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如上所述,物流合同的内容具有广泛性和复杂性,物流合同涉及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诸多环节,同时由于第三方物流经营者拥有的资源不同,经营特色和经营方式也多样化,第三方物流合同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也变得复杂起来。
从第三方物流合同主体来看,一方面是物流服务提供者(物流经营者)与物流服务需求者(物流客户)的关系,双方基于物流服务合同的约定或法律的规定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同时也必须独立地承担民事责任。另一方面是物流经营者与物流活动实际履行者的关系,当物流经营者利用自身的物流经营资源独立完成物流服务的全部过程时,物流经营者与物流活动的实际履行者是相同的,法律关系相对较为简单,但第三方物流合同的主体往往是综合的物流服务合同,每个物流经营者拥有的资源不同,因此,实践中物流经营者在接受物流客户的委托后,往往与一个或多个实际履约方分别签订合同,委托他们从事具体的运输、仓储、加工、包装、装卸等服务。
从第三方物流合同的内容和性质来看,不管是物流服务提供者(物流经营者)与物流服务需求者(物流客户)的关系,还是物流经营者与物流活动实际履行者的关系,根据不同的合同约定和物流实践,比较常见的几种法律关系是:
一般物流服务法律关系
物流最主要目的是通过运输链的顺利衔接,实现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到需求者的物理移动最优化,所以运输、仓储、装卸、搬运等活动仍然是整个物流活动的核心要素。当第三方物流企业接受客户的委托,自己进行运输、仓储、装卸、搬运等物流作业活动,自己完成物流合同所约定的内容时,这种经营模式与传统运输业、仓储业等区别不大,当事人双方形成相应的法律关系,如运输法律关系、仓储法律关系等。在物流实践中,物流仓库及相关设施可以通过自建或租赁取得,如果租赁取得,其实质是一种租赁行为。如果物流经营者在经营物流服务时接受货主的委托,根据运输、销售或消费使用的需要进行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组装等简单作业,或者对委托托运的货物进行包装、集装箱拼箱、装箱或者拆箱,这种行为具有加工承揽的性质,物流经营人此时具有承揽人的法律地位,则形成相应的加工承揽法律关系。
委托代理法律关系
物流企业不可能拥有履行物流合同的所有资源,因此不可避免地在第三方物流合同中约定物流经营者在一定权限内可以物流需求者的名义委托第三方完成物流业务,这时物流合同的当事人之间就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即第三方物流经营者以物流需求者的名义同第三人签订分合同,履行物流合同的部分内容,对该分合同的权利、义务,物流需求者也应享有和承担。另外,物流经营者也常常接受货主的委托,以货主的名义办理货物的报关、报验、保险、结汇等业务,此时物流经营者除了和物流需求者之外,还以货主的名义与海关、商检、动植物检疫、保险公司、银行或其他有关第三方发生法律关系。
居间或者行纪法律关系
在实际业务操作中,物流经营者可能提供与运输有关的信息、机会等服务,促成物流需求方与物流提供方(如货主与承运人、港口经营者等)之间的交易,从中收取一定的费用和报酬,并协调有关当事方的利益,而自己并没有同任何一方签订委托代理合同或向任何一方提供实体物流服务,此时,物流经营者处于居间人的法律地位。
实践中,也有物流经营者在为货主提供运输代办服务时,由于没有运输工具,就以自己的名义与第三方签订运输合同或者租用第三方的运输工具;由于没有仓库,就以自己的名义与第三方签订仓储合同或者租用第三方的仓库,此时,物流经营者处于行纪人的法律地位。
需要指出的是,实践中许多物流活动的当事人并不能清楚区分委托代理、居间、行纪的不同,这几种法律关系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都是一方为他方办理事务、提供服务或劳务性质的合同,但他们在合同法中各自属于独立的有名合同,有其不同的地方,其主要区别是在代理关系中代理人只能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第三人进行交易活动,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居间人则仅仅为他人提供交易机会和信息媒介服务,并不参与他人的合同交易行为;行纪则是行纪人以自己的名义为委托人进行交易活动。
第三方物流是物流现代化发展的主要趋势,而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法律表现形式就是第三方物流合同,第三方物流合同在物流实践中大量存在。
第三方物流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物流服务关系的合同化,第三方物流通过合同的形式来规范物流经营者和物流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物流经营者根据合同的要求,提供多功能直至全方位一体化的物流服务并依照合同来管理其提供的所有物流服务活动及过程,因此第三方物流又叫合同制物流或契约物流,开展第三方物流活动就需要订立第三方物流合同。所谓第三方物流合同,就是第三方物流服务活动的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与一般的民商事合同相比,第三方物流合同又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主体相对较为复杂
第三方物流合同中的主体包括以下几类:
(1)物流服务提供者
是物流合同中主要的一方,一般是第三方物流的专业经营者。
(2)物流服务需求者
是物流合同中的另一方,主要包括各种工业企业、批发零售企业及贸易商等。
(3)物流活动的实际履行者
物流服务需求者和提供者是第三方物流合同的基本主体,但物流服务提供者有时会把海运、陆运、通关、仓储、装卸等环节的一部分或全部分包给他人,委托他们完成相关业务,使其参与物流合同的实际履行,如运输企业、港口作业企业、仓储企业、加工企业等,物流合同的实际履行方成为第三方物流法律关系不可或缺的主体。
广泛性和复杂性
在物流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企业从简单的存储、运输等单项活动转为提供全面的物流服务,其中包括物流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设计最优物流方案,物流全程信息的搜集、管理等。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企业大体上又可以分为资产型物流公司和非资产型物流公司。资产型物流公司又有以提供运输服务为主和提供仓储服务为主等不同类型;非资产型物流公司又有以提供货物代理为主、提供信息和系统服务为主、提供增值服务为主等不同类型。业务的专业化和多样化使得第三方物流合同的内容涉及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诸多环节,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也因此呈现出多样性、广泛性和复杂性等特点。
混合合同特征无名合同
第三方物流合同涉及环节众多,合同的内容具有广泛性和复杂性。那么,从合同内容的约定和实践来看,双方的权利义务到底属于何种合同法律关系?物流合同是不是一个独立的合同?单一的物流服务合同在性质上容易确定,如纯粹的运输合同法律关系或仓储合同法律关系,其合同名称就是运输合同或者是仓储合同,属于合同法上的有名合同。然而,第三方物流合同往往是综合的物流服务合同,是集运输合同、委托合同、仓储合同、加工合同等各种合同于一身的混合合同,因而,物流经营者的法律地位也是集存货人、托运人、委托人、代理人等各种身份于一身的混合地位,然而在我国合同法中并没有物流合同的概念和相关规定,在合同法分则中,分别对15类有名合同作了规定,包括涉及物流服务关系的运输合同、保管合同、仓储合同、委托合同、承揽合同等,而且在物流活动实践中,也很少把合同称为物流合同,因为物流活动大多还是体现为运输合同,物流企业与客户签订的合同大多数是运输合同,但物流合同往往又超出运输合同的范围,如合同中要求物流企业对委托托运的货物进行包装修补、集装箱拼箱、装箱或者拆箱,这时物流企业与客户的合同就有了加工承揽的性质与特点,这些远远不是一个运输合同所能涵盖的,因此,把这种综合的物流服务合同称为运输合同就是不准确的。综上所述,通常来说,第三方物流合同特别是综合的物流服务合同,其法律性质应该是具有混合合同特征的无名合同。
答: 1、事件1:中建设单位不应该同意甲施工单位对工程进行分包给乙施工单位;也不应该自己“审核签认《工程开工报审表》”,应该先通知项目监理机构审核开工报审表后,并签认。 2...
靠资产、设施竞争的时代已经过去,第三方物流企业如何增强提供增值服务的能力,增强物流服务的专业性,如何提升品牌知名度都成为传统产业在转型时必须研究的课题。目前,增值服务已成为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中不可缺少...
一、 军产房的法律界定军产房是指军队享有房屋所有权(即产权)的房屋。依据*******建设部房地产业司、中国人民***总后勤部基建营房部印发的《城镇驻军营房产权转移和房屋现状变更登记实施细则》第八条的...
分析第三方物流合同特征和法律关系的目的,在于分清物流活动中的各种法律关系,准确适用物流相关法律、法规来妥善处理各种物流活动争议和纠纷,从而推动现代物流业的顺利发展,保障物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下面主要分析以下几个问题:
主要法律依据
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现状来看,还没有一部专门、统一的物流法。现行有关物流服务活动的法律法规,从法律效力角度来看,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类:一是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商法等,这类规范性文件的法律效力最高,往往是物流某一领域的基本法。二是行政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港管理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条例》等,这类规范性文件的法律效力仅次于法律,数量众多,在我国的物流立法中占有重要地位。三是由中央各部委颁布的规章。如《关于商品包装的暂行规定》、《铁路货物运输规程》等,这类规范性文件的法律效力次于法律、行政法规,带有强烈的部门色彩。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国际条约、国际惯例、地方性法规以及物流技术规范等形式。
从法律的内容上看,调整物流环节中物流经营活动的法律规范也比较复杂。首先,广泛适用于物流活动各环节的法律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其中,由于物流合同实质上是民商事合同,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是调整整个物流活动最重要、最基本的法律;其次是适用于物流某一环节的法律规范,包括运输环节的法律规范、搬运配送环节的法律规范、包装环节的法律规范、仓储环节的法律规范、流通加工环节的法律规范等,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铁路货物运输管理规则》、《国内水路货物运输规则》、《港口货物作业规则》等;如果是涉外物流活动,还有国际公约和国际惯例来调整,如《国际铁路货物联运协定》、《统一国际航空运输的某些规则的公约》(华沙公约)等;除此之外,还有调整物流作业的技术规范。
法律适用具有特殊性
由于第三方物流活动涉及运输、仓储、包装、配送、搬运、流通加工和信息管理等各个方面,同时,第三方物流活动的参与者涉及不同行业与部门,如仓储经营者、包装服务商、各种运输方式下的承运人、装卸业者、承揽加工业者、配送商、信息服务供应商等,因此物流服务提供者经常处于多重法律关系中,这导致物流活动中法律的适用呈现出复杂性,所以,就物流活动整体而言,其法律适用具有内容的综合性、层次的多样性等特点。如以运输这一主要物流功能为例,它包含水路、公路、铁路、航空和管道等运输方式,而水路运输又分为国际海运、沿海运输和内河运输,相应地,这些不同领域的法律关系又有各自相应的法律调整。
合同法的具体适用
如前所述,第三方物流合同实质上是民商事合同,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是调整整个物流活动最重要、最基本的法律,广泛适用于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和整个过程。在具体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在不同的物流合同法律关系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总则和分则的适用问题。我国合同法第124条规定:“本法分则或者其他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合同,适用本法总则的规定,并可以参照本法分则或者其他法律最相类似的规定。”也就是说,如果《合同法》分则对某类有名合同作了具体的法律规定,则可以直接适用该规定;如果《合同法》分则对某些合同(即无名合同)没有作具体的法律规定,则适用总则的规定,并可以参照分则或者其他法律最相类似的规定。根据前文对第三方物流合同特征和法律关系的分析,第三方物流合同在适用《合同法》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
(1)完成物流合同所约定的内容
第三方物流经营者自己完成物流合同所约定的内容,如运输、仓储、对托运的货物进行流通加工等,则当事人双方形成相应的法律关系,如运输法律关系、仓储法律关系、加工法律关系等,这时,物流合同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就可以直接适用《合同法》分则的具体规定来调整。如《合同法》第十五章“承揽合同”、第十七章“运输合同”、第二十章“仓储合同”等。
(2)提供的是综合物流服务
第三方物流经营者提供的是综合物流服务,在这种合同中,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的是一揽子服务,既可能为物流需求者设计并管理物流系统,也可能提供具体的物流作业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很难为这种物流合同在《合同法》分则中找到对应的有名合同,在签订合同、解决纠纷时如单纯依据《合同法》规定的有名合同来解决,可能会感到茫然而无所适从。这种综合的物流服务合同,其法律性质应该是具有混合合同特征的无名合同,可以在适用《合同法》总则规定的基础上,以物流系统的设计部分适用技术合同和技术开发合同的规定,而对提供的具体物流作业服务部分则根据服务的具体内容分别适用货物运输合同、加工承揽合同、仓储合同、保管合同的规定。同时,该合同还具有委托合同的性质,因此,相关规范没有规定的部分,也可以参照有关委托合同的规定。
(3)通过某种方式将物流作业分包
如果第三方物流经营者通过某种方式将物流作业分包给他人或者仅仅提供媒介信息服务,则如前文所述,第三方物流经营者可能处于代理人、居间人或行纪人的法律地位,其法律的调整则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十三章“居间合同”、第二十二章“行纪合同”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关于代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关于委托合同的规定。
其次,《合同法》与其他法律的适用关系问题。在物流服务合同法律关系下,《合同法》与其他法律是一般法与特别法的关系。按照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当特别法与一般法规定相冲突时,适用特别法,当特别法没有规定时适用一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23条规定:“其他法律对合同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所以当其他法律对第三方物流合同有特别规定的,适用该特别规定。比如我国《航空法》中对国际航空货物运输的部分事项作了特别的规定,《海商法》则专门调整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物流企业在办理相关运输业务时要遵守这些特殊规定。
总之,第三方物流合同有其不同于一般民商事合同的法律特征,合同的当事人之间可能形成不同的法律关系,形成不同的权利、义务关系,受到《合同法》、《海商法》等不同法律的调整,而不同法律调整的结果可能使发生物流争议时的处理结果大为不同。以货物运输合同为例,对于货物的灭失和损坏,在承运人损害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问题上,我国《合同法》、《铁路法》、《民用航空法》规定的是严格责任,而《海商法》规定的则是不完全过错责任,此外,关于赔偿限额、责任期间、免责事由等方面的规定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作为第三方物流合同当事人,首先要注意签订好物流服务合同,明确有关合同不同的法律关系和法律性质,确定责任分担,控制合同风险;其次,要注意提高物流法律意识,仅仅有物流专业知识还不够,也要对物流法律进行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准确使用物流相关法律来妥善处理各种物流活动争议和纠纷,保障物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司考必备知识点】合同法律关系中的义务群
本文内容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您打赏支持,谢谢 ! 【司考必备知识点】合同法律关系中的义务群 在合同法中,根据义务产生的基础及在合同关系中的地位,可以将合同法上的义 务分为主给付义务、从给付义务、附随义务及不真正义务四类,他们共同构成了 合同法上的义务群。 (1)主给付义务 主给付义务,是指合同关系所固有、必备,直接影响到合同当事人订立合同目的 的义务。如买卖合同中买受人交付价款的义务,出卖人交付标的物的义务都是买 卖合同中的主给付义务。对主给付义务明确几点: A.主给付义务是依据合同必备的和固有的义务,直接决定合同的性质。 B.当事人违反主给付义务时,非违约方可以要求其承担实际履行、赔偿损失等违 约责任。 C.迟延履行合同主给付义务时,经当事人催告仍未履行的,即可解除合同。 (2)从给付义务 从给付义务,是指根据当事人的约定或合同性质,补助主给付义务,确保债权人 利益能够获得最大满足的
论第三方物流合同纠纷的解决
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促进了第三方物流业的产生与发展,而第三方物流合同是第三方物流业的主要法律形式,由此而产生了一系列的合同纠纷,在深入分析这些纠纷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效完善合同纠纷的对策.
第三方物流有别于传统的外协,外协只限于一项或一系列分散的物流功能,如运输公司提供运输服务、仓储公司提供仓储服务等。第三方物流虽然也包括单项服务,但更多的是提供多功能、甚至全方位的物流服务,它注重的是客户物流体系的整体运作效率与效益。同时,第三方物流都是根据合同条款的要求,而不是客户的临时需求,提供规定的物流服务。
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对象一般都较少,只有一家或数家,但服务延续的时间较长,往往长达几年。这是因为需求方的业务流程不尽相同,而物流、信息流是随价值流流动的,因而要求第三方物流服务应按照客户的业务流程来定制。这也表明物流服务理论从“产品推销”发展到了“市场营销”阶段。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是从客户的角度考虑,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服务。从这个角度来看,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其说是一个专业物流公司,不如说是客户的一个专职物流部门,只是这个“物流部门”更具有专业优势和管理经验。
在西方的物流理论中,非常强调企业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也就是说,一个企业的迅速发展光靠自身的资源、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寻找战略合作伙伴,通过同盟的力量获得竞争优势。而第三方物流企业扮演的就是这种同盟者的角色,与客户形成的是相互依赖的市场共生关系。客户通过信息系统对物流全程进行管理和控制,物流服务企业则对客户的长期物流活动负责。
第三方物流企业不是货代公司,也不是单纯的速递公司,它的业务深深地触及到客户企业销售计划、库存管理、订货计划、生产计划等整个生产经营过程,远远超越了与客户一般意义上的买卖关系,而是紧密地结合成一体,形成了一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从长远看,第三方物流的服务领域还将进一步扩展,甚至会成为客户营销体系的一部分。它的生存与发展必将与客户企业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信息技术的发展是第三方物流出现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数据的快速、准确传递,提高了仓库管理、装卸运输、采购订货、配送发运、订单处理的自动化水平,使订货、包装、保管、运输、流通加工实现一体化,客户企业可以更方便地使用信息技术与物流企业进行交流和协作,企业间的协调和合作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同时,电脑软件的迅速发展,使得人们能够精确地计算出混杂在其他业务中的物流活动的成本,并能有效管理物流渠道中的商流,从而促使客户企业有可能把原来在内部完成的物流活动交由物流公司运作。
常用于支撑第三方物流的信息技术有:实现信息快速交换的EDI技术、实现资金快速支付的EFT技术、实现信息快速输入的条形码技术和实现网上交易的电子商务技术等。
如今企业由于自身硬件和软件设施的欠缺,以及管理方式和技术等因素无法完成全部的冷链物流活动,从而往往在经营过程中把冷链环节外包给第三方来服务,这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所谓第三方是相对“第一方”发货人和“第二方”收货人而言的。是由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来承担企业物流活动的一种物流形态。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既不属于第一方,也不属于第二方,而是通过与第一方或第二方的合作来提供其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它不拥有商品,不参与商品的买卖,而是为客户提供以合同为约束、以结盟为基础的、系列化、个性化、信息化的物流代理服务。
第三方物流提供者该如何有效地整合社会资源,为供应链主导企业实施集成供应链管理提供必备的物流技术支撑条件,既是我国物流业目前所应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第三方物流理论深化研究的必然趋势。本课题在对第三方物流提供者与物流服务分包商的合作动因、合作模式等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交易双方的合同关系,尤其是第三方物流提供者与分包商之间的主- - 从递阶合同关系的研究,分析交易双方的行为动机对合同决策和第三方物流服务绩效的影响,探讨如何通过物流服务分包合同的设计来控制分包商的行为、分配交易双方所承担的风险、优化第三方物流服务绩效,提出一些典型的物流服务分包合同模型并编制相应的合同管理决策软件。本课题的研究不仅为第三方物流提供者进行物流服务分包合同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应用工具,还从侧面把局限于合同双方委托代理层面的供应链企业间合作关系研究推进到了委托代理与合同整体绩效最优决策相结合的层面。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