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获奖序号 |
20050008 |
||
项目名称 |
长江三峡库区移民迁建新址重大地质灾害及防治研究 |
||
主要完成单位 |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成都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技术方法研究所、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南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 |
||
主要完成人 |
殷跃平、唐辉明、李晓、盛谦、胡瑞林、刘佑荣、丁秀丽、许模、胡卸文、李洪涛、马凤山、刘真、胡新丽、林彤、彭清元 |
||
获奖证书编号 |
KJ2005-1-8 |
||
奖种 |
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 |
||
等级 |
一等 |
此项目:开展库区重大地质灾害与防治理论研究,紧密结合移民迁建工程,研究、推广地质灾害防治关键技术与成熟经验,对滑坡防治、高边坡防护进行示范整治,提出优化方案和技术示范及安全先进的技术方法,制定《长江三峡工程库区滑坡灾害防治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滑坡灾害防治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形成一套地质灾害应急抢险的技术方法体系。建立滑坡体土地开发利用模式和开发性治理、绿色设计的指导思想;将水流泥砂计算与冲刷塌岸预测分析进行岸坡稳定性预测评估(施工期20、40、80年),揭示巴东组易滑地层的易滑机理;提出了土石混合体滑坡概念及精细结构建模方法,模型生成技术;将离心模拟技术应用于超高多级加筋挡土墙研究、试验。首次全面系统研究三峡库区移民迁建新址重大地质灾害及防治研究。基于治理的滑坡体系开发利用思路,成功实施了示范工程。水流泥砂计算与冲刷塌岸相结合的塌岸预测,土石混合体精细结构建模方法及模型自动生成技术具有创新性,滑坡结构锚固作用机理等定量研究形成的一套技术方法处国内领先地位。巫山新城区秀峰寺滑坡示范,增加10公顷土地,解决了54×104 m3 弃渣堆放,保护旅游景观;实施10多处复杂地质高边坡防护示范工程,提供了多种高边坡防护工程示范,进行了大、中型试验,为库岸防护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储备。社会经济效益显著,国务院三峡建设办公室移民安置司,链黄指挥部;重庆市移民局、湖北省地质灾害防治中心证明:该项目为三峡二期移民中主要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1997、1998、1999主编库区迁建区地质灾害调查报告,库区地质灾害预警工程,建设总体规划及相关技术规程的编制,参加多次多项应急和抢险对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起到重大作用,获三峡建委"先进移民工作者"称号。巫山移民局证明节约防治经费3亿元。
长江三峡修建的意义是它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理由:三峡工程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水库全长600余千米,平均宽度1.1千米;水库面积108...
利:减少长江中下游的洪涝灾害,调节长江局部小气候,开发出了新的旅游资源,为中东部提供丰富的电力资源。弊:破坏了原有的文胜古迹与生态环境,移民安置成了隐患,战争时成为极大的危险因素。
从功能看应该有三峡水力输变电工程、防洪泄流工程。水利枢纽应该是三峡,葛洲坝水库三峡工程包括两岸非溢流坝在内,总长2335米。泄流坝段483米,水电站机组70万千瓦×26台,双线5级船闸+升船机。竣工后...
长江三峡库区
长江三峡库区 香溪河航道建设工程 质量监督报告 宜昌市交通基本建设质量监督站 1 2006年 12月 29日 三峡库区长江三峡库区香溪河航道建设工程 质量监督报告 一、概述 1、建设规模、技术标准及完成投资 香溪河干流自北向南流经兴山县的高阳镇、峡口镇,于游家河处进 入秭归县境内,经贾家店、官庄坪、向家店等集镇,在秭归香溪镇注入 长江。干流长 37公里,支流建阳河发源于空树坪,长 52.6公里,自东向 西在峡口镇汇入香溪河,其中建阳坪至峡口段长 7公里。 为保证三峡工期蓄水达到 135 米后,能快速发挥效益, 2001 年 11 月 8日,湖北省交通厅以鄂交计 [2001]669 号文下达《关于香溪河、沿渡 河航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2002年 7 月 24日,湖北省交通厅 以鄂交基 [2002]366 号文下达《关于香溪河航道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 , 同意香溪河航道工程设计建
甄习春 主编的《河南省地质灾害及防治研究(上下)》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主要内容为河南省地质灾害情况综述,以及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等;下卷主要内容为河南省主要市县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全书系统总结了河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近10年来取得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成果,可供从事地质灾害监测工作的相关人员阅读。
本项目整合了现今成熟的地质灾害防治理论体系和监测预警技术体系,研究开发重庆市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与防治技术体系,并以重庆市万州区作为主要先期建设试验监测台网示范区开展监测预警工作。其特点为: 1)首次系统开展了库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完成预警工程规划,编制并颁布实施了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及地方技术规范4部,填补了区域地质灾害研究以及地质灾害评估、勘察、治理方面技术标准的空白; 2)深入进行了地质灾害发生机制与预报模型研究,并采用数值模拟等多种手段研究了地质灾害体稳定性及其成灾诱因的多因素耦合成灾机理,提出了地质灾害体稳定性的分析评价方法; 3)将先进的监测技术与无线通讯技术相结合,研发了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中心系统软件及遥测仪器控制软件,实现了对遥测台网仪器的实时控制及监测数据的实时处理,建成了全国一流的库区地质灾害监测网络体系; 4)提出了基于气象条件的地质灾害危险度等级预报方法,率先开发了地质灾害气象预报业务平台(已被纳入国家气象局推广项目)并投入业务运行; 5)首次提出了一套完整的适合于地质灾害的灾情评估模型,研制了基于GIS的滑坡灾变智能预测集成分析系统,建立了示范区地质灾害数据库和灾情评估系统; 6)提出了以地质灾害灾变综合信息为预报判据的地质灾害体集成智能预报模型,集成了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并投入试运行; 7)以本项目为依托,培养博士后3名、博士生6人、硕士生32人,各种技术培训34220余人次,发表相关学术论文70余篇。 经过5年多来的工程实践,成果己由示范点推广应用于万州、奉节、巫山等区县的地质灾害和高边坡监测预警并在库区己建成1100余个流动监测站,覆盖近100个大型滑坡。项目实施近两年来已成功预报39次,避免人员伤亡近千人,减少经济损失近两亿元。按推广覆盖三峡重庆库区的25%计,每年将减少和节约各种地质灾害防、治、救灾资金约20亿元。 2100433B
成果登记号 |
20110013 |
项目名称 |
重大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及应急救灾关键技术研究 |
第一完成单位 |
中国地质调查局 |
主要完成人 |
殷跃平、吴树仁、李铁锋、宋军、张青、李晓春、石菊松、李滨、曹修定、刑爱国、闫金凯、温铭生、孙萍、史彦新、吴陶、张春山 |
研究起始日期 |
2006-01-01 |
研究终止日期 |
2009-12-01 |
主题词 |
重大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应急救灾关键技术 |
任务来源 |
国家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