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电气百科

Atom N2800处理器

Atom N2800处理器处理器介绍

英特尔(Intel)于2011年12月底正式发布内含第3代Atom处理器(也叫采用英特尔® 凌动™ 处理器)的平台,先前代号为Cedar Trail,为Netbook、零售通路以及医疗用 IT设备等低功耗装置,注入许多新功能。新平台的电源管理功能具备提升效能的潜力,且电池续航力比前一代平台增加20%。内含第3代Atom处理器平台的Netbook,拥有10小时的电池续航力,可连续待机数星期,并支持1080p的高分辨率影片。

该平台包括双核心Atom处理器N2600,及所搭配的NM10高速芯片组,其微型化的封装规格进一步节省系统机板的空间。英特尔另针对入门级桌上型计算机(DT)、AIO PC以及智能型系统解决方案,推出Atom处理器D2500与D2700。 该平台支持Windows、MeeGo及Tizen操作系统。

不过,原本会在2012年初推出新款Netbook的宏碁、华硕、惠普(HP)、联想、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及东芝(Toshiba)等业者,由于Netbook市场规模缩减,其中多已淡出市场,目前Netbook市场以宏碁、华硕为主。

查看详情

Atom N2800处理器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音频处理器

  • 技术参数:1. 输入通道:前级放大、信号发生、扩展、压缩、5段参量均衡、AM自动混音功能、AFC自适应反馈消除、AEC回声消除、ANC噪声消除2. 输出通道:31段参量均衡、延时、分频
  • 13%
  • 广州市保伦电子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专业音频处理器

  • 设备型号D6648 技术参数4路模拟输入8路模拟输出 支持麦克风输入和线路输入自由切换
  • DSPPA
  • 13%
  • 广州市迪士普音响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处理器

  • 4进8出数字处理器;
  • 13%
  • 广州市歌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处理器

  • 品种:对讲处理器;型号:TC-303;
  • 大华
  • 13%
  • 包头市天成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处理器

  • DS48描述:BBE;说明:处理器 4进8出 ;
  • 13%
  • 吉林宏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数字调谐

  • SONY F-208
  • 深圳市2003年1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吸顶式扬声

  • TOA YA-706
  • 深圳市2003年1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多线广播控制

  • (16路)含MP3
  • 湛江市2022年3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多线广播控制

  • (8路)含MP3
  • 湛江市2022年1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多线广播控制

  • (24路)含MP3
  • 湛江市2022年1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二合一处理器

  • 三画面带载390万、横向最大4096、纵向最大4096输入:1xSDI、1xCVBS1xVGA.1xDVI、2xHDMI、1xAudio输出:6x网口U盘脱机播放支持无线投屏、鼠标控制(选配)
  • 1台
  • 2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6-14
查看价格

控制处理器

  • 控制处理器
  • 1个
  • 1
  • 中高档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8-07-26
查看价格

黑烟处理器

  • 黑烟处理器
  • 1套
  • 1
  • 同发电机品牌
  • 中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0-04-15
查看价格

RGB处理器

  • RGB处理器
  • 1个
  • 2
  • 按甲方要求
  • 中高档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8-08-25
查看价格

控制处理器

  • 控制处理器
  • 1个
  • 2
  • 按甲方要求
  • 中高档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8-08-25
查看价格

Atom N2800处理器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Atom N2800处理器文献

OPTIMOD—AM9200音频处理器数字化改造及故障处理 OPTIMOD—AM9200音频处理器数字化改造及故障处理

OPTIMOD—AM9200音频处理器数字化改造及故障处理

格式:pdf

大小:261KB

页数: 未知

本文主要介绍了OPTIMOD—AM9200音频处理器数字化改造中数字接口板主要芯片的功能、电路的工作原理、接口板的安装方法及在调试和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典型故障及处理方法。

凌动处理器下代设计

下代双核心Atom热设计功耗低至仅仅3.5W

AMD APU发力上网本市场,Intel看起来始终不温不火,但这并不代表毫无作为,第三代Atom平台正在慢慢浮出水面。新平台代号Cedar Trail,制造工艺升级为新的32nm,自然可以更好地控制温度和功耗。

根据Intel向合作伙伴透露的部分信息,AtomCedar-Trail处理器将主打双核心型号,其中一款intel双核n2600的热设计功耗仅仅只有3.5W,因此散热设计上完全无需风扇;另外一款主频更高,但是热设计功耗依然控制在6.5W,也就是只相当于单核心型号Atom N455/N475。

这两款新CPU在价格上都不会上涨,甚至可以说加量不加价,初步预计会在增加一个核心的情况下与Atom N455/N475基本处于同样的价位--64美元和75美元。

ATOM Cedar-Trail处理器集成的图形核心GMA3600,也进化支持到DX10.1,并支持全面的高清解码和输出,不过搭配单芯片组还是NM10,好处就是过渡简单、成本低廉。

另外虽然超便携事业部总经理Anand Chandrasekher今天突然闪电离职而且立即生效,但是Intel进军智能手机的决心并不会变,同样采用32nm工艺的下代平台Medfield预计会在2012年第三季度完成,计划支持开源版本的Google Android 3.0操作系统,2012年第一季度再增加支持MeeGo系统。

尽管至今没有看到一款Atom处理器智能手机的面世(只有诺基亚被卷入传闻),但是业界普遍认为更加完善的Medfield平台会有更大的机会获得初步成功,至少其生产工艺在业内是非常领衔的,ARM阵营还普遍停留在40-45nm。

查看详情

微处理器微处理器的分类

根据微处理器的应用领域,微处理器大致可以分为三类:通用高性能微处理器、嵌入式微处理器和数字信号处理器、微控制器。一般而言,通用处理器追求高性能,它们用于运行通用软件,配备完备、复杂的操作系统;嵌入式微处理器强调处理特定应用问题的高性能,主要用于运行面向特定领域的专用程序,配备轻量级操作系统,主要用于蜂窝电话、CD播放机等消费类家电;微控制器价位相对较低,在微处理器市场上需求量最大,主要用于汽车、空调、自动机械等领域的自控设备。

CPU是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微处理器)的缩写,它是计算机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如果把计算机比作人,那么CPU就是人的大脑。CPU的发展非常迅速,个人电脑从8088(XT)发展到Pentium 4时代,只经过了二十一年的时间。

查看详情

微处理器其他微处理器发展

1975年,IBM公司生产了几款基于RISC 设计的处理器。其中801就是RISC之父John Cocke的杰作。最终15年后设计出Power 架构系列产品,若干年后更出出现一个影响深远的RISC结构的芯片系列ARM

这是八十年代后,RISC架构被工业界认可后发展起的一种,HP的HPPA-RISC

1975年,摩托罗拉推出 6800 ,该款处理器拥有78条指令集。摩托罗拉很多款单片装处理器和微处理器的设计思想都来源于6800 ,即使曾经很流行功能强大的6809 也是继承了6800 血统。1985年,摩托罗拉推出MC68010和已经命名为88000的32位RISC处理器系列。但1990年由于要全力研制PowerPC而被迫停产。

Z-80是由从Intel离走的Frederico Faggin设计的8位微处理器,被认为是8080的增强版,------是也是当年很牛的一款单片机,比后来风光无限的51系列更早进入中国,八十年代初学校都是以Z80为基础教学,那种需要用电视作显示器的单板电脑就是用的这种芯片。

不过最先推出的单芯片16位处理器当数TI TMS 9900。虽然出道后势头强劲,但TI为了发展DSP业务,不得不在1982年缩小9900的产量

半导体行业另一巨头,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就是后来收购了设计X86系列处理器的Cyrix公司的,这是1983年由国家半导体(National Semiconductor)推出NS32032,也是一款RISC处理器,但是可惜的是RISC架构的处理器在个人电脑应用中只有POWERPC芯片的市场还算比较成功,其它的都可以说很失败,不过在另一领域:嵌入式应用中,RISC架构的处理器确是风光无限。

1981年,由斯坦福大学和部分研究者研制出MIPS。处理器利用了深度流水线技术。它通过简化指令的操作周期,解决了流水线的瓶颈-联锁问题,促成RISC思想的重要转变。

1982年,由美国伯克利大学研制的RISC-I,只有32条指令,并且具有流水线操作和使用寄存器窗口,性能比同时代单芯片设计都优越

ARM是一家芯片设计公司,自己不生产芯片,而是通过授权生产来发展ARM系列处理器 。ARM公司在1990年11月英国剑桥的一个谷仓里成立,最初只有12人,经过11年多的发展,今日的ARM公司已经拥有700多名员工,其中60%以上都从事研发工作,ARM公司是一家既不生产芯片(fabless)也不销售芯片(chipless)的公司,它通过出售芯片技术授权,建立起新型的微处理器设计、生产和销售商业模式。更重要的是,这种商业模式取得极大的成功,采用ARM技术IP核的微处理器遍及各类电子产品:汽车、消费电子、成像、工业控制、海量存储、网络、安保和无线等市场,ARM技术几乎无处不在。ARM将其技术授权给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半导体、软件和OEM厂商,每个厂商得到的都是一套独一无二的ARM相关技术及服务。利用这种合伙关系,ARM很快成为许多全球性RISC标准的缔造者。总共有30家半导体公司与ARM签订了硬件技术使用许可协议,其中包括Intel、IBM、LG半导体、NEC、SONY、菲利浦和国民半导体这样的大公司。至于软件系统的合伙人,则包括微软、升阳和MRI等一系列知名公司。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