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2014年南通市政府报告

2013年政府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13年,是启东凝心聚力、负重奋进、锐意进取的一年。一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形势,我们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依靠全市百万人民,围绕“领跑沿海、融入上海、包容四海”的战略定位,抢抓机遇,主动作为,沿海开发纵深推进,优势产业支撑有力,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为民实事有效落实,全市经济社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启东在全国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中排名第38位,连续第八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称号。

2014年南通市政府报告基本信息

2014年南通市政府报告简介

报告内容

刚刚过去的2013年,是启东凝心聚力、负重奋进、锐意进取的一年。一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形势,我们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依靠全市百万人民,围绕“领跑沿海、融入上海、包容四海”的战略定位,抢抓机遇,主动作为,沿海开发纵深推进,优势产业支撑有力,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为民实事有效落实,全市经济社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启东在全国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中排名第38位,连续第八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称号。

一、全力以赴稳增长,综合实力实现新攀升

2013年,全年预计(下同)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5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2%。完成财政总收入139.5亿元,增长13.1%;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8.5亿元,增长12.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7亿元,增长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6亿元,增长1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7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5700元,分别增长10.5%、11%。

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完善激励政策,强化要素保障,全年实现规模工业产值1370亿元,增长11.8%;实现全部工业应税销售542.4亿元,入库税收31.5亿元。开展工业企业科学发展能力星级评价,培育扶持企业做大做强,新增规模企业30家、亿元企业30家、10亿元企业4家。50强工业企业实现产值540亿元,占规模工业产值的39.4%。品牌战略深入实施,新申报中国驰名商标1件、省著名商标6件、省名牌产品6只。企业上市工作有序推进,碧松照明等3家企业在天津股权交易所挂牌。建筑业实现施工产值650亿元,增长14.8%,荣获“中国建筑之乡”称号;南通二建2项工程荣获“鲁班奖”。

现代农业稳步发展。着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13.5亿元,新增扩建农业项目318个、高效设施农(渔)业面积5.5万亩、南通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2家,总投资20亿元的中国供销?启东农产品国际物流港项目成功签约。农业结构转型加快,露地蔬菜种植面积增至34.2万亩。农产品出口总额超1亿美元,增长35%,出口总量居南通第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全面加强,信息化管理和检验检测体系实现镇乡全覆盖。“三品”认证工作深入开展,新培育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68个。海洋渔业稳步发展,实现渔业总产值58亿元。

第三产业提质增效。加快实施现代服务业“二四六八十”工程,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53亿元,增长13.4%,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8.6%;实施亿丰商城、国动产业园等千万元以上服务业项目76个,完成投资135亿元,增长31.5%,总量列南通各县市第一。江海旅游业加快发展,恒大威尼斯九大中心、新湖项目、新村沙项目快速推进,圆陀角旅游度假区成功创建南通市级旅游度假区。金融生态优秀市品牌效应不断放大,新引进银行机构3家,新增小额贷款公司2家,启东国投担保公司正式运营;全市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832.1亿元、507.2亿元,比年初增加139.6亿元、89.6亿元;18亿元城投债获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

二、持之以恒强引擎,沿海开发展现新形象

大港开发成效初显。吕四渔港扩建工程列入国家重大渔港建设项目,两闸外迁工程竣工,新渔港正式启用。环抱式港池围堤岸线基本形成,一期吹沙造陆工程完工,防沙导流堤工程基本完工。新材料产业园液化品码头岸线获得交通运输部批复,园区水电、通信、绿化等逐步到位。协兴港一级群众渔港航道疏浚工程完工,外闸投入使用。一类口岸开放申报已送呈国务院审批,口岸联检单位基础设施土建基本完工,综合保税区申报工作全面启动。

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开展重点工作“首月听、次月看、季度考”等活动,全年完成工业投资272亿元,增长13.9%。实施亿元以上项目125个,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71个。东凌集团、京沪重工等重大项目成功落户,大唐电厂二期、中远海工二期、太平洋海工二期、广汇能源、神通能源装备等项目加快推进,胜狮货柜、丰顺船舶、富顺柜业、盖天力药业扩建等项目全面投产。组建重大项目代办服务中心,实施星级企业挂钩服务机制,为项目建设提供全程服务。突出要素保障,220千伏红阳港变电站投入运行,争取土地点供、独立选址、未利用地指标3761亩。

载体建设势头良好。启东经济开发区综合实力跃居全省省级开发区第四位,国家级开发区申报已上报国务院;创新型经济园道路框架基本形成,科创大楼主体结构封顶。滨海工业园不断完善功能配套,商务中心、外高桥海韵广场投入使用,拓展区水电、道路等工程基本完成。滨江医药化工园围绕提升生态效益目标,深入开展环保安全专项整治,园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海工船舶工业园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海工西路、海工大道西段竣工通车,中心功能区规划通过评审。江海产业园南片区域建设用海获省政府批复,启动区主干道路开工建设。

三、坚定不移促转型,发展活力得到新增强

优势产业培育壮大。五大产业集群完成产值770亿元,占规模工业产值的56%。海工装备产业完成产值123亿元,增长20%,中远海工实现应税销售39亿元,海工船舶工业园获评首批省级高端装备制造业特色产业基地;新医药产业完成产值87亿元,增长23%;节能环保产业、电动工具产业规模化、配套化水平不断提升,东成工具应税销售突破20亿元,国强公司与美国史丹利公司实现强强合作;新能源及光电产业积极拓展新兴市场,完成产值125亿元。新兴产业发展迅猛,完成产值465亿元,在规模工业产值中的占比达33.9%,位列南通各县市第一。企业技术改造深入实施,完成投入123亿元。

开发开放不断深化。成功举办2013中国?启东国际经贸洽谈会、2013中国?启东科技节,组织上海、深圳、北京等地投资环境推介会和新加坡、韩国、美国等境外专题招商活动;组建产业招商分局,开展招商引资“百日攻坚”主题竞赛活动,全年新增工商登记注册外资5亿美元,实际到账外资2.5亿美元,引进市外民资注册资本额85.7亿元。积极调优外贸结构,实现进出口总额32亿美元,其中出口27亿美元,分别增长57.8%、87.1%,出口总量及增幅列南通各县市第一。外经合作发展良好,完成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4亿美元。

融入上海步伐加快。“139”工程完成课题研究中间成果,成立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启东研究基地。深化区域合作,外高桥(启东)产业园、江海产业园等沪启合作园区加快建设,新增沪资项目60个、总投资56.6亿元。农产品产销对接不断深入,新增面向上海的直供基地10家、配送中心6家、直销门店45家。大力开拓上海旅游市场,全年接待上海游客70万人次。强化科技领域合作,与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共建光电遥感技术应用中心。深化沪启人才合作,成功举办人才政策环境上海推介会。沪启城际交通客运日发177班次,覆盖上海11个站点。

创新能力有效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实现产值573亿元,占规模工业产值的41.8%;全社会研发投入1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3%。新增国家级孵化器1家、省级孵化器5家,新增省级院士工作站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工程中心2家。科技成果加速转化,组织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162项,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144个、省高新技术企业38家、省级两化融合试点企业2家。知识产权战略有力推进,通过省知识产权区域示范验收,获评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人才引进成果丰硕,引进硕士以上高层次人才324人,其中创新创业团队6个;9人入围省“双创计划”,列南通各县市第一;荣获“省人才工作先进市”称号。

四、统筹协调优环境,城乡建设呈现新面貌

城市功能日趋完善。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获省政府批复,养老、医疗、教育等9个专项规划完成编制,北新、南阳两个南通市级中心镇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评审。市政工程建设加快推进,便民服务中心、市民广场正式启用,丁仓港滨河公园开工建设。城市环线道路加快建设,松花江路东延、牡丹江路东延、河南东路等9条道路竣工通车,18条城市道路开工建设。城市功能配套更趋完善,城区农贸市场开工建设2家、升级改造5家,少年宫地下停车场即将竣工。东珠新村等10个老小区完成改造,增加停车泊位600个。调优城市公交线路,全面实行城市公交一元票价制;建成公共自行车系统,投放自行车1200辆,日均使用3000多辆次。

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宁启铁路启东段进入国家铁路总公司和省政府工可会商阶段,海启高速启东段完成工可、线型设计,临海高等级公路启东段全线贯通。通海大道沿线绿化工程竣工,沿江公路、省道221线完成绿化提档升级。新建农村公路510公里,改造农村公路宽路窄桥150座。通吕运河启东段护岸工程全面启动,区域供水通久线开工建设。启东客运站正式启用,城东汽车客运站加快推进。新增天然气客车34辆,出租车油改气工作完成95%。加快推进小型水利重点县和高标准农村水利建设,疏浚土方221万方,整治宅陇980个。

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生态市创建通过国家技术评估,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通过国家技术调研,12个镇乡获评国家级生态乡镇;所有行政村完成村庄环境整治任务,建成省二星级以上“康居乡村”74个。开展全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强源头管理和工程治污,新建镇乡污水管网16.8公里。强势推进第三轮区外化工、电镀企业专项整治,24家化工企业、8家电镀企业完成整治。大力实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957家养殖场完成整治。节能减排扎实推进,20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主要污染物减排和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完成年度任务。城乡绿化有力推进,新增城镇绿地面积72万平方米、农村成片造林面积2.7万亩。

五、以人为本惠民生,社会发展增添新内涵

民生实事顺利实施。10大类32项为民实事项目基本完成,全年民生投入35亿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标准增至400元,住院补偿最高支付限额增至15万元,财政补助2.7亿元。加快安置房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开工建设安置房122.8万平方米,竣工63.8万平方米,新建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共租赁房1000套。所有行政村均建成1个全民健身点,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全面建成。

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新增城镇就业8700多人,农村劳动力转移10000多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79%。社保扩面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镇职工“五险”覆盖率分别达96.4%、96%;基础养老金提高到每人每月80元,享受人数20.9万人;城镇居民、职工医疗保险实现南通统筹。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城乡居民养老待遇,调整优抚对象、困难群体补助标准,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至每月480元、320元,农村五保年人均供养标准提高至6480元。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新建、扩建农村老年关爱之家15家、民办养老机构2家;荣获“中国长寿之乡”称号。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科学配置教育资源,加快提升教育发展水平,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通过验收。南通大学启东校区一期工程首批项目竣工,南苑中学新校区启用,新城区高中、折桂中学、滨海实验学校加快建设,建成优质公办幼儿园11所。落实卫生惠民举措,加快卫生信息化和急救体系建设,中医院门诊大楼结构封顶,人民医院综合病房大楼开工建设,新城区医院筹建工作全面启动。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参与承办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所有镇乡均建成规范化文化站。市镇两级建成人口和家庭公共服务中心,生育关怀“太阳岛”工作模式全国推广。扎实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实现省“双拥模范城”七连冠。

查看详情

2014年南通市政府报告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政府办公内网防火墙

  • ZXSEC US1300
  • 中兴
  • 13%
  • 广州市壹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政府平台数字对接系统

  • 品种:政府平台数字对接系统;产品说明:规格定制;
  • YH
  • 13%
  • 四川雨禾源绿建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旋转铜门政府铜门博物馆铜门

  • 1014
  • 上海如雅铜门
  • 13%
  • 上海雅饰窗实业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政府办公内网防火墙

  • ASA5520-K8 4个千兆端口
  • 思科
  • 13%
  • 广州市壹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西海棠

  • Ф15公分
  • 西安海川
  • 13%
  • 西安海川苗木专业合作社
  • 2022-12-07
查看价格

建筑、市政

  • 不分类别
  • 工日
  • 惠州市2014年12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建筑、市政

  • 不分类别
  • 工日
  • 惠州市2014年10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建筑、市政

  • 不分类别
  • 工日
  • 惠州市2014年8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建筑、市政

  • 不分类别
  • 工日
  • 惠州市2014年7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建筑、市政

  • 不分类别
  • 工日
  • 惠州市2014年9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政务外网市政府节点--万兆光模块3

  • 万兆光模块,支持 50/125μm 多模光纤、波长 850nm,传输距离 300m,
  • 28个
  • 2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4-26
查看价格

政务外网市政府节点--万兆光模块2

  • 万兆光模块,支持多模光纤 50/125μm 多模光纤、波长 850nm,传输距离 300m,
  • 60个
  • 2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4-26
查看价格

市政府二办配电箱HJAL1

  • 市政府二办配电箱HJAL1
  • 1台
  • 1
  • 询两家品牌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05-10
查看价格

政务外网市政府节点--接入交换机1

  • 交换容量≥330Gbps,包转发率≥130Mbps,48 端口千兆以太网电口,4 个万兆光口;支持 802.1X,支持 IPv4/IPv6 静态路由,支持 RIP/RIPng,支持 OSPFV1/V2/V3
  • 20套
  • 2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4-26
查看价格

泛光灯2014

  • (24w/220v)LED
  • 20套
  • 1
  • 东莞市百分百科技有限公司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7-02-10
查看价格

2014年南通市政府报告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2014年南通市政府报告文献

南通市政南通市政府关于印发《南通市人民政府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暂行办法》的通知的应用 南通市政南通市政府关于印发《南通市人民政府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暂行办法》的通知的应用

南通市政南通市政府关于印发《南通市人民政府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暂行办法》的通知的应用

格式:pdf

大小:26KB

页数: 4页

A thesis submitted to XXX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Engineering 【法规名称】南通市政府关于印发 《南通市人民政府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和 政协委员提案暂行办法》的通知 【发文单位】南通市政府 【发文文号】 【发文时间】 2010-8-2 【实施时间】 2010-9-1 【正文】 南通市政府关于印发《南通市人民政府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 案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县 (市 )、区人民政府,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市各 直属单位: 现将《南通市人民政府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暂行办法》 印发 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 0一 0年八月二日 南通市人民政府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

2003年南通市政府工作报告简介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综合实力显着增强。2002年,全市预计(下同)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90亿元,比1997年增长65%,年递增10.5%,其间实现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万元的历史性跨越;实现财政收入87.4亿元,同口径比1997年增长119.6%,年递增17%。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72亿元,为前五年的1.52倍。农业结构调整、"海上南通"建设和产业化经营快速推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较大提高;工业结构发生积极变化,运行质量进一步改善;建筑业持续发展,质量、信誉有了新的提高;房地产、信息、旅游等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第三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三次产业结构由1997年的21.1:46.7:32.2演进为2002年的15.9:49.3:34.8。

--改革开放步伐加快。改革实现新突破。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取得重大成果,企业改制面全省领先,改革力度不断加大,企业活力进一步增强。个体私营经济迅猛发展,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1997年的19%增加到34%。党政机构改革任务全面完成,事业单位改革在全省率先启动。农村改革不断深化。粮棉流通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税费改革顺利实施,农民负担得到有效减控;乡镇区划调整工作稳步推进,撤并了一批规模偏小的乡镇和行政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步伐加快。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2002年全市进出口总额达到39亿美元,是1997年的1.8倍,其中出口总额25.3亿美元,比1997年翻了一番多。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4.8亿美元。外经工作一直在全省保持领先,2002年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达到3.4亿美元,是1997年的3.2倍。国际交往和海外交流进一步扩大,新结国际友城3个。

--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市区城市建设规模空前,老城区旧貌换新颜,新区建设全面启动,城市综合功能日益增强,城市品位有了较大提升。濠河风景区生态环境建设荣获"江苏省人居环境奖"。狼山、濠河风景名胜区进入全国4A级旅游区行列。各县(市)城和中心镇建设步伐加快,面貌日新月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干线公路网化工程基本建成,村村通公路目标提前实现。宁通高速公路、新长铁路南通段建成通车,结束了我市不通高速公路和铁路的历史;通启、盐通高速公路、宁启铁路南通段开工建设,全市人民盼望已久的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奠基动工。港口、水利、电力、通讯等设施大为改善,服务功能显着增强。全市城市化率达到39%,比1997年提高8个百分点。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科教兴市步伐加快。五年来,省级以上重点科技产业化项目实施300多项。到2002年,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达到25家,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111家、高新技术产品达460多个。人才资源开发工程规划顺利实施。农业品种、技术、知识更新工程成效明显。教育现代化工程稳步推进,34个乡镇通过省教育现代化先进乡镇验收。基础教育继续在全省保持领先,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加快发展,南通大学城建设和南通大学组建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工作成绩显着。一批文艺、新闻、影视作品获国家级大奖。《南通市志》出版发行。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100%。南通籍运动员在第27届奥运会等重大赛事上取得优异成绩,去年我市还成功申办省第十六届运动会。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初级卫生保健工作不断加强,农村改水普及率提高20个百分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加强,人口自然增长率呈负增长。民族、宗教、侨务、台湾事务和统计、人民防空、防震减灾、无线电管理、气象、档案、保密、文博、地方志、慈善等工作进一步加强。

--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6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34元,分别比1997年增长41.6%和22%;年末城乡居民储蓄余额754.7亿元,比1997年末翻了近一番。居民消费结构发生很大变化,2002年恩格尔系数为39.9%,比1997年下降11.2个百分点。住房条件大为改善,2002年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4.7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5.3平方米,分别比1997年增加6.1平方米和10.6平方米。移动电话、电脑等现代消费品进入寻常百姓家庭。五年来共有15.3万人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3.5%以内。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基本实现"应保尽保"。社区服务体系逐步建立。扶贫工作不断加强,平均每年扶持贫困户1.5万户,脱贫率在60%以上。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和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安全生产呈现稳中趋好的态势。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得到加强,涌现出江海志愿者等一批具有时代特点的先进典型,"送温暖、献爱心"蔚然成风,精神文明建设"南通现象"引起全国关注,被评为"省级文明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市"。军民共建、优抚安置、征兵等工作不断加强,再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依法治市全面推进。普法工作广泛开展,公民法治意识进一步增强。市政府和各部门自觉接受法律监督和民主监督,认真执行人大决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各界人士参政议政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公民知情权进一步扩大。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群众团体的联系日益密切。信访渠道进一步畅通,民调工作得到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推进,惩处了一批腐败分子。"严打"斗争成绩突出,与"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斗争取得重大成果,全市社会政治稳定,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取得阶段性成果。

五年来,我们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目的,大力实施经济发展战略,狠抓各项工作落实。特别是近年来,根据不断变化的形势和任务,我们更加注重从全局性、根本性和长远性的工作着眼,从现阶段最具牵动性、突破性和基础性的事情着手,着力突破重点和难点。

(一)猛攻投入,增强发展后劲。把加大投入摆在突出位置,加大组织力度,完善激励政策,建立重大项目办公日和领导挂钩联系制度,组建市项目信息中心、投资促进中心,加强投入服务工作。坚持外资、民资、股资、银资和政府资金"五资并进",市场配置与政府引导相结合,融资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初步形成,2002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0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实施市重点建设项目38个,一批"双高一优"、科技计划和国债项目落户我市,同时储备了一批重大项目。银行贷款规模扩大,2002年新增贷款93.9亿元,接近当年新增居民储蓄存款。2家企业成功上市,吸纳社会资本6.3亿元。切实加强各级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科技产业化基地建设,载体功能迅速增强。经不懈努力,南通出口加工区获国家批准设立并封关运作。国家火炬计划南通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中国长江国际化学纤维工业园等特色工业园区动工兴建。

(二)强攻改革,增创体制优势。大力推进市场取向改革,着力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在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企业改革大力推进并取得显着成效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拓宽改革的领域。行政管理型和生产经营型事业单位转制改企取得突破性成果。以社会化、多元化和产业化为方向,推进社会事业改革,组建了中医医疗集团,乡镇卫生院改制面达到90%。在全国率先实行了住房分配、拆迁安置和经济适用房补贴的货币化。全面推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土地市场化供应机制进一步完善。南通港实现属地管理和政企分开。营造宽松环境,放宽发展领域,落实激励政策,大力度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至2002年底,全市私营企业达2.2万家,注册总资本达159.5亿元,分别是1997年的3.5倍和6倍。积极探索国有资本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对7家资产经营公司实行授权经营,国有资产营运效率大大提高。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了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五大保险体系,覆盖面从原来的国有、城镇集体企业向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拓展。

(三)扩大开放,加快经济国际化进程。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采取积极应对措施,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大潮。紧紧抓住国际资本和产业加速向长江三角洲转移的重大机遇,精心构筑招商引资新平台,组织港口经济洽谈会,实现了利用外资的突破。2002年合同利用外资、实际利用外资分别比上年增长92.6%和86.1%。利用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大力培育精细化工、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改造和提升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加快发展城郊型、外向型农业,增强了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充分发挥江海岸线资源优势,明确了加快发展港口经济的新目标,推出了深入实施"以港兴城"战略的新举措,一批以港口为核心的重量级项目加速推进,临港产业加速催生。把上海作为走向世界的重要平台,加快接轨上海步伐。充分发挥毗邻上海的区位优势,通过多种形式推动了与上海在观念、体制、产业、环境等方面的接轨。

(四)提升形象,改善创业和人居环境。把优化创业和人居环境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措施来抓,加大力度,重点突破。全面优化创业软环境。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清理地方性行政措施,制定完善吸引外资、民资和技术、人才等一系列激励政策。进行了两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减行政审批事项,实行集中审批,市级审批总事项减幅近50%。各级政府和部门强化亲商意识,积极为各类业主和科技人员解难题、办实事,激发了他们的投资创业热情。大力改善城市环境。在实现届初提出城市建设"年年见成效、三年换新貌"目标的基础上,加快实施城市化战略。高起点规划城市,建立城市规划委员会和咨询委员会,邀请国内着名院校和单位参与规划设计,城市规划水平有了较大提高。高标准建设城市,拉开大城市发展框架,完善基础设施,打造"水清、岸绿、景美、游畅"的城市新景观,濠南路、濠东绿苑和环西文化广场等一批精品工程成为南通人引以自豪的城市名片。高水平管理城市,实施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管理体制,加大执法管理力度,市容环境有了较大的改观。切实加强环境和资源保护工作,"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初见成效,城乡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五)与时俱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以"创新、规范、高效、廉洁"为目标,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坚持把开拓创新作为组织政府工作的主旋律和着力点,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努力提高组织程度,加大工作落实力度。高起点确定工作思路,推动了外资热、民资热、上市热、改革热和城市热的形成,营造了"发展大升温、投入大突破、改革大推进、环境大整治"的浓烈氛围。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调节经济,增强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修改、完善《市政府工作规则》,坚持依法行政,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政务公开,政府行为进一步规范。将目标责任制管理作为推动各项工作落实的重要抓手,狠抓目标分解、督促检查、考核奖惩三个关键环节,形成比较科学的目标管理和考评体系,有力地推动了机关各项工作的开展,促进了重点工作的落实。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广泛开展人民建议征集活动,完善研究咨询网络,经常举办由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主讲的报告会和论坛,提升了政府决策水平。开展以"服务经济建设、营造一流环境"为主题的行风评议活动,建立行政效能监察和投诉中心,实行行政过错责任追究,机关作风有了较大转变。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强化经济审计监督,有效地探索了廉政建设的治本之策。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全市上下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发生深刻变化的五年;是改革开放迈出新的步伐并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是城市面貌变化最大,南通形象在省内外显着提升的五年;是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五年;是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行政效能明显提高的五年。回顾五年特别是近年的工作,我们深深地感到: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高扬发展主旋律,是各项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确定并坚定不移地实施切合南通实际的发展战略和工作思路,是实现富民强市目标的关键;顺民意,聚民力,得民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法宝。五年的发展令人鼓舞,五年的成就催人奋进。它是全市上下同心同德、苦干实干的结果,凝聚着广大创业者、劳动者的心血和汗水,展示了南通人民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的时代风采。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行各业的广大干部群众,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同志,向关心、支持南通建设的部、省驻通单位和解放军、武警官兵及社会各界人士,向积极参与南通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查看详情

2011年南通市政府工作报告简介

报告全文

2010年工作回顾和“十一五”主要成就

过去一年,全市上下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齐心协力完成了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地区生产总值3417.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3%;财政总收入713.4亿元、增长46.8%,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90.8亿元、增长46.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68.4亿元、增长2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68.3亿元、增长18.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25元、增长12.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914元、增长14%;城镇登记失业率2.75%;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

新兴产业势头良好。海洋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七大新兴产业产值1615.8亿元、增长31.4%。海洋工程完工量389.4万综合吨、增长50.9%,产量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3,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风电并网发电装机容量64.2万千瓦、增长18%。光伏电池产量523兆瓦、增长62.9%。规模以上新兴产业企业总数突破1000家,在建超亿元项目135个。

传统产业扩量提质

船舶及配套产业产值966.7亿元、增长21.3%,规模以上造船完工量808万载重吨、增长42.5%,我市成为国家船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纺织服装产业产值1694.3亿元、增长16.7%,电子信息、精细化工等产业产值增幅均超过25%。家纺、茧丝绸等成为省级特色产业基地。新增省级以上名牌产品70个,驰名、著名商标40件,家纺版权保护经验被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确定为优秀典范。建筑业施工产值2700亿元、增长23.7%。

服务业发展速度加快

服务业增加值1246.9亿元、增长13.6%。规模以上服务业投资600.8亿元、增长36.1%。物流业、金融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分别达到17.1%和11.3%。港口货物吞吐量1.5亿吨。旅游总收入230.2亿元、增长27.9%。市区高星级酒店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新增6家,客房总数增长64%。服务外包营业额8.1亿元、增长70%。

集约发展、节能减排力度加大

13个省级以上开发区以全市4%的面积,创造了全市48%的生产总值、43%的财政总收入。50个工业集中区销售收入占全市的60.2%,提高3个百分点。连续19年保持耕地占补平衡。全面完成省下达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关闭、搬迁小化工企业50家,印染、钢丝绳行业污染整治初见成效。新建扩建污水处理厂32座,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20.2万吨。海安县在全省江北率先建成国家生态县,如皋等4个县(市)基本达到国家生态县考核标准,全市85%的乡镇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

自主创新能力增强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424.1亿元、增长31.8%,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2.4%。中远船务研发中心成为我市首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1家;科技孵化器面积突破200万平方米,新增国家级科技孵化器3家,南通科技园建成开园;南京大学南通材料研究院等启动建设。建立2个国家级、8个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400个,专利授权量突破2万件、列全省第三。22项科技成果获省级以上科学技术奖。“江海英才”计划全面实施,全市投入人才专项资金2.2亿元,引进领军型人才185名,22人入选省“双创”计划;新增院士工作站15家。

江海开发呈现新气象

大产业项目加快集聚。组织472个亿元以上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大唐吕四港电厂、江苏LNG接收站、王子制纸一期等百亿级项目投产或竣工。沿江沿海前沿地区完成规模以上投资1071.5亿元、增长23.6%。

大港口开发加快实施

洋口港10万吨级北航道工程完工,管线桥、太阳岛二期等建成;吕四港区吕四作业区5万吨级码头投运,东灶港作业区2个2万吨级码头开工;通州湾(暂定名)建港条件研究全面启动。长江口-12.5米深水航道先导段贯通,新通海沙岸线整治工程海门段竣工,狼山港三期集装箱泊位、如皋港10万吨级通用泊位建成。全市新增5万吨级以上泊位5座。

大通道建设加快推进

20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进展顺利。崇启大桥完成总投资的66%。沪通铁路公路大桥开工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宁启铁路南通段复线电气化改造工程开工,海洋铁路完成工程量的76.3%。江海高速建成通车,通洋高速、临海高等级公路、平海公路开工建设,干线通道沿海边布局的态势已经形成。兴东机场飞行区改扩建完成工程量的65%。连申线航道南通段整治工程开工,焦港船闸建成。

大园区承载功能加快提升

国家级开发区和12个省级开发区新落户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6个。苏通科技产业园一期基础设施工程基本竣工,研发中心等7个配套项目开工。锡通科技产业园、上海市北高新(南通)科技城、海宝工业园、中国供销产业园、上海外高桥(启东)产业园、杨浦(海安)工业园等跨江合作园区进入实质性开发阶段;洋口港南通国际产业园开工。实施滩涂围垦项目11个,新增可用滩涂17.4万亩,沿海开发空间进一步拓展。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

开放型经济加快转型升级

举办港洽会、世界船舶高层峰会和“龙腾江海·耀眼南通”等系列招商活动,新批协议外资49.8亿美元,注册外资实际到账29亿美元、增长44.6%。新批及增资超9000万美元项目16个,新批装备制造和新兴产业项目占比达到42%。进出口总额211亿美元、增长29.8%;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分别达到42.7%、19.1%。完成外经营业额12.5亿美元,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境外投资额突破3亿美元,为上年的7.4倍。外事、侨务、港澳事务、对台事务、口岸工作在扩大开放中发挥重要作用,新缔结国际友城2个。

民营经济发展质态加快提升

个体工商户总数、私营企业数和注册资本等指标保持全省第二。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60%,提高2个百分点。新引进市外民资项目注册资本536亿元、增长55%。新增汽车及配件等百亿级特色产业板块4个。24家民营企业入围全国500强。新增以民企为主体的上市企业9家,总数22家,熔盛重工成为我国当年在香港上市的最大民营企业,中小板创业板上市企业数进入全国大中城市前十强。

各项重点改革任务加快实施

新一轮市县政府机构改革、乡镇机构改革任务基本完成。长江镇、吕四港镇被列为全省首批扩权强镇试点镇。南通市农村商业银行成立,华夏、民生银行南通分行开业,广东发展银行南通分行获准筹建,银行业金融机构总数达到32家。全省江北首家外资银行日本名古屋银行南通分行通过开业验收。省信用再担保公司在我市设立全省首家分公司。市级国有资产公司专业化经营加快,资本运作平台作用有效发挥。文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全员聘用改革稳步推进。

“三农”工作获得新成效

现代农业发展进一步加速

规模以上“三资”开发农业投入增长24.2%,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增长37.8%。新增高效农业39.7万亩、高效渔业11.3万亩,新增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2家、农业龙头企业68家。江海台湾农民创业园启动建设。市区实施都市生态型农业项目46个。粮食连续7年增产,单产创历史新高。

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新建改造农村公路1350公里、农村公路桥梁和农用桥梁845座。新增城乡客运线路15条。江海堤顶硬质化改造262公里。完成第三批70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引江调水规划启动实施。农村河道提前实施新一轮疏浚。建成4个垃圾焚烧发电厂。新增造林面积17.3万亩。村级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实现全覆盖,60%的行政村建成“充分就业村”;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5万人,总量列全省第一。

农村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市、县财政“三农”投入37.4亿元、增长39%。“万顷良田试点工程”稳步推进,新增土地流转面积31万亩。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入社率提高5.3个百分点,新增土地股份合作社239家,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面83%。村级集体经济快速发展。农村小额贷款公司“三农”贷款增长158%,农业政策性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城市功能有了新提升

城市建设统筹推进。修编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市区路网等4类28项专项规划。市区组织实施城建项目230个,完成投入136亿元;建成区面积125.2平方公里,增加31.4平方公里。各县(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全面启动,城市框架加快拉开。11个省级重点中心镇联结城乡的纽带作用进一步发挥。

中心城市功能增强

新城区竣工和在建商务、金融等功能性项目37个,总面积238万平方米,核心区建设初具规模。老城区改造建设力度持续加大,环濠河商业中心改造步伐加快,寺街·名人文化区建设前期工作启动;文峰城市广场、圆融广场等一批城市综合体项目全面启动。开发区能达商务区总部大厦等项目开工。港闸区一批老镇改造和历史文化保护项目顺利推进,城市绿谷一期建成,华强城市乐园等一批旅游休闲、商务居住项目正式落户,北翼新城核心区建设加快实施。通州城东新区等四大功能片区框架全面拉开。实施市区“102030”交通畅通工程。已建和在建快速路总里程超过40公里,通沪大道高架建成通车,江海大道快速化改造等5个项目开工。城市组团间交通联接进一步强化,北城大桥、园林路、钟秀东路东延段等竣工,静海大桥、长江南路改造等开工。新购和更新公交车133辆,新辟公交线路20条。新增日供水能力40万吨、污水日处理能力7.5万吨。推进39个老小区环境整治,其中23个基本完成。新增绿地240公顷。市、区两级数字化城管平台建成运行,市容环境卫生面貌不断改善。

民生保障得到新加强

全市财政民生投入168.5亿元、增长31.4%,占一般预算支出的54.5%。10件27项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完成(见附件一)。引江区域供水等12项超额完成年度目标,食品安全动态监测等15项完成年度目标。全市引江区域供水工程普及率73%,新增饮用长江水受益人口150万人,如皋市实现区域供水乡镇全覆盖。

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不断强化

全市新增城镇就业9.96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85万人。城镇职工五大保险覆盖率均稳定在97%以上,工伤保险实现市级统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9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9.5%;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93%,为108.7万农村老年居民发放基础养老金;城镇老年居民开始享受养老补贴。对城乡80岁以上老人普遍实施优待金制度,市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全覆盖。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城乡低保标准再次提高,市区被征地农民独立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完成脱贫攻坚阶段性任务。

住房保障力度加大

全市拆迁安置房新开工536.6万平方米、竣工交付391.5万平方米,均增长一倍以上,其中,市区竣工交付269.8万平方米、增长106.9%,安置拆迁户1.35万户;全市提供公共租赁住房1.1万套(间)、经济适用房4091套、廉租房465套。市区按照三年建成1万套的目标,启动建设保障性(限价)商品房。市区将符合条件外来务工人员纳入住房保障;5个"城中村"改造地块开工,3个片区危旧房改造项目基本竣工;普通商品住房用地出让353公顷、增长22%,新开工258万平方米、增长40.5%。

社会事业发展加快

制定实施南通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完成校舍安全改造151.7万平方米。素质教育整体推进。我市被列为国家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优化商贸高职、工贸技校等职教资源布局。南通大学被确定为博士学位建设单位。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市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公益性文化设施基本实现镇村全覆盖。市图书馆新馆、凤凰国际书城、报业新闻传媒中心等文化设施开工。有线电视用户突破200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新增100万户。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开展"讲文明、树新风、迎世博"主题活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列全省第二。全民健身体系进一步健全。我市成为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市。第六次人口普查登记任务完成。职工权益维护、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关心下一代、老区扶贫开发、见义勇为、法律援助、红十字和慈善等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口援建四川地震灾区三年任务两年完成。民族、宗教、地方志、统计、机关事务管理、气象、防震、档案、保密、新闻出版、哲学社会科学等工作不断加强。

查看详情

2010年南通市政府工作报告简介

一、2009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全市上下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扎实保增长、全面达小康”工作主线,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江苏沿海开发两大国家战略机遇,落实中央、省的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圆满实现了“保增长”、“达小康”两大目标,较好完成了市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2009年,实现GDP2872.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4%,增幅继续位居全省前列;财政总收入486.1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98.99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4.6%、24.7%;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02亿元,增长19.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6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696元,分别增长11%和11.3%;城镇登记失业率2.8%。通州、海门、如皋、启东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均突破20亿元。

2009年,省定全面小康25个指标总体达标,在全省江北率先以市为单位达到全面小康标准。

(一)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继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初,我市不少行业出现负增长,相当数量企业经营困难,面临关停风险。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上级一系列政策措施,按照市委“危中抓转机、难中攀新高”的要求,正确分析形势,从容应对挑战,加强分类指导,强化要素保障,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促进经济全面回升。密集出台我市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和优化投资环境等30多个政策文件。跟踪解决项目报批、用地、拆迁难题,连续推动工业、服务业、城建等项目落地开工,促进总投资2220亿元的180个市级重点项目加快建设;争取中央扩内需投资项目130个。落实中央、省扩大消费政策,做好家电、农机、汽车摩托车下乡等工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6亿元,增长18.7%。果断采取促进外贸增长10项措施,全力保市场、争订单,外贸出口降幅低于全省11.4个百分点,总量占全省的份额提高。针对企业经营难和融资难,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组织涉企收费专项治理,采取60项税费减免措施,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缓缴社会保险费和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市本级财政安排扶持企业发展资金3.11亿元,增值税转型让利17.1亿元,减轻企业负担超过20亿元,办理出口退(免)税102.48亿元;推出“金融超市”等12项举措,推动金融机构与1300多家企业达成1500多亿元授信意向,各类金融机构新增贷款681.23亿元,为历史最高水平。及时推出促进房地产回暖优惠政策,大力度推进拆迁安置房建设,加大普通商品房供地力度,推动出让地块加快开工,加强市场监管和消费引导,全市普通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59%,拆迁安置房新开工面积342.38万m2、增长31.9%,市区普通商品房用地出让232.45公顷、增长249.9%。全市经济运行好于预期,主要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GDP、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分别高于全省1.6个、6.5个、2.3个百分点。

(二)全力抢抓国家战略机遇,新一轮沿海开发全面拉开。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江苏沿海开发两大国家战略机遇,迅速组织规划、政策、项目向上对接,修编出台《南通市沿海开发规划》,制定实施《南通沿海开发行动纲要》,全力抓好117项重点工作和100个重大项目,掀起新一轮江海联动开发热潮。

以港口建设带动开发。洋口港完成投资43亿元,10万吨级LNG码头和管线桥工程初具规模,30万吨级航道建设研究取得初步成果;吕四港区总体规划获部省批复,东灶港作业区码头建设实质性启动,腰沙-冷家沙海域开发前期研究加快。新通海沙和天生港水道整治开发有序推进。如皋港国家一类口岸正式开放,洋口港、吕四港获批临时开放。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1.36亿吨。

以基础设施支撑开发。崇启大桥完成总投资的38%;江海高速完成总投资的72.3%,新204国道全线通车,328国道和334、225、221省道改扩建加快。沪通铁路进入深化过江方式比选阶段,宁启铁路南通段复线电气化改造、海洋铁路建设快速推进。兴东机场飞行区改扩建通过国家民航局审批。海启高速、通如高速、宁启铁路通启段、连申线航道等项目前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经多方争取,临海高等级公路、平海干线公路项目列入省计划,取得突破性进展。重大电力设施建设实现新突破,大唐吕四电厂4×60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获国家发改委核准,我市电力装机容量达到571万千瓦,成为全省重要的电力能源生产基地。

以载体打造促进开发。苏通科技产业园正式奠基,一期9.5平方公里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跨江开发、跨国合作迈出重要一步。在建在谈园区跨江合作项目20个,各县(市)区与上海的园区合作均取得实质性成效。13个省级以上开发区GDP、财政总收入占全市比重分别提高2个、4个百分点。洋口港南通国际产业园正式成立,沿海5个滨海产业园区建设加快。

以扩大开放推动开发。积极参加省沿海开发系列专题招商,精心组织港洽会等重大活动和“六百六促”招商竞赛,新增工商登记注册外资55亿美元,注册外资实际到账20.05亿美元。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新批1亿美元以上项目8个,新落户世界500强投资项目4个。全面整顿对外劳务市场,加快推动“走出去”,完成外经营业额11.56亿美元,连续14年保持全省领先。继续争创江苏民营经济第一大市,个体工商户总数、私营企业数和注册资本保持全省第二,民营经济增加值、实现税收、完成投资占全市比重分别超过50%、60%、70%,20家企业入围全国民营企业500强。新落户央企投资项目12个,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为重点项目建设融资82亿元,其中发行企业债券23亿元。积极推进企业上市,中南建设、罗莱家纺成功上市,新增首发申请过会企业2家。

(三)着力推进产业升级,发展方式转变加快。主动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把扩内需、保增长与调结构、抓创新、促减排紧密结合,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制定实施船舶海工及重装备等六大产业转型升级规划纲要。大力推进主导产业高端化。建造世界首座第六代超深水海洋钻探储油平台、被欧洲造船界誉为“熔盛型”的40万吨矿砂船等一批船舶海工高端产品。全市规模以上造船完工量567万载重吨、海洋工程及特种船舶完工量253万综合吨,分别增长95.3%、361%。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精细化工加速向产业链上游发展,神马电力复合绝缘子系列产品技术水平国际领先。大力推进新兴产业规模化。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及节能环保产业产值30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5.1%。风电并网发电装机容量54.4万千瓦,增长34%;光伏电池及组件产量321兆瓦,增长44.9%。大力推进传统产业品牌化。现代纺织、粮油食品、冶金建材等行业优势进一步巩固,南通成为中国家纺指数发布中心;新增省级以上名牌产品70个,驰名、著名商标24件。通过调高调优调强,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800.7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提高1.9个百分点;年销售收入超30亿元工业企业新增4家,熔盛重工成为我市首家百亿级工业企业。推动建筑业向高附加值、高效益转型,施工产值突破2000亿元,增长26%。

加快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国家级研发机构实现零的突破,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4家、超历年总和,新增院士工作站14个、高新技术企业105家,新增科技孵化器面积105万m2、增加3倍,新增国家级、省级科技孵化器12家,科技创业社区即将建成投入使用。专利授权量9279件、列全省第二,通过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市验收。我市连续5次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制定实施“江海英才”计划。市长质量奖评选正式启动。

加快推动集约节约发展、提升节能减排水平。强化土地集约利用,省级以上开发区投资强度254万元/亩,增长11.4%;“万顷良田建设工程”试点全面启动,连续18年保持耕地占补平衡。促进产业集中布局,10个百亿级产业板块、50个重点工业集中区销售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提高2个、2.5个百分点。实施329个节能减排项目。加大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环境整治力度,七大化工园区企业集中度提高10.8个百分点;市区姚港化工区三类企业提前1年完成搬迁改造,西城区集中供热工程完成。推进生态市创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连续6年列全省第一,新增全国环境优美乡镇18个、省级生态村17个。

加快促进服务业发展。制定实施《加快市区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市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39.4%。全市服务业增加值1028.84亿元,增长14.3%,连续2年高于GDP增幅。全力抓好72个市级服务业重点项目,规模以上服务业投资442亿元,增长34.9%。新增省级服务业集聚区2家。现代物流业增加值增长15%。新引进金融机构3家。研究出台《服务外包发展战略和产业规划》,新引进服务外包企业超过100家,服务外包营业额增长116.8%,我市成为全省江北首个省级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市区一批高星级酒店项目加快建设。狼山、濠河创5A级景区等一批旅游项目快速推进,“江与海的交响”等5条精品线路入选世博旅游推荐线路,实现旅游总收入188亿元,增长24.7%。

(四)大力加强“三农”工作,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大力调整农业结构,推动现代高效农业上规模、上水平。粮食连续六年丰收、综合单产创历史新高;规模以上“三资”开发农业投资102.85亿元,列全省第一;新增高效农业面积29.1万亩,其中设施农业11.96万亩;新增高效渔业面积12万亩。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历年最多,农机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

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构建四级农业技术推广网络。提高农村经济组织化程度,新增农村三大合作组织1040家、农村土地流转面积52万亩。强化农村金融服务,小额贷款公司实现县(市)区全覆盖。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经营管理,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功能不断完善,村级债务下降6.7%。供销服务网络、粮食流通体系进一步健全。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