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湖南大学等编:《建筑结构试验》,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1982。
张如一、陆耀桢主编:《实验应力分析》,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1981。2100433B
由于工程结构试验学科的发展,对仪器设备的容量、精度和自动化程度要求愈来愈高,60年代所风行的光线示波记录设备,逐渐为磁带记录设备代替,从而使数据人工处理较容易地为电子计算机所代替;也由于测试技术的发展,为深入了解结构和构件的实际性能,有效利用材料潜力等提供了条件。在试验方法上,系统识别试验程序的出现,用试验决定系统方程的参数,使数学分析与结构试验紧密的结合起来,特别对于大型复杂结构,由于试验设备负荷的困难和计算机容量的限制,而把整体结构分解为若干子结构,通过试验决定子结构的数学模型或参数,从而取代整体系统的大型复杂试验,节省了人力物力。在试验类型上动力和静力模型试验研究是一个重要课题,它包括模型材料、模型设计、制作工艺和相似关系等。
①机测法。利用机械仪表测量所需的数据或参数,机测适应性强、简便、可靠、经济,是结构试验中最常用的测量手段。②电测法。通过传感元件把试验需要测量的数据或参数,转换为电阻、电容、电感、电压或电流等电量参数,经放大器放大,然后进行测量,由指示记录设备记录和显示,如用电阻应变仪和X-Y函数记录仪做结构反应的数据和图形记录,进行梁、柱节点延性试验,液压加载装置作荷载模拟。这种转换和测量技术称为非电量电测技术,具有准确、快速测量、自动控制、连续记录和远距离操纵等优点。与电子计算机联机,还可根据测量结果自行判断和运算。③光测法。利用光的准直性对测量参数放大、转换、实现连续记录,阻尼小、响应快(如光线示波记录仪)。也可利用光敏材料的物理化学原理和力学特性在偏振光作用下产生的光学效应,测定应力场(如光弹仪),简便、可靠、直观性好;及激光测量位移和激光全息的应用。④其他方法。利用光、电、磁、声等间接物理量与材料或结构构件某一性能间的关系为基础进行测量。如超声波探测仪利用超声波在混凝土中传播速度测定混凝土强度。分析处理结果,再还原成某种模拟量并显示出来,使数据的采集、测量和分析处理自动化。
三、测试环节介绍 • 8:00 资格审查 教1-126(交测试费100元) 身份证、学生证原件及复印件,考研成绩单复印件、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调剂...
这些费用在结算的时候是怎么考虑的?需要补充什么答:你施工的材料,对材料的检验属于正常的范围,属于施工方自己承担,定额子目已经包含,不单独计算。当然例外就是因为建设方对检验报告的质疑,需要二次检测的,而...
命线地震工程中的通讯、供电等设备,在抗震设计或考核其抗震性能时,一般采用在振动台上进行实型(即产品)模拟地震试验。对振动台输入波形及主要参数值的确定,是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根据国外有关标准、国内研究成果...
一般供试验用的加载装置除实物加载外,可用千斤顶(图1)、液压试验装置、计算机与加振器联机系统、模拟地震振动台(图2)、人工爆炸等,以模拟对结构或构件的实际的各种作用。在全部试验装置中有结构试验台座、反力墙及各种承力装置。(见彩图)
①编制试验方案、作出试验设计,按照结构(或构件)试验研究目的,选择或设计试验对象,如属模型试验,应根据鉴别自然现象性质的相似理论和模拟的边界约束条件,进行模型设计(包括材料选用和制作工艺)。②进行荷载或模拟作用的设计或选择,选用合适的测试仪器和手段,进行测量和记录。③提出试验研究报告 。
根据试验研究目的,主要分为生产鉴定性试验和科学研究性试验。按结构的受载性质分为静力试验和动力试验。按时间长短分为长期观测试验和短期观测试验。按试验结构尺寸分为实物试验和模型试验。按结构允许破损程度分为破损试验与非破损试验等。其中最基本的是短期观测的静力试验 。
18世纪法国科学家用简支木梁沿中性轴上横断面开槽,塞入硬木块,作受弯承载能力试验,证明了跨中截面上翼缘受压、下翼缘受拉、中间有一中性层,从而结束了由伽利略提出并持续了 100多年的关于材料截面应力分布状态的争论,使材料力学中受弯构件截面应力分布计算式在19世纪40年代得以确立。
19世纪初,工程结构得以用试加荷载的方法探求其工作状态和可靠性。嗣后,由于生产和运输业的发展,仪器设备的研究和改进,大跨结构的出现,促使工程结构试验开始建立定量试验方法,并推动工程结构计算理论的发展,使工程结构试验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中国十分重视工程结构试验学科的建设及其发展。1956年起在高等院校中设置“建筑结构试验”课程。在直接为生产服务方面,对长江桥、压力容器、输电铁塔和各类建筑物的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等进行了鉴定,对各种结构的动态反应,包括地震模拟、工业厂房微振、高层房屋结构和高耸结构的风振等均取得了大量的实测成果。在工程结构系统科学研究方面,对钢、钢筋混凝土、砖、石、木、冷弯型钢等结构的材料性质,基本构件和结构整体工作性能等,进行了大量的实物或模型的静、动力试验(见彩图),获得了许多试验成果,提出了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设计参数、工艺标准、计算公式、设计理论、施工工艺,为制订各种规范、规程提供了基本依据。
摘要+论文+参考书目+致谢
中北大学 2010 届毕业设计说明书 低剂量 X射线 CT重建算法研究 摘 要 计算机断层成像 ( CT)技术被广泛运用于工业、 医学等领域。但是在应用过程中, 特 别在医学诊断时,常常要求在尽可能小的射线剂量下获得高分辨率、低噪声的医用 CT 图像。因此,研究低剂量射线情况下的 CT 图像重建算法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用价值。本 论文将对 X 射线 CT图像的优质重建算法进行研究,并寻求优化重建速度的方法。主要 研究内容包括: 在平移 /旋转扫描方式下, 分别介绍滤波反投影重建算法, 迭代重建算法 和统计重建算法中 MLEM 算法、MAP 算法和 OSEM算法等图像重建算法的原理, 并在 计算机上对各算法予以实现,最后比较不同重建算法的图像重建效果。 关键词:X-CT图像重建 , 滤波反投影重建算法 , 系统矩阵, 迭代重建算法, 统计重 建算法 中北大学 2010 届毕业设计说明书 A R
建筑学专业阅读参考书目
广州美术学院建筑学专业阅读参考书目 1, 书 名: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第二版 ) 作者:罗小未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土建学科“十五”规划教材。本教材对 1982 年 第一版《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一书进行了全面地修订和重新编写 , 大 大地补充和增加了新的内容 , 并尽可能地反映了国外自 18 世纪中叶 工业革命至今两百余年来的建筑文化发展概况 ,以适应新暑期的教学 需要。具体内容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 18 世纪下半叶至 19 世纪 下半叶欧洲与欧洲与美国的建筑 ;二、 19 世纪下半叶至 20 世纪初对 新建筑的探求 ; 三、新建筑运动的高潮—现代建筑派及其代表人物 ;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建设与建筑活动 ;五、战后 40~70年代的建筑思想—现代建筑 派的普及与发展 ;六、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等。 2, 书 名:现代建筑——一部批评的历史 著 者:(
基本信息
结构试验与工程检测,ISBN:9787508425184,作者:陈志鹏等编
2100433B
第一章 工程结构试验概论
第一节 工程结构试验的任务
第二节 工程结构试验的目的
第三节 工程结构试验的分类
第二章 工程结构试验设计
第一节 工程结构试验的主要环节
第二节 工程结构试验的试件设计
第三节 工程结构试验的加载方案设计
第四节 工程结构试验的量测设计
第五节 工程结构试验的材料力学性能试验
第六节 工程结构试验的结论和基本文件
第三章 工程结构试验的模型设计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模型试验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模型设计
第四节 动力模型设计
第五节 模型材料与选用
第四章 工程结构试验的加载技术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重力模拟加载
第三节 液压加载
第四节 惯性力加载
第五节 机械力加载法
第六节 气压加载
第七节 电磁加载法
第八节 人激振动加载法
第九节 环境随机振动激振法
第十节 荷载支承装置和试验台座
第五章 工程结构试验的量测技术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测量仪表的基本特性
第三节 应变量测
第四节 位移与变形量测
第五节 力的量测
第六节 裂缝与温度测定
第七节 测振传感器
第八节 放大器与记录仪
第九节 数据采集系统
第六章 工程结构静力荷载试验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试验前的准备
第三节 加载与量测方案的设计
第四节 常见结构构件静力荷载试验
第五节 量测数据整理
第六节 结构性能的评定
第七章 工程结构动力荷载试验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工程结构动力特性试验
第三节 工程结构动力反应的测定
第四节 工程结构疲劳试验
第八章 工程结构抗震试验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工程结构搞震试验
第三节 工程结构搞震性能评定
第九章 工程结构现场检测试验
第十章 工程结构试验的数据处理2100433B
第1章 工程结构试验概论
1.1 工程结构试验的任务与作用
1.2 工程结构试验分类
第2章 工程结构试验设计
2.1 工程结构试验设计的主要环节
2.2 工程结构试验一般过程
2.3 结构试验的试件设计
2.4 结构试验荷载设计
2.5 结构试验的观测设计
2.6 材料的力学性能与结构试验的关系
2.7 结构试验大纲和试验基本文件
第3章 工程结构试验加载技术
3.1 概述
3.2 重力加载技术
3.3 液压加载技术
3.4 电液伺服加载系统
3.5 机械力加载系统
3.6 气压加载系统
3.7 惯性力加载
3.8 电磁加载法
3.9 振动台加载
3.10 其他激振方法
3.11 加载辅助设备
第4章 工程结构试验量测技术
4.1 概述
4.2 量测仪表的基本概念
4.3 应变电测法
4.4 钢弦式传感器
4.5 应变的其他量测方法
4.6 光纤光栅法
4.7 力和应力的量测方法
4.8 位移测量
4.9 光电挠度计
4.10 应变场的应变及裂缝测定
4.11 测温元件
4.12 测振传感器
4.13 数据采集系统
第5章 工程结构静载试验
5.1 概述
5.2 试验准备
5.3 加载方案设计
5.4 观测方案设计
5.5 常见结构静载试验
5.6 量测数据整理和换算
5.7 结构性能评定
第6章 工程结构动力试验
6.1 概述
6.2 工程结构动力特性试验
6.3 工程结构动力反应测定
6.4 工程结构疲劳试验
6.5 工程结构风洞试验
6.6 工程结构抗震试验
第7章 工程结构试验数据处理
7.1 概述
7.2 试验数据整理
7.3 数据误差分析
7.4 数据的表达
参考文献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