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第1章 概述
1.1 公路上程水灾害问题
1.2 公路工程水灾害致灾因子
1.3 公路工程水灾害防治原则及技术
1.4 公路工程水灾害防治工程效益
第2章 公路路基水灾害防治
2.1 路基水灾害形态及成囚机理
2.2 路基水灾害防治的一般原则
2.3 路基水灾害防治工程分类和形式
2.4 路基养护
2.5 路基排水系统
2.6 边坡支挡防治
2.7 边坡坡面工程水灾害防治
2.8 冲刷防治
2.9 路基水灾害防治其他措施
2.10 路基水灾害防治工程实例
第3章 公路路面水灾害防治
3.1 路面水灾害形态及成因机理
3.2 路面水灾害防治的一般原则
3.3 路面养护维修
3.4 路面排水系统
3.5 沥青路面水灾害防治
3.6 水泥路面水灾害防治
3.7 砂石路面水灾害防治
3.8 路面水灾害治理工程实例
第4章 公路桥梁水灾害防治
4.1 桥梁水灾害形态及成因机理
4.2 桥梁水灾害防治的一般原则
4.3 桥梁养护
4.4 桥梁排水设施
4.5 桥梁基础与墩台冲刷防治
4.6 桥梁基础与墩台加固
4.7 桥梁调治构造物水灾害防治
4.8 桥梁附属结构生物防护
4.9 桥梁水灾害防治工程实例
第5章 涵洞水灾害防治
5.1 涵洞构造物水灾害特征及成因机理
5.2 涵洞水灾害防治的一般原则
5.3 涵洞养护
5.4 涵洞基础水灾害防治
5.5 进出水口河床加固防治
5.6 涵洞洞身损坏修复
5.7 涵洞防淤
5.8 涵洞增设与改造
第6章 公路隧道水灾害防治
6.1 隧道水灾害特征及成因机理
6.2 隧道水灾害防治的一般原则
6.3 隧道养护
6.4 隧道防排水
6.5 隧道渗漏水治理
6.6 隧道渗漏水治理工程实例
第7章 滑坡灾害防治
7.1 滑坡形态及成囚机理
7.2 滑坡防治的一般原则
7.3 排水工程
7.4 减载与反压措施
7.5 坡面防护
7.6 支档加固
7.7 明洞
7.8 滑坡防治工程养护
7.9 滑坡治理工程实例
第8章 公路工程水灾害抢通与修复
8.1 基本原则
8.2 日常管理
8.3 抢通与修复
8.4 技术措施
附录(资料性附录)
附录A 边沟断面构造设计图例
附录B 种草、植树防护设计图例
附录C 客土喷播设计图例
附录D 三维网防护设计图例
附录E 坡面防护设计图例
附录F 喷锚网设计图例
附录G 护面墙设计图例
参考文献2100433B
王增贤主编的这本《福建省公路工程水灾害防治技术》共计8章和7个附录。第1章主要概述了公路工程水灾害问题、致灾因子及总体防治原则与技术;第2~7章结合福建省工程实例,介绍了公路路基、路面、桥涵、隧道等公路工程的水灾害形态、成因及相应的防治技术;第8章简要介绍了福建省公路工程水灾害抢修与恢复原则。本书附录为资料性附录,主要收集整理了边沟断面、喷锚网、护面墙、客土喷播、三维网防护、骨架植物等设计图例。本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用性和示范性较强。
我是晋江这边,采用晨曦的
山洪地质灾害防治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防治、依法防治、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原则,始终坚持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专业预防与群测群防相结合,应急转移和避灾安居相结合,项目建设与运行管理相结合,准确把握...
崩塌灾害防治的工程措施:1、拦挡:对中、小型崩塌可修筑遮挡建筑物或拦截建筑物。拦截建筑物有落石平台、落石槽、拦石堤或拦石墙等,遮挡建筑物有明洞、棚洞等。2、支撑与坡面防护:支撑是指对悬于上方、可能拉断...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的通知
当前位置 :中国福建 > 政府公报 > 2011年第 5期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福建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的通知 闽政〔 2011〕8号 字体显示: 大 中 小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经研究,现将《福建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福建省人民政府 二〇一一年一月十一日 福建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防治地质灾害,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和社会 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 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 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福建省县级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实施方案编制大纲
福建省县级山洪灾害防治 非工程措施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大纲 福建省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福 建 省 洪 水 预 警 报 中 心 二○一○年九月 前 言 福建省地处东南沿海,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 使得山洪灾害对 我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构成越来越大的威胁, 已经 成为防洪减灾特别是保障人员安全方面的突出问题。 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省水利厅、气象局、国土厅、建设厅、环保局 等单位通过大量的基础资料收集和现场调查工作, 于 2006年编制完成《福 建省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报告》 ,并通过国家防办审定。近年来,我省在完 成规划的基础上, 分步实施、有效推进山洪灾害防治试点工作。 2005-2007 年,永泰县以长庆溪小流域作为全国首批 12个山洪灾害防御试点小流域 之一,实施雨水情监测、 预警、预案编制和宣传培训演练等见效快的非工 程措施为主的山洪灾害防治试点工作。 200
内容简介
《福建省水旱灾害防治技术研究》是作者陈斌针对福建的地理气候进行了防治研究。福建省是我国南方多雨省份之一,通过对其气候的研究分析,对具体的突发灾情进行了方案设计,对福建洪潮旱涝的防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2100433B
福建省第一公路工程公司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福建,随军组建一支筑路队伍,属华东支前公路修建委员会领导,修复福州至厦门、福州经古田至建瓯、建瓯至朋口、朋口至嵩屿等省内主要公路干线及建瓯经建阳至江西上饶、建阳经浦城至浙江贺村等省际公路,并新修漳州至广东汕头、福州至浙江温州公路和省内公路支线及桥梁。1955年,改属公路总局第三工程局,归交通部直接领导。1957年,下放福建省交通厅领导,改组为公路局所属的工程队。1963年11月,交通部在福建重建第三公路工程局,当时在水口至漳平公路的闽清至德化段和德化至漳平段施工的工程队组成第三公路工程局第三工程处,继续完成水口至漳平公路两段工程,同时抽调大批人员参加国内大西北建设和支援蒙古、尼泊尔、南北也门、苏丹、坦桑尼亚及赞比亚等国家的公路、铁路建设。1963年底,水口至漳平公路建成,在省内的施工队伍修建了闽南主要市、县和山区公路的永久性大跨度桥梁,1964年又抽调一半人员赴四川、贵州参加国家“大三线”建设(国防工业、交通、科研建设)和云南、广西修建国际战略公路。1965年底,第三工程处主力转移到漳平至泉州铁路和天湖山煤矿铁路支线的建设工地,地处安溪、永春境内的高山峻岭中,工程艰巨,有4652米长的隧道和56米高的高架大桥,施工条件十分艰难。1970年,改编为福建生产建设兵团第4师第22团。1973年7月,改为福建省交通工程管理局第二工程处。由于地处偏僻山区,未受外界“文化大革命”干扰,保证了漳泉铁路福(德)剑(斗)段、剑(斗)湖(头)段和天湖山支线正常施工,还参加乌龙江大桥、福州人防工程、莪洋地下油库、龙海糖厂滑坡整治、莆田濑溪公路大桥、外福铁路改线等部分工程建设,受到铁道部、交通部、省人民政府多次表彰。1985年,工程处下放泉州市领导,改名第一公路工程公司。
1955~1992年,共修建公路、铁路近6000公里,隧道78座、总长3.5万米,桥梁412座、总长2.7万米。1992年,公司有职工4363人,其中有高、中级技术职称的233人,专业管理干部235人,完成总产值6137万元。
前言
第1章绪论
第2章崩塌灾害防治技术
第3章滑坡灾害防治技术
第4章泥石流灾害防治技术
第5章地面沉降灾害防治技术
第6章地面塌陷灾害防治技术
第7章地裂缝灾害防治技术
第8章地质灾害防治案例分析
参考文献
附表
本书符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