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财务管理人员作为企业的核心人物,在企业的经营运作中起到举足轻重的地位世界经济正在经历的金融危机,凸显出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财务人员在企业的资金运作与风险控制的过程中没有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风险与机遇是并存的。正处于金融复苏中的中国企业,在面对市场竞争的加剧,经营风险的加大的同时,还存在着会计人员仍普遍存在不注重内部成本管理,成本分配方法单一,成本报表编制不及时,成本预算和控制流于形式等弊端问题,无法满意的实现对资金的良好驾驭和管理。 随着经济全球化,财务经理人的角色也在发生改变。就像张磅先生在《财务人员的奶酪》的演讲里所说的,如果只是抱着旧的奶酪那是在“等死”,因为旧的奶酪总有一天会被消耗完的,财务经理人也要去寻找新的奶酪。立足于我国的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目标,我国财会人员尚存在许多的缺陷和不足,这带给财务经的理人的是一个证实自己实力的机遇。 财务经理人兼具管理者、融资者和综合人员的三重身份,区别于普通的会计职能,而更多的将是挑起外汇风险管理、国际资本市场运作、国际投资运营资本管理和国际纳税管理的重任。他们不仅要负责整个企业正常运作,保护保存企业资产,但同时也要使股东利益最大化,平衡短期和长期利益,降低风险增加收益。 全球性竞争日益激烈,信息产品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的高速进步,使企业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界必须对环境进行深入分析,采取新的管理方式,谋求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强化企业经营管理势在必行。因此,越来越多的财会从业人员开始关注并加入到财务经理人这个新兴职业当中来,开始寻求会计职能以外的增值、管理等职业才能,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个人权威,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专业权威。财务经理人为未来的财务经理人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在商业环境日益严苛的今天,企业对财务经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财务经理的职能绝不再仅仅是管理好核算、信息整合、反映和资金,更需要介入公司战略决策、全面运营管理的运筹帷幄之中。全方位从营运资本控制、财务比率运用、预算管理、成本管理、项目管理、税务筹划、融资管理等方面入手掌握这些精髓和要点,快速提高自身的财务经理综合能力,并将这些原则、理念、方法和经验灵活应用于财务经理这个职能复杂且丰富的专业岗位,在达成业绩的同时,把自己打造成为卓越的高级财务经理人!
了解财务经理的职责与定位掌握各类财务分析手段,帮助确定企业的改进方案
明确经营分析中所遇到的关键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把握预算管理来提升公司的经营效率掌握先进的成本管理手段,从而在生产管控中提高公司竞争优势
学习纳税筹划的主要技巧,帮助企业合理避税
巩固项目管理中的财务分析与管控,提高项目投资回报率
掌握融资的主流方法和工具,进一步加强公司融资效率险
什么是一个财务经理人?财务经理人就是公司财务的管理者,这种传统的定义已不合时宜了,因为大批以个人方式作出贡献的专业人员在企业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层级制度受到了挑战。
---“经理人”已成为我们当今生活中一个高频率用词,随手拿来一份报纸或一本杂志,都不难看到“经理人”这个词。“经理人”一词来自英文中的“manager”。
---经理人就是老板
---什么是“经理人”?大多数人都会回答说,“经理人”就是“老板”。但是,当飞机场旁边擦皮鞋小摊上的招牌写着“经理:约翰·史密斯”时,每一个看到这招牌的人(至少在美国是这样)都知道,史密斯经理并不是“老板”,也不是所有者,史密斯经理只不过是擦鞋摊的雇工,其职权及薪水大概仅比擦鞋工略高出一点点而已。
---德鲁克认为,在管理的早期历史中,“经理人”被定义为“对其他人的工作负有责任的人”。这个定义符合当时的需要。它使经理人的职能同“所有主”的职能相区别。它明确地表示出管理是一项可加以分析、研究并系统地改进的特殊工作。这个定义把重点放在基本上是当时新出现的、完成社会经济任务的大型永久性组织上。
---然而,这个定义实难令人满意。事实上也从来没有使人满意过。从一开始,企业中就有些常常是处于负责地位的人,显然属于管理班子之中,但并不为其他人的工作负责。例如,一个公司中的司库,负责公司中资金的供应和使用,他可能有一些下属,从这个意义上说来,他是一位经理人。但司库本人显然从事绝大部分的司库工作。他同向公司提供资金的人,同金融社会等打交道。他是一个“以个人方式作出贡献的人”,根据传统的定义,他不是一位经理人。但他却是高层管理团队的一位成员。
---一位在公司中负责市场研究的人可能领导着许多人,因而是传统意义上的一位经理人。但从其担任的职能和作出的贡献来讲,他所领导的人或多或少,或者完全没有,都不会有什么差别。一位完全不领导什么人的人在市场研究和市场分析方面完全可以作出同样的贡献。他如果不是被迫把大部分时间用在他的下属和他们的工作上,他甚至可以作出更大的贡献。
---按照传统的定义,即:一位经理是一位“对其他人的工作负有责任的人”,我们就应该说他是“市场研究人员的经理”,而不应该说“市场研究经理”;然而我们惯用的称谓却是“市场研究经理”。这毕竟是正确的称谓,因为这一称谓充分道出了管理职位的责任是什么以及应该是什么,应该如何衡量担任该管理职位的人的绩效。
---这种传统的定义已不合时宜了,它已成为有效的管理、有效的组织和真正绩效的一种障碍。企业中增长得最快的是各种以个人方式作出贡献的专业人员。他们都对公司创造财富的能力、企业的发展方向及其绩效有着重大的影响。但是,他们通常并不是什么上司,也不为其他人的工作负责。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显然又不是经理。
---这种人虽然首先在技术研究工作领域中作为一个独特的集团涌现出来,但却不限于这个工作领域。实验室中的高级化验师负有重大的责任并作出重大的决策,其中有许多影响是无可挽回的。同样的情况也适用于那些深入思考和制定公司的组织并设计出各种管理职务的人,不论他们的头衔是组织规划师或管理发展部主任。此外还有高级成本会计师,他决定并分配各项成本。他为管理当局制定衡量企业绩效的标准,事实上他在很大程度决上决定着是保持或是放弃某项产品。属于同一范畴的人还有:负责制定和保持公司产品质量标准的人;负责建立公司销售系统的人;以及广告主任,他可能负责公司的基本推销政策、公司的广告信息及其应用的手段以及广告效果的衡量。
---在组织结构中,以个人方式作出贡献的专业人员成了一个问题,对他自己来说也成了一个问题。而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种传统的定义。这些专业人员的头衔、报酬、职能、职业机会都混乱不清,成为不满和摩擦的一种原因。有必要更灵活地把管理集团的人员安排到各种任务小组、工作小组和其他组织单位中去。这种组织单位不符合传统的“直线组织”的概念,即其中一个人是上司,其他人是下属的一种组织。
---换言之,在实际情况下,传统定义中的“经理人”虽然是“上司”,但有时也得编排在某一个特定的团队之中。传统定义中并非经理人的专业人员成了团队的领导人,而传统定义中的“经理人”在团队中反而成了一名配角。因此,“经理人”和“非经理人”的传统划分已不再适用于今天的现实。
---经理人的新定义
---因此,今天已到了迫切需要研究“经理人”的新定义的时候了。20世纪50年代初期,首次有人试图解决这一问题。那就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他们在经理人的定义中补充了一个新的定义:“一个以个人方式作出贡献的专业人员”,从而使专业人员有“平行的发展机会”。这就可能对一个从事“专业”工作的人付给恰当的报酬,而不一定要提升担任一种“经理人”的职务,即提升到对其他人的工作负有责任的位置以后才能得到较高的报酬。
---但是,这种办法并没有完全解决问题。采用这种办法的公司说,专业人员的不满仍未能完全消除;充其量只不过是略为缓和而已。专业人员认为真正的“升迁”之路,仍以进入“管理圈子”为标准,仍以担任“上司”为标准。按照这个新定义,以个人方式作出贡献的专业人员虽然是跻身于管理世界之中了,可是管理世界却分成了两半。一半是“做自己的工作”的经理人,另一半是“管理他人工作”的经理人。这种划分的结果,强调的仍是权利和职权而不是责任和贡献。
---在美国之外,这个问题可能更糟。在日本,以个人方式作出贡献的人完全没有提升的机会。年资条例迫使资格老的日本人都成为一个行政管理人员——其结果是,最能干的新闻记者被迫终止写作,最能干的科学研究工作者停止研究而成为“研究经理”。
---因此,在确定一个组织中负有管理责任的人时,较为恰当的是强调指出其首要标志不是对人员的指挥,而是对贡献的责任。明确的标志和组织的原则应该是职能而不是权力。
---但是,这些人应该叫做什么呢?许多组织提出了一些新的定义或试图给一些老的术语以新的意义。最好的办法也许不是造出一种新的术语,而是沿用流行的叫法,叫做“管理集团”。在管理集团中,有的人的职能是传统意义上的管理职能,对其他人的工作负有责任;另有些人承担一些特殊的工作而并不承担对其他人的工作负有责任的责任;第三种人有些模糊不清并处于两者之间,其职务或者是工作小组或任务小组的组长。这并不是一种很好的、更谈不上是尽善尽美的解决办法。在每一个组织中总有些人是真正的专业人员,他们只不过是一般的工作人员而并不把自己看成是管理集团中的一部分。他们愿意继续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基本上不大关心他们所属的整体。他们所关注的是他们技术上或职业上的技能,而不是他们的组织。一个人事部门中的心理学家把自己看成是一种专业人员——即是其学术专业界中的一员——而不是某一公司的一位经理人员。
---针对以上情况,德鲁克建议把管理集团中的所有成员都叫做管理者executive),而在整个组织中只有四个级别:初级管理者、管理者、高级管理者、公司管理者;于是我们就有了一个包括管理职位和非管理职位两者在内的级别制度。那么,我们就可以这样来描述一个人的地位了,例如“热处理高级工程师”、“成本控制管理者”,从而把级别和职能区别开来。这种制度可能比试图建立“平行阶梯”的制度更能取得成功。
了解公司总体财务战略
财务战略是指公司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宏观经济发展状况和公司发展战略,对财务活动的发展目标、方向和道路,从总体上作出的一种客观而科学的概括和描述。财务战略的选择,决定着企业财务资源配置的取向和模式,影响着企业理财活动的行为与效率。企业总体财务战略是否明晰关系到集团筹资、投资、分配等各方面的决策。尤其对拥有上市公司及多元化经营的集团公司来说,由于管理跨度大,资金调控频繁,财务战略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CFO在这个阶段还不适于讨论企业财务战略是否符合企业客观情况,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进一步了解企业的状况。
企业财务定位是否明确
财务定位是指公司经营管理中对财务职能的具体要求。由于每个企业文化的区别,以及管理习惯和CEO的管理理念的影响,不同企业对企业的财务定位有较大差异。从理论上讲,一般有两个基本思路,一是定位于管理型,二是定位于监督型。这两种财务定位并非是两个极端,而且实践中往往这两个定位是混合在一起的,只是存在取向上的差别。财务定位对一个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企业整体财务功能在内部管理活动中的作用。而且财务定位还对企业财务战略的形成与实施有直接的影响,因此,CFO必须了解企业的财务定位,才能进一步掌握企业的财务管理状况。
企业的财务管理体制是否完善
财务管理体制是指规定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权责利关系的企业管理制度,是财务关系的具体表现形式。一般来说包括企业投资者与经营者之间的财务管理体制和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体制两个层次。主要涉及到财务责任、财务权限、财务利益等方面的内容。
我国的财务管理体制,基本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两权合一”型,就是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为一体的财务管理体制,一般适用于小型企业、合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等。其集中表现是集权的财务管理体制,往往是“一支笔”的处理方式;另—种是“分权”型,就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财务管理体制,一般适用于集团公司。对集团公司来说,财务管理体制是明确集团各级财务管理机构的财务权限、责任和利益的制度,其核心问题是如何配置财务管理权限,其中又以分配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财权为主要内容,一般是采取集团总公司――下属事业部公司――子公司三级管理体制的模式。
企业的财务管理体制直接影响企业财务功能的实现,而且,财务管理体制的设置还直接影响到财务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的划分。财务总监、财务经理和一般财务人员之间的职责和权限的设置,也会影响到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
因此,CFO要重点了解企业的财务管理体制,这是CFO融入企业管理之中的钥匙。当然也存在CFO无法适应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情况,这时CFO就应该考虑是否继续工作下去了。
企业财务管理的运行机制
企业财务管理的运行机制是指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基本执行规则和程序。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只有在良好的财务管理运行机制保障下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由于企业财务管理的运行机制往往决定于企业的管理文化和管理理念,这也是CFO们最难以处理的问题。如何使企业的财务管理的运行机制与CFO自己认同的财务管理的运行机制相对接,对每个CFO来说都是一个痛苦的选择。
财务管理控制体系
财务管理控制体系是指企业进行财务控制的一系列具体制度。财务管理控制体系具有唯一性,也就是说不同的企业必须设计不同财务管理控制体系。财务管理控制系统的核心是预算管理,其他管理控制系统则处于从属地位,如KPI指标体系、作业管理等都通过一定的接口与预算管理对接。CFO应该深入的了解企业的财务管理控制体系,对财务管理控制体系的调整和改革是CFO的重要工作之一。
风险预警体系是否健全
财务预警体系是指对企业的财务危机状况进行监测,并发出警情信号,及早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防范的体系。企业建立财务预警体系可以有效的发现、控制和化解企业财务危机,保证企业的生存。财务预警体系对集团公司来说尤其有重要的意义,集团公司由于管理的跨度较大,通过财务预警体系可以有效的控制下属企业的财务危机。CFO在第一次了解企业财务预警体系的同时应该坐相应的测试,以增加对财务预警体系的实质性认识。
财务管理软件系统
由于财务管理的复杂性,其需要处理大量的财务和非财务数据,因此使用财务管理软件系统是搞好财务管理工作的物质保证,可以极大的提高财务系统运行效率。
认为上述问题是CFO对企业的财务管理状况的基本认识,仅仅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还是不够充分的。因此CFO还应该了解其他方面的情况,笔者认为主要包括如下几个问题:
1企业管理组织结构(如是集团公司,还应该了解母、子公司结构及股权比例);
2、企业的主要业务和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
3、企业的未来发展战略目标定位;
4、企业采取的会计政策;
5、企业的管理章程及现行各项管理制度或文件;
6、企业财务结算制度与执行情况;
7、企业内部审计情况;
8、其他需要了解的问题。2100433B
监理现状及发展方向
—1— 工程建设监理制度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摘 要: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建设领域的深入发展, 我国建设工 程监理行业随之迅速发展, 但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应 该加以完善法规体系、健全监督机制、 优化管理企业结构、 提高 监理人员素质等措施。 关键词: 建设工程,监理;制度,发展方向 一、前言 我国自 1988 年实行工程建设项目监理制以来,建立了一支 为投资者提供工程管理服务的专业化监理队伍, 打破了过去一个 工程建设项目成立一个指挥部, 临时组织或聘用几个管理人员进 行自筹、自建、自管的独立分散管理状况, 初步实现了工程管理 方面与国际惯例的接轨, 逐步落实了项目监理责任制, 但监理制 度在推行近二十年中, 因诸多因素仍存在许多问题, 严重影响着 监理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为进一步完善工程建设监理制度, 提高 监理人员整体素质, 提高工程咨询管理水平, 本文针对我国建设 工程监理行业
建材职业经理人是指运用全面的经营管理知识和丰富的管理经验,独立对一个建材公司(或一个部门)开展经营或进行管理的人。
建材职业经理人,是全国建筑材料行业职业经理人的简称,也可简称BMPM人。
建材职业经理人的身份,一般是负责公司建材生产、经营运作和供应管理的经理,也可以是与公司的建材业务有着密切联系的从事财务管理、行政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等工作的管理负责人。
在建材行业,建材职业经理人持有BMPM证。
职业经理人是决定企业命运的关键,是企业生存、发展的脊梁。因此,职业经理人的行为不仅影响着企业的整体形象和发展环境,而且也决定着企业的成败。为了规范蒙西集团职业经理人队伍的行为,监督其正确履行职责、行使权力,保障集团的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守则。
本守则要求蒙西集团职业经理人必须遵守"十做到"、"十禁止"。
一、职业经理人“十做到”
(一) 掌握相关法律、法规,熟悉市场经济规则,做到守法经营,诚信处事。
(二) 要求员工遵守的规章,职业经理人必须带头遵守,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三) 重大决策,要严格履行程序。属职业经理人职权范围内的,要集体研究决定;不属于职权范围内的,要根据决策内容,按有关程序报上级部门或董事会、股东大会决策。做到角色定位准确,行使权力合规。
(四) 议定事项,要充分发表各自的意见、建议,决议一经形成,必须坚决执行。做到有话讲当面,不当事后诸葛亮。
(五) 正职要调动副职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好副职的作用,做到分工明确、职责分明,责权对等;副职要依据职权范围,行使好权力,为正职负责,切忌越权行事、滥用职权。
(六) 要互相理解、相互信任,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不得相互猜疑,斤斤计较,掣肘拆台。
(七) 当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短期目标与长远发展发生冲突时,做到竭力维护全局利益,着眼长远发展,不得因维护局部利益而损害全局利益;追求眼前利益而不顾及长远发展。
(八) 对下属的评价、任用必须凭绩效,绝不能以个人的感情、好恶来行事,做到对事不对人,荐贤举能,任人唯贤。
(九) 经常与下属交流沟通,倾听员工的意见、建议,做到下层情况心中有数,合理的意见、建议虚心采纳,切忌脱离群众,高高在上。
(十) 在对外业务交往、公众场合以及与亲朋、员工交谈中,严格保守公司商业、技术秘密以及暂未公布的重要会议内容,做到不该说的话坚决不说。
二、职业经理人“十禁止”
(一) 禁止因不作为或不负责任给公司造成任何财产、声誉损失。
(二) 禁止将公司现金以个人名义开立账户存储。
(三) 禁止将公司资金挪用或借贷给他人。
(四) 禁止未经集体研究而擅自将公司资产低价出售。
(五) 禁止以任何形式侵占公司财产。
(六) 禁止接受他人贿赂。
(七) 禁止未经集体研究擅自以公司资产对外提供担保。
(八) 禁止利用职权直接、间接向亲友或亲友管理、持股的企业采购物资以及为其亲友经商提供其它任何便利条件。
(九) 禁止利用职权将直系亲属安排到本人所在公司内就业。
(十)禁止在公司任职期间从事第二职业。
经过全国建筑材料行业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办公室评价专家委员会评价考核通过的建材职业经理人,将统一持有全国通用、专业统一、经过认证的《全国建筑材料行业职业经理人资质证书》、《人才素质测评证书》。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