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电离层

电离层(英文:Ionosphere),是地球大气的一个电离区域。电离层受太阳高能辐射以及宇宙线的激励而电离的大气高层。60千米以上的整个地球大气层都处于部分电离或完全电离的状态,电离层是部分电离的大气区域,完全电离的大气区域称磁层。也有人把整个电离的大气称为电离层,这样就把磁层看作电离层的一部分。除地球外,金星、火星和木星都有电离层。电离层从离地面约50公里开始一直伸展到约1000公里高度的地球高层大气空域,其中存在相当多的自由电子和离子,能使无线电波改变传播速度,发生折射、反射和散射,产生极化面的旋转并受到不同程度的吸收。

电离层基本信息

电离层简介

由于受地球以外射线(主要是太阳辐射)对中性,原子和空气分子的电离作用,距地表60千米以上的整个地球大气层都处于部分电离或完全电离的状态,电离层是部分电离的大气区域,完全电离的大气区域称磁层。也有人把整个电离的大气称为电离层,这样就把磁层看作电离层的一部分。除地球外,金星、火星和木星也有电离层。

在电离作用产生自由电子的同时,电子和正离子之间碰撞复合,以及电子附着在中性分子和原子上,会引起自由电子的消失。大气各风系的运动、极化电场的存在、外来带电粒子不时入侵,以及气体本身的扩散等因素,引起自由电子的迁移。在55公里高度以下的区域中,大气相对稠密,碰撞频繁,自由电子消失很快,气体保持不导电性质。在电离层顶部,大气异常稀薄,电离的迁移运动主要受地球磁场的控制,称为磁层。

电离层的主要特性由电子密度、电子温度、碰撞频率、离子密度、离子温度和离子成分等空间分布的基本参数来表示。但电离层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电子密度随高度的分布。电子密度(或称电子浓度)是指单位体积的自由电子数,随高度的变化与各高度上大气成分、大气密度以及太阳辐射通量等因素有关。电离层内任一点上的电子密度,决定于上述自由电子的产生、消失和迁移三种效应。在不同区域,三者的相对作用和各自的具体作用方式也大有差异。

电离层的发现,不仅使人们对无线电波传播的各种机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且对地球大气层的结构及形成机制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查看详情

电离层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塑料膜隔离层

  • 0.3mm
  • m2
  • 东方雨虹
  • 13%
  • 湖南一山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二布一膜+热沥青防水隔离层

  • 两布一膜
  • 13%
  • 广西南宁桂迪合纤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电离动态系统

  • KW-DSS-6C/F DN150
  • 康为
  • 13%
  • 广州市康为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电离动态系统

  • KW-DSS-10C/F DN250
  • 康为
  • 13%
  • 广州市康为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电离动态系统

  • KW-DSS-14C/F DN350
  • 康为
  • 13%
  • 广州市康为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 机械用
  • kW·h
  • 阳江市2022年10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 机械用
  • kW·h
  • 阳江市2022年9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 机械用
  • kW.h
  • 阳江市阳西县2022年9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 机械用
  • kW.h
  • 阳江市海陵岛区2022年9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 机械用
  • kW·h
  • 潮州市饶平县2022年8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电离

  • AEROSTAT XC2
  • 2台
  • 1
  • 中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09-17
查看价格

电离动态系统

  • KW-DSS-14C/F DN350
  • 37套
  • 1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5-08-04
查看价格

电离动态系统

  • KW-DSS-12C/F DN300
  • 9101套
  • 1
  • 中档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5-07-02
查看价格

电离动态系统

  • KW-DSS-20C/F DN500
  • 8340套
  • 1
  • 中档
  • 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5-06-27
查看价格

电离动态系统

  • KW-DSS-10C/F DN250
  • 1807套
  • 1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5-04-23
查看价格

电离层研究历程

1899年尼古拉·特斯拉试图使用电离层进行远距无线能量传送。他在地面和电离层所谓的科诺尔里亥维赛层之间发送极低频率波。基于他的试验的基础上他进行了数学计算,他对这个区域的共振频率的计算与今天的试验结果相差不到15%。1950年代学者确认这个共振频率为6.8Hz。

1901年12月12日古列尔莫·马可尼首次收获跨大西洋的信号传送。马可尼使用了一个通过风筝竖起的400英尺长的天线。在英国的发送站使用的频率约为500kHz,其功率为到那时为止所有发送机的100倍。收到的信号为摩尔斯电码中的S(三点)。要跨越大西洋,这个信号必须两次被电离层反射。继续理论计算和今天的试验有人怀疑马可尼的结果,但是1902年马可尼无疑地达到了跨大西洋传播。

1902年奥利弗·黑维塞提出了电离层中的科诺尔里亥维赛层的理论。这个理论说明电波可以绕过地球的球面。这个理论加上普朗克的黑体辐射理论可能阻碍了射电天文学的发展。事实上一直到1932年人类才探测到来自天体的无线电波。1902年亚瑟·肯乃利(ArthurKennelly)还发现了电离层的一些电波-电子特性。

1912年美国国会通过1912年广播法案,下令业余电台只能在1.5MHz以上工作。当时政府认为这以上的频率无用。致使1923年使用电离层传播高频无线电波的发现。

1947年爱德华·阿普尔顿因于1927年证实电离层的存在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莫里斯·威尔克斯和约翰·拉克利夫研究了极长波长电波在电离层的传播。维塔利·金兹堡提出了电磁波在电离层这样的等离子体内的传播的理论。

1962年加拿大卫星Alouette1升空,其目的是研究电离层。其成功驱使了1965年Alouette2卫星的发射和1969年ISIS1号和1971年ISIS2号的发射。这些卫星全部是用来研究电离层的。

查看详情

电离层形成机理

大气的电离主要是太阳辐射中紫外线和X射线所致。此外,太阳高能带电粒子和银河宇宙射线也起相当重要的作用。地球高层大气的分子和原子,在太阳紫外线、Χ射线和高能粒子的作用下电离,产生自由电子和正、负离子,形成等离子体区域即电离层。电离层从宏观上呈现中性。电离层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电子密度随时间的变化。而电子密度达到平衡的条件,主要取决于电子生成率和电子消失率。

电子生成率是指中性气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发生电离,在单位体积内每秒钟所产生的电子数。电子消失率是指当不考虑电子的漂移运动时,单位体积内每秒钟所消失的电子数。带电粒子通过碰撞等过程又产生复合,使电子和离子的数目减少;带电粒子的漂移和其他运动也可使电子或离子密度发生变化。

查看详情

电离层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电离层内部分层

电离层4.1综述

电离层形态是电离层中电子密度等基本参量的空间结构(高度和经纬度分布)及其随时间(昼夜、季节和太阳活动周期)变化的情况。电离层可从低到高依次分为D层、E层和F层等,其中F层还可分为F1层和F2层。E层和F1层中,电子迁移作用较小,具有查普曼层的主要特性。层的临界频率П(其平方正比于峰值电子密度)与太阳天顶角ě近似地满足由简单层理论所导出的关系式П=ɑcosě(兆赫),式中ɑ和b为常数。这个关系式反映了电离层电子密度随时间和地区变化的基本趋势。在较高的F2层,电离输运起着重要作用;在地球磁极,存在着外来带电粒子的轰击,形态更为复杂。D层和F1层的峰形一般并不很凸出。图1为电离层电子密度的典型高度分布。

电离层4.2D层

离地面约50~90公里。白天,峰值密度NmD和相应高度hmD的典型值分别为10厘米和85公里左右。无线电波中的短波在该层受到较大的吸收。太阳活动最高年的吸收几乎是最低年的两倍。一年之中,NmD的夏季值大于冬季值,但在中纬地区,冬季有时会出现异常吸收。夜间,电离基本消失。

电离层4.3E层

离地面约90~130公里。白天,峰值密度NmE及其相应高度hmE的典型值分别为10厘米和115公里。NmE的昼夜、季节和太阳活动周期三种变化,大致符合简单层理论公式,分别于中午、夏季和活动高年达到最大值;这时,公式中常量ɑ≈0.9(1801.44R),b≈0.25,R为12个月内太阳黑子数流动平均值。夜间,NmE下降,hmE上升;NmE≈5×10厘米,hmE的变化幅度一般不超过20公里。

电离层4.4F层

离地面约130公里以上,可再分为F1和F2层。

①F1层(离地面约130~210公里):白天,峰值密度NmF1及其相应高度hmF1的典型值分别为2×10厘米和180公里。F1层峰形夜间消失,中纬度F1层只出现于夏季,在太阳活动高年和电离层暴时,F1层变得明显。NmF1和hmF1的变化与E层类似,大致符合简单层的理论公式,这时ɑ≈4.30.01R,b≈0.2。

②F2层(离地面约210公里以上):反射无线电信号或影响无线电波传播条件的主要区域,其上边界与磁层相接。白天,峰值密度NmF2及其相应高度hmF2的典型值分别为10厘米;夜间,NmF2一般仍达5×10厘米。在任何季节,NmF2的正午值都与太阳活动性正相关。hmF2与太阳活动性一般也有正相关关系,除赤道地区外,夜间值高于白天值。在F2层,地球磁场大气各风系、扩散和其他动力学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形态变化不能用查普曼的简单层理论来描述,于是F2层比起E层和F1层便有种种“异常”。所谓日变化异常是指F2层电子密度的最大值不是出现在正午(通常是在本地时间13时至15时),同时NmF2还具有半日变化分量,其最大值分别在本地时间上午10~11时和下午22~23时。季节异常是指F2层正午的电子密度在冬季要比夏季高。赤道异常是指F2层电子密度并不在赤道上空最大,它明显地受地磁场控制,其地理变化呈“双峰”现象,在磁纬±20度附近达到最大值。在高纬度地区,可观测到许多与带电粒子沉降有关的异常现象。其中,最为重要的是F层“槽”,这是地球背阳面上从极光圈开始朝向低纬宽约5~10度的低电子密度的带区。

峰上固定高度的电子密度和电离层电子总含量的时间变化,与NmF2有类似之处。图2为电离层各层的峰值密度Nm和相应高度hm在中纬度地区的平均昼夜变化。

除上述各均匀厚层外,电离层还存在着两种较常见的不均匀结构:Es层即偶发E层(见Es层电波传播)和扩展F层(见电离层不均匀体)。

查看详情

电离层结构

太阳辐射使部分中性分子和原子电离为自由电子和正离子,它在大气中穿透越深,强度(产生电离的能力)越趋减弱,而大气密度逐渐增加,于是,在某一高度上出现电离的极大值。大气不同成分,如分子氧、原子氧和分子氮等,在空间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它们为不同波段的辐射所电离,形成各自的极值区,从而导致电离层的层状结构。电离层在垂直方向上呈分层结构,一般划分为D层、E层和F层,F层又分为F1层和F2层。最大电子密度约为10厘米,大约位于300千米高度附近。除正规层次外,电离层区域还存在不均匀结构,如偶发E层(Es)和扩展F。偶发E层较常见,是出现于E层区域的不均匀结构。厚度从几百米至一二千米,水平延伸一般为0.1~10千米,高度大约在110千米处,最大电子密度可达10厘米。扩展F是一种出现于F层的不均匀结构,在赤道地区,常沿地磁方向延伸,分布于250~1000千米或更高的电离层区域。

电离层分层结构只是电离层状态的理想描述,实际上电离层总是随纬度、经度呈现复杂的空间变化,并且具有昼夜、季节、年、太阳黑子周等变化。由于电离层各层的化学结构、热结构不同,各层的形态变化也不尽相同。

查看详情

电离层模式

电离层模式是电离层诸参量随高度变化的数学描述。这种变化与地理位置、季节、地方时,以及太阳和地磁活动性有关。复杂的电离层形态给实际应用带来极大困难,因此,人们在大量实测数据的基础上,用较简单的数学模式描述电离层形态和结构,以便在无线电通信和宇宙航行等工程设计中应用。研究最多的是对无线电波传播有直接影响的电子密度模式。

式中N(h)为离地面高度h处的电子密度;h0为起算高度;α为常数;ɑ为层的半厚度。这些模式只能描述电离层电子密度剖面的某一部分。为了完整地描述剖面,须在不同部分采用不同的数学表达式。

对F层峰值以下的电子密度剖面,可按照不同的实际应用,采用不同的组合模式。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推荐用于短波场强计算的布雷德利-杜德奈模式,是抛物模式(F2层)-线性模式(F1层)-抛物模式(E层)的组合模式。模式参数可以从电离层观测站所得到的特性参数推算出来。一般情况下,所得的电子密度分布与实际分布的高度差别小于20公里。其他的模式还有:余弦模式(F2层)-正割模式(E-F层)-抛物模式(E层)的组合模式,可用于精度要求较高的射线追踪计算;抛物模式(F2)层与多项式组合模式,便于从电离层垂测仪的频率-高度图计算F2层的峰值高度、峰处标高和等效峰下平板厚度。

《国际参考电离层》(IRI,1979)给出的电子密度、电子温度和离子温度剖面。

包括F层峰值区域在内的电子密度剖面中,较典型的有本特模式和宾夕法尼亚州1号电离层模式。本特模式的高度范围约从150公里到2000公里。峰值高度以下为抛物平方模式,峰值高度以上为抛物模式;更高的高度上为三个相接的指数模式。本特模式忽略剖面(特别是F部区域)的细节,着眼于精确地表达电离层电子含量。它适用于计算无线电波由于折射所造成的时延和方向的变化。宾夕法尼亚州1号电离层模式(120~1250公里)是在一个经验所得的高度范围内,模拟电离层的物理化学过程,通过调节电离反应速度和垂直电子流计算电子密度。这一模式主要用于研究输运过程和风的衰减等理论问题。

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和美国空间研究委员会根据电离层的实测资料编制成《国际参考电离层》,它是一套专门的计算机程序,输入数据为地理经度和纬度、月份、本地时间、太阳黑子数。输出数据为电离层诸参量的垂直分布。图3为输出剖面示例。

由于来自外空,太阳和地球大气本身的各种扰动源的激发,电离层还会产生相应的扰动变化和不规则结构,表现各种不同的形态(见电离层扰动、电离层不均匀体、电离层调变)

查看详情

电离层异常

电离层7.1综述

实际上电离层不像上面所叙述的那样由规则的、平滑的层组成。实际上的电离层由块状的、云一般的、不规则的电离的团或者层组成。

电离层7.2冬季异常

夏季由于阳光直射中纬度地区的F2层在白天电离度加高,但是由于季节性气流的影响夏季这里的分子,对单原子的比例也增高,造成离子捕获率的增高。这个捕获率的增高甚至强于电离度的增高。因此造成夏季F2层反而比冬季低。这个现象被称为冬季异常。在北半球冬季异常每年都出现,在南半球在太阳活动低的年度里没有冬季异常。

电离层7.3赤道异常

朝阳面电离层里的电流在地球磁赤道左右约±20度之间F2层形成一个电离度高的沟,这个现象被称为赤道异常。其形成原因如下:在赤道附近地球磁场几乎水平。由于阳光的加热和潮汐作用电离层下层的等离子上移,穿越地球磁场线。这在E层形成一个电流,它与水平的磁场线的相互作用导致磁赤道附近±20度之间F层的电离度加强。

查看详情

电离层扰乱

电离层8.1X射线

太阳活跃时期强烈的耀斑发生时硬X射线会射击到地球。这些射线可以一直穿透到D层,在这里迅速导致大量自由电子,这些电子吸收高频(3-30MHz)电波,导致无线电中断。与此同时及低频(3-30kHz)会被D层(而不是被E层)反射(一般D层吸收这些信号)。X射线结束后D层电子迅速被捕获,无线电中断很快就会结束,信号恢复。

电离层8.2质子

耀斑同时也释放高能质子。这些质子在耀斑爆发后15分钟至2小时内到达地球。这些质子沿地球磁场线螺旋在磁极附近撞击地球大气层,提高D层和E层的电离。极冠吸收可以持续一小时至数日,平均持续24至36小时。

电离层8.3地磁风暴

地磁风暴是地球磁场暂时的、剧烈的骚扰。

地磁风暴时F2层非常不稳定,会分裂甚至完全消失。在极地附近会有极光产生。

查看详情

电离层测量

电离层9.1电离层图

电离层图显示使用电离层探测仪测量的电离层层次的高度及其临界频率。电离层探测仪垂直向电离层发送一系列频率(一般从0.1至30MHz)。随频率增高,信号在被反射前可以穿透更高的层。最后频率高到不再被反射。

电离层9.2太阳流

太阳流是使用加拿大渥太华的一台射电望远镜测量的太阳辐射在2800MHz频率的强度。测量结果证明这个强度与太阳黑子活动相称。不过导致地球大气上层电离的主要是太阳的紫外线和X射线。地球静止业务环境卫星可以测量太阳的X射线流。这个数据与电离层的电离度更加相应。

电离层9.3研究项目

科学家使用不同手段研究电离层的结构,包括被动观测电离层产生的光学和无线电信号,研究不同的射电望远镜被反射的信号,以及被反射的信号与原信号之间的差别。

1993年开始的为期20年的高频主动极光研究计划以及类似的项目研究使用高能无线电发射机来改变电离层的特性。这些研究集中于研究电离层等离子体的特性来更好地理解电离层,以及利用它来提高民用和军事的通讯和遥测系统。

超级双子极光雷达网研究高高度和中高度对8至20MHz频率的相干散射。相干散射与晶体的布拉格散射类似,是由电离层密度差异造成的相增衍射散射。这个项目包括全球11个不同国家的多部雷达。

科学家还测量卫星和其它恒星的无线电波经过电离层所产生的变化。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天文台本来就是打算用来研究地球电离层的。

查看详情

电离层和电波传播

电离层10.1综述

电离层对电波传播的影响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如无线电通讯、广播、无线电导航、雷达定位等。受电离层影响的波段从极低频(ELF)直至甚高频(VHF),但影响最大的是中波和短波段。电离层作为一种传播介质使电波受折射、反射、散射并被吸收而损失部分能量于传播介质中。3~30兆赫为短波段,它是实现电离层远距离通讯和广播的最适当波段,在正常的电离层状态下,它正好对应于最低可用频率和最高可用频率之间。但由于多径效应,信号衰落较大;电离层暴和电离层突然骚扰,对电离层通讯和广播可能造成严重影响,甚至讯号中断。300千赫至3兆赫为中波段,广泛用于近距离通讯和广播。

电离层10.2无线电

百年前,三声短促而且微弱的讯号,向世界宣布了无线电的诞生。一九〇一年,扎营守候在讯号山(SignalHill位于加拿大东南角)的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终于接收到了从英格兰发出的跨过大西洋的无线电讯号,这个实验向世人证明了无线电再也不是仅限于实验室的新奇东西,而是一种实用的通讯媒介。此后短波用作全球性的国际通讯媒介便开始发达起来了。

根据科学杂志《地球物理学年鉴》(Annales Geophysicae)发表的一项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的大规模盟军轰炸袭击产生的冲击波足以降低地球电离层中的电子浓度。这种弱化发生在轰炸地点之上,最远可达1000公里。这种影响是暂时的,虽然不危险,但是弱化了电离层,这可能会干扰战争期间的低频无线电传输。

查看详情

电离层和地震预测

电离层11.1综述

在地震多发区,其上空的电离层常常异常,这是由俄罗斯及日本的学者组成的研究小组通过多年对电离层电子浓度的观测发现,得出的结论,它将对人类研究地震形成及地震前期预报提供帮助。他们分析了由原苏联发射的一颗卫星在五年半时间内对电离层观测得到的相关数据和全球各地的地震发生记录,并进行了比较。电离层扰动,就像一盆水放在地面上,即使没有风吹,自己内部有泡泡也会导致水面不平静,因此,跟踪大气电离层电子浓度的变化可预测地震的发生,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比较公认的地震影响电离层的理论有两种:一是地震区产生的内重力波对电离层的影响,二是地震区的异常垂直电场进入电离层从而引起电离层扰动。

电离层11.2研究发现

参与共同研究工作的是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及俄罗斯科学院航空宇宙监测科学中心通过多年研究发现,地震前震中上空大气电离层电子浓度发生着急剧改变。过去曾有科学家指出地震与电离层变化之间有联系,也有在地震发生的前后观测到地磁波的存在和电离层的变化等相关记录,但在关于“地面上的电磁波是不是会对电离层产生影响”这一问题,人们普遍存在怀疑。此次,科学家们将一九七七至一九七九年的记录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包括日本在内的太平洋西部地震多发区,在这段时间内共发生了一百五十次以上的里氏五级以上大地震,而这些地区的上空电离层的电子密度也远远高于平常密度。而那些很少发生地震的地区,电离层的电子相对较低。

电离层11.3监测方法

电离层中电子浓度的变化比较复杂,参与研究工作的日本专家儿玉哲哉指出,假如增加观测电离层的卫星数量,那么准确预报地震将不会再是一句空话。但借助于美国的GPS和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全球卫星系统就可以监测电离层状态的变化。该方法对预测短期地震很有价值,条件是大气电离层电子浓度的变化应该是周期性测量得到的。为了周期性的观测大气电离层的状态,俄研究人员使用了无线电信号,卫星释放出的双频无线电信号可以被地面站接收到。在卫星定位系统双频信号的基础上,科研人员研制出了计算信号参数变化的算法,并编制了计算机程序。

2009年3月,国内首个根据大气电离层变化来监测地震的探测试验站在聊城地震水化试验站建成。

电离层11.4得到验证

研究人员指出,跟踪大气电离层电子浓度变化预测地震的这种方法在2004年9月16日至22日发生在俄罗斯加里宁格勒的地震事件中得到了验证。这次地震是在同一地方以2.5小时为间隔发生的,地面卫星信号接收站距离震中在260千米到320千米之间。观测数据表明,震前的3至5个昼夜的时间内电离层电子浓度在增长,而在震前2个昼夜的时间内电子浓度的最大值大大下降了,电离层电子浓度急剧下降只发生在震中附近,位于震中1100千米的地面设备记录的信号没有任何改变。因此,可以认为,电离层电子浓度的急剧下降是由于地震效应引起的,电离层的这种状态就是要发生地震的征兆。以往的研究结果显示,对于5级以上的地震,在地震附近地区一般会出现电离层扰动,概率约为74.1%。

电离层11.4震前异常

从2008年5月5日到15日,汶川以东至日本冲绳、南至海南南部地区的电离层出现明显扰动,电离层TEC出现了明显增加,而平时,这样的增加很少能看到。5月9日的扰动,则是“往水中扔了一块石头”,后来发生大地震的所在地附近出现了大范围的电离层参数异常增加。

查看详情

电离层等离子体态

由于热运动和电磁力的作用,从某个分子逸出的电子可能与另一失去电子的阳离子碰撞而复合,也可与中性分子暂时结合而成阴离子。在电离层中,电离与复合总在不断地进行着,但在一块地区内,自由电子和阴离子的浓度与阳离子的浓度基本上是相同的,因而总体呈电中性。这是物质的第四态,称为等离子体态。电离层的温度最高不超过1000K,属于冷而弱的等离子体。

太阳辐射的各种成分对大气的作用不同,短紫外线和X射线使大气电离,较长的紫外线使大气分子分解为单个原子,更长的紫外线使O2变为O3。微粒流能引起大气电离和升高温度等多种作用。太阳辐射穿过大气时,因被吸收而衰减。穿越相同的气层,辐射的波长越短,衰减越多。因此,只有波长较长的紫外线能达到地面,大气的成分也因吸收紫外线而随高度改变。

查看详情

电离层电离层中离子的分布

研究和火箭实测表明,大约90km高度以下大气分子量没有明显变动,但在高度l0~50km范围内O3含量的百分数较大,极大值约在20~35km处。35~40km以上出现NO。90km以上O2开始分解为氧原子,在更高处N2也开始分解,在约100km以上,大气的主要成分为O、N2和N。在约500km以上,N2和O2就都不存在了,He和H含量的百分数则逐渐增加,到2000km以上就只有这两种原子了。

大气分子有向外散逸的趋势。这种趋势与地球引力对抗的结果,大气压力随高度按指数规律衰减。各种成分所含的离子数可能在某一高度上出现最大值,但因各种因素(包括地磁场)对电离层同时作用以及带电粒子的迁移、散逸的结果,实际的离子浓度随高度的变动并不是几种成分理论分布的叠加。大体上,阴离子只存在于70km(白天)或90km(夜晚)以下,其上主要是浓度基本相同的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浓度随高度的分布曲线在某几个高度上出现逗留,这些高度对于电磁波的反射起着重要的作用。各区域从下而上命名为D层(约在地面以上40~90km)、E层(约90~160km)和F层(伸展到数千公里以外)。

电子浓度随高度的分布受时间、季节和太阳的活动性影响很大,浓度值和各区的范围都不是固定的。在夜间由于受不到太阳的照射,而低层大气的密度又较大,复合较强,D层会消失,E、F层的电子浓度也会降低一、二个数量级。在很偶然的情况下,E层中会出现Es层,电子浓度程高,甚至能反射50MHz左右的电磁波,其寿命则只有数小时或更短。在太阳表面黑子较多而喷出大量粒子流时,F层可能因受热膨胀而浓度大大下降,以致短波通信中断几小时乃至几十小时。这种情况在高纬度地区比较严重。

电离层是色散性媒质。当折射率成为虚数时,电磁波受到截止衰减,不能传播。

查看详情

电离层电离层中自由电子的运动

电离层中的自由电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其运动方式是随机的热运动与有规则的振动相叠加。在与其它较重粒子碰撞时,其振动动能由被撞的粒子吸收,而这种动能是由对电子施力的电磁场能流转化而来,因此碰撞使电磁波受到吸收衰减。在D层,由于大气密度高,碰撞频率约有8×107次/秒。在F层,除在太阳爆发时(热骚动)以外,其碰撞几乎可以忽略。电离层中自由电子的运动还受地磁场的影响。电子热运动的轨迹并不是直折线。在电离层中有外电磁场作用时,由于电离程度弱,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电磁波中的磁场对电子的作用都相对很弱,决定电子有规运动的力来自电磁波的电场和地磁场。地磁场力的方向正交于地磁场与电子速度所共的平面,使电子随时得到横向加速度,因而电子的有规振动不与电场共直线,于是等效电极化强度矢量与电场强度矢量不平行。电离层在地磁场影响下成为磁旋各向异性媒质。电离层的等效折射率具有双值n1、n2,且与波的传播方向和地磁方向的夹角有关,在n1、n2,都是实数的情况下,n1

查看详情

电离层文献

大功率无线电波加热低电离层 大功率无线电波加热低电离层

大功率无线电波加热低电离层

格式:pdf

大小:317KB

页数: 6页

等离子体对大功率电波的欧姆耗散会使电子温度升高,进而导致电子密度和其他等离子体参数改变,实现电离层的地面人工变态.本文基于大功率无线电波与低电离层相互作用的自洽模型,分析了不同入射条件下电离层参数的变化,主要结论如下:电离层D区是电波的主要吸收区,并且其吸收强度随入射频率的升高而降低,当入射频率为6 MHz(有效入射功率为200 MW)时电子温度的最大增幅约为520 K,电子密度最大增幅为7300 cm~(-3)左右;电子温度达到饱和所需时间小于电子密度的饱和时间,前者具有μs量级,后者具有ms量级;停止加热后,电子温度和密度迅速恢复到初始状态,恢复时间均小于各自的饱和时间,但量级相当;入射功率越高,电子温度和密度的增幅越大,并且饱和时间也越长,在相同入射条件下,夜晚的饱和时间要大于白天.

基于VLBI和GPS测量2009年7月22日日全食期间电离层TEC变化 基于VLBI和GPS测量2009年7月22日日全食期间电离层TEC变化

基于VLBI和GPS测量2009年7月22日日全食期间电离层TEC变化

格式:pdf

大小:317KB

页数: 6页

2009年7月22日上午发生的日全食是21世纪全食持续时间最长的日全食,跨越了中国北纬约30°的广大地区,为研究太阳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会。上海位于此次日全食带中心线附近,为此,上海佘山站、乌鲁木齐南山站和日本鹿岛站开展了VLBI联合观测实验。与此同时,TEC测量还配合使用了GPS观测站。本文介绍了此次日全食观测实验的背景、测量方案、观测实验详情和数据处理流程。根据相关处理结果,利用二维条纹搜索方法在上海-乌鲁木齐基线获得了优质干涉条纹,预示着VLBI测量取得成功。对单站GPS数据的初步分析表明,日全食食甚时刻TEC值存在快速下降。此次观测实验预期将首次获得电离层TEC变化的VLBI实测结果,并开展VLBI与GPS测量结果的比较研究。

tec电离层

TEC(Total Electron Content)及其变化不但是电离层形态学研究的重要资料,也是精密定位、导航和电波科学中电离层修正的重要参数。它是描述电离层形态和结构的重要参量,有助于研究电离层对电磁波传播的影响. TEC是每平方米上从电离层底部(约90公里高度)的到电离层的顶部(大约1000公里高度)的电子数量总和。许多的TEC的测量是由GPS卫监测得到。目前,GPS的TEC监测已经被分布在很多国家的超过360个台站所实时监测。

电离层电子总含量TEC及其变化不但是电离层形态学研究的重要资料,也是精密定位、导航和电波科学中电离层修正的重要参数。它是描述电离层形态和结构的重要参量,有助于研究电离层对电磁波传播的影响。电离层的预报目前有Klobuchar模型、Bent模型、IRI模型、ICED模型、FAIM模型等,GPS是主要的测量工具。在实际应用中,电离层预报是对未来时刻地面上空一定高度的网格点的电子含量预报。目前国际上通常是每两小时给出经度方向间隔5°、纬度方向间隔2.5°的电子含量,这样每两小时全球共有5184 (72×72)个网格点,使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出网格的TEC及GPS测量的硬件误差。

查看详情

电离层不规则体简介

电离层不规则体是指漂浮在正常电离层结构中的各种尺度的电离“云块”或“波状”结构,又称电离层不均匀性。

查看详情

电离层运动运动意义

目前,对电离层运动的认识还不够深刻,现有的电离层动力模式还不能满意地描述电离层运动的平均形态。由于电离层运动直接影响电离层的形态、结构与变化,激发电离层不均匀结构和等离子体不稳定性,对人类活动,特别是地面和空间无线电系统,产生不可忽略的影响。因此,不断完善电离层动力模式,阐明各种运动形式的物理特性,并对电离层中一些暂态动力过程进行实时预报都具有实际意义。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