加快推进天生湖公园等项目建设,配套完善重点片区菜市场、垃圾站、公厕等公共设施。

严格控制老城新增容量,着力公共设施配套。完工光明隧道、石峡环道、马石角人行天桥,开工建设党校环道。加快新城老城之间城市干道建设,完工投用舟白复线隧道,开工建设南青大道,对正阳、舟白、百花园等入城隧道实施城市隧道改造。完工石峡、桃子坝菜市场建设。整治黔江河闸桥下游水体污染。继续开展背街小巷、组团结合部等薄弱区域综合整治。加强沿河建筑高度、风格管控,统一城市风貌。加强城市文化设施保护开发,完成文峰塔、三台书院修复和武陵阁规划建设。

推进城市规范化管理。深化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突出抓好建筑工地扬尘和渣土运输、脏车入城治理,规范垃圾清运、道路开挖管理。严格执法,加大城市管理综合治理,规范流动摊贩、夜市摊区管理,严禁主次干道占道经营。推进城区交通智能化管理,治理易堵路段,加强交通疏导,提高通勤效率。启动全国卫生城区创建工作,新创2个市级卫生乡镇。

(四)全力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发展基础。从兼顾当前稳增长与长远可持续发展出发,把强基础作为工作重点,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68亿元。

持续推进“大通道建设”战略。加快推进铁路枢纽建设,全线开工建设黔张常铁路、渝怀铁路二线,启动黔江北零换乘综合交通枢纽和渝怀铁路二线400万吨货场工程建设。推动重庆主城至黔江高速铁路前期工作,全力争取按时速350公里设计。建成通车黔恩高速公路,千方百计争取黔石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多渠道争取建设资金,加快推进武陵山机场4C级标准化建设;争取新开或加密航线,实现旅客吞吐量13万人次以上。

加快推进水利建设。全面完工太极水库枢纽工程和小南海补水工程。完成老窖溪水库坝体填筑。开工建设正阳水厂、阿蓬江防洪治理工程濯水段和鹅池、渗坝排洪隧洞工程。加快实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完成三峡库区中部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年度任务,恢复和改善灌面8000亩,再解决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加大能源建设力度。调整完善电网规划,新增1座500千伏、1座220千伏、3座110千伏和6座35千伏变电站。完工投运220千伏黔江变电站主变增容改造工程、110千伏舟白输变电工程,推进实施110千伏正阳变电站主变增容改造,启动500千伏输变电站和彭水至黔江220千伏双回线路前期工作。加大城乡电网改造力度,提升居民用电质量。加快推进黔江-彭水、黔江-酉阳-秀山、石柱-黔江天然气管道和利川-黔江天然气复线管道工程建设。

(五)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中心城市建设所需的人流物流资金流。现代服务业具有极强的集聚辐射功能,是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集聚人气商气最现实的抓手。

提速发展商贸产业。把区域性商贸批发市场建设作为2015年商贸工作的突破口。加快推进新城专业市场建设,建成投用林产品、工程机械、农产品批发、家居建材等区域性专业市场,初步形成区域性商贸批发中心。争取引进红星美凯龙等名特商贸实体,着力在商业品牌、规模、档次以及对区域的辐射方面实现新的突破。新培育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0家以上。加快推进大什字购物广场二期建设,集中打造三岔河城东片区时尚精品和城西片区文化娱乐休闲两个特色街区。招商建设城西购物中心。加快新城会展中心建设,着力培育武陵山家居博览会、汽车博览会、钓具展销会等展会品牌。进一步做大做强汽车零售业,发展品牌汽车4S店集群,打造规范的区域性汽车销售和服务中心。引导和支持商贸行业建设统一的结算中心。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力争引进全国知名电商平台来黔设立营运机构。探索开展服务贸易。

突破发展旅游产业。把旅游作为提升黔江城市价值的重要抓手,把整体创建小南海-城市峡谷-濯水古镇国家5A级景区和世界地质公园作为突破口,推进城市峡谷、三岔河城市客厅创建国家4A级景区,提升黔江旅游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建成开放城市峡谷峡江景区一期,推进二期、三期工程设计和建设。完成城市溶洞规划设计,推动峡谷城堡酒店建设。力争启动小南海-八面山休闲避暑旅游度假区建设。深化航旅联盟和区域协作,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实现区域合作共赢。全年接待游客突破600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5亿元以上。推进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民俗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依托文化和体育赛事,积极培育世界钓鱼公园等旅游品牌。

把物流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来培育。依托综合交通枢纽,全面发展生产性物流和生活性物流,大力发展铁路货运和航空物流。开展冯家片区物流与新兴产业园、空港物流园区规划。全面完成正阳物流园区征地拆迁及场平工作,建成投用冷链物流项目,加快建设武陵山粮食储备中心,扩容迁建渝东南石油储备中心,争取成都铁路局铁路配送物流项目、佳惠生活性仓储物流配送中心项目落地。完善城乡物流网络。

加快发展金融业。围绕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进一步发挥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新增贷款余额30亿元,实现社会融资50亿元,新引进2家金融机构,金融业GDP占比达到5%以上。加快“金融扶贫示范区”建设,加大银政企对接力度,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股权融资力度,争取利用中票等新型融资手段。加快发展现代保险、证券业。积极争取市产业引导股权投资基金支持,做大投资基金规模。

(六)着眼生态特色转变成发展效益,全面抓好“三农”工作。“三农”工作始终是黔江经济社会发展最基础的工作。农业要做足生态文章,用生态优势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靓。

大力发展山地特色效益农业。新建标准化猕猴桃基地5000亩,着力提高蔬菜、中药材等产业的规模和品质,力争在供港蔬菜、中药材加工利用等方面取得新突破。鼓励支持发展食用菌、地牯牛、油牡丹等特色产业,在适宜地区大力发展以肉牛为主的草食牲畜产业。加快推进武陵仙山、仰头山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加快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优质品牌农产品,争创国家级品牌2个。稳量提质发展烤烟、蚕桑、生猪三大传统产业,收购烟叶15万担,新栽优质桑园6000亩,生猪出栏稳定在85万头左右。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建设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示范村10个、示范农家乐50家。

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流转是解决土地撂荒问题、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方式,要予以鼓励、引导和规范,确保全区土地流转率达到30%以上,让农民成为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自觉参与者与真正受益者。大力培育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加农户等规模经营主体,新发展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市区级龙头企业15家、家庭农场30家、农民合作社30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巩固和加强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实施100公里通乡油路升级改造,完成撤并村通达工程300公里。完成15个农民新村建设,新启动建设3个市级示范农民新村。新打造100个特色院落。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1300户。实施农综开发土地整治2万亩,新建高标准设施农业基地1000亩。鼓励电子商务向农村发展,完善农村商贸流通服务体系,扩大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重大成果推广。

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完善扶贫机制,突出精准扶贫,创建全市城乡统筹综合扶贫开发示范区。深入实施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程,完成以贫困人口为主的搬迁任务5000人,启动实施15个贫困村整村扶贫,全年减少贫困人口8000人。

(七)着力解决发展难题,确保经济在健康轨道上运行。坚持问题导向,集中力量破解投资、土地、债务等困扰当前、影响长远的问题。

着力扩大有效投资。更加突出投资重点、优化投资结构、改革投资方式、提高投资效率,推进实施30个重点项目,加快推进20个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充分发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投资项目要充分考虑项目的投入产出,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当前效益与长远效益。强化投资管理,严格执行项目基本建设程序,加强成本管理,不得随意变更规划和项目设计方案,不得随意拖延工期,不得随意超概。进一步优化投资项目布局,切实将有限的资金集中在同一区域、同一产业链,发挥规模效益。

强化土地调控和用地保障。启动黔江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加大用地指标争取力度,新增用地指标1500亩。充分发挥土地储备机构作用,完成土地储备3000亩。强化城市规划设计对土地出让的约束,坚持带规划设计供地,严格进行招拍挂,促进土地进一步升值。加大批而未征、批而未供、供而未建土地清理力度,供地率提高到75%以上。加强零星土地管理,抓好闲置土地清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依法合理保障乡镇建设用地。

加强政府性债务管控。政府性债务风险既关系到黔江当前经济运行安全,更关系全区经济社会长远发展。要建立健全政府性债务管控及风险化解机制,将政府性债务纳入预算管理。要着力优化债务结构,严禁新增一类债务和高息借款,做到风险可控。要把扩大有效投资与政府性债务管控结合起来,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等纯公益类项目主要通过财政筹资解决,产业类项目完全通过市场方式解决,靠市场价格、资源优化配置可以平衡的公共设施项目通过PPP方式引入社会资本解决。强化政府平台公司管理,严格规范投融资行为。

(八)纵深推进改革开放,充分发挥经济发展新动力的作用。通过深化改革来完善市场体制机制,通过扩大开放来转变观念,获取更多改革开放红利。

完善市场体制机制。规范政府行为、推动市场化,是我区当前改革的核心。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尊重市场规律,减少政府干预,加快形成统一透明、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为市场充分竞争创造良好条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鼓励和支持民间投资,引导民营企业抱团发展。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推进落实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三证合一”和“多证联办”。完善小微企业扶持机制。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围绕区委确定的“40 15”项改革任务,有序推进各项改革。深化行政事业单位机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完善国企管理人员薪酬分配激励约束机制。稳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推进有条件的区属国企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引导平台公司积极发展实体经济,支持国有企业转型发展。全面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公开预决算,建立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转变财政资金投入方式,通过贴息、担保补贴等方式支持产业发展。按照既保基本又调动乡镇发展积极性的原则,稳步实施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科学规范、公开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积极推进PPP投融资模式改革,力争3个项目纳入市级试点范围。全面推行建设领域并联审批改革。扩大和规范“三权”抵押融资,建立“三权”抵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实现农村“三权”抵押贷款4亿元。全面完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量化确权改革试点。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好区位交通、自然生态、政策叠加等有利条件,抓住全市推进向东向西开放、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机遇,全力建设重庆开放东南部桥头堡。加快打造开放平台和口岸,力争黔江海关设立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进口商品展示平台落地建设。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战略,持续深化区域合作,协调抓好武陵山经济协作区、重庆经济协作区平台建设。优化招商引资方法,统筹考虑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着力引进适宜产业。组建专业招商队,瞄准产品、项目和技术进行定向招商,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0亿元以上。加大向上争资力度,到位国市补助资金增幅不低于上年水平。

(九)扎实推进社会民生建设,让群众共享更多改革发展成果。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第一目标,滚动实施22件重点民生实事,适时增加一批群众关心又有财力支撑的民生项目,深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力度。

积极促进就业创业。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加快推进创业型城市建设,加大创业孵化基地培育力度,新发展微型企业600户,市场主体达到3.2万户,城镇新增就业1.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以内。统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退役军人等重点人群就业问题,加大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力度,引导外出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加大就业创业扶持政策落实力度,优化就业创业环境。

大力发展科教事业。加快推进城区学校布局调整工程,建成投用正阳中学二期、舟白中学和下坝中学教学楼,开工建设城东中心校迁建工程。加大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力度,完成6所寄宿制学校建设。加快推进职教中心迁建工程,职教中心通过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评估验收,力争重庆旅游职业学院通过复查验收。抓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继续教育,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加强“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管理,统筹安排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近入学。启动“重庆市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创建工作,力争黔江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建成投用。

提供更好的卫生计生服务。加快中心医院正阳院区建设,启动妇幼保健院业务用房建设,加快推进中医院正阳院区项目前期工作。启动公立医院改革,健全基层医疗机构绩效考核分配办法和绩效工资动态调整机制。推进实施分级诊疗制度和区级医疗机构对口支援乡村卫生院(室)服务工作。提高村卫生室标准化率。完善医患纠纷预防调处机制,依法严厉打击“医闹”行为。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持续巩固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成果,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提高人口素质。

推动文体事业繁荣发展。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积极引进培育龙头文化企业,壮大文化市场主体。加快推进武陵剧院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广播电视台一级台达标,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和保护力度,建设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办好各类文体赛事。

建立公平和可持续的城乡社保体系。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全民社保登记试点工作,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跨统筹区域转移接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努力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及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积极稳妥推进殡葬改革,完工投用殡仪馆迁建工程及公益性公墓。全面开工安置房建设,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及配租管理。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网络化、网格化管理,完善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提升全区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严格实施《安全生产法》,守住安全红线,强化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事故防控体系建设,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属地管理、行业监管责任,有效防控重特大事故。抓好食品、药品、农产品监管,保障质量安全。依法解决信访问题,实行重大决策、重大敏感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完善多元调解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加强应急管理,提高公共安全和防灾救灾减灾能力。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的美好家园。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强力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努力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强化天然林资源保护,加快实施第二轮退耕还林工程,开展植树造林3万亩。全面完成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年度任务。大力推广工业商业使用清洁能源,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全年稳定在330天以上。开工建设册山、桃子坝、下坝污水管网。开展工业企业废水提标改造,完工投用青杠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工业园区固废渣场,完工黔江区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新建或整改投用8个集镇污水处理厂,配套建设污水管网30公里,探索建立日常管护运行机制。控制农村面源污染,开展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探索建立乡镇垃圾收运、污水处理市场化机制。完成20个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和30个行政村全面综合整治,创建市级生态乡镇、市级生态村各5个。加大养殖污染治理力度,关停或搬迁禁养区内养殖场。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立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长效机制,完善资源有偿使用、生态补偿、污染物排放许可等制度。建立企业环境行为信用评价制度,加强重点排污单位环境信息公开,严格执行环境准入、环评和“三同时”制度,从源头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实行最严格的环保执法,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生态环保意识。

2015年黔江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建设

三、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依法治国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必须紧紧围绕法治政府、责任政府、廉洁政府建设目标,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一)解放思想,转变思维观念。通过解放思想,提高政府工作水平。政府系统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领会新时期党的方针政策,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克服固有思维,改变落后观念。要学习发达地区先进理念,善于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换个角度看黔江,跳出黔江看黔江,发掘自身优势,增强对黔江的价值认同。要牢固树立市场经济观念,增强成本意识、效益意识。要善于思考,运用辩证思维,着力提高判断事物和谋划工作的能力。

(二)转变职能,提高治理水平。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强化战略谋划、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市场监管、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方面职能。建立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厘清行政权力边界。探索建立网上审批制度,推出一批并联审批服务,促进政务服务流程再造和优化。加大三级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力度,更好地服务基层、企业和群众。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扩大电子政务内网覆盖面,充分利用政府网站、政务微博等媒介,及时传递政务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三)依法行政,规范权力运行。深入贯彻依法治区部署,制定法治政府建设五年规划,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努力营造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法治环境。健全行政依法决策程序和机制,建立重大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和责任倒查机制。推进综合执法改革,加大食品药品安全、资源环境、城乡规划、城市管理等重点领域执法力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普遍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全面实施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

(四)改进作风,提高工作效能。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市委七条实施意见,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严防“四风”反弹。开展“深入整顿作风、巩固提升效能”专项活动,大力整治侵犯市场主体权益、吃拿卡要等不正之风,坚决治理效率低、办事难、不作为、慢作为等庸、懒、散、拖的问题,努力提高行政效能和为民服务水平。进一步强化督查督办,实施重大事项、重点项目清单式管理。在困难情况下,政府系统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观念,厉行节约,勤俭办事,反对铺张浪费和大手大脚,切实把有限的资金集中用到促进科学发展、增进民生福祉上。2015年要确保“三公”经费只减不增。

(五)强化监督,确保清正廉洁。坚持区委统一领导,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真诚接受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广泛听取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意见,主动接受公众和舆论监督。推进政府规范化管理,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努力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进一步扩大政务公开,依法公开政府信息,打造阳光政府。强化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充分发挥监察和审计等专门监督作用。旗帜鲜明推进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加大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力度,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2015年黔江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结语

各位代表!“十三五”时期,是黔江全面实现“两个核心目标”最后冲刺的五年,也是黔江站在新的起点上谋求新突破、实现新跨越的五年。我们要按照国市统一部署,深入研判宏观形势新变化,准确把握黔江发展阶段性特征,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和重大战略任务,精心组织编制好“十三五”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为全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科学指导。要统筹协调,搞好衔接,深入谋划“十三五”时期的重大项目,力争将一些体现功能作用的发展定位、一批支撑区域发展的重大项目纳入国市“总盘子”。

各位代表!新常态孕育新机遇,新作为推动新跨越。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勇于改革创新,奋力攻坚克难,全面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加快实现“两个核心目标”而不懈努力!

查看详情

2005年黔江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简介

2004年工作回顾

2004年初,区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张宗清同志代表区人民政府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了全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区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市委二届五次、六次全会及区委一届八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在克服困难中前进,在顺应调控中发展,经过全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8.76亿元,比上年增长9.3%;财政总收入实现7.55亿元,增长2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2.85亿元,增长15.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81元,增长6.3%;农民人均纯收入1968元,增长14.7%;城镇化率26.4%,提高1.1个百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总收入等已提前完成“十五”计划预期目标。

积极主动地顺应国家宏观调控形势

坚持把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作为推动黔江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机遇和积极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面对国债减少、信贷紧缩的新形势,千方百计争取国、市补资金4.5亿元,通过与国家开发银行开展综合授信合作,落实到位资金2.44亿元,中小企业担保贷款6800万元,确保了重点项目建设的推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1亿元,其中,42个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10亿元。“8小时重庆”黔江段、小南海水库枢纽病害整治等7个项目完工投用;黔江机场、城网改造、渔滩电站技改等13个项目开工建设;重庆至长沙高速公路、箱子岩电站、小南海生态博物馆等12个项目获国、市有关部门批复。

投资结构逐步优化。地方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3亿元;非国有投资完成6.56亿元,增长79.4%,多元化投资格局正在初步形成;产业投资完成4.1亿元,增长13.9%;社会事业投资完成0.4亿元,增长33.3%。开展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清理和整顿工作,避免了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财政支出结构得到调整。坚持收入与支出、发展与偿债兼顾,严格执行财政预算,财政总支出完成7.92亿元。其中,建设性支出37466万元,占总支出的47.3%;农林水支出14362万元,占总支出的18.1%;社会保障支出7715万元,占总支出的9.7%;文教卫生社会事业支出12845万元,占总支出的16.2%;企业挖改支出3368万元,占总支出的4.3%;建立了乡镇偿债机制,乡镇偿债支出1000万元,其中区本级支出200万元。

骨干支柱产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巩固。积极应对全国烟草行业体制改革,准确把握电力体制改革发展方向,顺利完成了黔江卷烟厂、乌电集团的改革任务。黔江卷烟厂加入川渝中烟工业公司,千方百计争取到黔江卷烟分厂税金年均递增确保10%、力争15%等主要政策,保留了乌电集团的法人地位,最大限度地维护了我区的既得利益。

牢固树立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

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切实加强“五个统筹”,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在统筹经济增长速度、运行质量和效益上取得了新的成效。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一、二、三产业比调整为20.8:50.1:29.1。农业经济运行态势良好,出台了28条促农扶农政策措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7%;粮食产量达25.71万吨,增长7.9%;农业“三十工程”推进有力,农业产业化工程基地面积达到32万亩,10个经济强镇建设完成投资3.4亿元,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1.89万人,实现劳务收入4.4亿元。工业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同步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7.97亿元,同比增长17.5%,工业利税总额6.99亿元,增长21.6%,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44.6%,提高39.7个百分点。工业园区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8600万元,入园企业9家。南海制药GMP改造、银象木业租赁经营等老企业改造盘活取得实效。以商贸、旅游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南海鑫城、武陵山家居市场、电力大厦市场、时代购物中心等市场建设顺利推进,商业业态调整和市场培育步伐加快,区域性聚集辐射功能初步显现;小南海、武陵仙山、神龟峡等重点旅游景区景点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旅游接待人数和综合收入分别增长19.4%、105%。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0.93亿元,增长19.1%,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8%。财税金融稳健运行。税收征管不断强化,地方预算内收入实现2.19亿元,首次突破2亿元大关,增长26%。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4.88亿元,比年初增长20.5%,贷款余额31亿元,比年初增长11.4%,不良贷款绝对额和比率实现双下降。保险、证券、信息等行业取得长足发展。

城镇化建设有力推进,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上取得了新的进展。黔江城市总体规划获市政府批复,完成了所有乡镇集镇总体规划和新城区、国道319线正阳段沿线景观概念性规划。黔江火车站站前大道、南北大道和水、电、气、通讯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完成了文体中心续建、河道疏浚及滚水坝、城北河人行桥、河滨公园五期、黔州桥入城口整治、闸桥景观平台装饰及解放路、丹兴路沥青路铺设等工程建设。以中心镇“五化”建设、农民新村建设为重点,加快了小城镇建设步伐。以尘污染治理、城市道路交通畅通工程、灯饰建设等为重点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取得实效,成功创建了市级山水园林城区。“2小时黔江”工程完成路基改造127公里,铺筑沥青路131公里,完成了黔江城至黎水、鹅池、邻鄂3条出境油路建设。完成了16个乡镇政府用房的新建和改造维修任务。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在统筹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上开创了新的局面。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武陵山民族文化节,达到了“办节促发展,文经双丰收”的目的。实施了优质高中工程、中心医院门急诊楼、疾控中心国债项目、区域性传染病医院、中小学排危工程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两基”成果进一步巩固,普通高中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迅速,高考再创佳绩。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得到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覆盖全区所有街道、乡镇。竞技体育快速发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民族博物馆被市政府命名为重庆市民族博物馆。区电视台获国家广电总局正式批复认可,有线电视用户进一步增加。

加强国土管理、环境保护、计划生育工作,在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上取得新的进步。土地管理在国家宏观调控中进一步加强,全面推行了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制度。整理新增耕地2480亩,确保了耕地占补平衡。继续实施环保“七大工程”、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和饮用水源保护,环境保护与治理取得明显成效。扎实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继续保持了低生育水平,出生婴儿性别比下降18.2个百分点。

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完成了粮食、林业、乡镇企业、供销等38个企业的改制工作;鸿业公司、地产集团等投融资平台的筹融资功能不断增强;政府采购、会计委派等财政改革进一步深化;强化了国资监管营运;以农村信用社和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为重点的金融改革有力推进,引进了重庆市商业银行入驻黔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等取得新的进展。

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以成功举办重庆黔江·中国武陵山民族文化节为契机,不断扩大区域性经济交流与合作,招商引资取得实效。全年共签订外来投资协议项目153个,实施项目129个,实际到位资金3.6亿元,同比增长121%。

认真解决事关群众利益的大事

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建成了渝东南人力市场,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2614人。指导帮助下岗失业人员1799人实现了就业和再就业。建成了舟白、正阳、冯家等7个社区社会保障平台。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企业工伤保险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企业养老保险和工伤保险实现市级统筹,参保职工分别达10466人、6280人。城市“低保”工作逐步规范,全年发放“低保”资金830万元。对农村18966名特困人口按每人每月8元标准发放了特困救助金,实施了贫困学生救助、特困人口医疗补助、“五保户”纳入“低保”等政策,初步建立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切实解决城镇居民拆迁、农民征地补偿等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7150万元,切实解决了拖欠农民工工资和工程款问题。加大新一轮扶贫开发力度,绝对贫困人口比年初减少8200人。启动实施了22个村的村道路建设,新建和改造村道公路362公里。实施了6类26项“民心工程”。加强了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全年未发生特大安全事故,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全年清理审查规范性文件75件,取消或调整行政审批事项21项,制定出台了政务公开暂行办法和行政审批中心管理办法,政府办事效率和决策透明度不断提高。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得到认真执行,重大问题的决策广泛征求政协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完成了67件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批评、意见和56件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工作。加强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系统和电子政务建设。强化了公务员队伍管理,工作作风明显转变。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的成效,立案查处政府机关公务员违法违纪案件8件,处分违法违纪人员8人。

过去的一年,区人民政府坚持三个文明建设协调推进。针对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强化了外宣工作,营造了健康的社会环境,塑造了黔江良好形象。进一步弘扬和升华“黔江精神”,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深入开展了“四五”普法。认真落实维护稳定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建立了政法系统经费保障机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打击了一批社会黑恶势力,侦破了一批抢劫、杀人等大案要案,人民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增强。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中的矛盾,建立健全了信访案件领导包案责任制、信访听证制等新机制、新制度,确保了全区社会政治稳定。新闻出版、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管理、乡镇企业、民政优抚、防灾救灾、审计、统计、人防、民族宗教、台侨外事、档案、保密、科技、地震监测、气象、农机、农业综合开发、地方志、老龄、残疾人、妇女儿童、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和双拥共建、民兵预备役建设等均取得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2004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每一项成绩,黔江发生的每一个变化,都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大力支持、有效监督和积极参与的结果,凝聚着全区人民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在此,我谨代表重庆市黔江区人民政府,向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付出辛勤劳动的各条战线的干部群众、驻黔部队、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和中央、市在黔单位,向给予政府工作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黔江改革发展的各级领导、离退休老干部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前进的道路上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投资下滑,经济增长速度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交通、人才、资金的“瓶颈”制约仍然较为突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乏力;农村仍然落后,城乡发展的不协调性比较突出;政府职能转变滞后,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需要不断提高。对这些问题,我们将积极探索新思路,认真研究新方法,努力增添新举措,切实加以解决。

2005年工作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

2005年是全面实现“十五”目标、衔接“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之年,是为渝东南经济中心和区域性中心城市构建框架、奠定基础的关键之年,也是本届政府任期目标的“交帐”之年。

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和市委二届六次全会、全市经济工作会及区委一届九次全会精神,切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十五”目标和渝东南经济中心构建框架、奠定基础的目标,积极顺应国家宏观调控,努力推动经济社会能快则快尽量快地发展;坚持既定发展思路,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为重点,整体推进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服务业现代化,着力突破产业“空虚”,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努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坚持以人为本,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发展,更加关注民生民计,更加重视人民群众和干部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加强政府执政能力建设,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全面进步。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调控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3%;财政总收入增长8.01%;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3.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1%;确保减少绝对贫困人口8000人;新增城镇就业人员2500人以上,城镇失业登记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化率达到28.4%;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

展望新的一年 ,我们既有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和机遇,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全球制造业转移和沿海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为我们承接产业梯度转移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国家将继续采取“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宏观调控措施,重点倾斜支持西部民族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西部大开发政策转向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产业发展,着力加大对特色经济优势产业的扶持力度,支持重点产业和生产基地、市场流通设施建设;市委、市政府将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分类指导措施,加大对渝东南民族地区的支持扶持力度。重庆市在全国率先免征农业税,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新区建立以来实施的一批重大项目、开工重庆至长沙高速公路黔江段和“8小时重庆”、渝怀铁路、黔江机场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的建成或加快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和投资者对黔江的投资预期将进一步增强。但国家实施“双稳健”政策,严把土地和信贷两个闸门,将加大我区投资增长的难度。我们还面临农民贫穷、产业“空虚”、支柱产业单一、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缓慢、社会事业基础薄弱等一系列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为此,我们既要看到有利条件和机遇,增强信心,又要看到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保持清醒头脑,未雨绸缪,克服困难;既要统筹兼顾,又要突破关键环节,努力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和实现本届政府任期目标。

强力推动全区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发展始终是执政兴区的第一要务,经济工作要坚持能快则快尽量快的原则,努力实现全区经济既快又好地发展。

(一)努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集中力量抓好43个重点建设项目,力争新开工22个,完工19个,完成投资17.33亿元,增长73.3%。加快构建“渝东南立体交通枢纽”。开工建设重庆至长沙高速公路黔江段工程,力争完工黔咸二级公路黔江段主线和支线路基工程。基本完工 “2小时黔江”工程,实施庙垭至新华、马喇至金洞、八角至白土、两河至细水、武陵山隧道至武陵仙山等5条乡镇干道联网公路路面工程,实现城区到各乡镇政府所在地通油路的目标。启动骨干乡村公路建设。力争新建正阳一级汽车站并投入使用。认真抓好船舶更新改造和重点码头建设。推进黔江至万州、黔江至恩施高速公路、黔江至石柱二级公路项目前期工作。规范运输市场秩序,加强交通综合运输能力建设。妥善解决铁路建设有关遗留问题。加快推进黔江至张家界铁路前期工作,力争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加快黔江机场施工进度,确保完成投资1亿元。加快建设黔江信息中心,推进移动、电信、联通基站建设,加强无线电频率站台管理。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抓好43个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力争20个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达到开工条件。

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步伐。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方针,努力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力争全年到位资金3.5亿元。加强招商项目的策划、包装、储备和推介工作,加快招商引资项目库建设。拓宽招商渠道,扩大招商领域,积极主动地组织参加各种形式的招商活动,强化对签约项目的追踪落实。依托特色产品加工,努力启动外贸出口,逐步扭转外贸出口缺位的现状。进一步加强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

充分发挥财税金融对经济持续增长的支撑作用。加强税收征管,强化预算外收入和非税收入管理。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加大对工业、农业、社会事业、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的支持力度。开展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研究完善车辆维修、会议接待等招标管理办法。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范围。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办事原则,建立乡镇、区级机关事业单位举债报批制度。严格政府投资项目基本建设管理,建立超概算投资报批制和违规责任追究制。完善乡镇财政体制。加强财政、审计监督。建立健全重点项目建设投资评审机制、会计委派制和业主代理制。发挥金融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到28亿元,贷款余额达到38亿元。扩大信贷规模,加强对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支持。深化农村信用社和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大力整饬信用环境,确保金融安全。

(二)进一步加强“三农”工作,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认真落实统筹城乡发展方略,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围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减轻农民负担、减少农业人口的“两增两减”目标,以“三十工程”为抓手,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进程。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增长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20元以上。

全面兑现落实各项扶农促农政策。认真贯彻落实2004年、2005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切实抓好市、区一系列支农扶农政策措施的落实。深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全面免征农业税。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办法,在“依法、有偿、自愿”的前提下,鼓励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农村专业大户。逐步扩大财政资金直补农民工作面。鼓励和支持创办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村经济组织化、市场化程度。

深入推进“三十工程”。坚持抓好粮食生产,实现粮食总产量26万吨,人均粮食产量稳定在500公斤以上。以扩大基地规模和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为重点,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工程,尽快建成烤烟、畜牧、蚕桑、猕猴桃、地牯牛等几个有较大影响的特色农产品基地;培育市级龙头企业3家以上,启动培育1家国家级龙头企业;以绿色食品、生态农业为发展方向,加快普及推广农业标准化,大力实施绿色农业品牌战略。“十强镇”重点抓好集镇面积拓展、集镇人口增加、集镇基础设施完善等工作,着力培植骨干支柱产业和重点企业。3个中心镇要切实抓好“五化”建设和小区开发。十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程以抓培训、抓基地、抓有序转移、抓权益保障、抓返乡创业为重点,稳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0万人以上,培训和有组织输出农民工6000人以上,增强劳务输出“黔江模式”的影响力。对进入黔江城务工农民要“管得住、维好权、服好务”。

大力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建成金溪河流域万亩粮果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带。做好城市防洪续建工程前期工作。完工农网改造配套工程。解决农村1万人的饮水困难。建成沼气池3000口。加快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工程建设。

加大扶贫攻坚力度。继续加强121个特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和改造村道路250公里,解决不通公路村的行路难问题;集中力量加强重点特困村的整村帮扶力度;稳步推进易地扶贫开发工作,力争完成易地搬迁200户;解决0.8万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三)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经济总量

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2.98亿元,增长12.4%;新增5户以上规模企业;规模以上工业完成现价产值21亿元,增长16.9%,利税7.8亿元,增长13.7%。

大力推进五大产业发展。抓好黔江卷烟分厂烟草体制改革工作中既定协议的落实,继续重视和支持黔江卷烟分厂的发展,加强与川渝中烟工业公司、重庆烟草工业公司的合作,构建良好的政企关系。高度重视黔龙集团发展,强力实施黔龙集团“333”工程,做大做强黔龙集团。支持乌电集团增资扩股和以阿蓬江流域梯级开发为重点的电源点建设,努力实现电矿产业新的突破。竣工投产弘龙水泥公司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项目。抓好银象木业中纤板生产和市场拓展。培植壮大创新塑胶和创造者公司。加快以南海制药公司为龙头的制药产业发展。大力扶持蓬江集团、珍珠兰茶叶公司等绿色食品产业化龙头骨干企业。

加强工业企业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5亿元以上。竣工投产渔滩电站和舟白电站技改、青蒿素生产线等9个续建项目。争取新开工细沙河电站、箱子岩电站、大河口电站技改、中药饮片等8个项目。做好氧化铝、商品混凝土、鲜果汁加工等14个项目的前期工作。扎实开展石英砂、白云岩等矿产资源的勘探详查和开发利用前期工作。

加快发展园区经济。正阳工业园区确保年内投产泰星兽药、恒星生物等5个工业企业,新入园企业、项目10个以上。按照“一园一线,以园带线,以线带面”的思路,抓好正阳、舟白、冯家、两河、濯水、石会等6个乡镇和城区3个街道的工业发展,优化产业布局。

(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产业,增强聚集辐射功能

以发展大市场、大商贸、大流通、大旅游为重点,切实加强商贸、旅游工作,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快推进商贸流通市场建设和产业培育。抓好南海鑫城、黔江片区药检所、新华苑商贸城、新合作广场、白加湾加油站和小南海、蓬东等乡镇市场建设,启动建设正阳现代物流基地,完工正阳铁路油库、食盐配送中心一期工程。加大对武陵山家居市场、新大兴公司、永和肉制品厂等商贸企业的培育力度。积极策划南海鑫城市场的商业发展,大力培育解放路百货、交通路汽摩配件等特色街区。继续推进现代商业业态调整,促进商业品牌企业置根乡镇开办连锁经营。着力培育农村市场,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提高农村消费能力,扩大城乡消费领域,大力发展会展、节庆经济,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以创建、申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契机,以完善景区服务设施和旅游品牌培育为重点,加快旅游业发展。完成小南海景区大门扩建、自驾车营地建设、两河至细水公路硬化及两河、细水码头、武陵仙山旅游道路建设;开工建设细水码头游客服务中心,加快小南海地震博物馆和实感演示厅的招商建设进度。抓好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宣传促销,培育具有民族风情特色的游客参与性项目,扩大黔江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全力推进城镇化,夯实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基础

立足于把黔江建成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环山拥水,民族风情,生态旅游”的国家级山水园林城市,继续坚持“以新城开发带动老城改造,以老城改造推进新区开发”的工作思路,扎实抓好规划、建设、管理、经营各项工作,确保全区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

强化规划编制与控制。编制完成正阳、舟白新城区20平方公里的道路、排水控制性规划;完成桃子坝、烟草公司、新华东路二期北侧等1.5平方公里旧城改造和新城区正阳大道两侧各200米、国道319线正阳段以东500米及舟白新组团黔咸路以东500米内控制性详规;完成新华大道、河滨公园、国道319线老城区段整治规划。严格规划管理,完成违规建设集中清理整顿工作。设立黔江区规划陈列馆,完成重庆规划展览馆黔江厅布展工作。

扎实推进城市建设。新城区完成黔江火车站站前大道和南北大道一期扫尾工程建设,新开工建设南北干道二期、纬二路、纬三路、经二路、石油路工程,基本完成工业园区A、B区域的连接,力争启动正阳大道建设。完成机场安置区建设任务。老城区完成新华东路三期路基、污水处理厂管网、垃圾处理场建设任务,推进河滨公园6至9期建设,做好新华大道油路改造和城北河沿线改造的前期工作。

全方位加强城市管理。以推进城市管理“四化”为着力点,建立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深入开展以治理“脏、乱、差”为重点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继续推进尘污染治理工作。落实门前“三包”制度,规范城市小区管理。新建一批灯饰工程。建设西山公园,完成新华大道景观建设,加强城市园林绿化管理。

强化城市经营。积极推行市政管理市场化运作,对组成城市空间和承载城市功能的自然资源及无形资产进行整合,盘活城市土地、门面、办公楼等国有资产,多渠道筹集城市建设资金。

(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

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黔龙集团与卷烟主业分离的改革工作,推进黔龙集团、乌电集团、金冠酒店、新禹公司、地产集团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加快蔡地槽煤矿、创新塑胶、建工集团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步伐。全面完成供销企业改革工作。

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一步落实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完善服务体系,维护企业权益,营造非公有制经济创新、创业和平等竞争的社会环境。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增长16.8%。新发展个体工商户1000户,私营企业100户。

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步伐。成立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理顺监管关系。严格国有资产处置、变更用途的报批管理。创新区级部门经营性资产管理和国有企业人财物、投资、经营目标、分配的管理机制。通过资产注入、划转和各种政策支持,不断增强鸿业公司、乌电集团、新禹公司、地产集团等投资主体的实力。加快金融市场建设,鼓励租赁、担保、保险等融资机构发展。加强银企对接,争取金融机构及早介入项目前期工作。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重点建设。认真执行投资体制改革办法,落实投资项目审批、核准、备案和项目监管制度。

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建立市场物价监测和预警机制。坚决打击制假售假、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大力实施食药品放心工程,建立健全食药品安全监测体系。强化粮食市场管理,维护粮食市场稳定。大力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七)全面落实三大基本国策,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围绕建成市级环保模范区的目标,狠抓环保“七项工程”建设,认真落实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制度。完成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和环境监察与监测标准化建设,巩固“两控区”建设成果,确保空气质量常年保持在国家Ⅱ级以上标准。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切实加强饮用水源保护,确保饮用水水质保持在国家Ⅱ级标准。

强化土地资源管理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完成全区农用地分等定级、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批报工作。认真落实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大力加强土地开发整理,完善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继续推行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制度,建立土地信息定期公示制度,严格土地计划管理,建立完善、公开、公平、规范的土地交易市场。加强正阳工业园区用地管理,对工业用地、划拨用地实行政府集体审批制度。

扎实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强化基层基础工作,推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继续维持低生育水平;建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加大奖励扶助政策力度;严肃查处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行为,进一步降低出生婴儿性别比例。

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坚持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协调推进,更加注重社会事业的发展,全面提高社会文明进步程度。

(一)大力实施科教兴黔战略。加强科技信息网络建设,加大先进实用技术的引进、推广和普及力度,做好科技项目的申报、对接、实施和示范工作,不断提高科技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整合教育资源,进一步完善黔江中学、新华中学、民族中学、黔州中学、人民中学配套设施建设。加快中小学危房改造进度。积极探索多元投资、多种模式办学的新路子。巩固“普九”成果,强化基础教育,扩大高中阶段办学规模,全面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大力实施优质高中工程,完成黔江中学创建市级示范高中申报工作,新华中学基本达到市级重点中学办学条件。启动农村寄宿制工程。完成黔州中学、新华中学与职教中心资产划分遗留问题的处置工作。大力发展职业成人教育,巩固职教中心市级中等重点职业学校成果,积极争创国家级中等重点职业学校。完成师范、电大、进修校三校合一工作。

(二)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积极探索建立人才汇集、投入和激励三大机制,大力开展人才市场体系、人才信息系统和人才能力三大建设。加强急需人才的引进,完善技术、知识、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努力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良好环境。

(三)加快发展卫生事业。完成二级传染病中心建设,推进17个乡镇卫生院和30个村卫生室业务用房建设,扎实开展中心医院三级医院创建工作。积极做好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区前期准备工作。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突发性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做好妇幼保健工作,强化卫生防疫工作,加快疾病预防体系建设,防止传染病的暴发流行。深入推进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占全区农业人口的70%以上。

(四)培育壮大优秀民族文化品牌。继续打造“中国武陵山民族文化节”国家级品牌。加大对优秀民族文化的发掘、传承、保护和普及力度,广泛开展以摆手舞为重点的群众文化体育普及活动。积极争创全国广电先进区和市级先进文化区,完成小南海土家族文化生态博物馆一期和万米河滨健身长廊二期工程,建成一批达标文化站和市级示范文化站。提高光纤通村率和广播电视节目覆盖率。创新博物馆运行管理机制,充实完善馆藏展品。

(五)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弘扬和升华“黔江精神”,深入开展窗口行业文明创建活动和争做文明市民活动,使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深入学校、社区、农村和广大干部群众,提高社会文明进步程度,建设诚信文明黔江。进一步做好统计、人防、民政优抚、新闻出版、台侨外事、民族宗教、档案、保密、农机、地方志、老龄、妇女儿童、弱势群体救助、未成年人保护和双拥共建、民兵预备役、国防教育等工作。

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施政理念,更加注重民生问题,千方百计促民富、解民忧、保民安,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继续实施“民心工程”。实施以村道公路建设、农村特困人口救助、农村人畜饮水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和扶贫开发工程;以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建设和城区“推清”、“禁鸣”、“禁放”为重点的生态环保工程;以“2小时黔江”为重点的交通畅通和交通安全工程;以城市路灯、公厕建设为重点的城市人居环境工程;以人力市场网络建设、再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为重点的就业和再就业工程;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农村少生快富扶贫试点、法律援助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工程;以乡镇市场、农村电视“村村通”、贫困学生救助、河滨健身长廊为重点的公共服务事业及设施工程等7类21项“民心工程”。

(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强再就业技能培训和劳动力市场建设,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全面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抓好4户以上再就业典型企业培植,指导帮助下岗职工和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000人。继续做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和复员退伍转业军人安置工作。扩大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重点抓好非公有制企业的参保工作,加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管理工作,严格执行退休政策,确保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确保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平稳运行。全面推进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严格城市“低保”对象审批管理,确保应保尽保和“低保”资金按时足额发放。加快社区社会保障平台建设,推进社会保障信息网络系统建设。

进一步关心城乡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加强气象、地震、救灾救济、防汛等监测体系建设,切实做好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救济工作。关心和支持残疾人事业,做好农村“五保户”、“三无农民”和城镇“三无老人”救助工作。进一步完善法律援助体系。

(三)强化安全稳定工作。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监管责任体系,大力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进一步优化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和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全面推进“平安黔江”创建活动,启动“一庭两所”建设,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大力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大对治安突出问题和治安重点区域的专项整治力度,坚持“严打”方针,严厉打击暴力犯罪、黑恶势力犯罪等刑事犯罪,深入开展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斗争。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中的各种矛盾,进一步健全完善信访工作包案责任制、信访听证、层级负责等新机制,切实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依法及时解决群众关注的问题,妥善安置城市建设居民拆迁户,及时足额兑付农民征地补偿费,切实保障改制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严肃查处侵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行为。千方百计推进清欠工作,确保完成农民工工资和工程款清欠阶段性目标任务。加强人民调解制度建设,积极引导群众依法维护自身利益。

努力建设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政府

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建设学习型、责任型、服务型、法治型、廉洁型政府,不断提高执政能力。

(一)建设学习型政府。政府全体公务员要牢固树立学习观念,认真学习并努力实践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法律法规、行政管理、市场经济、WTO等知识,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发展民主政治、建设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应对复杂局面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加速打造学习型政府,努力创建学习型社会。

(二)建设责任型政府。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政府工作的第一要务,切实对经济社会发展和行政行为高度负责。坚持科学决策、依法决策和民主决策,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政府重大事项、重大项目的决策程序,建立完善重大决策听证和公示、专家咨询、决策评价和责任追究、政务公开、人民建议征集、新闻发言人等制度。狠抓决策落实,提高政府执行水平。严格兑现政府承诺,树立政府诚信形象。自觉接受人大的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及新闻舆论、社会公众监督。支持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工作。

(三)建设服务型政府。认真履行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坚持科学理政,真正把政府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把财力、物力等公共资源更多地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倾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清理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和行政收费项目,着力解决行政审批服务中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坚决查处行政审批违法违规行为。下决心减少办事环节和运转程序,努力建设高效政府。进一步完善电子政务建设,编制完善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各级公务员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全面提高服务水平,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四)建设法治型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制定实施我区依法行政五年规划。深入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正确处理执政为民和依法行政的关系。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内容和程序,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建立完善行政赔偿制和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扎实做好行政复议工作,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努力提高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水平。严惩执法犯法、徇私枉法和欺压群众的行为。

(五)建设廉洁型政府。坚持把廉洁从政和从严治政有机结合起来,全面加强政风建设,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坚决反对虚报浮夸、急功近利的不良风气。深入贯彻《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认真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认真执行“五个不许”的规定,切实做到廉洁自律。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严禁损坏群众利益、与民争利和以权谋私。牢记“两个务必”,坚持勤俭办事,节约行政成本。

各位代表!我们在全面完成“十五”计划的同时,还要做好“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十一五”是我区构建渝东南经济中心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关键时期。政府及政府各部门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精心编制“十一五”规划,为我区未来发展绘制新的蓝图。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