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 市政百科

斗栱部件

斗栱部件

斗栱由五种部件构成:

斗栱栱介绍

形如弓,与建筑物表面平行的称为栱,栱的中间有卯口,以承接与之相交的翘或昂,栱的两端向上弯曲如弓,其上安升子。

按长短分为三种:瓜栱、万栱、厢栱;按位置分为正心栱、外拽栱、里拽栱:

斗栱瓜栱

最短,安置在斗栱最底层。

正心瓜栱:《营造法式》称为泥道栱,在檐柱中心线上,与建筑物正面平行;正心瓜栱与翘或昂相交,下为坐斗,上为两端槽升子、正心万栱。

斗栱外拽瓜栱

《营造法式》称为瓜子栱:在檐柱中心线外,与第二道翘或昂相交、与建筑物正面平行;外拽瓜栱之下为翘和翘外端的十八斗,外拽瓜栱之上为昂、栱两端三才升、外拽万栱

斗栱里拽瓜栱

《营造法式》称为瓜子栱:在檐柱中心线内,与建筑物正面平行。里拽瓜栱之下为翘和翘里端的十八斗,里拽瓜栱之上为昂、栱两端三才升、里拽万栱。

万栱,中长,安置在瓜栱之上。

斗栱正心万栱

《营造法式》称为足材慢栱:在正心瓜栱之上,与建筑物正面平行。清式斗栱中,在正心瓜栱之上,只有一层万栱,万栱之上承托一至六道重叠的正心枋,直到正心桁。

斗栱外拽万栱

《营造法式》称为单材慢栱:在檐柱中心线外,与建筑物正面平行,外拽万栱之下为外拽瓜栱和两端三才升,外拽万栱之上为三才升、外拽枋。

里拽万栱:《营造法式》称为单材慢栱:在檐柱中心线内,与建筑物正面平行,里拽万栱之下为里拽瓜栱和两端三才升,里拽万栱之上为三才升、里拽枋。

厢栱,只有外拽,里拽,没有正心。《营造法式》称为令栱。

外拽厢栱:安装在最上层的昂翘的最外端,由十八斗承托;外拽厢栱之上为两端三才升、外拽枋,垂直方向耍头。

斗栱里拽厢栱

安装在最上层的昂翘的最里端,由十八斗承托;里拽厢栱之上为两端三才升、里拽枋。

从栱长看,栱长最长的为万栱,其次为厢栱,最短为瓜栱。

弓形木,与建筑物表面成直角,因此也和栱成直角的,称为翘。翘的形式和功能和栱相同,惟方向与之垂直最底层的翘伸出最少,往上的翘,伸出逐层增加。《营造法式》称翘为华栱,无论长短。

搭角闹翘:角科上由正面伸往侧面的翘。

斜翘:角科中在45度角的翘。

斗拱中在中心线上前后伸出,前端下斜带尖的木材部件称为昂,《营造法式》称为下昂,其功能与翘相同,形式不同。

搭角闹昂:角科上由正面伸往侧面的昂。

斜昂:角科中在45度角的昂。

斗栱中承重的方形木块,承托横竖两个方向的重量,上开十字卯口。

坐斗,又名大斗:《营造法式》称为栌斗。坐斗在全攒斗栱最底层,承托全攒重量的斗状方木块,开十字卯口

十八斗:《营造法式》称为交互斗,在翘昂两端,承托上层栱昂交叉点、栱翘交叉点,十字卯口。

也称升子,栱与翘或昂交点之间,栱的两端与上层栱之间的斗状方木块。升只承托一个方向的重量,只开一字口。

槽升子:在正心栱两端,承托上层栱或枋。《营造法式》称为齐心斗。

三才升:在各种外拽栱、里拽栱的两端,承托上层栱或枋。《营造法式》称为散斗。

查看详情

斗栱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 五踩平身科
  • 13%
  • 河南省天杰古建园林有限公司
  • 2022-12-08
查看价格

角科

  • 13%
  • 山西丹宇古建筑艺术有限公司
  • 2022-12-08
查看价格

  • 五踩平身科
  • 13%
  • 滑县古建砖瓦厂
  • 2022-12-08
查看价格

  • 五踩角科
  • 13%
  • 中国新型建材衡山模具厂
  • 2022-12-08
查看价格

  • 品种:拱 规格(mm):300×300×800 材质:EPS 系列:EPS系列
  • m
  • 昱立装饰
  • 13%
  • 南昌昱立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2022-12-08
查看价格

二氧化碳自动灭火装置及部件

  • 贮存装置,ZE45
  • 湛江市2005年2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二氧化碳自动灭火装置及部件

  • 阀驱动器,EQF6
  • 湛江市2005年2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二氧化碳自动灭火装置及部件

  • 气体单向阀,ED5
  • 湛江市2005年2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二氧化碳自动灭火装置及部件

  • ZETP,全淹没喷管喷头
  • 湛江市2005年2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二氧化碳自动灭火装置及部件

  • ZET,全淹没无喷管喷头
  • 湛江市2005年2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取源部件

  • 取源部件
  • 38套
  • 3
  • 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11-26
查看价格

取源部件

  • 取源部件
  • 2套
  • 3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4-08-12
查看价格

角科三彩斗栱

  • 木质三踩斗栱 1、构件名称:角科三彩斗栱 2、规格尺寸:W1010×H862 3、对应标准图:DY-11(A-4-08修2大样) 4.包含但不限于以上内容
  • 1座
  • 2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4-11-07
查看价格

平身科三彩斗栱

  • 木质三踩斗栱 1、构件名称:平身科三彩斗栱 2、规格尺寸:W880×H862 3、对应标准图:DY-12(A-4-08修2大样) 4.包含但不限于以上内容
  • 1座
  • 2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4-11-07
查看价格

角科五彩斗栱

  • 木质五踩斗栱 1、构件名称:角科五彩斗栱 2、规格尺寸:W1010×H1054 3、对应标准图:DY-1(A-4-08修2大样) 4.包含但不限于以上内容
  • 1座
  • 2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4-11-07
查看价格

斗栱历史

起源

斗栱起源于汉代崖墓、石室、石阙和明器;现存实物有四川省绵阳县平杨镇汉代石阙一斗三升斗拱,和四川雅安县后汉高颐墓阙一斗二升斗拱。这种形式的斗拱后传入日本,例如法隆寺。

北魏(386年—534年)

云岗石窟外廊中的斗拱,大体继承汉代形式,多为一斗三升,但多了人字形补间铺作,和一斗三升交错排列。拱呈上弯曲线,而人字补间铺作的两边作直线形,如云岗第9窟。北齐天龙山石窟中的斗拱,大体相似,但人字铺作的两边呈上弯曲线状,如同小屋顶轮廓。

北齐(公元550年—577年)

北齐时期斗栱形制主要见于当时的石雕仿木雕刻和墓葬壁画,比如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的一件北朝石棺(线刻)、山西省忻州市九原岗北朝墓葬壁画。

云冈石窟与天龙山石窟的仿木结构雕刻中,补间铺作的位置都使用了人字形栱。不同的是云冈石窟中的人字栱的斜边为直线,天龙山石窟中的人字栱斜边则为弧线型。 九原岗壁画以及国博所藏的北朝石棺中的人字栱也皆为弧线造型。这反映出北朝早期与晚期的风格差异。这种风格在唐代懿德太子墓(懿德太子李重润,682年-701年)的壁画中仍有体现。

唐代(618年-907年)

陕西西安大慈恩寺大雁塔入口处有一块精细的黑大理石雕的佛殿浮雕,显示角柱上的二跳角科斗拱,补间斗拱则是人字形上托短柱。唐代实物在中国有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和鉴真法师建造的日本奈良招提寺。

五代十国(907年-979年)

五代吴越国斗拱实物,有浙江杭州保俶塔一斗三升斗拱,杭州灵隐寺石塔一斗三升斗拱,江苏省丹徒县甘露寺铁塔二跳一斗三升斗拱。

辽代(公元907年—1125年)

实物有辽宁省义县建造于开奉9年的大奉国寺大雄宝殿带尖下昂四跳斗拱,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山西大同上华严寺佛殿斗拱,下华严寺薄伽教藏大殿斗拱。

宋代李诫《营造法式》将这种结构称为铺作,并将之标准化,成为大木作的一部分。清代雍正十二年(1734年)颁布的《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称之为斗栱,并对斗栱的形式、用材和比例定下严格的规范。从唐到清,斗栱的排布由疏到密,与立柱高度的比例,由大变小,斗栱的结构作用越来越小,装饰性越来越强。斗栱是礼制的重要体现,等级森严,同时也是建筑尺度的标准。斗栱结构也传至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

查看详情

斗栱种类

斗栱的种类很多,形制复杂。

按斗拱在建筑物中所处的位置分为外檐斗拱和内檐斗拱:

斗拱名称

宋代名称

清代名称

柱头斗拱

柱头铺作

柱头科

柱间斗拱

补间铺作

平身科

转角斗拱

转角铺作

角科

外檐斗栱:处于建筑物外檐部位。分为柱头科、平身科、角科斗拱;

其中,转角斗拱的结构最为复杂,所起作用也是最大。

内檐斗栱:处于建筑物内檐部位。分为品字科斗拱、隔架斗拱等。

查看详情

斗栱部件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斗栱演变

对斗栱的起源有三种说法。一种认为由井干结构的交叉出头处变化而成;一种认为由穿出柱外的挑梁变化而成;一种认为由擎檐柱演化为托挑梁的斜撑,再演化成斗拱。

斗栱在中国木构架建筑的发展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它的演变可以看作是中国传统木构架建筑形制演变的重要标志,也是鉴别中国传统木构架建筑年代的一个重要依据。斗拱的演变大体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西周至南北朝。西周铜器拱令簋上已有大斗的形象,战国中山国墓出土的铜方案上有斗和45°斜置拱的形象。汉代的石阙、明器、画像石和画像砖上也有大量斗拱的形象。从汉高颐阙和四川牧马山、山东高唐出土的汉明器陶楼上可以看出,柱顶有斗拱承托檩、梁或楼层地面枋,挑梁外端的斗拱承托檐檩,各个斗拱间互不相连。汉代以后开始在柱间用斗拱,最初是一种在现代称为人字拱的斗拱,即在额枋上立一个叉手,上置一斗,承托檐檩。

至初唐,从西安慈恩寺塔门楣石刻《说法图》上还可看到佛殿柱间仍用人字拱。第二阶段为唐代至元代。这个时期斗拱的主要特点在于柱头斗拱所承托的梁多插入斗拱中,使斗拱和梁架拉结在一起,顺屋身左右横出的拱也和井干状的柱头方(即枋)交搭在一起。建筑的一圈柱头枋和同它成直角的正、侧两面的梁交织成一个分为若干井字格的水平框架,斗拱成为各交叉处的加强节点。这时斗拱已不再是孤立的支承架或挑檐的构件,而是水平框架不可分的一部分。这个水平框架如今称为“铺作层”,用于殿堂型构架柱网之上,对保持木构架的整体性起关键作用。现存唐代五台山佛光寺大殿的斗拱,就是这种做法的典型实例。

宋《营造法式》中所载各种殿堂构架的斗拱与梁架结合,已不如唐代紧密,但仍类似。第三阶段为明代至清代。自明代开始,柱头间使用大、小额枋和随梁枋,斗拱的尺度不断缩小,间距加密。

清式建筑的梁不再像宋式那样穿插在斗拱中,而是压在斗拱最上一跳之上,直接承挑檐桁。因此,斗拱发展到明清以后便不再起维持构架整体性和增加出檐的作用。它的用料和尺度比宋式大为缩小。

查看详情

斗栱作用

斗栱在中国古建筑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它位于柱与梁之间,由屋面和上层构架传下来的荷载,要通过斗拱传给柱子,再由柱传到基础,因此,它起着承上启下,传递荷载的作用。

二、它向外出挑,可把最外层的桁檀挑出一定距离,使建筑物出檐更加深远,造形更加优美、壮观。

在它成型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被作为构件大小的基本尺度(“模数”制)

后来的斗拱逐渐变为装饰(后来采用砖墙,出檐变近许多,作用减少),也是区别建筑等级的标志。越高贵的建筑斗拱越复杂、繁华。

三、它构造精巧,造形美观,如盆景,似花篮,又是很好的装饰性构件。

四、榫卯结合是抗震的关键。这种结构和现代梁柱框架结构极为类似。构架的节点不是刚接,这就保证了建筑物的刚度协调。遇有强烈地震时,采用榫卯结合的空间结构虽会“松动”却不致“散架”,消耗地震传来的能量,使整个房屋的地震荷载大为降低,起了抗震的作用。中国古建筑屋顶挑檐采用斗拱形式的较之没有斗拱的,在同样的地震烈度下抗震能力要强得多。斗拱是榫卯结合的一种标准构件,是力传递的中介。过去人们一直认为斗拱是建筑装饰物,而研究证明,斗拱把屋檐重量均匀地托住,起到了平衡稳定作用。

斗栱用于柱顶、额枋和屋檐或构架间,它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采桑猎壶上的建筑花纹图案。作为中国传统木架建筑显著特点之一的斗拱在汉代普遍使用。宋《营造法式》中称为铺作,清工部《工程做法》中称斗科,通称为斗拱。斗是斗形木垫块,拱是弓形的短木。拱架在斗上,向外挑出,拱端之上再安斗,这样逐层纵横交错叠加,形成上大下小的托架。斗拱最初孤立地置于柱上或挑梁外端,分别起传递梁的荷载于柱身和支承屋檐重量以增加出檐深度的作用。唐宋时,它同梁、枋结合为一体,除上述功能外,还成为保持木构架整体性的结构层的一部分。明清以后,斗拱的结构作用蜕化,成了在柱网和屋顶构架间主要起装饰作用的构件。

查看详情

斗栱斗栱构件

承托建筑物檐宇部分的构件。主要由方形的斗和弓形的栱经多重交叉组合而成。每一组合称一攒。按安装部位分科,位于柱头上的称柱头科,位于屋角柱上的称角科,分布于柱间部位的称平身科。斗栱对屋檐有支撑和减震作用,也有较强的装饰性,因此,多用于较高等级建筑上。斗栱发展至清代,被作为建筑模数使用,一座建筑的所有尺度均以斗口为单位,长度同于最下坐斗的开口大小。 作为斗栱原始形态的栌栾,最晚在西周时期已经出现了,西周初年的“令殷”,四足做成方形短柱,柱上置栌斗,两柱之间栌斗口内施横枋,枋上置二方块,类似散斗,和栌斗一起承载上部板形的座子。这些构件的形状和组合方法与后代檐柱上的结构大体相同。斗栱是用方形木块和前后左右挑出的臂形横木互相结合而组成的一种结构,它可传递荷载,将建筑物上部的重量平均分配在这承托的构架上,以分散横梁和立柱衔接的地方横梁所受的集中剪力,使梁木不易折损。斗栱发明后逐步成为大型建筑物所不可缺少的构件。

安阳妇好王后墓中出土“偶方彝”的年代早于“令殷”.它的盖顶下的栌斗似的结构,也是仿木斗栱结构的形象。此外在山东临淄郎家庄一号东周墓(时代可能为春秋战国之交)出土的一件漆器图案.也看到斗栱的形象。

查看详情

斗栱基本含义

斗拱,又称枓栱、斗科、欂栌、铺作等 ,是中国汉族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在立柱顶、额枋和檐檩间或构架间,从枋上加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合称斗拱。

斗拱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采桑猎壶上的建筑花纹图案,以及汉代保存下来的墓阙、壁画上,都可以看到早期斗拱的形象。中国古典建筑最富有装饰性的特征往往被皇帝攫为己有,斗拱在唐代发展成熟后便规定民间不得使用。

斗拱,是汉族建筑上特有的构件,是由方形的斗、升、拱、翘、昂组成。 是较大建筑物的柱与屋顶间之过渡部份。其功用在于承受上部支出的屋檐,将其重量或直接集中到柱上,或间接的先纳至额枋上再转到柱上。一般上,凡是非常重要或带纪念性的建筑物,才有斗拱的安置。

斗拱通过力学原理,将梁对外挑屋檐的受力传输到立柱,从而解决了大面积挑空屋顶的受力难题。它既起到了承上启下、传递荷载的作用,也起着使建筑物出檐更加深远,造形更加优美、壮观的作用。在中国古代,斗拱是区别建筑等级的标志,越高贵的建筑斗拱越复杂、繁华。过去人们一直认为斗拱是建筑装饰物,而研究证明,斗拱把屋檐重量均匀地托住,起到了平衡稳定作用,有着很强的抗震、抗压能力。

斗拱使人产生一种神秘莫测的奇妙感觉。在美学和结构上它也拥有一种独特的风格。无论从艺术或技术的角度来看,斗拱都足以象征和代表中华古典的建筑精神和气质。斗拱中间伸出部仍叫做耍头。雕著一个立双式的青色龙头。其两旁的垫拱板雕半立体火焰珠一粒,象征吉祥如意。

查看详情

斗栱词语概念

斗栱基本信息

词目:斗栱

拼音:dòu gǒng

注音:ㄉㄡˋ ㄍㄨㄙˇ

英文:bracket set

应用学科:建筑与园林及城市规划(一级学科);中国古代建筑及构造(二级学科)

斗栱基本解释

["Dougong": a system of brackets in Chinese building;wooden square blocks inserted between the top of a column and a crossbeam.] 中国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从柱顶上加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合称斗拱。

斗栱引证解释

1、亦作“ 斗拱 ”、“枓拱”或“枓栱”。斗与拱,均为我国木结构建筑中的支承构件,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从柱顶探出的弓形肘木叫拱,拱与拱之间的方形垫木叫斗。斗拱承重结构,可使屋檐较大程度外伸,形式优美,为我国传统建筑造型的一个主要特征。《礼记·礼器》“山节藻棁” 唐 孔颖达疏:“山节,谓刻柱头为斗拱,形如山也。”《明史·舆服志四》:“庶民庐舍, 洪武二十六年定制,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栱,饰彩色。”

2、亦作“鬭拱”。即斗拱。 唐 元稹《连昌宫词》:“虵出燕窠盘鬭拱,菌生香案正当衙。” 唐 卢纶《萧常侍瘿柏亭歌》:“攒甍鬭栱无斤迹,根瘿联悬同素壁。”参见“ 斗拱 ”。

查看详情

斗栱斗口

斗口是平身科坐斗的卯口,是清式建筑中的基本度量单位。例如正心瓜拱的长度为6.2斗口,高为2斗口,宽为1.25斗口,坐斗长宽各为3斗口,高2斗口。两组斗拱的间距为10-12斗口。

查看详情

斗栱形式

按昂翘数目分类:

单昂斗栱

单翘单昂斗栱

单翘重昂斗栱

重翘重昂斗栱

重翘重三昂斗栱

按出踩的多少分类;

单翘(三踩)品字斗栱:里外各支出一层。

五踩重翘品字斗栱:里外各支出二层。

七踩三翘品字斗栱:里外各支出三层。

九踩四翘品字斗栱:里外各支出四层。 2100433B

查看详情

斗栱部件文献

基于BIM技术的斗栱三维参数化设计研究 基于BIM技术的斗栱三维参数化设计研究

基于BIM技术的斗栱三维参数化设计研究

格式:pdf

大小:1.7MB

页数: 4页

为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国古建筑文化,使现代建筑技术能够服务于古建筑文化保护,以清式斗栱为例,在古建筑模数制的基础上,利用BIM技术,以斗口为基本变量,建立斗栱的各组成构件的标准库,通过斗栱各构件的参数化控制以及斗栱模型的参数联动,实现了斗栱的参数化设计,极大提高设计工作效率,为古建筑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中国建筑史:唐宋建筑的斗栱 中国建筑史:唐宋建筑的斗栱

中国建筑史:唐宋建筑的斗栱

格式:pdf

大小:1.7MB

页数: 14页

中国建筑史:唐宋建筑的斗栱

斗栱(套装上下册)编辑推荐

《斗栱(第2版)(套装共2册)》把斗栱的起源及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金、元、明清各代斗栱的演变,做了概括地分析。特别是根据我国古建筑的两部经典著作,被梁思成先生称之为“文法课本”的官书宋《营造法式》、清《工程做法》及实物和其它的历史文献相结合,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除对两书作了高度评价之外,还对其中斗栱部分做了增补和纠正。书中还附了大量作者亲手绘制的图纸和做法。

查看详情

中国古建筑斗栱,你知道多少?

斗栱是中国建筑中特有的构件,是屋顶与屋身立面的过度,也是中国古代木结构或仿木构建筑中最有特色的部分。斗栱还是封建社会中森严等级制度的象征和重要建筑的尺度衡量标准,多用在较高级的官式建筑和皇家建筑中。斗栱主要由水平放置的斗、升和矩形的栱及斜放的昂等构件组成的。

斗口

清代带斗栱的建筑,部位与构件尺寸是以“斗口”为基本模数的,其实也是以“斗栱”作为建筑尺度衡量标准。斗口就是斗栱的坐斗(最下层的斗)上用来按瓜栱和头层翘(“翘”,也就是宋代时的华栱)的十字形的卯口。

斗是斗栱中承托栱、昂的方形木块,因状如旧时量米的斗而得名。

栱是矩形断面的短枋木,外形略似弓,有瓜栱、万栱、厢栱等之别。

栱的两端、介于上下两层栱之间的承托上层枋或栱的斗形木块,叫做升,实际是一种小斗。

昂位于斗栱前后中线,且向前后纵向伸出贯通斗栱的里外跳,前端有尖斜向下,尾则向上伸至屋内。

“翘”是清式名称,也是斗栱的构件之一,“翘”的形象与栱相同,但方向与栱不同。清式斗栱中的栱是横向的、向左右延伸的矩形短木,而翘是纵向的、向前后伸出并翘起的短木,因前后翘起而得名“翘”。其实,“翘”在宋代时也是一种栱,名为“华栱”、也叫“抄栱”。

坐斗

在一朵或一攒斗栱的最下层,直接承托正心瓜栱和头翘或头昂的斗,叫做“坐斗”,也叫“大斗”。

栌斗

坐斗在宋代时称为“栌斗”。

十八斗

在翘或昂的两端的上部,用来承托着上一层翘、昂或栱的斗,叫做“十八斗”。十八斗的形状与坐斗相同,但比坐斗小。因为它的长度的一点八斗口,相当于宋代“材”制度的十八分,所以叫做“十八斗”。

交互斗

交互斗是宋代斗栱构件名称,也就是清代斗栱中十八斗。

平盘斗

平盘斗是斗的一种,多用在角科斗栱中,一般没有斗耳,用来承托两个方向的栱或宝瓶。

斗耳

斗耳是斗上面突出的部分,它的形象类似倒置的短腿小桌子的桌腿,下面平的一层类似桌面的为斗底。斗耳的高度是斗高的五分之二。宋代时也称斗耳为“耳”。

由昂

在角科45°斜线上,与耍头齐平的昂,叫做“由昂”。本图是清式单翘单昂五踩角科斗栱中的由昂。

万栱

在瓜栱上面承托正心枋或拽枋的栱,叫做“万栱”。万栱是栱中最长者。

下昂

斗栱中纵向斜置的昂类构件,功能与华栱相同,主要起传跳作用,这样的昂叫做“下昂”。一般所说的昂就是指下昂。

慢栱

慢栱是宋式斗栱构件名称,相当于清式的万栱。

厢栱

斗栱中最外一踩承托天花枋的栱,叫做“厢栱”。厢栱置于最上层的昂或翘上面。

令栱

令栱是宋代斗栱构件名称,相当于清代的厢栱。

瓜栱

瓜栱是斗栱构件中最短的栱,也是处于最下层的栱。一般来说,瓜栱和万栱多相叠并用,瓜栱托着万栱。瓜栱在宋代称为“瓜子栱”。

正心瓜栱

位于斗栱左右中线上的瓜栱,也在檐柱中心线上,这样的瓜栱叫做“正心瓜栱”。

泥道栱

泥道栱是宋代斗栱构件名称,相当于清代的正心瓜栱。因为宋代时两朵斗栱之间的空档,也就是栱眼壁,当时是用泥坯填塞,所以有“泥道栱”之名。

华栱

华栱是宋代斗栱构件名称,相当于清代斗栱中的翘。华栱是宋代斗栱中唯一纵向放置的栱。

耍头

在斗栱的前后中线的翘或昂上,有两层与翘或昂平行的构件,其中下面的一根构件叫“耍头”。耍头出现于隋唐时期,样式比较多,有的没有雕饰,有的加以雕饰。

卷杀

“卷杀”是对中国建筑木构件轮廓的一种艺术加工形式,如将梁架中的“梁”做成“月梁”形式,将斗栱中的“栱”两头削成曲线形、将原本方形或圆形的柱子做成梭柱形式等,都是用的卷杀的方法。

麻叶头

麻叶头是翘或昂后端的一种雕饰。麻叶头的线条非常圆润柔顺,从侧立面看犹如一团云朵,非常漂亮,具有极好的装饰作用。

三才升

在单材栱的两端上面承托上一层栱或枋的升,叫做“三才升”。它在宋代是属于散斗。

“科”是清代是对每攒斗栱的称呼,如柱头科、平身科等。柱头科就是位于柱头上的斗栱,平身科是两柱头科之间的平板枋上的斗栱。

铺作

“铺作”是宋式建筑中对每朵斗栱的称呼,就是自斗栱最底层的斗算起,每铺加一层构件,算是一铺作。《营造法式》中就有“出一跳谓之四铺作”、“出五跳谓之八铺作”之说。凡是自底层斗口内出一栱或一昂,都称之为“出一跳”,一般最多出五跳。

单翘单昂五踩斗栱

一攒斗栱有三踩、五踩、七踩、九踩和单翘单昂、单翘重昂、重翘重昂等规格与区别。单翘单昂五踩斗栱,就是斗栱中使用一翘一昂,而翘、昂自大斗斗口向内外各出两踩,加上中心一踩,合为五踩。

出踩

“出踩”为清式名称,就是指斗栱中翘、昂自中心线向外或向里伸出。如果正心是一踩,而里外又各出一踩,则合称“三踩”,这就是出三踩。如果正心是一踩,而里外各出两踩,则为“五踩”。以此类推,多者可以出到九踩,甚至是十一踩。每踩长为三斗口。

出跳

“出跳”与“出踩”的意思相同,只是“出跳”为宋式名称。宋式斗栱中出一跳相当于清式斗栱中的出三踩,出五跳相当于出十一踩。

唐代时,斗栱样式已趋于统一,并且栱的高度还成了梁、枋比例的基本尺度,后来,这种基本尺度逐渐发展成为周密的模数制,即宋《营造法式》中所说的“材”。材的大小有八等,而材又分为十五分,以十分为宽。营造建筑时要先根据其类型定“材”的等级,其他相关构件以“材”为标准来决定。这样可以估算工料,进行预制加工,提高施工速度。其实,不论是唐代还是宋代,制定建筑标准与尺度除了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外,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避免施工时偷工减料。清代的《工程做法则例》也具有同样的目的。

斗栱的作用

明朝以前,斗栱主要是作为结构构件存在,对建筑的构架起着较为重要的承重作用,同时也有一定的装饰作用。明代以后,斗栱的承重作用逐渐向装饰性作用转变,清代时,基本只作为装饰件了,并且只有宫殿、庙宇等建筑还在使用,以显示皇家与神佛的威严与尊贵。

来源:网络

查看详情

华锦鲜丽:中国古代建筑斗栱彩画

斗栱与彩画,分别是中国木构建筑最为重要的结构部件和装饰手法。在中国古代建筑史的一般性叙述中,斗栱的结构性逐渐让位于装饰功能,同时,建筑彩画也历经了从庄重简朴到华丽繁复的变化,两种趋势相结合,使得斗栱彩画成为古建技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图01、02),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对古代建筑的第一印象。

图01/清式平身科斗栱雅伍墨彩画

(选自《中国建筑彩画图案》)

图02/清式角科斗栱雅伍墨彩画

(选自《中国建筑彩画图案》)

古建彩画的装饰母题主要来源于秦汉以来形成的本土装饰艺术传统,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传播和民族融合而引入的图案元素。由于早期木构建筑的结构、形体相对质朴,所以,彩画基本呈现出简洁、素雅的艺术风格,但文献记载和历史遗存较少,仅能通过同时期的器物、石窟寺的装饰纹样来推测,便难以得知整体艺术风貌,技术做法更是无法追溯。封建社会中后期,木构建筑体系日臻成熟,社会经济文化也取得极大发展,彩画艺术迎来历史高峰:产生了古代建筑最为重要的两部文献《营造法式》和《工部工程做法》,分别记录了宋、清两朝官式建筑彩画的工艺做法,其中,也包括斗栱彩画,是最能代表中国古建彩画发展的两个时代。除官式建筑之外,各地产生了类型繁多的地方古建彩画,与各地文化传统和自然环境相适应,具有官式建筑所缺少的生活气息和民俗韵味,其中以山西、江苏、安徽、福建、云南等地为代表,此外,部分少数民族建筑也采用了斗栱和彩画。彩画始终与古代木构建筑技术的演变相适应,为了提升工程进度,彩画写生题材和装饰图案已适应程式化作业,不断强调重点装饰区域,使得多数图案集中于外檐、天花等易于观赏的部位,原有彩画种类在不断减少,新类型又继续产生——古建彩画的发展基本遵循上述规律(图03-06)。

图03/北京故宫角楼外檐斗栱彩画(摄影:任超)

图04/北京故宫御花园千秋亭内檐斗栱和藻井彩画

(摄影:任超)

图05/山西陵川小会岭二仙庙内檐斗栱和梁架彩画

(摄影:赵钢)

图06/西藏日喀则夏鲁寺外檐斗栱彩画(摄影:陈新宇)

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和文化全面兴盛的时期,宋代美术以精致典雅的“院体画”而著称,同时,建筑工程技术和管理体系高度发达,催生了《营造法式》这样百科全书式的经典之作。中国木构建筑的主要技术特征虽早有源流,但多数都是首次在该文献中得到详实记载,其中,彩画图录样式繁多,在全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宋式彩画的装饰母题主要有三种来源:木构件的图案化、织物图案、传统造型与装饰艺术,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早期建筑装饰手法和惯用主题。后世彩画的基本规制做法在《营造法式》中已完全确立,例如:枋心式构图、叠晕手法、青绿色调、贴金工艺、等级制度等。

图07/宋式五彩遍装彩画(选自《〈营造法式〉解读》)

图08/宋式碾玉装彩画(选自《〈营造法式〉解读》)

图09/宋式青绿叠晕棱间装彩画

(选自《〈营造法式〉解读》)

图10/宋式解绿装彩画(选自《〈营造法式〉解读》)

图11/宋式丹粉刷饰彩画(选自《〈营造法式〉解读》)

宋式彩画分为五类:五彩遍装、碾玉装、青绿叠晕棱间装、解绿装、丹粉刷饰(图07-11)。其中,五彩遍装的色彩最为丰富,冷暖兼备,图案华丽,最具装饰效果,但未能得到进一步发展;碾玉装和青绿叠晕棱间装主要为青绿色调,这一基本色调被明清彩画所继承;解绿装与丹粉刷饰以黄红色调为主,属南朝至隋唐以来建筑装饰色彩的延续,在南方民间建筑中得到继承;另外,还有综合各种彩画特征的杂间装彩画。宋式建筑有成熟的材分制和等级制,同时又对彩画进行了一定的整理和规范,但并无特别严格的制度约束,而《营造法式》所谓“至于穷要妙夺生意,则谓之画,其用色之制,随其所写,或浅或深,或轻或重,千变万化,任其自然”,可见彩画与绘画的历史渊源。宋式斗栱彩画中,只有五彩遍装和碾玉装体现出了鲜明、华丽的装饰特征,不仅斗栱构件以叠晕手法进行勾勒,且构件表面也充满各种装饰图案,是斗栱彩画最繁盛的样式,由于斗栱构件的平面面积相对较小,故少用复杂图案和主题性的写生画。而青绿叠晕棱间装、解绿装和丹粉刷饰彩画当中,斗栱部位相对比较简洁,以同一颜色或色系装饰,使用叠晕,并采用复杂的配色模式,以增强装饰性,此配色方法一直被后世承袭。宋代建筑的宏伟木构与华丽彩画相结合,装饰效果非同凡响,其艺术性早已超越“七朱八白”等唐代彩画样式。不过,早期木构建筑数量较少,主要保存于山西、河北等地,而且彩画常被后世重绘、改绘,所以真正意义上的宋代官式彩画基本没有保存,现存宋代建筑装饰只能反映宋式彩画的部分风貌,如:山西高平开化寺、山西壶关下好牢宋墓、河南禹州白沙宋墓等。

图12/清式和玺金琢墨龙枋心彩画

(选自《中国建筑彩画图案》)

图13/清式和玺彩画示范图

(选自《中国建筑彩画图案》)

图14/清式旋子金线大点金龙锦枋心彩画

(选自《中国建筑彩画图案》)

图15/清式旋子彩画示范图

(选自《中国建筑彩画图案》)

图16/清式包袱式苏式彩画

(选自《中国建筑彩画图案》)

图17/清式苏式彩画示范图

(选自《中国建筑彩画图案》)

清代由满洲人建立,皇室尊崇藏传佛教,重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构,因此,蒙古、西藏、回部等边疆民族之文化元素比较常见,同时,商品经济得以发展,江南汉族文化被统治者所倾慕,而且,随着中西交流日渐频繁,清代官式建筑也融入一定的西洋元素。因此,清式彩画在不同时期融合不同民族、宗教和国家的图像元素,色彩和图案都呈现出丰富变化。清式彩画共有五类,其中每一类又包括等级不同的多种样式(图12-17),分别是:宝珠吉祥草彩画(两种)、和玺彩画(六种)、旋子彩画(九种)、苏式彩画(三种)、海墁斑竹座彩画(一种)。另外,当时的大型木料供应已相对紧张,梁柱构件常以小块帮拼而成,必须对不平整的表面进行处理,才便于绘制,因此形成地仗工艺,出现“彩画作”和“油漆作”的分野,前者指水性颜料绘制工艺(图18-21),后者包括地仗、贴金及油性颜料(油漆)绘制工艺(图22-26),因此,清式“彩画”有狭义和广义之别。

图18/清式油漆作木件表面处理工艺(摄影:段牛斗)

图19/清式油漆作地仗材料制备工艺(摄影:段牛斗)

图20/清式油漆作地仗工艺(摄影:段牛斗)

图21/清式油漆作油饰工艺(摄影:段牛斗)

图22/清式彩画作颜料配制工艺(摄影:段牛斗)

图23/清式彩画作谱子工艺(摄影:段牛斗)

图24/清式彩画作沥粉工艺(摄影:段牛斗)

图25/清式彩画作绘制工艺(摄影:段牛斗)

图26/清式彩画作贴金工艺(摄影:段牛斗)

清式斗栱体量较小,构件表面积减少,因此,清式彩画装饰重点及等级差别主要体现在檩、垫板、枋,俗称“檩三件”,三组构件上下叠加,形成面积较大并有所区别的装饰区域,成为识别彩画种类的关键。清式斗栱彩画分五种:混金、金琢墨、平金、墨线、黄线,除浑金斗栱彩画为全部贴金外,其余四种普遍采用青绿两色,有固定的配色规则:整攒斗栱之内,将构件进行分类,升和斗为一类,昂和翘为一类,两类分别使用青绿装饰;整间斗栱之内,若柱头科的升斗为绿,昂翘为青,则相邻一攒斗栱的升斗为青,昂翘为绿,以此类推,青绿相间,统一又有区别,形成斗栱彩画的基本色调。此四种彩画的区别主要在构件边框的描绘:金琢墨彩画边框沥粉贴金,并装饰白色内框,平金彩画边框无沥粉和白框,墨线彩画边框为黑色,黄线彩画边框为黄色,四种彩画做法渐简,等级随之降低。此外,斗栱地仗工艺多采用单皮灰做法。斗栱之上的枋类构件也存在与斗栱构件类似的青绿相间配色方式。斗栱之间的垫栱板一般以红色刷饰,按照等级不同,边缘有相应做法,中心部位有坐龙、升凤、夔龙、夔凤、三宝珠火焰、西番莲、灵芝、菱花、梵文等图案。由于种类数量不同,斗栱和“檩三件”彩画之间没有非常严格的对应关系,只能靠材料和工艺的相似性,大致体现等级对应。清式彩画以清代皇家宫殿、园林、坛庙、陵寝为主要代表,分布于北京、河北、辽宁等地,不仅能够清晰展现彩画历史演进序列,还能体现针对不同建筑功能的特殊彩画做法,例如:辽宁“一宫三陵”基本代表清早期彩画风貌,而河北承德皇家藏传佛教寺庙则有蒙藏文化影响。清式彩画距今时间较短,在北京朝阳、河北易县等地尚有活态传承的匠作群体,至今仍是清代建筑修缮施工的主要技术力量,但彩画的工具、材料和工艺都有不同程度的衰减。

山西是中国古代建筑保存最为丰富的地区,不仅时代跨度大、类型多样,而且保持了丰富的地方古建技艺和匠作体系,因此,山西地方古建彩画自成一脉,反映了民间社会的审美倾向。明清以来,山西逐渐形成以文殊道场五台山和晋商故里晋中地区为中心的两大建筑匠作体系,使得山西地方彩画在佛教信徒、商贾阶层的赞助之下,演化出多种类型和做法。其中,五台山地区古建彩画以“五彩画”为特色,分为上五彩、中五彩、下五彩(图27、28),主要分布于寺庙建筑;晋中地区古建彩画以“金青画”为特色,包括大金青、二金青、小金青、刷绿起金,以及一绿细画,主要使用在晋商活动区域的建筑当中,而且影响到家具、室内装饰等领域:在一定程度上,上五彩和金青画更接近苏式彩画,个别部位采用和玺彩画元素,下五彩和一绿细画则与旋子彩画近似,另外还有更具乡土特征,且相对简洁的墨线画和素色画。由此可见,山西地方彩画与清式彩画存在非常密切的历史联系,种类基本对应,但等级关系不严格,体现了历史上与地方和官式建筑的互动交流,而且山西明清古建遗存数量众多,其间包含地域文化、工匠流动、赞助关系、民间审美、民俗活动等异常丰富的历史细节,对于佐证官式彩画演变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两个系统的斗栱彩画也存在非常近似的沥粉贴金、包袱、晕色、青绿配色等做法,但部分山西彩画种类会在栌斗等重点部位装饰以主题图案。目前,山西地方彩画工匠群体主要来自忻州代县和晋中榆社等地,由于当代社会人口流动和文化传播日益便捷,因此,官式和地方两种彩画经常相互影响,导致各类彩画的固有范式受到不同程度的削弱,从根本上不利于文物建筑保护与古建彩画传承。

图27/山西五台山地区上五彩彩画

(选自《晋系风土建筑彩画研究》)

图28/山西五台山地区下五彩彩画

(选自《晋系风土建筑彩画研究》)

西藏建筑是中国各民族建筑中非常独特的一支,元代以来,受中原汉地的影响,也施用斗栱,并有彩画。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西藏建筑以石木混合结构为主,不同于中原木构建筑,所以斗栱并不发挥主要的结构功能。在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的地区,藏式寺庙建筑普遍采用汉式结构,其斗栱作用基本等同于汉式建筑,例如:青海乐都瞿昙寺、山西五台藏传佛教寺庙、北京雍和宫;而在典型的藏式建筑中,斗栱通常与汉式歇山屋顶一同构成装饰意味深厚的“金顶”,为高等级建筑所使用,例如:西藏拉萨布达拉宫和大昭寺。因此,藏式斗栱彩画并无固定做法,典型实例当属西藏日喀则夏鲁寺,由元朝皇帝捐资修造,斗栱为元代样式,彩画使用汉式彩画的青绿主色和藏式装饰的黄红主色,不拘法式,相得益彰。

斗栱彩画是古建彩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装饰原则上,主要体现斗栱构件复杂的形体,同时,在色彩方面遵从建筑彩画整体的工艺和等级,由于斗栱构件趋向装饰性和小型化,因此,斗栱彩画的主题图案逐渐减少,而与斗栱构件结合密切,和台基、梁柱、屋面共同构成中国古代建筑的整体视觉形象,故《营造法式》谓之“取其轮奂鲜丽,如组绣华锦之文尔”。总而言之,中国古建彩画源于木构技术的发展,并始终与之保持密切联系,而且充分体现了经济文化发展带来的艺术繁荣,以及民族融合和宗教传播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并长期与其它造型艺术形式相互滋养,通过古代社会制度和地域文化而产生广泛流变。

中国古代建筑史如同波澜壮阔的长河,不断融汇、奔流,彩画作为其间一脉,始终保持着源流交错、异彩纷呈的盛况。

作者:段牛斗,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本文发表于《华夏地理》2015年第11期,授权转载自公众号美术遗产(cafa_heritage)。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