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生长于海拔410-574米的石灰岩石山常绿阔叶林中。分布区年平均温20.5℃,1月平均温12℃,极端最低温-1℃上下, 月平均温27.5℃,极端最高温38℃,基本无霜,冬暖夏季长。年降雨量1457毫米,干湿季节较明显,但峰从间多雾,林地空气常年仍较湿润。地形闭塞,北方冷空气的影响较小。静风、湿润、冬季温暖、夏季热量高,为该种的主要气候环境。较耐荫蔽,与多种常绿树混生,为北热带石灰岩地区季雨林的下层组成。适生土壤为石灰岩发育的黑色钙质土及红色微酸性土,pH值为6.5-7.5。酸性土山,尚未见分布。分布区的土质疏松,富含腐殖质。
常绿灌木,高1-4.5米。树皮灰黄褐色。小枝黄褐色,密集,纤细。嫩芽多紫褐色。嫩叶淡紫红色,老叶薄革质,椭圆或长圆状椭圆形,叶腹面多少有皱缩。叶长(2.5)3.5-6(-8)厘米,宽(1)2-3(-3.8)厘米,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楔形或阔楔形,两面无毛,背面散生黑褐色小腺点,边缘有小锯齿,齿尖有黑色腺体状的尖头,侧脉每边4-6条,干后在腹面不明显下陷,背面明显突起,中脉在两面明显突起,网脉不明显;叶柄长5毫米左右。
花单生于小枝顶端,偶有2朵顶生,直径3.5-4.5厘米,花梗长约3毫米,苞片细小,半圆形,先端微凹,绿色;萼片5-6片,长5-8毫米,近圆形或半圆形,先端微凹,边缘有时具小睫毛,内面有灰白色短柔毛;花瓣7-9片,通常9片,黄色,开始内面有灰白色短柔毛,花开以后渐变无毛,外轮花瓣较短,长圆形,长1-1.5厘米,宽1-1.2厘米;内轮花瓣较长,近圆形或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1.8-2.3厘米,宽1.5-2厘米;雄蕊多数,成5-6轮排列,长1.2-1.5厘米,花丝无毛,外轮花丝基部合生,内轮花丝基部离生;子房近球形,无毛,3室,每室有胚珠1-2粒;花柱长1.2-1.5厘米,上部3裂至近中部,裂片长3毫米,下部合生。蒴果扁三角状球形,直径2-3.5厘米,高1.5-2厘米,无毛,顶端微凹,果熟初期基部紫红色或绿色;果皮薄,干后厚0.5-1.5毫米;果柄长3毫米或近无果柄,无毛。种子每室1-2粒,近球形、半圆形或三角形,直径约0.5-1.5厘米,黑褐色,种皮密被黄棕色细茸毛。现蕾期7-8月,花期9-12月,开花末期可延续至次年2月;果期12月至次年5月。
1985年,广西植物研究所梁健英、苏宗明先生将首次发现于广西天等县石灰岩石山常绿季雨林中的种山茶属金花茶组植物命名为顶生金花茶(Camellia terminalis J.Y. Liang et Z.M.Su),根据其主要特征是叶较小,而花较大并单生于小枝顶端和花柱基部合生、先端分离,作为一个新种顶生金花茶(Camellia terminalis J.Y.Iiang et Z.M.Su)发表于《广西植物》(梁健英等,1985)。叶创兴等(1992)在对山茶属金花茶组进行订正时,也承认顶生金花茶作为一个独立种的地位。但张宏达(1991)在探讨金花茶组的分类学问题时,首次对梁健英等的观点提出异议,认为顶生金花茶是平果金花茶的一个可变异类型,并当作后者的异名。闵天禄(1993)、张文驹(1995)通过检查早期的模式标本,结合当时的采集观察,也发现顶生金花茶习性和叶形特征与平果金花茶(Camellia pinggaoensis Fang)十分相似,但基于花较大,通常顶生的特征,认为作为后者的一个变种为宜,将其命名为顶生金花茶(Camellia pinggaoensis Fang var.terminalis S.Y.Liang)。闵天禄(2000)在其专著《世界山茶属的研究》中进一步指出:顶生金花茶与原变种的区别除上述特征外,其萼片长度也大于平果金花茶的,但二者叶形和大小等特征一致,分布区接近,生境也相似,前者应视为后者的变种。梁盛业(1993)在他的《金花茶》一书中亦将顶生金花茶降级作为平果金花茶的变种。后来,张宏达(1998)在《中国植物志》中采纳了梁盛业的观点,但那个学名为不合法名,不能采用。
然而纵观顶生金花茶的研究史,它与平果金花茶在木材解剖结构、细胞学及分子生物学特征等方面的差异是十分明显的。谢福惠等(1987)在对顶生金花茶、平果金花茶和柠檬金花茶(Camellia limonia C. F. Liang et Mo)的木材构造进行比较研究时发现,这三者在管孔特征、导管分子的形状和横隔数目、射线组织、细胞核和结晶体的特征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且顶生金花茶木材的构造与柠檬黄金花茶很近似,而与平果金花茶差异较大。李凤英等(2001)在用扫描电镜对各种金花茶叶表皮特征进行观察研究时发现:金花茶组植物的叶表皮角质膜特征具有一定的分类学意义,其中平果金花茶气孔外缘角质膜突起不明显,而顶生金花茶的突起明显,从叶表皮角质膜特征可以将两者区分开来。张文驹等(1995)在对九种金花茶种皮的电镜扫描观察中发现顶生金花茶种皮表面被疏而短的毛。
唐绍清等(1998)选取南宁树木园、南宁新竹苗圃的平果金花茶、顶生金花茶等数种金花茶组植物为实验材料,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进行分析,采用Jaccard相似系数计算种间遗传相似程度,用UPGMA法对各个种间的相似性系数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彼此间及与金花茶的相似性系数都较小,且顶生金花茶与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 Chi)、防城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 var.phaeopu-bisperma S .Y .Liang et Z .H .Tang)等的遗传距离要比顶生金花茶与平果金花茶的距离更近些。他当时支持顶生金花茶与平果金花茶两个种成立的观点。后来,唐绍清等(2004)应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分子标记法对桂林植物园栽培的平果金花茶、顶生金花茶进行分析,结果又支持顶生金花茶是平果金花茶变种的观点;但巧合的是,谭晓风等(2005)选取广西南宁金花茶公园的叶片材料对各种金花茶组植物进行RAPD聚类分析,利用0-1聚类软件计算,得到的相容关系和聚类图也显示:顶生金花茶与金花茶、防城金花茶等聚为一类,而与平果金花茶距离较远。同样的技术手段在不同的年代、取不同地点的材料能得出比较相似的结果,说明顶生金花茶、平果金花茶与金花茶之间的这种亲疏关系是客观存在的。
1、金花茶能够增加胰岛细胞的活性,起到促进胰岛素分泌的作用,它还可以起到加快血糖的分解和代谢的作用。 2、金花茶含有多种营养保健元素,在我们生活中可以有效的促使我们的血液呈弱碱性,从而激活免疫系统的淋...
有人工种植和野生的,野生金花茶一斤可 以卖十几万,并且供不应求,人工种植的要便宜一些,因为金花茶比较珍贵,一般很少论斤来卖。我知道的岜马源金花茶就是按盒来卖的
金花茶是一种古老的植物,极为罕见,分布极其金花茶 金花茶 狭窄,全世界90%的野生金花茶仅分布于中国广西防城港市的兰山支脉一带,生长于海拔700米以下,以海拔200~500米之间的范围较常见,垂直分布...
中国广西特有植物,仅分布于广西天等县一个点,地理位置约为北纬23.1°,东经107.1°,为北热带北缘。
花期10-11月,果实成熟期为次年11-12月。尚无人工釆种育苗经验,繁殖技术可参考金花茶。苗圃地注意加施石灰做基肥。
顶生金花茶花顶生,为金花组中形态特殊的一种。在园林观赏及杂交育种上,均有特殊的价值。分布范围狭小,资源稀少,亟需对这一特殊的种质资源,加强保护花和叶也可加工为保健饮料,有较高的开发前景。
保护现状:顶生金花茶为稀有种,列入中国国家Ⅱ级保护植物。 该种资源极稀少,虽未受到严重破坏,但由于石山区的土地资源少,种果、种甘蔗等垦殖事业日益发展,阔叶林的面积逐年缩小,该种已濒临灭绝。
保护措施:在资源分布较多的地块,划为保护区,保护好现有的原生植被,是保护该种的关键措施。
金花茶良种繁育技术研究项目通过验收
近日,花卉所承担的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贷款广西农业综合开发与利用项目“金花茶良种繁育技术研究”通过验收.\n项目共收集防城普通种、毛瓣、凹脉、显脉、四季、东兴、抱茎、柠檬、薄叶、龙州、细叶等28个金花茶种质资源品种,建立和完善金花茶种质资源阐1个,建立品种品系数据信息库1个,筛选出2个优异品系,在院里建立种苗繁育示范基地1个;摸索出金花茶组培苗繁育集成技术,总结提升了金花茶良种高效扦插快繁技术;项目共繁育金花茶种苗5万株,申请专利3项,其中已获授权1项(授权号ZL201510065537.0),发表论文2篇.
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 确保金花茶组植物资源安全
金花茶组植物是一种古老的植物,它不仅是我国珍贵的观赏植物,同时是我国一级保护植物,并且也是世界上稀有的种质资源,受到世界各国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本文主要分析造成金花茶组植物资源濒危的原因并对其提出有效的保育对策。
顶生金花茶(变种)和原变种的区别在于花顶生,花柱合生,先端3裂。模式标本采自广西天等县石灰岩山地常绿林下,海拔350米;也分布于扶绥。
顶生金花茶花顶生;为金花组中形态特殊的一种在园林观赏及杂交育种上;均有特殊的价值加强保护花和叶也可加工为保健饮料;有很高的开发前景。
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