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短肠蕨属

短肠蕨属(学名: Allantodia R. Br. emend. Ching)是蹄盖蕨科下一个属,分布于全世界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少数种达暖温带及温带或纬度较低的亚高山带。中国现知有73种,4变种,桫椤杂交变种,广布于长江以南及西南各省区低、中山地带,多生于常绿阔叶林下或山谷溪沟边阴湿环境,此品种四川雅安尤其常见。个别种分布的海拔高度上限可达3000米。

短肠蕨属基本信息

短肠蕨属染色体

染色体基数n=41。

查看详情

短肠蕨属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富贵

  • 株高100cm,冠幅100cm(乌毛)
  • 韶顺然花木场
  • 13%
  • 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韶顺然花木场
  • 2022-12-07
查看价格

狼尾

  • 狼尾;狼尾规格型号:种类:狼尾 130#精品苗自然高×冠幅:25-30cm×25-30cm品牌:绿态
  • 绿态
  • 13%
  • 深圳市宸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 胸径15-18cm,高度4.0-5.0m,冠幅2.5-3.0m,容器苗
  • 瀚艺
  • 13%
  • 南宁瀚艺生态苗圃种植基地
  • 2022-12-07
查看价格

  • 胸径12-15cm,高度3.5-4.5m,冠幅1.5-2.0m,容器苗
  • 瀚艺
  • 13%
  • 南宁瀚艺生态苗圃种植基地
  • 2022-12-07
查看价格

  • 胸径12-14cm,高度3.0-4.0m,冠幅1.5-2.0m
  • 瀚艺
  • 13%
  • 南宁瀚艺生态苗圃种植基地
  • 2022-12-07
查看价格

点焊机

  • 容量臂50KVA
  • 台班
  • 汕头市2012年4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点焊机

  • 容量臂50KVA
  • 台班
  • 汕头市2011年3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点焊机

  • 容量臂50KV·A
  • 台班
  • 广州市2011年1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点焊机

  • 容量臂50KV·A
  • 台班
  • 广州市2010年4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点焊机

  • 容量臂50KVA
  • 台班
  • 汕头市2010年4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铝防腐

  • 铝防腐
  • 0m²
  • 1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09-07-29
查看价格

富贵

  • 1.种类:富贵2.高度50-60cm、冠幅30-35cm
  • 155m²
  • 3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10-14
查看价格

焦影机

  • 焦影机
  • 3台
  • 1
  • 见品牌材料表(国产)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7-05-24
查看价格

紫苑

  • 高30cm
  • 3650m²
  • 1
  • 普通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6-06-08
查看价格

链节

  • 链节Ф22×4.5m
  • 8节
  • 3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5-22
查看价格

短肠蕨属模式种

Allantodia australis R. Br.

查看详情

短肠蕨属形态特征

在现代文献中,本属植物大多归入双盖蕨属 Diplazium Sw.,还有学者将其并入蹄盖蕨属 Athyrium Roth., 但从形态学、细胞学和地理分布等方面都证明三者有很大区别,不能混同。

查看详情

短肠蕨属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短肠蕨属形态

短肠蕨属植物形态

中型至大型陆生植物。根状茎粗大直立(有时成树干状)、斜升、横卧或横走(偶有直立根状茎上横向长出的横走茎),褐色或近黑色,有网状中柱,或多或少被鳞片;鳞片钻形、披针形或阔披针形,有时卵形而贴生或具线形长柄,褐色、黄褐色或深褐色至黑色,边缘全缘或常有稀疏的刺状小齿,并往往有一条线形黑边。在斜升或直立的根状茎上叶簇生,若根状茎横走或横卧者,则叶远生或近生。

短肠蕨属叶子形态

叶柄基部常为褐色或黑色,往往有与根状茎上同样的鳞片,向上通常光滑或偶有少数鳞片,有时基部有刺状突起,或向上达叶轴和羽轴,上面有1-2条纵沟,无毛;叶片多为阔卵形、矩圆形或三角形,少为阔披针形,通常羽裂渐尖的顶部以下一回羽状至三回羽状-末回小羽片羽裂,但大多为二回羽-小羽片不分裂或浅裂至深裂;羽片披针形、阔披针形或矩圆披针形,常有柄,基部大多数对称或近对称,下部的不缩短或略缩短;末回小羽片多为披针形或阔披针形,少为卵形或矩圆形,先端渐尖、长渐尖或急尖,有时钝圆或截形,基部有柄或无柄,截形、圆形或略呈心形,边缘全缘或有锯齿;叶脉分离,罕见在羽片、小羽片中肋两侧联结形成一行网孔,小脉单一或分叉,斜向上,下部的往往略呈弯弓形。叶为草纸或纸质,少有革质,一般光滑,有时叶轴、羽轴和中肋下面有少数钻形或披针形鳞片,少见有刺状突起;叶轴、羽轴及中肋上面有纵沟和刀口状的薄边,彼此互通,中肋两面往往有细小的腺毛。

短肠蕨属孢子形态

孢子囊群线形、矩圆形或卵形,大多单生于小脉上侧,较少双生于1脉两侧,但在每组小脉基部上出1脉往往双生,生于叶脉基部、中部或与1脉等长,通直或下部(尤其基部上侧1条)的往往略呈弯弓形;囊群盖膜质或厚膜质,灰白色或褐色,或膨胀呈腊肠形、卵圆形,成熟时由背部不规则破裂,或呈扁平线形,成熟时由外侧张开,宿存,或早脱落,仅留残片。孢子两面形,单裂缝,大多为肾形或豆形,较少呈半圆形,罕见呈圆球形,周壁一般明显,多形成褶皱,表面平滑或具刺状、颗粒状、脊条状、网孔状等各种纹饰。

查看详情

短肠蕨属该属三组

根据孢子囊群与囊群盖的形态及着生位置、叶片分裂度、根状茎类型、叶的质地、鳞片形态等外部形态,可将该属划分为:

短肠蕨组:孢子囊群卵圆形或柱状矩圆形,着生于小脉基部,被肠衣状的膜质囊群盖包围,膨胀呈卵形或短腊肠形,成熟时囊群盖从背部不规则破裂。

短盖组:孢子囊群及囊群盖通常粗短,矩圆形,少为长椭圆形,囊群盖成熟时明显膨胀或极膨胀,从外侧张开,易破损。

长盖组:孢子囊群及囊群盖短线形至长线形,囊群盖不膨胀,成熟时从外侧张开,往往被压于孢子囊群下面。

2100433B

查看详情

短肠蕨属文献

观察蕨类生活史的好材料——铁线蕨 观察蕨类生活史的好材料——铁线蕨

观察蕨类生活史的好材料——铁线蕨

格式:pdf

大小:366KB

页数: 4页

铁线蕨分布广泛,容易培养,是观察蕨类生活史的好材料。将经过低温处理(4℃)的铁线蕨成熟孢子接种到培养基上,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45 d左右,孢子萌发后长成配子体,培养60 d左右,颈卵器内的受精卵萌发长出幼孢子体。将铁线蕨孢子接种到花盆内的土壤上,在室内培养2~3个月长成配子体,培养4~5个月长出幼孢子体。将培养基上的幼孢子体移栽到花盆土壤中可在室内长期培养,四季常青,孢子囊陆续分化、成熟。

假瘤蕨属(水龙骨科)植物叶片附属结构的生态意义 假瘤蕨属(水龙骨科)植物叶片附属结构的生态意义

假瘤蕨属(水龙骨科)植物叶片附属结构的生态意义

格式:pdf

大小:366KB

页数: 未知

电镜下观察并研究了假瘤蕨属植物的叶片附属结构.报道了蜡质颗粒、片层、柔毛和鳞片.叶片附属结构在数量及性质上的差别显示出种类与环境的适应性不同.结果表明,假瘤蕨属植物中土生的种类具有较多的蜡质颗粒、柔毛及鳞片,而附生的种类具有较多的颗粒及片层,这些叶片特征均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生态环境相适应.

(蹄盖蕨科短肠蕨属)

细裂系叶草质;叶片细裂,基部三回羽状或二回羽状-小羽片羽状深裂至全裂。

中文学名
细裂系
拉丁学名
Ser. Tenuisectae W. M. Chu et Z. R. He
蹄盖蕨科
短肠蕨属

2. 细裂系 Ser. 2. Tenuisectae W. M. Chu et Z. R. He, ser. nov. in Addenda.

叶草质;叶片细裂,基部三回羽状或二回羽状-小羽片羽状深裂至全裂。

系的模式种: Allantodia prolixa (Rosenst.) Ching ——Diplazium prolixum Rosenst.

中国现知有4种。

下级分类

狭翅短肠蕨 Allantodia alata

假密果短肠蕨 Allantodia multicaudata

双生短肠蕨 Allantodia prolixa

矩圆短肠蕨 Allantodia pseudosetigera 2100433B

查看详情

中华短肠蕨主要价值

中华短肠蕨在园林中宜植于阴湿处观赏,盆栽时可用于室内观赏。

查看详情

中华短肠蕨繁殖方法

组培材料:中华短肠蕨根状茎茎尖。

外植体的灭菌消毒与接种:取2厘米长的根状茎茎尖,去掉杂质及茎尖周围的绒毛等附属物,洗净,用流水冲洗2-3小时,在超净工作台上,先用70%酒精处理30-60秒,用无菌水冲洗2-3次,再用0.02%的升汞加少许表面湿润剂吐温的消毒液消毒5分钟,然后用用无菌水冲洗3-5次,取出茎尖切取1厘米长保持极性接种于培养基表面。

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中华短肠蕨的根状茎茎尖的培养常用MS培养基,以浓度为0.5毫克/升时,对根的生长发育最适合。BA(1.0毫克/升)NAA(0.1毫克/升),此时产生的芽数最多,芽生长较快,芽粗,生长茁壮。培养基和培养容器的灭菌采用高压湿热消毒法,即将分装好的培养基、培养皿等实验器具置于D-1型自动蒸汽灭菌锅内,在温度为121℃、压力为1千克/立方厘米的环境中灭菌15-20分钟。

接种: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NAA浓度对根系的生长影响较大,以浓度为0.5毫克/升时,适合根的生长发育。BA(1.0毫克/升)NAA(0.1毫克/升)时产生的芽数最多,芽生长较快,芽粗,生长茁壮。

试管苗的移栽:当根长到3-4厘米、茎高4-5厘米时,将瓶盖打开,将培养容器在自然条件下培养7天左右,然后打开盖子,于室内自然光照下再放3天,然后用镊子轻轻取出幼苗,用自来水将根系上的琼脂冲洗干净,再用0.01%高锰酸钾浸泡3-5分钟,稍微晾干后移栽到用1%高锰酸钾溶液消毒过的泥炭土和蛭石(2:1)混合土中,湿度保持在90%以上,薄膜覆盖1周后揭膜,成活率在90%以上。移栽时,最适温度控制在25℃左右,超过28℃以上容易引起烂苗。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