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耕地质量等级》(GB/T 33469-2016)规定了耕地质量区域划分、指标确定、耕地质量等级划分流程等内容。该标准适用于各级行政区及特定区域内耕地质量等级划分。园地质量等级划分可参照执行。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
GB 17296 中国土壤分类与代码 |
HJ/T 166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
- |
参考资料: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耕地是根本。中国耕地长期高强度、超负荷使用,耕地质量退化严重,土壤环境已亮起“红灯”。中国农业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湖南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修复试点、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等项目,为遏制耕地退化、提升耕地质量积累了经验,探索了路子。落实耕地质量保护措施,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是主要的基础和前提。
2014年12月23日,国家标准计划《耕地质量等级》(20142249-T-326)下达,项目周期24个月,由TC404(全国土壤质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及执行,主管部门为中国农业农村部。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显示,该计划已完成网上公示、起草、征求意见、审查、批准、发布工作。
在编制过程中,编制单位按照国家标准管理程序和要求,以县域耕地地力评价、省级耕地质量评价以及区域耕地质量汇总评价丰富实践为基础,广泛向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等有关部门以及社会征求意见,充分吸纳各方意见、建议,最终历时1年半完成了这项标准的编制。
2016年12月30日,国家标准《耕地质量等级》(GB/T 33469-2016)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2016年12月30日,国家标准《耕地质量等级》(GB/T 33469-2016)实施。
国家标准《耕地质量等级》(GB/T 33469-2016)依据中国国家标准《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 1.1-2009)规则起草。
主要起草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北京市土肥工作站、山东省土壤肥料总站、江苏省耕地质量保护站、山西省土壤肥料工作站、华南农业大学。
主要起草人:任意、宁鸣辉、赵永志、仲鹭勍、薛彦东、陈明全、李涛、王绪奎、张藕珠、李永涛、郑磊、胡良兵、李荣、辛景树。
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将土地分成10个耕地质量等级,国土资源部则是根据多年积累的成果建立了15个耕地质量等别。耕地质量等级考虑的是区域的农业生产最大潜力的挖掘,基于区域资源条件制定的标准;耕地质量...
通过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工作,中国全国耕地评定为15个质量等别,1等耕地质量最好,15等最差。将全国耕地按照1-4等、5-8等、9-12等、13-15等划分为优等地、高等地、中等地和低等地
首先,增施有机肥,改变土壤。长期增施有机肥料如秀谷土壤调理剂,加强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推广应用沼液,鼓励农民积造农家肥,施用商品有机肥。加快高效缓释肥、生物肥料、土壤调理剂等新型肥料应用,减少化学肥料...
前言 |
Ⅲ |
---|---|
1范围 |
1 |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
3术语和定义 |
1 |
4耕地质量等级划分 |
3 |
附录A(规范性附录)耕地质量等级划分区域范围 |
11 |
附录B(资料性附录)区域耕地质量等级划分指标 |
16 |
附录C(规范性附录)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
25 |
附录D(规范性附录)土壤机械组成的测定 |
28 |
附录E(规范性附录)土壤容重的测定 |
35 |
附录F(规范性附录)土壤水溶性盐总量的测定 |
37 |
附录G(规范性附录)土壤氯离子含量的测定 |
40 |
附录H(规范性附录)土壤硫酸根离子含量的测定 |
42 |
附录I(规范性附录)土壤pH的测定 |
45 |
参考文献 |
48 |
参考资料:
《耕地质量等级》(GB/T 33469-2016)是中国首部耕地质量等级国家标准,填补了中国国家层面耕地质量评价缺少统一标准的空白,具有系统性、专门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为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科学的指标和方法,对在新形势下提高中国耕地质量管理与保护水平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2100433B
基于GIS的阳曲县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研究
本研究针对阳曲县耕地资源现状,综合了分析影响耕地质量的各种因素,以山西省阳曲县为试点,在GIS系统的支持下,通过自然质量分析法和数学建模的方法,对阳曲进行了耕地质量的分级评价。
莱山区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技术报告
山东省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项目 山东省莱山区 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技术报告 烟台市国土资源局莱山分局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 山东省莱山区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技术报告 I 一、莱山区自然、经济和社会状况 ............................ 1 (一)自然环境状况 ....................................... 1 (二)社会经济状况 ....................................... 2 二、分等对象界定 .......................................... 5 三、分等技术依据 .......................................... 6 四、分等技术方法 .....................................
强化耕地质量建设
1.加大耕地管护力度
依据耕地等级实施差别化管护,对水田等优质耕地实行特殊保护。建立耕地保护台账管理制度,明确保护耕地的责任人、面积、耕地等级等基本情况。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积极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加强坡改梯等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推广节水抗旱技术,大力实施“沃土工程”、“移土培肥”等重大工程。
2.确保补充耕地质量
依据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加强对占用和补充耕地的评价,从数量和产能两方面严格考核耕地占补平衡,对补充耕地质量未达到被占耕地质量的,按照质量折算增加补充耕地面积。积极实施耕作层剥离工程,鼓励剥离建设占用耕地的耕作层。
强化耕地质量建设
1.加大耕地管护力度
依据耕地等级实施差别化管护,对水田等优质耕地实行特殊保护。建立耕地保护台账管理制度,明确保护耕地的责任人、面积、耕地等级等基本情况。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积极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加强坡改梯等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推广节水抗旱技术,大力实施“沃土工程”、“移土培肥”等重大工程。
2.确保补充耕地质量
依据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加强对占用和补充耕地的评价,从数量和产能两方面严格考核耕地占补平衡,对补充耕地质量未达到被占耕地质量的,按照质量折算增加补充耕地面积。积极实施耕作层剥离工程,鼓励剥离建设占用耕地的耕作层。
武汉市开展了全市6个新城区耕地质量等别评定工作,以2011年土地利用现状更新成果为基础,通过外业调查和内业分析研究,综合考虑土壤、水利、交通、农业投入及产出等因素条件,运用地理信息、地统计学、景观生态学等多学科方法,提炼了一套完整的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技术路线方法,科学客观的评价了武汉市耕地质量情况,形成了武汉市最新的耕地质量分等成果。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武汉市耕地质量等别成果框架体系和更新应用机制,将不断创新我市耕地质量管理,缓解耕地保护压力,逐步实现武汉市耕地保护由重数量向数量和质量并重的转变。 项目成果已逐步应用于耕地占补项目质量分析、建设项目占补平衡耕地质量分析、耕地后备资源调查等方面,有效促进了土地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提高了耕地保护水平,强化了耕地保护在全市经济建设发展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