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土建百科

地下综合管廊

地下综合管廊是建设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
地下综合管廊可有效杜绝“拉链马路”现象,让技术人员无需反复开挖路面,在管廊中就可对各类管线进行抢修、维护、扩容改造等;同时大大缩减管线抢修时间。

地下综合管廊基本信息

地下综合管廊简介

查看详情

地下综合管廊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综合

  • 6400×3700×2000,钢筋含量(310kg/m3) 双舱A
  • 13%
  • 建华建材(四川)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综合

  • 4500×3700×2000,钢筋含量(347kg/m3) 污A
  • 13%
  • 建华建材(四川)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综合

  • 7300×3700×2000,钢筋含量(323kg/m3) 双舱B
  • 13%
  • 建华建材(四川)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综合

  • 3300×3700×2000,钢筋含量(318kg/m3) 污B
  • 13%
  • 建华建材(四川)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综合-污B

  • 3300×3700×2000,钢筋含量(318kg/m3)
  • m3
  • 13%
  • 四川蜀府贸易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机制砂(综合)

  • 茂名市化州市2022年7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机制砂(综合)

  • 茂名市高州市2022年6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机制砂(综合)

  • 茂名市化州市2022年5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机制砂(综合)

  • 茂名市高州市2022年3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机制砂(综合)

  • 茂名市高州市2021年10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地下综合

  • 视频 地下综合
  • 120秒
  • 3
  • 中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0-07-06
查看价格

综合智能照明理软件

  • 综合智能照明理软件
  • 1套
  • 1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4-08-11
查看价格

综合照明智能控制箱

  • 综合照明智能控制箱
  • 54台
  • 1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4-08-11
查看价格

综合-污B

  • 3300×3700×2000,钢筋含量(318kg/m3)
  • 5000m³
  • 3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03-08
查看价格

综合专用风机

  • 材料:铝;风量风量(20103/30364)m|/h;全压278/635Pa;N=2.8/8.0KW 1450/2900rpm;噪声≤80/89dB(A)
  • 6台
  • 3
  • 科禄格、专风、亿利达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0-12-17
查看价格

地下综合管廊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地下综合管廊文献

用于地下综合管廊 用于地下综合管廊

用于地下综合管廊

格式:pdf

大小:464KB

页数: 23页

1 用于地下综合管廊、大型排水、排洪、蓄水池等 新型预制混凝土涵管 曹生龙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论文摘要: 国内地下市政管线常用现浇法施工,缺点较多。近年大型预制混凝土涵管发展很快,采用现 场装配施工。在上海世博会地下综合管廊等工程中应用,具有质量好、工期短、成本低、环 保绿色等优点,既可用于开槽法施工,也可用于顶管法施工,对城市地下管线的建设有较大 的意义。 预制混凝土涵管, 除了传统的圆形及矩形外, 已开发出各种异形混凝土涵管, 有“三 圆拱涵、四圆拱涵、圆弧涵、椭圆涵”等各种形式的涵管,可以满足各种管线、各种工况的 不同要求。 关键词: 地下管线;预制装配化施工与现浇施工对比;大型预混凝土涵管类型 近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突飞猛进,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成了城市的风景线,但是在高速发展的同 时也伴生一系列的“城市病” ——市政地下管网建设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以来欠账严重,一直存

地下综合管廊结构质量隐患

地下综合管廊结构质量隐患。【株洲完全科技 整理】地下综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铺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不仅可以逐步消除“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等问题,而且可以带动有效投资、增加公共产品供给,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地下综合管廊系统不仅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还极大方便了电力、通信、燃气、供排水等市政设施的维护和检修。此外,该系统还具有一定的防震减灾作用。如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期间,神户市内大量房屋倒塌、道路被毁,但当地的地下综合管廊却大多完好无损,这大大减轻了震后救灾和重建工作的难度。可见,建好地下综合管廊意义重大。那么怎么建好地下综合管廊,施工中有哪些通病了?下面株洲市完全科技有限公司与您探讨这个问题。

地下综合管廊结构容易出现的质量隐患

  地下综合管廊结构容易出现的质量隐患

  一、管廊结构工序多、在工艺衔接中会出现一些通病

1.伸缩缝橡胶止水带未居中,填缝板不密实。

2.墙身出现无规则裂缝、大面积错茬。

3.结构表面蜂窝麻面、孔洞、错茬(尤其是施工缝处的烂根、错台)。

4.止水钢板的埋置不固定或者遗漏,对接缝隙大且未满焊。

5.不合理模板的使用,以及模板未清理打磨刷脱模剂,刷废油污染墙面。

6.橡胶止水带破坏、未与止水钢板搭接。

7.预埋件、预留孔洞位置错误或者遗漏(尤其是热力预埋钢板上下左右必须对齐),支墩位置、标高错误。

8.吊环不固定,脱落倾斜。

9.钢筋规格以大换小

10.底板、顶板有错台,顶板、底板标高与设计偏差大。

二、混凝土浇筑

⑴、混凝土墙身出现裂缝渗水,主要原因为墙身偏厚体积大混凝土硬化的冷缩反应造成墙身裂缝或者在浇筑时私自加水,为避免此现象发生合理安排浇筑时间以及未经允许不得加任何添加剂。

⑵混凝土结构出现蜂窝麻面、错差、烂根(施工缝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浇筑漏振和过振,因此混凝土振捣使用专业振捣人员,结构墙身宽度偏厚,高度大混凝土振捣必须密实到位,尤其是底板与墙身接茬的施工缝处的振捣。

⑶墙身与底板接茬施工缝处渗水,原因一是预埋止水钢板未埋置或者位置偏差,二是施工缝处漏振或振捣不密实,三是止水钢板未对接无缝、满焊,与橡胶止水带未搭接或搭接长度短。未防止此现象,预埋止水钢板必须按图纸要求埋置,对接无缝满焊,与橡胶止水带必须搭接到伸缩缝处。

  三、主体结构

(1)伸缩缝渗水甚至漏水。分析原因为:一是橡胶止水带位置未居中布置,且未加固稳定,二是聚乙烯发泡填缝板不严实未加固稳定,浇筑是造成位置偏离。三是沥青膏填充不密实、平整。为防止这种现象,浇筑前橡胶止水带必须居中布置且加固稳定,橡胶止水带严禁在施工中破坏。聚乙烯发泡填缝板对接严实固定牢固严禁搭接(重叠)。

(2)吊环倾斜、预留尺寸不一。主要原因是吊环未固定,浇筑造成破会。最好点焊加固。

(3)廊体预埋件、孔洞遗漏,集水井镀锌管埋置位置偏差,镀锌管大小不符合设计图纸

(4)个别钢筋型号小于设计,搭接尺寸短且未错位。尤其是预留套管处、交叉口。

(5)热力预埋钢板遗漏,上下错位,埋置位置不符合设计。

(6)拉杆钢筋处裂缝渗水,施工中拉杆钢筋必须使用止水拉栓,严禁搭接结构钢筋,防止通过拉筋向管廊渗水。

  四、廊内外修补

(1)廊内蜂窝麻面孔洞修补,与结构混凝土色泽偏差大,裂缝。修补前必须处理,然后处理。修补材料必须是专业人材料调试、修补。例如使用混凝土修补胶、黑水泥、白水泥。

(2)廊内出现裂缝进行定期观测,对发展裂缝(裂缝随时间变宽,延伸的必须报总工进行处理),对不发展的,现场进行处理

(3)廊内各种垃圾的建议成型一板处理一板,后期处理会和施工队伍发生经济纠纷,处理耽误时间影响下到工

目前城市地下管廊衬砌渗漏水问题,尤其是施工缝处、城市地下管廊的接口处及管节之间的连接处等薄弱环节的渗、漏水更为严重。其中的电缆和光纤进水后,会影响其使用寿命,那么我们该如何保护电缆或者光纤呢?那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下面就请完全科技管道防水专家为你解决这个问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首先先介绍一下我们的利器-WQBZ充气型电缆管道密封系统它主要功能是密封管道管口,有效阻止积水、泥沙、虫鼠、有害气体等物质进入管道。

WQBZ充气型电缆管道密封系统

湖南株洲市完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国家专利充气型管道防水封堵产品,产品核心部件“充气管塞”,是高分子铝箔复合材料制成的密封气袋,利用充气膨胀的原理实现管孔的封堵效果。充气管塞两侧贴有防水胶条,防水胶条在产品充气达到2.6-2.8公斤气压时,将管道、充气管塞、电缆三者之间的空隙很好的填充,以达到完全密封效果。充气管塞充气孔内侧安装有硅胶材料,在充气完成拔除充气管时,硅胶材料的自我填充的性能可以对充气孔进行封堵,确保气体不泄漏。温馨提示:本篇为转载文,素材源自网络。电力管道封堵专家——株洲市完全科技有限公司旨在传播更多行业信息,侵删!

株洲市完全科技有限公司真诚提供以下相关问题的技术解答——管道封堵气囊产品,电缆管道,电缆管道密封,电缆管道封堵,电缆管道防水,管道封堵,电缆管道密封防水等

了解更多相关知识,搜索株洲市完全科技有限公司,有专业的技术人员为您解答疑惑。

查看详情

运用智慧监管平台 建好地下综合管廊

“健康管家”24小时监测管廊运行状况,感温光纤实时感知管廊内的温度变化,遇异常情况智慧系统自动报警……近年来,各地运用地下综合管廊综合管理平台,充分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从“看不见”的地下综合管廊出发,保障城市安全,打造城市“隐形地标”。

建“小区”地下管线搬进“集体宿舍”

地下综合管廊作为“看不见”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城市治理水平的重要体现。目前,地下管线治理的难点在于,管线种类较多、线网密集、布局复杂,加上地下空间开发程度高,建设工程规模大、数量多,保护范围广、难度大。

位于江西省赣州市蓉江新区的地下综合管廊,整体形成“两横五纵”的体系结构,电力、给排水等各类市政管线集中搬进了“集体宿舍”。“集体宿舍”建筑高度11.7米,配有管廊监控大厅、营业窗口、巡逻技术班组办公室等部门。控制中心监控大厅作为管廊的神经中枢和大脑,配置40块LED(发光二极管)高清大屏,用于值班人员24小时监控整个管廊的日常运营情况,也是管廊的应急指挥中心。

走进管网的“集体宿舍”,智慧机器人利用自动旋转的高清摄像头和红外摄像头,不仅能对管廊任意位置、任意角度进行检查,也可自动根据巡检需求进行工作任务,日常、定期、定点对重要点位进行拍照,并生成巡检记录,包括对管廊内管线运行情况及环境状态,进行现场数据智能采集、移动监视、远程监控、智能分析及智能诊断,极大提升管廊现场安全维护能力,保障管廊运行安全。同时,管廊的通风口和人员出入口全部隐匿于地下,能够实现道路景观与地下管廊的完美融合,避免道路反复开挖、空中“蜘蛛网”密布,也避免了将来因增设、维修各类管线而引起道路二次开挖,由此降低道路的二次建设和维护的费用,增加了路面的完整性和耐久性。综合管廊与地下空间、隧道、高铁站等城市基础设施协同设计一次建设,达到合理、有效利用地下空间的目标。

“智慧大脑” 利用平台对管廊“了如指掌”

地下综合管廊将电力、通信、燃气等各种管线集于一体,是保障城市运行的“主动脉”,各地通过对地下综合管廊的智慧监测,实现对地下管线的精细化管理,在保障城市“生命线”运行的同时,为城市安上隐形的“绿色拉链”。

广东省广州市在中心城区地下综合管廊安装“智慧大脑”——监控与报警系统,该系统由统一管理平台、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含自动控制灭火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等子系统组成。工作人员通过这个平台就能对管廊内所有情况“了如指掌”,实现全市供电供水的综合平衡和远程调度,大幅提升老城区供电、供水的保障和应急能力,保障中心城区地下管线的安全和稳定。

同时,广州市还在地下综合管廊上方安装各种先进的智慧设备,每隔100米,安装一个监控摄像头,实时监控管廊内的情况,防止其他非工作人员进入管廊。除了监控摄像头,管廊内还悬挂着小型的红色灭火器,其中的感温光纤可以确保当管廊内温度过高后实现自动报警。广州市还配备了管廊健康监测设备,24小时实时监测廊体的结构健康数据。当管廊内部出现沉降、伸缩等问题,监测设备会发出报警指示,工作人员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确保廊体安全。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短则几公里,长则数十公里,巡检人员不可能完全实时掌握地下管廊运行情况。可靠稳定的监控管理系统就成了守护管廊安全运行的最佳“人”选。云南省昆明市巫家坝片区飞虎大道地下综合管廊监控管理系统利用物联网、大数据、GIS(地理信息系统)、BIM(建筑信息模型)等技术建设智慧管理平台,利用管廊中的“智慧大脑”,对消防、通风、照明、供电、给排水、监控与报警等附属设施进行智能化控制,实现综合管廊的动态感知、安全预警和智慧运行。

地下综合管廊的每个仓体均设置各类监控和传感器,对现场实景、温度、湿度、氧气浓度、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等保持高敏感度监测,成为管廊智能监控系统的“眼睛”和“鼻子”,同时,配合“智慧大脑”提高管廊运营维护效率和稳定性。系统按照实际尺寸比例进行模拟,再通过虚拟现实模拟管廊内各类突发事件,能有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管廊设备、管线安全。工作人员轻点按钮,大屏幕上可以立体展示地下管廊的三维模型。通过三维可视化管理界面模拟管廊运行状态,能够对管廊设施进行精细化管理,将实现对地下管线智慧化、集约化管理,可以有效消除“马路拉链”“空中蛛网”等问题,让城市从“面子”美到“里子”。

今年5月,北京市通州文化旅游区地下综合管廊首批工程竣工,总长共计1464.76米,容纳电力、通信、给水、再生水等管线,是支撑环球度假区核心区正常运转的“毛细血管”。为降低入廊管线的安全风险,通州文化旅游区配建了管廊“大脑”——管廊监控中心,集综合管廊弱电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消防管理系统于一体,包括视频监控、电子巡查、火灾报警、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等14个子系统,是管廊的运行控制中枢,可以日常对管廊的运行情况进行全覆盖、无死角的实时监控,在日常检修、故障排除等方面也为各管线入廊单位提供准确无误的信息,使管廊成为无人值守、自动运行并能进行数据分析的智慧型综合管廊,是满足市政需求的重要民生工程,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动脉”。

“一张图” 让地下管线“一目了然”

地下管线埋设于地下,是重要的隐蔽工程,建立“管线一张图”,可以让管线“看得见”“管得了”“会联动”,让城市管理更加智慧。

城市的地下排布着纵横交错的管道线路,作为整座城市的“动脉”,城市地下管线承担着保障生产生活安全的重任。当电缆、供水等城市管线埋在地下,一旦需要维修或变动,只能将马路“开膛破肚”。当这些管线有了“新家”——地下综合管廊,城市更新、建设和维护的场景将变得与以往截然不同。

山东省青岛市市级地下综合管廊监管平台目前已建成并投入运行,该平台依托测绘普查数据和CIM(城市信息模型)平台,使用空间数据治理、分布式存储和检索引擎、时空总线、新一代三维GIS等关键技术,逐步形成覆盖地下管线管理全流程的管控体系和覆盖全领域的地下管线及空间利用模式。“我们通过普查将所有地下管线数据汇集形成‘一张图’,可观测到数据动态实时更新,保证地下管线数据时效性。”相关负责人表示。

绘就地下管线“一张图”,实现对地下管线实时把握和风险规避,做到“心中有数”。青岛市市级地下综合管廊监管平台的大屏幕上,显示了地下管线分布的三维立体图。工作人员点击三维立体图,道路下面的给排水、通信、热力等管线“一目了然”,每一处井盖、阀门都清晰标注。

青岛市市级地下综合管廊还配置了环境监测及设备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和智能化通信系统。管廊内布设的400余个摄像头和上万个各类传感器,可将各类数据实时传回监控中心。一旦管廊中氧气含量、有害气体含量、温度、湿度等数据异常或者发生雨水倒灌等紧急事件,监测系统会第一时间报警,自动启动应急程序,开启通风、排水等相关设备。与此同时,来自多个分控中心的数据,又会实时地传送到市级地下综合管廊监管总控平台,全方位、立体化地汇总分析各个分控中心的环境监测、入廊管线、故障维修、设备养护、报警分布等实时数据,构建起全市管廊数据“一张图”,实现对全市综合管廊全天候、智慧化的统一运维监管。

查看详情

连云港首条地下综合管廊正式复工

记者获悉,春节假期过后,连云港市首条地下综合管廊已正式复工,该地下综合管廊不仅具有管线入廊功能,还兼具应急逃生等功能。今年将完成10公里主体结构,届时将解决管线扩容和改造问题,并有效节约城市土地资源。

近日,记者在徐圩新区地下综合管廊施工现场看到,这里正在进行基坑的开挖,预计2017年将完成10公里的主体结构,建成以后将为城市一体化建设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徐圩新区地下综合管廊项目位于徐圩新区节能环保科技园。该项目为“三纵三横”管廊布局,总长24.8公里,一期工程16公里,投资约14.9亿元,包括徐圩新区江苏大道、环保二路、西安路、方洋路4条园区道路地下管廊以及为这些道路综合管廊配套的控制中心等。

据该项目负责人张杨军介绍,2016年完成了5000万的投资,目前试验段完成粉喷桩21万延米,正在进行云湖南路段的基坑开挖施工作业。后面的标段已经在112日开工,进场47台粉喷桩。

地下综合管廊就是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目前国内仅有北京、上海、深圳、苏州、沈阳等几个城市建有综合管廊。综合管廊建在工业园区,将为园区节约土地资源、提高综合承载力。

徐圩新区地下水位高、土壤盐碱化程度高,且有大量淤泥,因此,建成管线面临着不均沉降、易腐蚀等问题,容易被破坏,使用寿命短。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有利于大幅延长管线使用寿命,不仅具有管线入廊功能,同时兼具应急逃生功能,这是该工程的最大亮点。

张杨军告诉记者,目前在建的这块是一个应急疏散通道,人员遇到突发情况可以通过管廊进行疏散,这也是管廊设计的一个亮点。在江苏大道周边范围内,人员可以通过管廊疏散到部分路段,起到应对突发事件的作用。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