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重点评述了中国CIMS应用示范工程10年的进展与经验;简述了863/CIMS主题工作的总体框架;提出了863/CIMS主题应用示范工程下一步的工作。
21世纪即将来临。经济竞争已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焦点和世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对制造业而言,每个企业皆面临持续多变和不可完全预测的全球化市场竞争,竞争的核心是以知识为基础的新产品的竞争。为提高竞争,制造业必须以最快的上市速度(T)、最好的质量(Q)、最低的成本(C)、最优的服务(S)及最清洁的环境(E)来满足不同顾客对新产品的需求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面对激烈竞争,人们将制造技术与飞速发展着的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系统技术予以有机融合,形成新一代先进制造技术。这些先进制造技术现已成为提高企业敏捷性、柔性、健壮性的关键手段,正推动着制造业进入信息化、集成化、自动化、智能化、敏捷化的新的历史时期。
1. 关于CIM/CIMS的内涵
1973年美国约瑟夫·哈林顿(Joseph Harrington)博士在"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一书中首次提出CIM(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理念。它的内涵是借助计算机,将企业中各种与制造有关的技术系统集成起来,进而提高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其中,特别强调:(1)企业各个生产环节是不可分割的,需要统一安排与组织--"系统的观点";(2)产品制造过程实质上是信息采集、传递、加工处理的过程--"信息化的观点"。
CIM是一种先进的理念,但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直至80年代初,才逐渐被制造领域重视并采用。近十余年,在市场竞争的激励与相关技术进步的推动下,CIM理念及其技术才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与发展。
863/CIMS主题于1986年提出了CIMS计划。我们结合国情,正走着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CIMS之路。今天世界已步入信息时代,CIM/CIMS的理念与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根据多年推行CIMS的实践,可把新的CIM及CIMS的理念概括如下:"CIM是一种组织、管理与运行企业的理念。它将传统的制造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技术、自动化技术、系统工程技术等有机结合,借助计算机使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市场需求分析、产品定义、研究开发、设计、制造、支持(包括质量、销售、采购、发送、服务)以及产品最后报废、环境处理等各阶段活动中有关的人/组织、经营管理和技术三要素及其信息流、物流和价值流有机集成并优化运行,实现企业制造活动的计算机化、信息化、智能化、集成优化,以达到产品上市快,高质、低耗、服务好、环境清洁,进而提高企业的柔性、健壮性、敏捷性,使企业赢得市场竞争"。2100433B
1.新型模板和脚手架技术; 2.钢结构技术; 3.安装工程应用技术; 4.建筑节能和环保应用技术; 5.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6.高性能混凝土技术; 7.高效钢筋和预应力技术; 8.建筑防水新...
这个是没有特别的要求的。按普通的进行做就可以啦。 你可以根据 国家2005规定的建筑面积规范计算出来建筑面积。 然后用 建筑面积乘以 钢筋跟水泥的平方含量,这样就可以 计算出来三万户 需要的钢筋和水泥...
这个的看每户的建筑面积为多少。 一般要求每户的建筑面积为60平左右。 你就按每户60平的建筑面积计算,三万户总计建筑面积 为 180万平。 所以两年 中水泥需求 432000吨的,每年需求216000...
山东渤海活塞集团BH-CIMS应用示范工程通过验收
山东渤海活塞集团BH-CIMS应用示范工程通过验收
山东渤海活塞集团BH-CIMS应用示范工程通过验收
山东渤海活塞集团BH-CIMS应用示范工程通过验收
《水利改革发展30年回顾与展望》系统总结和集中展示了水利行业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成就和经验,并且展望未来。《水利改革发展30年回顾与展望》以陈雷部长在水利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干部大会上的讲话为序言,包括理论篇、综合篇、流域篇和地方篇四个部分。
《水利改革发展30年回顾与展望》适合各类水利工作者阅读。
水利改革发展30年回顾与展望
书名:水利改革发展30年回顾与展望
作者:水利部办公厅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年2月1日
ISBN:9787508472362
版次:第1版
开本:16
《中国建筑节能标准回顾与展望》为《建筑工程标准规范研究与应用系列丛书》之一,从建筑节能基础标准《建筑气候区划标准》和《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出发,以建筑节能设计系列标准,即《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为主线,通过历史资料收集、专家回忆和访谈等形式,全面回顾我国建筑节能标准的发展历程,总结梳理标准历次修订后技术内容的变化、特点,以及重要技术指标的制订依据及发展脉络,并将编制过程中珍贵的历史资料呈献给读者。
《中国建筑节能标准回顾与展望》适合建筑节能领域相关从业人员参考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