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解剖特征:茎解剖特征与篦齿眼子菜P. pectinatus相似,但在叶中,本种机械束较发达。
分布于我国西藏。
生长于湖泊中。
在园林用途上是湖泊、池沼、小水景中的良好绿化材料。草食性鱼类的良好天然饵料。我国一些地区选其为囤水田养鱼的草种。 还可作绿肥。 幼嫩茎叶可作蔬菜食用。 一是建立地平沟畅、保水性好、灌溉自如的水稻生产环...
菹草Poogeton crispus:又叫虾藻、虾草。眼子菜科,眼子菜属。具近圆柱形的根茎。茎稍扁,多分枝,近基部常匍匐地面,于节处生出疏或稍密的须根。叶条形,无柄,长3-8cm,宽3-10mm,先端...
茎皮可造纸及制人造棉 黄荆树果实(黄荆子)及根、茎、叶可入药;四季均可采,以夏秋采收为好。◆根、茎洗净切段晒干,叶、果阴干备用,叶亦可鲜用。根、茎:清热止咳,化痰截疟。用于支气管炎,疟疾,肝炎;◆ 叶...
沉水草本。根茎发达。茎圆柱形,上部多分枝;节间长达6-12厘米,通常在下部较长,上部较短。叶线形,极长,在茎的下部长可达50厘米,向上逐渐较短,最上面的叶长5-12厘米,叶宽1-1.5毫米,近于笔直,具纵的沟槽,先端钝,顶部稍向后反卷,基部与托叶贴生成鞘;叶鞘纤长,在茎的下部长可达14厘米,绿色而带淡红褐色,边缘白色,顶端具长15-23毫米的略白舌片。穗状花序顶生,长约2厘米,具花4-5轮;花序梗短,长25-35毫米;花小,花柱短,柱头卵形。果实斜倒卵形,长约3毫米,宽约2毫米,背部钝圆而稍呈肋状,果喙呈短尖头状。
草坪、花坛、草本地被栽植分项
绿 1-1-4 草坪、花坛、草本地被栽植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工程名称: 烟台开发区海滨假日花园 A区地块绿化及景观工程 部位: 基 本 项 目 项 目 质 量 情 况 等级 1 2 3 4 5 6 7 8 9 10 1 栽植放样 2 土地平整及施肥 3 草 坪 籽播或植生带 草块移植 散铺 4 切草边 5 花坛、草本地被 检查 结果 基 本 项 目 检查 项,其中优良 项,优良率 % 评定 等级 工程负责人: 工 长: 班 组 长: 核定 等级 质量检查员:
草坪和草本地被植物养护验收记录表
草坪和草本地被植物养护验收记录表 编号: 工程名称 丹阳小区、金城小区及宁海小区景观改造工程施工第四标段 分部工程名称 苗木种植 验收部位 人行景观轴主道区 施工单位 烟台大地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项目经理 康文玲 施工执行标准 名称及编号 Ⅰ: CJJ/T 82-99 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Ⅱ: DB11/T212-2003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分包单位 / 分包项目经理 /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 (建设 ) 单位验收记录 主 控 项 目 1 修剪 Ⅱ第 5.3.2.1-5.3.2.3 符合要求 同意验收 2 浇水 Ⅱ第 5.3.3.1-5.3.3.3 符合要求 3 病虫害防治 Ⅱ第 5.3.6.1-5.3.6.4 符合要求 4 一 般 项 目 1 施肥 Ⅱ第 5.3.4.1-5.3.4.4 符合要求 同意验收2 除杂草、补植 Ⅱ第
菹草是一种比较典型的秋季发芽、越冬生长的沉水植物。夏季,多数植株衰败死亡。菹草繁殖主要靠殖芽,殖芽发芽于10月初(湖边水沟内的殖芽发芽于9月中旬),平均水温低于23℃。随着水温下降,殖芽的发芽率提高,发芽最适时间为10月底到11月初,平均水温20℃左右。发芽时间可延长到次年1月。生长速度以10-11月和3-4月较快。3月下旬至7月为开花结实期和殖芽形成期。殖芽成熟后落入湖底,7-9月,水温25-33℃,殖芽在湖底度过夏季休眠期,大多数植株逐渐衰败死亡。水温是影响菹草殖芽休眠和发芽的主要因素,当水温高于25-30℃时,殖芽处于休眠状态,低于20-25℃时,殖芽发芽。 花果期4-7月。
菹草是世界广布种。中国南北各省区均有分布。 广泛生长在湖沼、池塘、河沟和稻田。菹草的生长时期与大多数水生植物有所不同,冬、春生长良好,对水域的富营养化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1880年,达尔文设计了实验,研究光照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他首先让胚芽鞘受到单侧光刺激,发现其弯向光源生长。其次,他切去胚芽鞘的尖端,再用单侧光照射,发现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再次,他将胚芽鞘的尖端用锡箔罩子罩起来,再用单侧光照射,发现胚芽鞘直立生长。最后,他发现如果单侧光只照射胚芽鞘的尖端,胚芽鞘仍弯向光源生长。于是,达尔文经过实验最终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单侧光的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当这种刺激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就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得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
1910年,詹森切除了胚芽鞘的尖端,并在切除的尖端和切口之间放入了琼脂片使其隔开,他发现胚芽鞘仍然弯向光源生长。于是他推测胚芽鞘顶尖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1914年,拜尔将胚芽鞘的尖端切下,并放置在切口的一侧,将其置于黑暗中培养,发现胚芽鞘向放尖端的对侧弯曲生长。此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向光生长的原因是顶端产生的刺激在下部分布不均匀而造成的。而且此实验初步证明尖端产生的刺激可能是一种化学物质。
1928年,荷兰科学家温特把切下的燕麦尖端放在琼脂块上,一段时间后.移走胚芽鞘尖端,并将琼脂切分成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他发现胚芽鞘向放置琼脂块的对侧弯曲生长。于是,通过这个实验,温特进一步证明了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此物质向下运输,能够促进下部的生长。温特将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
1942年,科学家从一些植物中分离出了能够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并命名为吲哚乙酸(IAA)。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