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例如将Fe浸于H2SO4水溶液中作为阳极和甘汞电极作为阴极,并与外电源连接构成电解电池,连续改变阳极电极电势(j),观察电流(I)与j变化得出结果。曲线AB表示金属按正常阳极溶解规律进行,称活化区。在CD段,I数值很小且与j无关,称为钝化区。这时金属表面生成一层耐腐蚀的保护膜处于钝化状态。DE段为过活化区,可能在进行某种新的阳极反应。维持阳极电极电势在CD范围就能防止金属腐蚀。金属钝化主要理论为:①吸附理论。认为在金属表面上生成氧或含氧离子表面吸附层。②成相膜理论。认为在金属表面上生成致密的覆盖性良好的氧化膜,其厚度约为10-10~10-9米。吸附层或氧化膜都是把金属和溶液隔开,降低金属的腐蚀速率,使金属成为钝态。
液态电池和聚合物电池在同等尺寸的情况下聚合物电池的容量要稍微高一些,但是不会太多。安全性来讲聚合物电池肯定要高很多,因为聚合物电池是不会爆炸的电池,他的最严重情况就是着火,而且瞬间就烧完了里面的可燃液...
以下是聚合物锂电池和液态锂电池的选择查询 个人觉得聚合物电池好些 根据锂离子电池所用电解质材料的不同,锂离子电池分为液态锂离子电池(Liquified  ...
锌-氧电池是以锌-空电池技术为基础,以氧气代替空气作为阴极活性物质、采用碱性电解液、阳极为锌的金属燃料电池。由于直接采用氧气有利于提高氧气的气相传质速度,减小大电流放电时氧扩散困难造成的氧电极极化增大...
电池的原理及电池种类
1-4 - 1 - 电池(习题) 一、 电池:利用 产生 的装置。 1.(1) 电池: ─→ 。 (2) 电解: ─→ 。 2. 电池的种类: (1) 伏打电池: 电池、 电池。 (2) 干电池: 电池。 (3) 电池。 (4) 电池: 电池、锂电池、镍氢电池、镍镉电池。 (5) 电池。 二、 伏打电池: 1. 起源:贾法尼以铜制解剖刀碰触到放在铁盘上的蛙腿,发现蛙腿立刻 发生抽搐 2. 伏打认为:在两种不同的金属间放置非金属物质,可能是提供 的原因 3.全世界第一个电池: (1)以含盐水的湿布夹在 和 的圆形版中间 (2)原理:将不同的 以导线连接,中间隔 有 ,就可产生电流。 4. 锌铜电池 放电: ─→ (1)盐桥未放入前,电路断路, 毫安计读数 (2)盐桥放入后,毫安计发生偏转。 半反应式:负极: 正极: 1-4 - 2
电池分类
电池分类和基本概念 这一期,准备和大家聊聊电池相关的内容,电池大家应该是再熟悉不过的 了,从电动玩具、遥控器用的干电池、电动玩具用的镍氢充电电池,到汽 车电瓶 12v,24v 铅酸电池,再到笔记本电脑、电动汽车普遍采用的锂离子 电池,电池已经应用到了电动工具、电动汽车和自行车、航天航空、太阳 能和风力发电及储能等多个领域。为了更好的应用电池,开此专题和大家 讨论,首先介绍一下电池的分类和工作原理。 电池的分类方法有很多,按照电池能量进行划分可以分为化学电池、 物理电池、生物电池。 在化学电池中又可以进行如下细分 根据电池是否可以重复使用,可以分为一次电池和二次电池 一次电池与二次电池的有哪些异同点 ?一次电池只能放电一次,二次电池可反复充放电循环使用 ?二次电池在放电时电极体积和结构之间发生可逆变化,因此设计时必 须调节这些变化,而一次电池内部则简单得多,因为它不需要调节这些可 逆性变化
临界钝化电位愈低的金属。愈易钝化。在电化冶金中,阳极金属的钝化对于可溶阳极电解精炼以及电镀、化学电源十分有害,它使槽电压升高和电耗增大的同时,严重阻碍待精炼金属的溶解,极端情况下甚至会停止溶解而变为析出氧气。采取选择适当的电流密度、搅拌和加热溶液,调整溶液pH,通入还原性气体,添加去钝化剂(如Cl-离子),使阴极极化(如周期反向电解、脉冲电解、等措施,均可减轻乃至完全消除电解钝化现象。而在不溶阳极的金属电解提取或金属防腐的情况下,则需利用阳极钝化现象来延长不溶阳极的寿命和确保阴极沉积金属的质量,或阻止受保护的金属被腐蚀。往阳极金属掺入易钝化的合金元素(如铁中掺入镍、铬、铅中掺入银、钙)、除去溶液中的去钝化剂(特别是Cl-离子),避免阳极表面的机械损伤等,都是保持阳极钝态的有效办法 。
钝边 是焊件开坡口时,沿焊件厚度方向未开坡口的端面部分。
钝边 的作用是防止根部烧穿,但钝边的尺寸要保证第一层焊缝能焊透。
通常情况下,钢结构焊接,全熔透要求坡口留2mm钝边,部分熔透坡口留1/3tmm钝边(t为板厚)。
2100433B
科技日报北京9月12日电 :锂—液态多硫流动电池理论上适合用于电网大规模储能,然而这种电池在循环过程中容量容易降低,无法真正获得应用。历时多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崔屹教授课题组日前找到恢复电容的“再生”之术,有望解决电网大规模储能难题。
课题组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的论文称,以金属锂作为负极,以液态的多硫作为正极的锂—液态多硫流动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储能成本低以及可流动性等优点,然而在充放电过程中,其中的液态多硫转化成固态多硫析出,形成“死的多硫碎片”,导致电池循环过程中容量降低,无法真正应用于电网大规模储能。而该研究能让多硫碎片“起死回生”。
研究人员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所谓“再生”,是让加入的硫粉与“死硫碎片”在加热搅拌的情况下发生化学反应,将固态的低阶多硫转化为液态的高阶多硫,从而恢复电池损失的容量。在实际的锂—液态多硫的流动系统中,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再生”,可以使整个系统持续稳定运行,并且使其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课题组搭建了一个锂—液态多硫流动电池的储能系统,进行循环测试。在单体电池中使用的硫负载含量高达克级别,这比一般测试电池硫负载量高出很多,并且可以稳定地运行。
凭借其能量密度高、储能成本低和安全特性,锂—液态多硫储能电池系统在未来电网级别的规模储能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而且有望将储能成本降低至100美元/千瓦时以下。(姜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