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批准号 |
10372074 |
项目名称 |
工程聚合物非线性流变的温度效应及其细观机理 |
项目类别 |
面上项目 |
申请代码 |
A0801 |
项目负责人 |
李之达 |
负责人职称 |
教授 |
依托单位 |
武汉理工大学 |
研究期限 |
2004-01-01 至 2006-12-31 |
支持经费 |
26(万元) |
以某几类工程聚合物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时间和温度相依的变形和破坏机理,着力微观结构和细观机理的宏观非线性流变响应、温度效应、热力耦合及其实验研究;并依此研究聚合物时间和温度相依的变形、破坏过程及机理,探讨宏观破坏与细观结构的关系、宏观可测量与破坏机理的关系;着重破坏过程中的温度效应、热力耦合、缺陷(银纹、微孔洞、微裂纹等)间相互作用和非线性力学行为及规律,建立含缺陷演化的非线性流变响应方程和宏细观相结合的破坏模型;研究实验测试技术,考虑损伤和应力水平对材料的特征时间的影响,通过不同温度和应力(或损伤)水平下的实验,进一步完善时间-温度-损伤和时间-温度-应力等效原理;同时,具体实现对聚合物变形和破坏规律的宏细观相结合的研究,对工程聚合物的耐久性、长期使用寿命进行估计,为聚合物及其制品的强韧化设计、研制新型材料提供理论基础。 2100433B
常见聚合物玻璃化转变温度 (2)
常见高聚物的名称、重复结构单元、熔点与玻璃化转变温度 Names, Constitutional Repeating Units, Melting Points and Glass-transition Temperatures of Common High Polymers 序号 (No.) , 名称 (Name) , 重复结构单元 (Constitutional repeating unit) , 熔点 Tm/℃ , 玻璃化转变温度 Tg/℃ 1 , 聚甲醛 , , 182.5 , -30.0 2 , 聚乙烯 , , 140.0,95.0 , -125.0,-20.0 3 , 聚乙烯基甲醚 , , 150.0 , -13.0 4 , 聚乙烯基乙醚 , , - , -42.0 5 , 乙烯丙烯共聚物,乙丙橡胶 , , , - , -60.0 6 , 聚乙烯醇 , , 258
常见聚合物玻璃化转变温度
常见高聚物的名称、重复结构单元、熔点与玻璃化转变温度 Names, Constitutional Repeating Units, Melting Points and Glass-transition Temperatures of Common High Polymers 序号 (No.) , 名称 (Name) , 重复结构单元 (Constitutional repeating unit) , 熔点 Tm/℃ , 玻璃化转变温度 Tg/℃ 1 , 聚甲醛 , , 182.5 , -30.0 2 , 聚乙烯 , , 140.0,95.0 , -125.0,-20.0 3 , 聚乙烯基甲醚 , , 150.0 , -13.0 4 , 聚乙烯基乙醚 , , - , -42.0 5 , 乙烯丙烯共聚物,乙丙橡胶 , , , - , -60.0 6 , 聚乙烯醇 , , 258
应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实验的方法研究了非均匀介质的涨落效应和非局部效应。建立了综合反映涨落效应和非局部效应以及它们耦合作用的细观力学模型-对偶团簇模型及其扩展形式;并揭示了非线性演化系统(群体位错)涨落诱导无序-有序转变的动力学机制;研究了涨落效应和非局部效应对非均匀介质系统有效性能和应力强度因子表征的影响,建立了基于细观力学的二阶应变梯度本构关系。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对于非经典及统计连续介质力学和细观力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对于许多工程非均匀介质如:复合材料、混凝土、岩体和多孔介质中的断裂、变形局部化和应力集中问题等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2100433B
本项目利用先进的数码摄像可视化跟踪技术和数字信息计算机实时处理技术,进行堤坝的渗透模型试验,摄录土颗粒的移动轨迹,确定形成管涌的临界参数。基于散体介质颗粒流理论及其分析方法等细观力学手段,分析渗流与土介质的共同作用及渗流的贴壁挤土效应,深入研究管涌形成过程的细观力学机理。建立关于管涌形成和发展规律的细观理论模型,利用并开发PFC2D软件对管涌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土颗粒的移动规律进行细观仿真模拟。结合堤防工程的管涌险情实例进行分析研究,为管涌险情的预测和治理提供参考意见。本研究成果对防洪减灾具有重要意义。 2100433B
批准号 |
19702019 |
项目名称 |
细观随机连续介质的涨落及其宏观力学效应研究 |
项目类别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申请代码 |
A0701 |
项目负责人 |
黄国君 |
负责人职称 |
副研究员 |
依托单位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
研究期限 |
1998-01-01 至 2000-12-31 |
支持经费 |
9(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