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种名 | 翅茎胡枝子 |
引种人 | |
引种时间 | 1963.2.28 |
引种地点 | 杭州植物园 |
引种材料 | 种子 |
引种数量 | 10克 |
美丽胡枝子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测定
目的测定美丽胡枝子不同部位总黄酮的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品,三氯化铝为显色剂,测定波长为272 nm。结果美丽胡枝子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含量分别为:叶1.43%、茎0.40%、根0.39%。结论美丽胡枝子各部位总黄酮的含量从高到低顺序为叶>茎>根。
PEG引发对达乌里胡枝子种子发芽的影响
试验采用不同水势(0Mpa、-0.2Mpa、-0.6Mpa和-1.2Mpa)的PEG-6000溶液对2004年和2006年采收的达乌里胡枝子种子进行0d、1d和2d的引发处理。结果表明:对于2004年采收的种子,引发1d和引发2d均能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发芽速度(p<0.01)。而-0.6Mpa的PEG-6000溶液引发却显著降低了种子的活力指数和发芽速度(p<0.05);对于2006年采收的种子,引发1d和2d均能显著提高种子的活力指数(p<0.01),同时降低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发芽速度(p<0.01)。水势为-0.2Mpa的PEG-6000溶液引发能显著提高其发芽势(p<0.05),而-1.2Mpa的PEG-6000溶液引发却显著降低了种子的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p<0.05)。
翅茎香青,多年生草本,具特殊芳香,高15~50厘米。全株被白色绵毛。茎簇生,单 一不分枝。叶互生,无柄,倒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4~9厘米,宽0.6~1厘米,先端钝圆而微突尖,基部下延成翅,使茎呈棱角状。头状花序顶生,多数排列成伞房状;雌雄异株或杂性,全部为管状花,长约0.8厘米,黄白色。总苞钟形,苞片5列,或7列,银白色。瘦果有小腺点。花期夏秋间。
香青亦同等入药。
药材采集
秋季采。
化学成分
全草含挥发油、甙类、香豆精衍生物、还原性糖、鞣质和酚类等。
药理作用
①镇咳、祛痰、平喘作用
单方翅茎香青治疗慢性气管炎500多例,有效率为79%左右。经1457例老年慢性气管炎使用各种有关翅茎香青的方剂和制剂,都有一定疗效,临床实践证圉,翘茎香青是"白四轮风复方"中主要药物。用二氧化硫为引咳剂,翅茎香青水煎总液及复方制剂对小鼠的镇咳作用不明显,而其乙醇提取物有较强镇咳作用;翅茎香青煎液祛痰效力比复方弱,其挥发油的祛痰作用较好(小鼠酚红测定法);翅茎香青水煎总液对正常豚鼠气管平滑肌作用不恒定,但对组织胺所致气管平滑肌挛缩有明显解除作用,其所含挥发油有较明显扩张支气管的效力;豚鼠离体气管试验证明,翅茎香青水煎总液仅能对抗小量磷酸组织胺的作用(0.1%0.15~0.25毫升),加大组织胺用量,翅茎香青就不能拮抗其支气管痉挛。亦不能对抗乙酰胆碱所致气管平滑肌的收缩。
②消炎作用
翅茎香青水煎总液在体外对金黄色及白色葡萄球菌、宋内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试管法、平板法)。其挥发部分抗菌作用较差,尤以挥发油几无抗菌效力。小鼠腹腔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翅茎香青乙醇提取物有明显体内抗感染作用。兔用其水煎总液后,白细胞数显著增加。
①其他作用
翅茎香青乙醇提取物能明显影响小鼠白发活动,有镇静现象,但无明显镇痛作用(醋酸致痛法,热板法)。其水煎总液与乌拉坦和戊巴比妥有明显抑制中枢的协同作用;未见有抗惊厥(药物性)的作用;能减弱尼可刹米兴奋呼吸作用。静脉注射翅茎香青水煎总液(1:1)能使麻醉兔血压下降,亦可减少兔呼吸量。对离体豚鼠肠管有抑制作用,能明显解除组织胺、乙酰胆碱。氯化钡所致肠管的挛缩。翅茎香青水煎总液(1:2)小鼠灌胃,半数致死量为80.52克/公斤;兔大量灌胃,可出现翻正反射消失、痛反射迟钝、肢体瘫痪、昏睡或呼吸先停,尼可刹米(大量)静脉注射有解救之效。其醇提取物毒性较低。
功用主治
镇咳,祛痰,平喘,消炎。治风寒感冒,急、慢性气管炎,痢疾,肠炎。
临床应用
治疗慢性气管炎
每日用翅茎香青干品6钱制成单味糖浆,或用翅茎冬青4钱、鱼腥草6钱、盐肤木1两制成复方汤剂。片剂及冲剂。均早晚2次分服,疗程10天,一般用二个疗程。采用单方、复方的不同剂型,在不同季节治疗2192例,服药20天,总有效率平均为75.6%,其中近期控制平均9.1%,显效19.5%。掘观察,单方与复方的疗效并无显著差别,但单味糖浆剂将翅茎香青的剂量增加至每日9.6钱时,则近控及显效率可显著提高。翅茎香青的镇咳、祛痰作用较好,平喘作用较差,病程的长短与疗效的关系不大,但单纯型的疗效略高于喘息型,重症的疗效次于轻症。部分病例在2个月及1年后复查,有效率不断下降,复发率逐步上升,复发原因主要为感冒诱发。副作用主要为咽喉干燥,能自行消退,无需特殊处理。
目中文名: | 管花目 |
科编号: | 325 |
科中文名: | 苦苣苔科 |
科拉丁名: | Gesneriaceae |
属中文名: | 吊石苣苔属 |
属拉丁名: | Lysionotus |
种中文名: | 翅茎吊石苣苔(变种) |
种拉丁名: | Lysionotus serratus D. Don in Edinb. var. pterocaulis C. Y. Wu ex W. T. Wang in Guihaia |
其它属名: | |
种下等级: | |
生境: | 生山谷石上 |
海拨低限: | 1200 |
海拨高限: | 1500 |
是否中国特有: | 是 |
是否引种栽培: | 非人工引种栽培 |
国外分布: | |
国内分布: | 云南 |
所在卷册: | 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