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如今电器已经成为了我们家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过与此同时,家用电器带来的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成为了大家关注的问题。其实,大多数人会对家电辐射产生恐惧是因为对它缺乏了解。
家用电器电磁辐射的种类不止一种,家用电器电磁辐射分为工频辐射和射频辐射。工频指的是工业和民用的交流电源频率,当电流通过电器时,会有磁场产生,磁感应强度随着电流强度增大而增大,家里的电吹风、电磁炉、电视机、电冰箱等产生的就是这种工频辐射,通常对人体影响较小。射频则是可以辐射到空间的中高频电磁波,频率范围在100kHz~300GHz之间,电脑、手机、路由器、微波炉等电器就会主动向外侧空间发射电磁波形成辐射。
虽然家电的电磁辐射低于安全标准,但是电磁辐射也不是多多益善的营养品,所以,如果能有一些方法帮助我们在使用家电时进一步减少电磁辐射,那当然是极好的。建议大家通过以下方式减少电器辐射的影响:
选择有3C质量认证的电器。
严格遵照说明书使用电器。
尽量少直接接触辐射源。
尽量减少使用时间,使用时保持一定安全距离。
人与彩电的距离应在4至5米,与日光灯管距离应在2至3米;开关冰箱门时最好距离半米远,使用微波炉时,按完启动键后先离开,等它结束运转后再来取食物;而使用吹风机时,最好与其保持5厘米的距离,和电磁炉保持40厘米以上的距离。
1.热效应
人体的70%以上都是水,水分子内部的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是一种极性分子,而这种极性的水分子在接受电磁辐射后,会随着电磁场极性的变化做快速重新排列,从而导致分子间剧烈撞击、摩擦而产生巨大的热量,使机体升温。当电磁辐射的强度超过定限度时,将使人体体温或局部组织温度急剧升高,破坏热平衡而有害人体健康。随着电磁辐射强度的不断提高,呈现出对人体的不良影响也逐渐突出
2.非热效应
人体的器官和组织都存在微弱的电磁场,它们是稳定和有序的,一旦受到外界低频电磁辐射的长期影响,处于平衡状态的微弱电磁场即会遭到破坏。低频电磁辐射作用于人体后,体温并不会明显提高,但会干扰人体的固有微弱电磁场,使血液、淋巴和细胞原生质发生改变,造成细胞内的脱氧核糖核酸受损和遗传基因发生突变,进而诱发白血病和肿瘤,还会引起胚胎染色体改变,并导致婴儿的畸形或孕妇的自然流产。
3.累积效应
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作用于人体后,对人体的伤害尚未来得及自我修复之前(通常所说的人体承受力—内抗力),再次受到电磁辐射的话,其伤害程度就会发生累积,久之会成为永久性病态,甚至有可能危及生命。对于长期接触电磁辐射的群体,即使受到的电磁辐射强度较小,但是由于接触的时间很长,所以也可能会诱发各种病变,应引起警惕。
1.影响通信信号
当飞机在空中飞行时,如果通信和导航系统受到电磁干扰,就会同基地失去联系,可能造成飞行事故;当舰船上使用的通信、导航或遇险呼救频率受到电磁干扰,就会影响航海安全;有的电磁波还会对有线电设施产生干扰而引起铁路信号的失误动作、交通指挥灯的失控、电脑的差错和自动化工厂操作的失灵等。
2.破坏建筑物和电气设备
在高压线网、电视发射台、转播台等附近的家庭,不仅电视信号被严重干扰,而且居民因常受电磁辐射而可能感到身体不适。
3.影响植物的生存
在长期存在电磁辐射的区域,如微波发射站所面向的山坡,有可能会造成植物的大面积死亡。
4.泄露计算机秘密
电脑的电磁辐射会把电脑中的信息带出去。虽然电脑的生产厂家为防止外泄的电磁辐射干扰其他电子设备,为电脑制订了电磁辐射的限制标准,但外泄的电磁辐射仍具有不容忽视的强度如电脑显示器的阴极射线管辐射出的电磁波,其频率一般在6.5MHz以下。对这种电磁波,在有效距离内,可用普通电视机或相同型号的电脑直接接收。接收或解读电脑辐射的电磁波,现在已成为国外情报部门的一项常用窃密技术,并已达到较高水平。据国外试验,在1000m以外能接收和还原电脑显示终端的信息,而且看得很清晰。
影响人类生活环境的电磁辐射根据其污染源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天然电磁辐射污染源和人为电磁辐射污染源。
天然的电磁辐射污染主要来自地球的热辐射、太阳热辐射、宇宙射线、雷电等,它是由自然界的某些自然现象所引起的,在天然电磁辐射中,以雷电所产生的电磁辐射最为突出。由于自然界发生某些变化,常常在大气层中引起电荷的电离,发生电荷的蓄积,当达到—定程度时就会引起火花放电,火花放电的频率极宽,造成的影响可能也会较大。另外,如火山爆发、地震和太阳黑子活动引起的磁暴等也都会产生电磁干扰。除了对电器设备、飞机、建筑物等直接造成危害外,天然的电磁辐射对短波通讯的干扰特别严重,这也是电磁辐射污染的危害之一。
人为电磁辐射污染源主要产生于人工制造的若干系统,如:电子设备,电气装置等。人为电磁场源按频率的不同又可分为工频场源和射频场源。工频场源频率从数十到数百赫兹不等,主要以大功率输电线路所产生的电磁污染为主,同时也包括了若干种放电型场源;射频电磁辐射从0.1N 3000MHz,主要是由无线电广播、电视、微波通信等各种射频设备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电磁感应与电磁辐射,它的频率范围宽广,影响区域也较大,能危害近场区的工作人员。目前,射频电磁辐射已经成为电磁污染环境的主要因素。
就目前而言,环境中的电磁辐射主要来源于人为的电磁辐射污染源,天然电磁辐射污染源相比之下几乎可以忽略。
电吹风离得近,随着电吹风档位的升高,辐射值也逐渐增加,当调至最高档时,辐射值为17.3μT,不到国家标准的1/5。辐射值还受到距离的影响,当调至中档时,紧贴吹风机处的辐射值为8.6—8.9μT,距离2...
电脑的键盘辐射很大 电磁炉 微波炉 电热毯等等 或者说只要用电的都有辐射,功率越大,相应的辐射强度一般也较大一些,看看具体评价吧 我们身边存在着电磁辐射,但它对我们影响有多大呢?看看下面的评分吧...
有辐射的家用电器:微波炉,加湿器,电吹风,电热毯,吸尘器,电熨斗,电磁炉,电风扇,音箱,CRT电视,这是有辐射的排名前十的家用电器哦,对人体伤害特别大。希望可以帮助你
库仑定律:F=kQq/(r^2)
电场强度:E=F/q
点电荷电场强度:E=kQ/(r^2)
注:k为库伦常数,q、Q为电荷量,r为距离。
麦克斯韦在总结电磁感应等实验定律的基础上,引入位移电流假说,概括总结得到了描述电磁运动的一组方程,即麦克斯韦方程组。宏观电磁现象可以用电场强度E、电位移矢量D、磁场强度H和磁感应强度B四个矢量来描述,它们都是空间位置和时间的函数。
其中的物理量及其单位如下:
E:电场强度(Electric field),单位为V/m;
H:磁场强度(Magnetic Field),单位为A/m;
D:电通密度(Electric Flux Density),单位为C/m^2,又称电位移矢量(Electric Displacement);
B:磁通密度(Magnetic Flux Density),单位为Wb/m^2、T(特斯拉),又称磁感应强度(Magnetic Inductive);
J:电流密度(Electric Current Density),单位为A/m^2。
电场和磁场的物理性质首先是通过力表现出来的。静止的点电荷将受到一定的作用力,产生这个作用力的原因就是电场。如果电荷在运动,那么还会额外受到一个作用力,产生这个作用力的原因就是磁感应强度。这两种力统称为洛伦兹力,设点电荷电量为q,其受到的洛仑兹力F表示如下:
电荷密度为单位体积内的电量,用ρ表示。根据电荷守恒定律,在一个封闭的区域内在封闭面上流出去的电荷等于封闭区域内电荷的减少量,用积分表示为
其中ν是电荷运动的速度。根据高斯定理,上式可以写成
即
上式在任何区域V内都成立,因此有
式(5)就是电流连续性方程,形式与流体力学中的质量守恒定律形式完全一致,甚至符号也完全相同。流体力学中ρ表示的是流体微团的密度,而电磁学中表示的是电荷密度。电流连续性方程本质上是电荷守恒定律的数学表示。
根据电流密度的定义,得到J=ρv,则式(5)又可以写为
麦克斯韦方程组描述了电场和磁场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场与源的关系。从静态场到光学频率,所有的电磁场都要满足麦克斯韦方程组。这些方程完整地归纳了电磁场特性,并通常以微分形式来表达。
电磁辐射所衍生的能量,取决于频率的高低和强度的大小。一般而言,频率愈高,强度越大,能量就愈大。高频率(短波长)电磁波的光子会比低频率(长波长)电磁波的光子携带更多的能量。一些电磁波的每个光子携带的能量可以大到拥有破坏分子间化学键的能力。频率极高的X光和伽玛射线可产生较大的能量,能够破坏构成人体组织的分子。事实上,X光和伽玛射线的能量之巨,足以令原子和分子电离化,故被列为“电离”辐射。这两种射线虽具医学用途,但照射过量将会损害健康。X光和伽玛射线所产生的电磁能量,有别于射频发射装置所产生的电磁能量。射频装置的电磁能量属于频谱中频率较低的那一端,不能破解把分子紧扣一起的化学键,光子的能量不足以破坏分子化学键,故被列为“非电离”辐射。组成我们现代生活重要部分的一些电磁场的人造来源,像电力(输变电、家用电器等)、微波(微波炉、微波信号发射塔等)、无线电波(手机移动通信、广播电视发射塔等),在电磁波谱中处于相对长的波长和低的频率一端,它们的光子没有能力破坏化学键。因此,此类电磁波为非电离性电磁场,对人体影响为即时性,类似声波影响,而电离对人体影响为累积性。
电磁辐射分两个级别,工频段辐射、射频电磁波。工频段国家标准电场强度为4000v/m,磁感应强度为0。1mT;射频电磁波的单位是μW/㎝2,国家标准限值为40,对于一般公众环评取值为其20%。
电磁辐射有一个电场和磁场分量的振荡,分别在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传播能量。电磁辐射根据频率或波长分为不同类型,这些类型包括(按序增加频率):电力,无线电波,微波,太赫兹辐射,红外辐射,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伽玛射线。其中,无线电波的波长最长而伽玛射线的波长最短。X射线和伽玛射线电离能力很强,其他电磁辐射电离能力相对较弱,而更低频的没有电离能力。
电场和磁场的交互变化产生的电磁波,电磁波向空中发射或泄露的现象,叫电磁辐射。电磁辐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场。人类生存的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大磁场,它表面的热辐射和雷电都可产生电磁辐射,太阳及其他星球也从外层空间源源不断地产生电磁辐射。围绕在人类身边的天然磁场、太阳光、家用电器等都会发出强度不同的辐射。电磁辐射是物质内部原子、分子处于运动状态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
电磁辐射的形式为在真空中或物质中的自传播波。任何一种交流电路都会向周围空间辐射电磁能量,形成有电力和磁力作用的空间,这种电力和磁力同时存在的空间定义为电磁场。若某一空间区域有变化的电场或变化的磁场,则在附近的区域内将产生相应变化的磁场或电场,而这个新产生的变化磁场或电场,又使较远的区域产生变化的电场或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电场与变化的磁场交替产生,又由近及远以定的速度在空间传播,形成电磁波,电磁场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射的过程即形成电磁辐射。
必须存在时变源。时变源可以是时变的电荷源、时变的电流源或时变的电磁场,时变源的频率应足够高,才有可能产生明显的辐射效应。
源路必须开放。波源电路必须开放,源电路的结构方式对辐射强弱有极大的影响,封闭的电路结构,如谐振腔是不会产生电磁辐射的。
极低频电磁场(高压线、核磁共振、电气化铁路、电焊、电动缝纫等极低频电磁场的预防建议)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及WHO专题工作组经评估认为极低频(>0Hz-100kHz)磁场与儿童白血病及脑癌有关,当工频(50/60Hz)磁场暴露强度超过0.3μT或0.4μT时儿童白血病的患病风险增加2倍,据WHO统计显示约1%~4%的儿童长期暴露于强度大于0.3μT的工频磁场环境。虽然人群流行病学资料及实验室研究资料尚不能证明工频磁场与儿童白血病存在因果关系,WHO在其新出版(2007)的环境健康标准极低频电磁场专论中强调,尽管低强度环境电磁辐射生物学效应机制尚未阐明,但不能就此排除低强度环境电磁辐射能够产生有害的健康影响。同时由于电磁辐射无所不在,几乎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暴露于电磁辐射,因而即便其对人类健康影响十分轻微,也将会对人类的公共卫生产生巨大的冲击;如果其中某种健康影响是不可逆的(如肿瘤),那么其所造成的经济健康损失必将是沉痛的。
WHO认为应当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极低频电场和磁场对公众产生已知的健康危害,鉴于电磁辐射健康影响研究存在一定的科学不确定性,WHO认为各国在制订电磁辐射预防策略时应当综合考虑电力行业对社会和经济的巨大贡献,应当采用低成本的预防措施,而不应当主观臆断的将暴露限值降低到不符合科学规律的程度。
(以下内容译自WHO环境健康标准2007专论-极低频电磁场)WHO建议如下:
各国决策者应当为公众及职业暴露人群制订极低频电场和磁场暴露指南;国际暴露指南是最好的暴露指南。
决策者应当制订极低频电磁场防护规划,对各种发射源的电磁辐射进行检测,从而确保公众及职业暴露人群的暴露水平不超过暴露限值。
在不影响健康效益、社会效益及电力行业的经济利益前提下,采取低成本措施合情合理的预防极低频电场和磁场暴露。
决策者、社区规划者及生产商在新建电力设施及设计新型电力设备(包括电器在内)时应当采取低成本的措施预防极低频电场和磁场暴露。
如果能产生其他额外的效益(如增加安全性)、或不需要增加成本或成本很低时,可以考虑改变现有工艺以降低设备或设施的极低频电磁场暴露水平。
在考虑改变现有的极低频电磁场发射源时,应当对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考虑。
地方政府应当加强网线管理,在新建电力设施或对现有的电力设施进行线路改造时应当减少非故意地面电流,确保安全;以前瞻性措施防范违反网线管理规定行为或判断现存的网线管理问题是代价昂贵的,可能也是不合理的。
国家管理部门应当采用有效的、互动交流的公开策略使所有业主参与从而形成明智的决策;这一策略应当包括如何减少各业主自身暴露水平的内容。
地方政府应当改善极低频电磁场发射设施的规划,在为大型极低频电磁场发射源选址时应当由企业、地方政府和公众进行良好的协商。
政府和企业都应当促进电磁辐射研究,减少极低频电磁场暴露健康影响的科学不确定性。
关于电磁污染标准的学界争论还在继续,但我们还需在各种电磁辐射环境中工作与生活,作为这世界上平凡而弱小生命的一员,人们又该如何预防并减轻电磁辐射对自身的伤害呢?
不要把家用电器摆放得过于集中,或经常一起使用,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剂量辐射的危害之中。特别是电视、电脑、冰箱等电器更不宜集中摆放在卧室里。
各种家用电器、办公设备、移动电话等都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操作。如电视、电脑等电器需要较长时间使用时,应注意至少每1小时离开一次,采用眺望远方或闭上眼睛的方式,以减少眼睛的疲劳程度和所受辐射影响。
当电器暂停使用时,最好不要让它们处于待机状态,因为此时可产生较微弱的电磁场,长时间也会产生辐射积累。
对各种电器的使用,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如眼睛离电视荧光屏的距离,一般为荧光屏宽度的5倍左右;微波炉在开启之后要离开至少1米远,孕妇和小孩应尽量远离微波炉;手机在使用时,应尽量使头部与手机天线的距离远一些,最好使用分离耳机和话筒接听电话。
男性生殖细胞和精子对电磁辐射更为敏感。因此,男性应尽量减少与电磁波太频繁密集的接触,而且接触时也要保持安全距离,一般是半米以上。
消费者如果长期涉身于超剂量电磁辐射环境中,应注意采取以下自我保护措施:
①居住、工作在高压线、变电站、电台、电视台、雷达站、电磁波发射塔附近的人员,佩带心脏起搏器的患者,经常使用电子仪器、医疗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人员,以及生活在现代电器自动化环境中的人群,特别是抵抗力较弱的孕妇、儿童、老人及病患者,有条件的应配备针对电磁辐射,将电磁辐射最大限度地阻挡在身体之外。
②电视、电脑等有显示屏的电器设备可安装电磁辐射保护屏,使用者还可佩戴防辐射眼镜,以防止屏幕辐射出的电磁波直接作用于人体。
③手机接通瞬间释放的电磁辐射最大,为此最好把手机拿远一点,等手机接通之后再拿近听,或者佩戴防辐射耳机接打电话。
④电视、电脑等电器的屏幕产生的辐射会导致人体皮肤干燥缺水,加速皮肤老化,严重的会导致皮肤癌,所以,在使用完上述电器后及时洗脸。
⑤多食用一些胡萝卜、豆芽、西红柿、油菜、海带、卷心菜、瘦肉、动物肝脏等富含维生素A、C和蛋白质的食物,以利于调节人体电磁场紊乱状态,加强肌体抵抗电磁辐射的能力。
没有任何人能证明电波和电场无害,同样也没有任何人能证明其有害。20多年来,这方面的研究一直在进行之中,而且说法自相矛盾。
重视生活防辐
通过在办公室和家庭摆放绿色植物来减少辐射。
合理安排家用电器,用距离进行防护。
使用合格符合标准的电子设备。
孕妇尽量少使用微波炉和复印机,开了微波炉之后离开一定距离。
家周围有变电站、发射塔的人,及时掌握居住环境电磁辐射数据,学会保护自己必要时维权。
手机接通的瞬间释放的电磁辐射最大,孕妇可以考虑使用分离耳机和话筒接听来电。
不要总在电子环境中工作,参加户外活动,走进大自然,远离电子环境。
健康食物防辐
除了生活中注意防辐射外,人们更愿意用食补的方式来中和电磁辐射。如果长时间接近或生活在强辐射范围,很有可能遭受过量的电磁辐射。因此要多吃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如胡萝卜、油菜、卷心菜及动物肝脏等。这些食物有利于调节人体电磁场紊乱状态,增加机体抵抗电磁辐射污染的能力。另外,富含蛋白质、番茄红素和水溶性膳食纤维的食物可多食用,如海带含有丰富的碘、钙、铁、维生素A等营养成分,可有效对抗辐射;油菜、青菜、芥菜、卷心菜中的碱性成分,可溶解沉淀于细胞内的毒素;猪血、黑木耳等,可与人体含辐射的金属微粒发生反应,使之溶解排出。
2015年1月1日,我国环保部与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的《电磁环境控制限值》取代了原有的《电磁辐射防护规定》和《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
该标准主要针对交流输变电设施、通信、雷达及导航设施、广播电视设施等,从电场强度、磁场强度、磁感应强度和功率密度4个方面规定了环境中电磁场的控制指标。该标准还增加了对使用1Hz~0.1MHz频率的设备的限制,这部分频段主要适用于交流输变电设施,如高压电线和变压器。而对于无线通信终端、家用电器等使用时的电磁环境限值,由电气产品标准进行控制。
新标准还从电磁环境保护管理角度,对一部分射频发射设备进行豁免。频率为0.1MHz~300GHz的设备,只要不超过标准规定的等效辐射功率,就可以免于管理。豁免的典型设备有移动通信微蜂窝天线、WLAN无线路由器、交通测速雷达、部分业余无线电台等。
家用电器电磁干扰及其控制
家用电器的电磁干扰 (EMI)及其控制 柳光福 方国兴 上海埃德电磁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 201103) 摘要:本文分析了常用家用电器产生电磁干扰( EMI )的原因、传播途径和控制方法,阐述了 EMI 电源滤波器网络结构和工作原理。 叙词:电磁干扰( EMI ) 电磁兼容( EMC ) EMI 电源滤波器 1 前言 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在工作时所产生的无线电干扰在国内外早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理论和实验 证明,家用电器产品的电磁兼容性能必须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否则,人类生存的电磁环境将遭到破坏,由此产生 的影响和损失是无法估量。因此,家用电器的电磁兼容性能已经成为衡量其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 常用家用电器主要包括吸尘器、电风扇、洗衣机、干衣机、电冰箱、空调、电脑、电子游戏机、电磁灶、微波 炉等,都会产生电磁干扰( EMI),尤其是采用变频技术的空调、洗衣机、冰箱、微波炉、电磁灶等,
家用电器电磁干扰及其把持
家用电器的电磁干扰 (EMI)及其控制 柳光福 方国兴 上海埃德电磁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 201103) 摘要:本文分析了常用家用电器产生电磁干扰( EMI )的原因、传播途径和控制方法,阐述了 EMI 电源滤波器网络结构和工作原理。 叙词:电磁干扰( EMI ) 电磁兼容( EMC ) EMI 电源滤波器 1 前言 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在工作时所产生的无线电干扰在国内外早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理论和实 验证明,家用电器产品的电磁兼容性能必须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否则,人类生存的电磁环境将遭到破坏,由此产 生的影响和损失是无法估量。因此,家用电器的电磁兼容性能已经成为衡量其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 常用家用电器主要包括吸尘器、电风扇、洗衣机、干衣机、电冰箱、空调、电脑、电子游戏机、电磁灶、微 波炉等,都会产生电磁干扰( EMI),尤其是采用变频技术的空调、洗衣机、冰箱、微波炉、电磁灶等,
电磁辐射使生物系统产生的与生命现象有关的响应称为电磁辐射的生物学效应。影响电磁辐射生物学效应的主要参数是频率和强度,不同频率和强度的电磁辐射产生生物学效应的方式不同,效应也不同。电磁辐射生物学效应从热作用方式上分为热效应和非热效应。
1、热效应:人体70%以上是水,水分子受到电磁波辐射后相互摩擦,引起机体升温,从而影响到体内器官的正常工作。产生热效就应的电磁波功率密度在10 mW/cm2;微观致热效应1 mW - 10 mW/cm2;浅致热效应在10 mW/cm2以下。热效应可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不可恢复的伤害,如:眼睛产生白内障、男性不育;当功率为1000W的微波直接照射人时,可在几秒内致人死亡。
2、非热效应:人体的器官和组织都存在微弱的电磁场,它们是稳定和有序的,一旦受到外界电磁场的干扰,处于平衡状态的微弱电磁场即将对人体的非热效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神经系统:人体反复受到电磁辐射后,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它方面的功能发生变化。如条件反射性活动受到抑制,出现心动过缓等。
感觉系统:低强度的电磁辐射,可使人的嗅觉机能下降,当人头部受到低频小功率的声频脉冲照射时,就会使人听到好像机器响,昆虫或鸟儿鸣的声音。
免疫系统:我国有有初步观察到,长期接触低强度微波的人和同龄正常人相比,其体液与细胞免疫指标中的免疫球蛋白1gG降低,T细胞花环与淋巴细胞转换率的乘积减小,使人体的体液与细胞免疫能力下降。
内分泌系统:低强度微波辐射,可使人的丘脑——垂体——肾上腺功能紊乱;CRT、ACTH活性增加,内分泌功能受到显著影响。
遗传效应:微波能损伤染色体。动物试验已经发现:用195MHz、2.45GHz和96Hz的微波照射老鼠,会使其4-12%的精原细胞产生染色体缺陷,老鼠能继承这种缺陷,染色体缺陷可引起受伤者智力迟钝、平均寿命缩短。
3、累积效应: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作用于人体后,对人体的伤害尚未来得及自我修复之前,再次受到电磁波辐射的话,其伤害程度就会发生累积,久之会成为永久性病态,危及生命。对于长期接触电磁波辐射的群体,即使功率很小,频率很低,也可能会诱发想不到的病变,就引起警惕。
电磁辐射污染的危害主要包括对电器设备的干扰和对人体健康的负面影响两个方面。
1、对电器设备的干扰有以下三种:
(1)是无线通信发展迅速,但发射台、站的建设缺乏合理规划和布局,使航空通信收到干扰,如1997年8月13日,深圳机场由于附近山头上的数十家无线寻呼台发射的电磁辐射对机场指挥塔的无线电通信系统造成严重干扰,使地对空指挥失灵,机场被迫关闭两小时。
(2)是一些企业使用的高频工业设备对广播电视信号造成干扰,使周围居民无法正常收看电视而导致严重的群众纠纷,如北京市东城区文具厂就曾因该厂的高频热合机干扰了电视台的体育比赛转播,被愤怒的群众砸坏了工厂的玻璃。
(3)是一些原来位于城市郊区的广播电台发射站,后来随着城市的发展被市区所包围,周围环境也从人烟稀少变为人口密集,电台发射出的电磁辐射干扰了当地百性收看电视。
2、对人体健康有以下影响:
(1)过量的电磁辐射直接影响儿童组织发育、骨骼发育、视力下降;肝脏造血功能下降,严重都可导致视网膜脱落。
眼睛属于人体对电磁辐射的敏感器官,过高的电磁辐射污染还会对视觉系统造成影响。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引起白内障等。伤害眼睛功率密度与形成白内障的时间的阈值曲线不是直线,在每一个频率上照射兔眼似乎都需要一个微波功率密度阈值,低于这个曲线,即使连续照射也不会产生眼损伤。在500MHz以上,白内障形成的最小功率密度约150 mW/cm2,低于500 MHz的频率引起眼损害的可能性不能完全排除。
可以导致儿童智力残缺。据最新调查显示,我国每年出生的2000万儿童中,有35万为缺陷儿,有专家认为电磁辐射也是影响因素之一。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计算机、电视机、移动电话的电磁辐射对胎儿有不良影响。
(2)电磁辐射是造成孕妇流产、不育、畸胎等病变的诱发因素。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女性和胎儿尤其容易受到伤害,调查表明:1至3个月为胚胎期,受到强电磁辐射可能造成肢体缺陷或畸形;4至5个月为胎儿成长期,受电磁辐射可导致免疫力功能低下,出生后身体弱,抵抗力差。某省对16名女性电脑操作员的追踪调查发现,接触电磁辐射污染的操作员月经紊乱明显高于别组。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指出,孕妇每周使用20小时以上计算机,其流产率增加80%,同时畸形儿出生率也有所上升。
(3)高剂量的电磁辐射还会影响及破坏人体原有的生物电流和生物磁场,使人体内原有的电磁场发生异常。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在不同年龄阶段对电磁辐射的承受能力是不一样的,老人、儿童、孕妇属于对电磁辐射敏感的人群。
(4)电磁辐射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突变的主要诱因。
能够诱发癌症并加速人体的癌细胞增殖电磁辐射污染会影响人体的循环系统、免疫、生殖和代谢功能,严重的还会诱发癌症,并会加速人体的癌细胞增殖。瑞士的研究资料指出,周围有高压线经过的住户居民,患乳腺癌的概率比常人高7.4倍。美国一癌症疗基金会对一些遭电磁辐射损伤的病人抽样化验,结果表明在高压线附近工作的人,其癌细胞生长速度比一般人快24倍。
是儿童患白血病的原因之一。医学研究证明,长期处于高电磁辐射的环境中,会使血液、淋巴液和细胞原生质发生改变。意大利专家研究后认为,该国每年有400多名儿童患白血病,其主要原因是距离高压电线太近,因而受到了严重的电磁污染。
(5)电磁辐射对人体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造成直接伤害。
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头部长期受电磁辐射影响后,轻则引起失眠多梦、头痛头昏、疲劳无力、记忆力减退、易怒、抑郁等神经衰弱症,重则使大脑皮细胞活动能力减弱,并造成脑损伤。
影响人们的心血管系统表现为心悸、失眠,部分女性经期紊乱、心动过缓、心搏血量减少、窦性心率不齐、白细胞减少、免疫功能下降等。如果装有心脏起搏器的病人处于高电磁辐射的环境中,会影响心脏起搏器的正常使用。
金融:由于普遍使用计算机网络、现代化办公设施,操作人员直接受到电磁辐射。
广电:广播、电视发射系统、无线电发射系统、编辑机房、演播室均向外发射大量电磁波。
IT:计算机系统及网络随时向外发射大量电磁波。
电力:高压输电、变电、发电设施产生高强度电磁波。
电信:移动通讯基站等无线通讯系统电磁波强度很大,尤其是手机对人体的危害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民航:民航指挥塔及飞机本身都向外发送大量电磁波,此行业人员尤其应注意防护。
铁路:电气化铁路的电力线及变配系统向外发射大量电磁波。
医疗:高频理疗、超短波理疗及各类频谱仪,都向外发射大量电磁波。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污染源日益受到各界的关注,这就是被人们称为“隐形杀手”的电磁辐射。一般来说,雷达系统、电视和广播发射系统、射频感应及介质加热设备、射频及微波医疗设备、各种电加工设备、通信发射台站、卫星地球通信站、大型电力发电站、输变电设备、高压及超高压输电线、地铁列车及电气火车以及大多数家用电器等都是可以产生各种形式、不同频率、不同强度的电磁辐射源。电磁辐射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需要加强电磁辐射防护观念的普及和防护技术以及防护材料的开发。目前我国在这方面刚刚起步。国内研究机构有中国科学院电磁辐射防护研究院。山东德州高科防辐射研究中心等少数机构。技术开发方面也落后于世界。目前我国在电磁辐射屏蔽盒吸收方面开发的产品不多。主要集中在大连南京和山东。南京大连主要是开发泡沫型材料。山东瑞康防辐射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主要开发涂料类产品。
电磁辐射监测,对某一特定环境(区域)中的电磁辐射量进行系统的测量,并根据测量的目的和相应的标准进行说明和解释,以控制电磁辐射污染,保护环境和公众的安全。
电磁污染监测的测量实际上是电磁辐射强度的测量,包括近区场强的测量、远区场强的测量、微波漏能测试。按测量场所可分为作业环境监测、特定公众暴露环境监测(如辐射源邻近环境)和一般公众暴露环境监测;按测量参数分为电场强度、磁场强度和电磁场率通量密度等的监测。不同的测量应选用不同类型的仪器,以期获得最佳测量结果。电磁辐射监测仪器根据测量目的分为非选频式宽带电磁辐射监测仪和选频式电磁辐射监测仪。前者用于环境中强电磁辐射场测量,后者用于环境中低电磁辐射场测量。作业环境的电磁辐射监测应在电磁辐射体正常工作的时间内进行,每个测量点连续测5次,每次时间不小于15秒,并读取稳定状况的最大值。若测量读数起伏较大,应适当延长测量时间。测量位置除选作业人员操作位置外,还应选电磁辐射体各辅助设施环境、值班室环境等。环境电磁辐射监测的测量时间应选在5∶00~9∶00、11∶00~14∶00、18∶00~23∶00城市环境电磁辐射的高峰期或电磁辐射体正常工作时间。每次测量观察时间不小于15秒,如测量读数起伏大,应当延长测量时间。另两种环境电磁辐射监测的布点方式也各有特点。①特定公众暴露环境监测。对某个电磁辐射源如电视发射塔周围进行环境监测时,则以电磁辐射体为中心,以间隔45°的8个方位为测量线,每个测量线上选取距场源分别为30米、50米、100米等不同距离定点监测。监测范围为辐射体功率大于100千瓦·时,其半径为1千米;辐射体功率小于等于100千瓦·时,其半径为0.5千米,或根据实际情况确定。②一般公众暴露环境监测。对一个城市或一个区域电磁辐射进行环境监测时,在测绘地图上将测量范围分为1千米×1千米或2千米×2千米的方格,取方格中心为测量点。实际测点应避开高层建筑物、树木、高压线以及金属结构物等,尽量选择空旷地方测试。测点调整的最大距离为方格边长的1/4。对特殊地区测点允许不进行监测。监测结果一般以频率–场强、时间–场强、时间–频率、测量位–总场强等对应曲线和典型电磁辐射体环境污染图、居民区环境污染图表示。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