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LIN总线一致性测试规范由LIN联盟统一发布和管理,仅LIN联盟核心成员可见。 该规范的目的是统一LIN各模块节点间的品质性能,保证整车上LIN网络后的正常工作和安全。故欧美的整车厂都要求其供应商供应的部件必须通过LIN联盟认证的测试机构的认证合格的报告。
LIN联盟认证官方测试机构
参与LIN联盟的测试机构和公司很多,但是获得LIN联盟认证的并且能出具官方效用测试报告的测试机构只有三家,且都是德国公司。 他们分别是IHR、M&B Tech和C&S。三家机构中IHR是唯一的出售其测试工具的公司。常用的工具有Emulin。
典型的LIN 总线应用是汽车中的联合装配单元,如:门、方向盘、座椅、空调、照明灯、
湿度传感器,交流发电机等。对于这些成本比较敏感的单元,LIN 可以使那些机械元件如
智能传感器、制动器或光敏器件得到较广泛的使用。这些元件可以很容易的连接到汽车网络
中并得到十分方便的维护和服务。在LIN 实现的系统中通常将模拟信号量用数字信号量
所替换,这将使总线性能优化。
在以下的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中使用LIN 来实现将得到非常完美的效果:
车顶
湿度传感器
光敏传感器
信号灯控制
汽车顶篷
车门
车窗玻璃
中枢锁
车窗玻璃开关
吊窗提手
车头
传感器
小电机
方向盘
方向控制开关
挡风玻璃上的擦拭装置
方向灯
无线电
空调
座椅
座椅控制电机
转速传感器
尽管LIN 最初的设计目的是用于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但LIN 也可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
传感器总线,大众消费电子产品中。
LIN总线特点
低成本:基于通用UART 接口几乎所有微控制器都具备LIN 必需的硬件;
极少的信号线即可实现国际标准ISO9141 规定;
传输速率最高可达20Kbit/s;
单主控器/多从设备模式无需仲裁机制;
从节点不需晶振或陶瓷震荡器就能实现自同步,节省了从设备的硬件成本;
保证信号传输的延迟时间;
不需要改变LIN 从节点的硬件和软件就可以在网络上增加节点;
通常一个LIN 网络上节点数目小于12 个共有64 个标志符;
LIN 的通讯规则
一个LIN 网络由一个主节点一个或多个从节点组成,所有节点都有一个从通讯任务。
该通讯任务分为发送任务和接收任务,主节点还有一个主发送任务。
一个LIN 网络上的通讯总是由主发送任务所发起的。主控制器发送一个起始报文,该起
始报文由同步断点和同步字节消息标志符所组成。相应的,在接受并且滤除消息标志符后,
一个从任务被激活并且开始本消息的应答传输。该应答由2/4/8 个数据字节和一个校验码所
组成。起始报文和应答部分构成一个完整的报文帧。
怎样正确组成LIN 报文帧
由报文标志符指示该报文的组成。这种通讯规则可以用多种方式来交换数据:由主节点
到一个或多个从节点;由一个从节点到主节点或其他的从节点,通讯信号可以在从节点之间
传播而不经过主节点或者主节点广播消息到网络中的所有节点。报文帧的时序由主控制
器控制
很高兴为您回答,中诺仪器生产的ZY6014I-VSB型纺织品垂直方向试样火焰蔓延测试仪适用于各类单组分和多组分(涂层、绗缝、多层、夹层制品及类似组合)的纺织物和产业用制品等阻燃性能的测定。用规定点火器...
请参考:JJG (铁道) 157-2004、JJF (铁道) 601.4-2004、JJF (铁道) 601.7-2004、JJG (铁道) 130-2003、
网线测试仪除了测试线缆的连通性外,还能提供其他有关线缆性能的测试吗
简易型的就只能测试线缆的连通。综合型的能测试网线的传输距离和带宽等。
1998 的十月,在德国Baden Baden召开的汽车电子会议上LIN 总线的设想首次被提出
1999 LIN 联盟成立(最初的成员有 奥迪, 宝马, 克莱斯勒, 摩托罗拉, 博世, 大众和沃尔沃)
2000 LIN 联盟开始接收第一批成员
2001 第一辆使用 LIN 总线汽车下线
2002 LIN 规范V.1.3版本发布
2003 LIN 规范V.2.0 版本发布
2004 LIN 总线一致性测试规范发布
2006 LIN 标准规范 V.2.1版发布
2010 LIN 规范包Specification Package Revision 2.2A 发布
LIN联盟最初由 奥迪、 宝马、克莱斯勒、摩托罗拉、 博世、大众和沃尔沃等整车厂及芯片制造商创立,目的是推动LIN总线的发展,并且发布和管理LIN总线规范,制定一致性测试标准和认证一致性测试机构。目前,该联盟正努力将LIN总线推广为ISO国际标准。
LIN(Local Interconnect Network)是一种低成本的串行通讯网络,用于实现汽车中的分
布式电子系统控制。LIN 的目标是为现有汽车网络(例如CAN 总线)提供辅助功能,因此LIN
总线是一种辅助的总线网络。在不需要CAN 总线的带宽和多功能的场合,比如智能传感器和
制动装置之间的通讯使用LIN 总线可大大节省成本。
LIN 技术规范中除定义了基本协议和物理层外还定义了开发工具和应用软件接口。
LIN 通讯是基于SCI(UART)数据格式,采用单主控制器/多从设备的模式。仅使用一根12V 信
号总线和一个无固定时间基准的节点同步时钟线。
这种低成本的串行通讯模式和相应的开发环境已经由LIN 协会制定成标准。LIN 的标准
化将为汽车制造商以及供应商在研发应用操作系统降低成本。
CANopen现场总线设备通信协议测试系统
收稿日期 : 2007- 10- 30; 修回日期 : 2007- 12- 11。 基金项目 :上海市教委自然科学一般项目 ( 05EZ37)。 作者简介 :顾嫣 ( 1985- ), 女 ,上海浦东人 ,硕士研究生 , 主要研究方 向 : 现场总 线、检测技 术 ; 张凤 登 ( 1963 - ),男 , 山东青 岛人 , 教授 , 主 要研究方向 :现场总线、检测技术、自动化装置 ; 刘荣鹏 ( 1983- ),男 , 山东辽城人 ,硕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 : 嵌入式系统、 现场总线。 文章编号 : 1001- 9081( 2008) S1- 0113- 03 CANopen现场总线设备通信协议测试系统 顾 嫣 , 张凤登 , 刘荣鹏 (上海理工大学 光学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上海 200093) ( angelayanyan@ 163. com ) 摘 要:在分析 CANope
基于CAN总线的电缆蠕变量测试系统的开发
利用DSP芯片TMS32LF2407的CAN控制器模块开发了基于CAN总线的电缆蠕变量测试系统,整个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可扩张性,且有实际应用价值。
第1章引言
1。1现场总线简介
1。2历史与沿革
1。3现场总线系统结构与特点
1。4典型现场总线
1。5CC-Link诞生与发展
第2章网络与通信基础
2。1数据通信系统
2。2信号传输与数据编码
2。3数据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
2。4差错控制
2。5开放式通信网络
第3章CC-Link技术
3。1CC-Link概述
3。2CC-Link规范
经4章CC-Link通信协议
4。1协议概述
4。2物理层
4。3数据链路层
4。4应用层
第5章CC-Link兼容产品开发
5。1CC-Link远程I/O站开发
5。2CC-Link远程设备站开发
5。3CC-Link系统的安装规定
第6章CC-Link主站配置
6。1Q系列PLC简介
6。2GXDeveloper开发环境简介
6。3主站模块配置
第7章CC-Link应用实例
7。1基于CC-Link的印刷机墨量控制器设计
7。2多功能火灾预警系统
7。3通用型远程I/O控制器
参考文献
陈启军等编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6-1
字 数:367000
版 次:1
页 数:224
印刷时间:2007/06/01
纸 张:胶版纸
ISBN:9787302150015
包 装:平装
所属分类:图书>>工业技术>>电子通信>>通信>>通信网
CC-Link是一个技术先进、性能卓越、使用简单、成本较低、应用广泛的开放式现场总线。本书在一般介绍网络与通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CC-Link控制与通信技术特点、协议规范、帧格式、链路控制、兼容产品开发、主站配置,特别是通过实际案例介绍了CC-Link远程设备站和远程I/O站的开发手段、开发过程和开发方法,提供了参考设计和经过实验验证的应用系统硬件电路原理图和软件配置程序代码。
本书旨在对CCI。ink技术原理和系统实现给出系统深入的描述,提供CC-Link兼容产品开发与应用指导。本书可作为大专院校自动化、测控技术、仪器仪表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参考书。
第1章引言
1。1现场总线简介
1。2历史与沿革
1。3现场总线系统结构与特点
1。4典型现场总线
1。5CC-Link诞生与发展
第2章网络与通信基础
2。1数据通信系统
2。2信号传输与数据编码
2。3数据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
2。4差错控制
2。5开放式通信网络
第3章CC-Link技术
3。1CC-Link概述
3。2CC-Link规范
经4章CC-Link通信协议
4。1协议概述
4。2物理层
4。3数据链路层
4。4应用层
第5章CC-Link兼容产品开发
5。1CC-Link远程I/O站开发
5。2CC-Link远程设备站开发
5。3CC-Link系统的安装规定
第6章CC-Link主站配置
6。1Q系列PLC简介
6。2GXDeveloper开发环境简介
6。3主站模块配置
第7章CC-Link应用实例
7。1基于CC-Link的印刷机墨量控制器设计
7。2多功能火灾预警系统
7。3通用型远程I/O控制器
参考文献
第1章 引言
1。1 现场总线简介
1。2 历史与沿革
1。3 现场总线系统结构与特点
1。4 典型现场总线
1。5 CC-Link诞生与发展
第2章 网络与通信基础
2。1 数据通信系统
2。2 信号传输与数据编码
2。3 数据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
2。4 差错控制
2。5 开放式通信网络
第3章 CC-Link技术
3。1 CC-Link概述
3。2 CC-Link规范
经4章 CC-Link通信协议
4。1 协议概述
4。2 物理层
4。3 数据链路层
4。4 应用层
第5章 CC-Link兼容产品开发
5。1 CC-Link远程I/O站开发
5。2 CC-Link远程设备站开发
5。3 CC-Link系统的安装规定
第6章 CC-Link主站配置
6。1 Q系列PLC简介
6。2 GXDeveloper开发环境简介
6。3 主站模块配置
第7章 CC-Link应用实例
7。1 基于CC-Link的印刷机墨量控制器设计
7。2 多功能火灾预警系统
7。3 通用型远程I/O控制器
参考文献
它是Intel开发的一种连接北桥和ICH(南桥)的高速并行总线,可在1个时钟周期内传输4次数据。该技术最早应用于i820芯片组,并先后推出了1.0、1.1、1.5和2.0等多个版本。1.0版本的Hub-Link总线工作频率为66MHz,并可提供266MB/s的带宽。而2.0版本的总线位宽由8bit扩展到16bit,相应地,数据带宽也提高到1.06G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