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风毛菊为二年生草本,高50-150(200)厘米。根倒圆锥状或纺锤形,黑褐色,生多数须根。茎直立,基部直径1厘米,通常无翼,极少有翼,被稀疏的短柔毛及金黄色的小腺点。基生叶与下部茎叶有叶柄,柄长3-3.5(6)厘米,有狭翼,叶片全形椭圆形、长椭圆形或披针形,长7-22厘米,宽3.5-9厘米,羽状深裂,侧裂片7-8对,长椭圆形、椭圆形、偏斜三角形、线状披针形或线形,中部的侧裂片较大,向两端的侧裂片较小,全部侧裂片顶端钝或圆形,边缘全缘或极少边缘有少数大锯齿,顶裂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较长,极少基生叶不分裂,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全缘全缘或有大锯齿;中部茎叶与基生叶及下部茎叶同形并等样分裂,但渐小,有短柄;上部茎叶与花序分枝上的叶更小,羽状浅裂或不裂,无柄;全部两面同色,绿色,下面色淡,两面有稠密的凹陷性的淡黄色小腺点。头状花序多数,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状或伞房圆锥花序,有小花梗。总苞圆柱状,直径5-8毫米,被白色稀疏的蛛丝状毛;总苞片6层,外层长卵形,长2.8毫米,宽几1毫米,顶端微扩大,紫红色,中层与内层倒披针形或线形,长4-9毫米,190.8-1毫米,顶端有扁圆形的紫红色的膜质附片,附片边缘有锯齿。小花紫色,长10-12毫米,细管部长6毫米,檐部长4-6毫米。瘦果深褐色,圆柱形,长4-5毫米。冠毛白色,2层,外层短,糙毛状,长2毫米,内层长,羽毛状,长8毫米。花果期6-11月。
生于草原带干河床、高山、沟边草甸、沟边路旁、灌丛中、河谷草甸、荒地、碱性草甸沟边、林缘、林中、流动沙丘、路边、沙质地、山谷石地、山坡、山坡草甸、山坡灌丛、山坡路边、山坡湿草甸、溪边。
海拔200-2800米。
国内主要分布于北京(百花山、昌平、延庆)、辽宁(旅顺、锦州)、河北(张北、阜平、赞皇、蓟县、武安、内丘)、山西(垣曲、离山)、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兴安盟、哲里木盟、昭乌达盟、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盟、巴彦卓尔盟、大青山)、陕西(安寨、太白山、绥德、宝鸡、山阳、靖边)、甘肃(合水、镇原)、青海(同仁)、河南(伏牛山、嵩县)、江西(石城)、湖北(恩施)、湖南(东安、黔阳)、安徽(全椒、舒城)、山东(烟台)、浙江(昌化、杭州)、福建(连城、沙县)、广东(从化、新丰)、四川(小金)、云南(大关、富源、蒙自)、贵州(普安、兴仁、平坝、贵阳、瓮安、雷公山)、西藏(昌都)、黑龙江省、吉林省、江苏省、 台湾省、湖北省、广西自治区等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及内蒙古、云南等省区。国外的,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多年生草本。总苞片1层,常结合,等长,冠毛有具5-6芒的鳞片;叶对生。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茎直立,高达100厘米,有铺散分枝,全部茎枝无毛,极少下部有刚毛。基生叶及下部茎叶有短翼柄,羽状全裂至不裂,但边缘通常有锯齿,中上部茎叶长椭圆形至宽卵形,基部无柄,圆耳或尖耳状抱茎...
灌木,高2—3米;枝条直立或开张,嫩时有棱角,暗红褐色,近无毛,老时暗褐色或暗灰褐色;冬芽卵形,先端急尖,无毛或近于无毛,具数枚褐色鳞片。叶片卵形至倒卵状长圆形,长6—15毫米,宽4--7毫米,先端圆...
风毛菊,播种、分株繁殖。
繁殖研究
以风毛菊(Saussurea japonica)为材料,通过不同光照和营养处理,研究其花序、种子大小和数量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光照和营养处理对花序数目没有显著影响,但对花的大小,以及种子大小和数量均有显著影响。大小和数量之间的关系同样会受到处理条件的影响:在对照和低营养处理下,花序、种子的大小和数量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在低光照处理和低光照低营养处理下,花序、种子的大小和数量之间的关系变为显著负相关,即出现大小和数量之间的权衡。环境胁迫(比如有限的土壤养分和光资源的抑制)加剧了花序、种子大小和数量之间的权衡。风毛菊花序和种子的大小和数量之间的权衡关系的环境依赖性,使其能够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做出响应,这种繁殖对策能提高其适合度。
蒙古药用植物草地风毛菊对离体灌注大鼠肝的利胆效应
草地风毛菊Saussurea amara(L.)DC.作为蒙古传统药用植物用于治疗肝-胆疾病。为了追踪该植物中具有胆盐非依赖性促胆汁分泌(以作为检测肝功能的参数)相关有效成分,研究了该植物不同极性提取物对离体灌注大鼠肝模型的影响,
国槐形态特征
国槐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 15-25 米,干皮暗灰色,小枝绿色,皮孔明显。羽状复叶长 15-25 厘米;叶轴有毛,基部膨大;小叶 9-15 片,卵状长圆形,长 2.5-7.5 厘 米,宽 1.5-5 厘米,顶端渐尖而有细突尖,基部阔楔形,下面灰白色,疏生短 柔毛。圆锥花序顶生;萼钟状,有 5小齿;花冠乳白色,旗瓣阔心形,有短爪, 并有紫脉,翼瓣龙骨瓣边缘稍带紫色;雄蕊 10条,不等长。荚果肉质,串珠状, 长 2.5-5 厘米,无毛,不裂;种子 1-6 颗,肾形。花果期 9-12 月。 [1] 生长习性 性耐寒,喜阳光,稍耐阴,不耐阴湿而抗旱,在低洼积水处生长不良, 深根,对土壤要求不严, 较耐瘠薄, 石灰及轻度盐碱地 (含盐量 0.15%左右) 上也能正常生长。但在湿润、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上生长最 佳。耐烟尘,能适应城市街道环境。病虫害不多。寿命长,耐烟毒能力强。 用途 中国
翼茎风毛菊分布于新疆(清河、阿勒泰、富蕴)。俄罗斯及蒙古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西伯利亚。
种中文名:雅砻江风毛菊
种拉丁名:Saussurea hultenii Lipsch .
科中文名:菊科
【出处】:始载于《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 Lǘ ěr Fēnɡ Máo Jú
【英文名】: all-grass of Meadow Saussurea
【别名】:狗舌头、驴耳朵、风毛菊
【来源】: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草地风毛菊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ussurea amara (L) DC.[Serratula amara L.;S.glomerata Poir.]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性味】:味苦;性寒
【功效分类】:消肿药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散结。主瘰疬;痄腮;疖肿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或熬膏敷。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消肿的功能。外用于淋巴结核,腮腺炎,疔肿。
摘录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