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夏、秋采收。
同属植物含植物甾醇、树胶(含半乳糖)、糖甙型树脂、糖甙型鞣质、挥发油(为柠檬烯等)、焦性儿茶酚、氨基酸、糖等。
①《云南中草药》:"甘,温。"
②《云南中草药选》:"辛,微温。"
散寒解表,活血舒筋,止痛,消积。治感冒头痛鼻塞,风湿痹痛,瘫痪,急性胃炎,小儿疳积,跌打损伤。①《广西药植名录》:"治小儿头疮。"
②《云南中草药》:"发表散寒,健脾消积,消炎止痛。"
③《云南中草药选》:"散寒解表,止痛,舒筋活血。治牙痛,急性胃炎,高热,跌打损伤,风湿痛,胸痛,疟疾,小儿麻痹后遗症,脑炎后遗症之瘫痪,血吸虫病。"
内服:煎汤,3~5钱;或蒸蛋。外用:捣敷。
①治感冒头痛,筋骨疼痛,鼻窍不通:灯盏细辛,水煎服。(《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②治小儿麻痹后遗症及脑炎后遗症瘫痪:灯盏细辛二至三钱。研末,蒸鸡蛋吃。(《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③治小儿疳积,蛔虫病,感冒,肋痛:灯盏花三至五钱。水煎服。(《云南中草药》)
④治牙痛:鲜灯盏花全草,捣烂加红糖敷痛处。(《云南中草药》)
⑤治疔毒,疖疮:灯盏细辛,捣烂外敷。(《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方法名称:灯盏花-野黄芩苷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应用范围:该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灯盏细心中野黄芩苷的含量。
该方法适用于菊科植物短葶飞蓬Erigeron breviscapus(Vant.) Hand.-Mazz的干燥全草。
方法原理:该品加三氯甲烷于索氏提取器中提取,药渣加甲醇加热回流,取续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溶解,摇匀,滤过,续滤液进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色谱分离,用紫外吸收检测器,于波长335nm处检测野黄芩苷的吸收值,计算出其含量。
试剂:1. 甲醇
2. 0.1%磷酸溶液
3.三氯甲烷
仪器设备:1 仪器
1.1 高效液相色谱仪
1.2色谱柱
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理论塔板数按野黄芩苷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
1.3紫外吸收检测器
2色谱条件
2.1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40 60
2.2检测波长:335nm
2.3柱温:室温
试样制备:1. 称取供试品
精密称定该品粉末0.5g,为供试品。
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野黄芩苷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
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该品粗粉约0.5g,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三氯甲烷适量,加热回流至提取液无绿色,弃去三氯甲烷液,药渣挥去溶剂,连同滤纸筒移入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mL,密塞,称定重量,放置1小时,水浴中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5mL,回收溶剂至干,残渣用甲醇溶解并转移至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操作步骤: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5~10m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用紫外吸收检测器于波长335nm处测定野黄芩苷(C21H18O12)的峰面积,计算出其含量。
参考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版,一部,p100。
以灯盏花为主,结合其它中西医疗法,治疗高血压脑溢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多发性神经炎、慢性蛛网膜炎等后遗瘫痪症,有一定疗效。初步观察31例,临床治愈95%,显著好转42%,好转12%,无效10%。其中以脑溢血后遗瘫痪疗效较好。用法:(一)灯盏花14棵(约10克)蒸鸡蛋1个,或炖猪脚服,每日1次。(二)灯盏花500棵(430克左右),浸白酒(浓度不限)500毫升。每次10毫升,日服3次。e灯盏花注射液4~6毫升,每日或隔日穴位注射1次,每穴1毫升(相当生药0.5克)。所用穴位为一般治瘫穴,如头面部取颊车、地仓等,上肢取肩髃、曲池、养老、合谷等,下肢取环跳、足三里、新伏兔、阳陵泉等。治疗过程中,同时辅以维生素B1或B12、加兰他敏、当归注射液等穴位注射,以及按摩推拿、新针等。
同属植物含植物甾醇、树胶(含半乳糖)、糖甙型树脂、糖甙型鞣质、挥发油(为柠檬烯等)、焦性儿茶酚、氨基酸、糖等。
药材采集:夏、秋采收。
药材性味
①《云南中草药》:"甘,温。"
②《云南中草药选》:"辛,微温。"
功用主治:散寒解表,活血舒筋,止痛,消积。治感冒头痛鼻塞,风湿痹痛,瘫痪,急性胃炎,小儿疳积,跌打损伤。①《广西药植名录》:"治小儿头疮。"
②《云南中草药》:"发表散寒,健脾消积,消炎止痛。"
③《云南中草药选》:"散寒解表,止痛,舒筋活血。治牙痛,急性胃炎,高热,跌打损伤,风湿痛,胸痛,疟疾,小儿麻痹后遗症,脑炎后遗症之瘫痪,血吸虫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蒸蛋。外用:捣敷。
灯盏花内含灯盏花素等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的天然化学成分,具有抗凝血,改善微循环,激活心、脑供血,及抗白斑癌变、防治艾滋病、降低Ⅱ型糖尿病早期肾脏病变、明目、养颜、祛斑等疗效。灯盏花是 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疾病和脑溢血后遗症最好的天然药物,有效率在95%以上,且毒副作用小。
以灯盏花为主,结合其它中西医疗法,治疗高血压脑溢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 、多发性神经炎、慢性蛛网膜炎等后遗瘫痪症,有一定疗效。初步观察31例,临床治愈95%,显著好转42%,好转12%,无效10%。其中以脑溢血后遗瘫痪疗效较好。
用法:(一)灯盏花14棵(约10克)蒸鸡蛋1个,或炖猪脚服,每日1次。(二)灯盏花500棵(430克左右),浸白酒(浓度不限)500毫升。每次10毫升,日服3次。灯盏花注射液4~6毫升,每日或隔日穴位注射1次,每穴1毫升(相当生药0.5克)。所用穴位为一般治瘫穴,如头面部取颊车、地仓等,上肢取肩髃、曲池、养老、合谷等,下肢取环跳、足三里、新伏兔、阳陵泉等。治疗过程中,同时辅以维生素B1或B12、加兰他敏、当归注射液等穴位注射,以及按摩推拿、新针等。
产于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及西藏等省区。外形及植株的高低多变异,叶形及毛茸也常有变化。
常见于海拔1200-3500的中山和亚高山开旷山坡,草地或林缘。
多年生草本,高20~30厘米。
根状茎木质,粗厚或扭成块状,斜升或横走,分枝或不分枝,具纤维状根,颈部常被残叶的基部。
茎数个或单生,高5-50厘米,基部径1-1.5毫米,直立,或基部略弯,绿色或稀紫色,具明显的条纹,不分枝,或有时有少数(2-4个)分枝,被疏或较密的短硬毛,杂有短贴毛和头状具柄腺毛,上部毛较密。
叶主要集中于基部,基部叶密集,莲座状,花期生存,倒卵状披针形或宽匙形,长1.5-11厘米,宽0.5-2.5厘米,全缘,顶端钝或圆形,具小尖头,基部渐狭或急狭成具翅的柄,具3脉,两面被密或疏,边缘被较密的短硬毛,杂有不明显的腺毛,极少近无毛。茎叶少数,2-4个少有无,无柄,狭长圆状披针形或狭披针形,长1-4厘米,宽0.5-1厘米,顶端钝或稍尖,基部半抱茎,上部叶渐小,线形。
头状花序径2-2.8厘米,单生于茎或分枝的顶端,总苞半球形,长0.5-0.8厘米,宽1-1.5厘米,总苞片3层,线状披针形,长8毫米,宽约1毫米,顶端尖,长于花盘或与花盘等长,绿色,或上顶紫红色,外层较短,背面被密或疏的短硬毛,杂有较密的短贴毛和头状具柄腺毛,内层具狭膜质的边缘,近无毛。
外围的雌花舌状,3层,长10-12毫米,宽0.8-1毫米,舌片开展,蓝色或粉紫色,平,管部长2-2.5毫米,上部被疏短毛,顶端全缘;中央的两性花管状,黄色,长3.5-4毫米,管部长约1.5毫米,檐部窄漏斗形,中部被疏微毛,裂片无毛;花药伸出花冠;瘦果狭长圆形,长1.5毫米,扁压,背面常具1肋,被密短毛;冠毛淡褐色,2层,刚毛状,外层极短,内层长约4毫米。
花期3-10月。
分布于中国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及西藏等省区。常见于海拔1200-3500的中山和亚高山开旷山坡,草地或林缘。
灯盏花通常分布在云南省海拔1 700 ~ 3 000 m林区向阳坡地的草丛和疏林中, 尤其在海拔1 900~ 2 500 m 草丛中分布最多;喜冷凉气候和阴湿环境, 怕高温 , 耐低温霜冻, 根浅, 不耐干旱, 怕积水 。
多年生草本,高20~30厘米。根状茎木质,粗厚或扭成块状,斜升或横走,分枝或不分枝,具纤维状根,颈部常被残叶的基部。茎数个或单生,高5-50厘米,基部径1-1.5毫米,直立,或基部略弯,绿色或稀紫色,具明显的条纹,不分枝,或有时有少数(2-4个)分枝,被疏或较密的短硬毛,杂有短贴毛和头状具柄腺毛,上部毛较密。叶主要集中于基部,基部叶密集,莲座状,花期生存,倒卵状披针形或宽匙形,长1.5-11厘米,宽0.5-2.5厘米,全缘,顶端钝或圆形,具小尖头,基部渐狭或急狭成具翅的柄 ,具3脉,两面被密或疏,边缘被较密的短硬毛,杂有不明显的腺毛,极少近无毛;茎叶少数,2-4个少有无,无柄,狭长圆状披针形或狭披针形,长1-4厘米,宽0.5-1厘米,顶端钝或稍尖,基部半抱茎,上部叶渐小,线形。头状花序径2-2.8厘米,单生于茎或分枝的顶端,总苞半球形,长0.5-0.8厘米,宽1-1.5厘米,总苞片3层,线状披针形,长8毫米,宽约1毫米,顶端尖,长于花盘或与花盘等长,绿色,或上顶紫红色,外层较短,背面被密或疏的短硬毛,杂有较密的短贴毛和头状具柄腺毛,内层具狭膜质的边缘,近无毛。外围的雌花舌状,3层,长10-12毫米,宽0.8-1毫米,舌片开展,蓝色或粉紫色,平,管部长2-2.5毫米,上部被疏短毛,顶端全缘;中央的两性花管状,黄色,长3.5-4毫米,管部长约1.5毫米,檐部窄漏斗形,中部被疏微毛,裂片无毛;花药伸出花冠;瘦果狭长圆形,长1.5毫米,扁压,背面常具1肋,被密短毛;冠毛淡褐色,2层,刚毛状,外层极短,内层长约4毫米。花期3-10月。
灯盏花又名灯盏细辛,最早记载于《滇南本草》一书:灯盏细辛多用于跌打损伤,具有发表散寒、消炎止痛之功效。
20世纪70年代,全国大搞中草药运动,云南药物研究所派出研究人员深入民间收集单方,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一位90多岁罗姓苗族老中医献出一方:用灯盏花炖鸡蛋可用于治疗脑偏瘫。经省第一人民医院等医疗单位临床试验,证明此植物提取物用于治疗脑偏瘫、冠心病、脑血栓、脑出血、脑栓塞、微循环障碍等疾病有显著疗效。从此,这朵蓝色小花逐渐走向了云南省医药产业的殿堂,云南充分利用灯盏花野生资源丰富———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5%之优势,将灯盏花系列产品作为产业来发展。经过20多年的打拼,如今,灯盏花药品已有了很高的知名度,其独特的药效已为医药界所称道,产品在省内外药品市场走红。从灯盏花提取物开发出的系列产品已有:灯盏花素片、益脉康片、灯盏花冲剂、灯盏细辛胶囊、灯盏细辛口服液、灯盏花素注射液、灯盏花注射液和注射用灯盏花素等,这些产品的开发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其中,灯盏花注射液于1994年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的高新科技产品“全国中医医院急诊必备中成药”,2000年被列入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和处方药。2002年云南省政府确定灯盏花产业开发列为发展“云药”产业的重点项目。
灯盏花是云南省民族、民间常用中草药,主产于云南,云南省多数地区均有分布,但主要分布在滇西和滇南,是中国灯盏花分布最多省份(云南省灯盏花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5%),作为常见中草药之一在民间广为流传。灯盏花类药品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显著,民间利用历史悠久,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加上毒副作用小,深受用户欢迎,被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中草药品种和中医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临床必备急救药品。
全球心血管药物销售额约占整个药物市场的20%,并以年7%以上的速度增长。世界药品市场的一个热点为天然药物,国际市场对天然药物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在中药方面美国FDA宣布,不再要求中草药产品是已知结构的单体纯品,而可以是成分固定、疗效稳定的混合体,这为中草药在世界药品市场占据一定的份额提供了便利的条件。灯盏花正是中国特有的天然药物,其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世界植物药市场总价值 已超过600亿美元,且每年还在以10%的速度增长。这无疑将给中国中药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事实是,中药产业尚未走出原料输出国的圈子。
预计2009年全年,世界植物药市场价值将达到了700亿美元。
异名: 地顶草、灯盏花(《云南中草药》),地朝阳、双葵花、东菊(《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为菊科植物短葶飞蓬的全草。
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对红河灯盏花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该产品保护范围为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弥勒县、个旧市、蒙自县、石屏县、建水县、开远市7个县(市)现辖行政区域。
灯盏花原系野生植物用药,云南红河州因常年太阳投射角度较大,变化辐度较小,光照充足,所生产的灯盏花品质较优良,是中国灯盏花的最适宜种植区,根据测定,红河灯盏花的有效成分比其他地区高出37%至50%。但是,由于长期挖掘,野生资源日益减少,面临枯竭,已影响到灯盏花生物药品的大规模产业化生产。
对红河灯盏花实施地理标志保护,有利于红河灯盏花及其系列产品的生产发展,创立“红河灯盏花”品牌;随着红河灯盏花的开发和知名度的提高,灯盏花类产品的竞争将日趋激烈。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对人工种植红河灯盏花的培育及开发,规范红河灯盏花生产,保证产品质量也将产生巨大的作用。
(一)选地 宜选向阳、地势平坦、排灌条件好、交通方便的地方作种植地。土壤要求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砂壤土。
(二)整地 选好地后应及时清除石块、枯枝等杂物。因灯盏花的根系集中分布在10厘米左右的表土层中,故对整地应有一定的要求。整地时深翻20厘米左右,每亩施入腐熟厩肥或土杂肥3000—3500公斤作基肥。要求做到三耕三耙,精耕细作,使表土充分疏松细碎,松紧适当,然后整平做畦,畦宽2米(包沟,沟宽30厘米)。
种子繁殖或组培苗
(一)种子繁殖:必须用当年新产种子,新籽发芽快,发芽率高,长出的苗均匀,健壮,利于管理,隔年陈种子发芽率极低。因种子的成熟度不一致,繁殖前应作发芽率试验,发芽率应达50%以上方可做种用。
(二)播种方法:撒播、条播、穴播均可,但以条播为宜。条播播幅5—10厘米,深1—2厘米,行距10厘米。
(三)种子处理:用30℃左右的温水浸种4—5小时,然后将种子捞出,放置3小时左右,至表面水份稍干,然后将种子匀均撒入沟内,覆土1厘米左右,表层盖草,浇透水。也可将种子进行催芽处理至裂口后再播种。
(四)播种时间:春播、夏播和秋播。春播可能因干旱致出苗不齐,夏播、秋播出苗整齐。春播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种,种子播后10—20天发芽,夏播在5—6月雨季进行,秋播在8—9月进行。灯盏花种子萌发需要较多水分,同时幼苗忌强光和高温,生产应采用覆盖物保墒和遮荫等方法,保证种子发芽及苗期生长有足够的水分及适宜的生态环境。
育苗移栽是 常用方法,特点是可保证大田种苗生长整齐一致,有利于管理和提高产量,但较费工费时。根据本地的气候条件和种苗繁殖情况,灯盏花的移植可采用春栽、夏栽及秋栽三种方法。春季移栽主要采用组培苗,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应避开春初的倒春寒;夏秋季移栽宜早不宜迟,最好选阴天或早晚进行。株行距10×20,亩栽种苗25000—27000株左右,也可适当密植,以提高产量。无论何时移栽,都应随起苗随移栽,不要伤害根系,把有冻害、病害、虫咬断及挖伤挖断的苗子挑选出去,再按苗大小分级。移栽时,不要伤害根系,采用条栽或穴栽,每穴1株或条栽按确定好的株距摆放,覆土至一半时,轻轻提苗,使根系舒展,最后覆土至满,稍压紧后,覆盖一层腐熟的有机肥,浇透定根水。移栽后最好遮阴一段时间,以保证苗成活。
(一)苗期管理
1、遮荫 灯盏花幼苗生长细弱,怕旱,怕涝,怕晒,能否种植成功,苗期管理是关键。因此,育苗地适当遮阴是苗期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苗成活后,对强光耐受力增强,能抗太阳直晒,可以露地生长。
2、浇水排水 细苗期要适当浇水,不可大水浇灌。出苗期和幼苗期畦面保持潮湿,以利出苗和幼苗生长。苗长大后可以少灌水,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止烂根烂苗。
3、除草松土育苗地要做到勤除杂草,防止草荒。松土宜浅,避免伤根。拔草要选阴天或早晨、傍晚进行。
4、施肥 结合灌水可施2—3次清粪水,以促进幼苗生长。
(二)移栽后管理
1、遮荫 移栽后能否保证苗成活,适当遮荫是一项关键技术措施。
2、中耕除草 封行前应勤除杂草、松土,并注意培土根茎不露出地面。松土宜浅,以防伤根, 封行后不再松土。
3、排灌 移植后要经常保持畦面湿润,注意保持地表疏松,下面湿润。雨季注意排水,以防烂根。
4、追肥 移栽成活后,追施人粪尿1次,每亩800—1000kg,然后培土。或结合第一次除草松土,每亩施入氮肥5—10kg;结合第二次松土每亩施入复合肥20kg,施入根部附近;冬季每亩施厩肥1500kg左右,以促使灯盏花安全越冬和第二年旺盛生长。
5、疏花 灯盏花花期较长,消耗养份较多,非留种田要及时疏花,防止养分消耗,以利植株生长。
(一)采收 灯盏花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应根据其生长情况,移栽后1—2年采收,或一年内多次采收。
(二)加工 植株挖回或收割后,去净泥土,扎成小把,置阴凉通风干燥处阴干,或适当晒干或烘干。切忌水洗和太阳暴晒。2100433B
HPLC法测定灯盏花素注射液中灯盏花乙素的含量
灯盏花素注射液是由灯盏花乙素制成的灭菌水溶液,收载于1998年《部颁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中风后遗症、冠心病、心绞痛等症。原标准含量测定为紫外分光光度法,专属性不强,本实验采用HPLC法对组方中的主要有效成分灯盏花乙素的含量进行测定。
HPLC法测定灯盏生脉胶囊中灯盏花乙素含量的研究
目的:建立灯盏生脉胶囊中灯盏花乙素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方法:选用Water XTerra RP C18色谱柱(5μm,4.6×150 mm),以乙腈-0.02 mol/L磷酸二氢钾(含0.1%三乙胺)(15∶85,v/v)为流动相;流速:1.0 m L/min。检测波长为334 nm。柱温及进样器温度:室温。结果:灯盏花乙素在6-100μg/m L的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1。灯盏花乙素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14,RSD=1.14。结论:HPLC法测定灯盏生脉胶囊中灯盏花乙素含量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控制灯盏生脉胶囊的质量。
广泛分布于海滨、河口或气候干旱或半干旱的草原和荒漠带的盐湖边或低湿地上。在中国,盐沼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和半干旱大陆性气候的内蒙古高原、新疆和高寒气候条件下的青藏高原,面积小而零星,以青藏高原的柴达木盆地的盐沼面积最大。东部渤海、黄海、东海的海滨,凡淤泥质海岸分布的地方,也都有面积不等的盐沼分布。碱蓬、盐角草、灯盏花等组成常见的植物群落。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