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国家能源研发中心是国家能源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发(实验)中心的设立满足能源行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满足创新型国家和能源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需要以及能源技术装备的市场需求,具有深远的意义。能源科技进步是调整能源结构、应对气候变化、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前提和条件,国家发改委、能源局一直对能源科技工作高度重视。作为能源生产大国,同时也是能源消费大国,我国一直高度重视能源科技工作,国家能源局专门设立了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管理司,负责能源行业能源节约和科技管理工作,依据《国家能源研发(实验)中心管理办法》,在各单位申报、专家评审的基础上,审定设立,国家能源局要求,各研发中心要围绕能源科技发展的前沿和方向,发挥产学研优势,进一步加强核心技术攻关。
在《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中,“智能电网、间歇式电源的接入和大规模储能等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在智能能源网方面取得技术突破”被列入2020 年国家能源科技发展目标,鼓励要积极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
国家能源主动配电网技术研发中心集技术研究、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于一体,旨在落实《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构建“重大技术研究、重大技术装备、重大示范工程、技术创新平台”四位一体的国家能源科技创新体系,应对分布式电源大量接入和大规模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在配电网接入所带来的一系列技术挑战,提高配电网对能量的主动分配能力和经济运行能力,提升配电网的电能质量水平和安全运行能力 。
研发中心成立大会暨授牌仪式于2013年3月20日在北京交通大学举行,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修炳林为研发中心授牌,北京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高福廷、许继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富生、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总工程师王少毅、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冯江华致辞并代表各依托建设单位接受研发中心牌匾 。
研发中心以具备支撑我国及北京地区主动配电网发展技术研发能力为总体目标,围绕电力系统、电力电子与储能技术及装置的相互影响与需求,针对不同应用领域的基础科学、关键技术和装备等展开研究,将建设国家级主动配电网研究中心、研发试验基地及科技成果示范基地,为推进我国及北京地区主动配电网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
研发中心的建立,将进一步发挥产、学、研、用的协同创新作用,各单位将加大投入,力争用3~5年时间将研发中心建设为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主动配电网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中心、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中心、重要装备的孵化中心和低碳理念的宣传中心,为中国的主动配电网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技术支撑 。
团队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动力电池成组应用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微网变流器关键技术、电动汽车充电站关键技术、合电动汽车及分布式电源的智能配电网关键技术和城市轨道交通智能配电关键技术研究。并将建设和完善变流器平台、微网半实物仿真平台、含光伏、电动汽车和储能的主动配电网研发平台,动力电池检测及分析评价中心。
苏州,作为国际能源变革发展典范城市,在主动配电网发展上先行先试,建设主动配电网综合示范工程,以满足苏州电网未来发展的需求
院长、党组副书记李葛明党组书记、副院长刘云厚副院长 程剑纪检组长、工会主席 马放瑞副院长 李勤道副院长 王立新副院长 李振凯正局级调研员 赵建国
什么软件里有国家电网检修定额+国家电网技术改造定额2010 急……
我也在找这个软件,前几天刚网上咨询超人软件公司,呵呵,发了个试用版,价格还是挺适中的4800元,说11月25号还有礼品送,平板电脑。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中国铁路总公司、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和具有研究生院的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高校。我校牵头的“2011计划”“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是国家首批14个认定的协同创新中心之一。
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设有电力工程系、电气传动与控制工程系、新能源研究所、电力电子研究所、电机与电器研究所、牵引供电研究所、电工电子基地和电气综合实验中心等教学科研单位。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科发展已近百年历程。1912年,北京交通大学前身之交通传习所设置“高等电气工程甲班”;1958年,北京铁道学院成立电气化工程系;2000年,原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并入,学校归教育部直属管理,电气工程相关学科专业重组成立今天的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学院自成立以来,把多层次办学的理念拓宽到整个电气工程领域,全面开展电气工程一级学科领域的本科、硕士和博士等学位教育,并从事电气工程领域博士后培养,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被评为省部级重点学科。依托学院成立了“国家能源主动配电网技术研发中心”、“电力牵引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检测站”“中国北车研究院北京交大电传动技术分院”和“电工电子实践教学国家示范中心”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隶属于国家电网,是我国电力装备行业的大型骨干和龙头企业,产品覆盖发电、输电、配用电等电力系统各环节,横跨一次及二次装备、交流及直流装备领域,是国内综合配套能力最强、最具竞争力的电力装备制造商及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前身是1946年“四野”生产军用步话机的兵工厂,“一五”期间为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1970年从黑龙江阿城搬迁至河南许昌,至今已有60多年的发展历史。集团公司设有两家行业归口研究所、两家国家级产品检测中心、两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三个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秘书处、一个国际标准化委员会主席席位;拥有一家上市公司、多家子(分)公司;形成了许昌、北京两个公司级研发中心以及许昌、珠海、厦门、福州四个制造基地。2011年集团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52.80亿元,利润10.8亿元,创历史最好水平。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北京市电力公司是国家电网公司所属省级电力公司,其前身是1905年创建的京师华商电灯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几代北京电力人的励精图治、不懈努力,北京市电力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一家特大型现代电力企业,负责北京电网的建设和运营,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为北京地区的所有用电客户提供电力供应和销售,同时承担着保障党中央、国务院等首脑机关及首都各类重大政治、文化交流活动安全可靠供电的重要使命。公司供电面积为1.64万平方公里,在保障首都能源安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市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网北京电力肩负着为首都提供供电服务的重要使命。国家电网公司对北京市的供电工作高度重视,在供电可靠性和优质服务方面不断提出更高要求。国网北京电力将积极推进研发中心的各项建设,充分发挥该公司在配电网规划、建设和运行方面的技术优势和实践优势,利用研发中心资源,结合该公司发展目标和现状,在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网、电动汽车充放电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力争建成电能质量高、供电可靠性高的坚强配电网络,尽最大努力为首都人民提供优质的供电服务。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始创于1959年,前身是铁道部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现为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经多年发展,本所已形成轨道交通装备、新材料、新能源三大产业板块、七大业务主体。作为控股母公司属下研究机构,下设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H股)、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A股)两家上市公司,现有员工10000余人、资产总额超过100亿元,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其中,株洲所作为控股母公司属下控股管理及孵化发展新产业的职能;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定位于作轨道交通电传动装备的领先者,并向强相关领域拓展;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定位于作减振降噪产品、高分子复合改性材料和绝缘材料产业的领跑者;而作为株洲所新产业板块的其他业务主体则承担着株洲所核心技术向强相关领域延伸以及实施同心多元化产业拓展的战略重任。
该所拥有两个国家级技术中心、两个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以及交流传动系统集成、变流、电子控制与网络、安全监控、功率半导体器件、橡胶弹性减振元件、传感器、电动汽车等八大核心技术,主要从事机车电传动技术及工业、民用变流技术的应用研究和工程化研究,承担电力机车、内燃机车、地铁及轻轨车辆、客车、大型养路机械、电动汽车用电气控制装置以及电力电子器件、传感器、新材料、电动汽车整车以及风力发电装备等产品的开发与生产。产品广泛应用于铁路、城轨、矿山、冶金、化工、机械、电力、建筑及汽车等行业,并出口北美、欧洲、西亚、东南亚等地。2100433B
浅谈面向能源互联网的主动配电网技术
主动配电网能够对分布式能源配电系统进行主动管控,对于解决当前能源互联网中分布式能源占比较高的问题有着较好的利好。研究对主动配电网与能源互联网的概念进行了阐释,探讨了主动配电网技术的应用,旨在进一步加快能源互联网的构建。
电网技术在主动配电网中的应用
电网技术在主动配电网络中的技术性应用是实现电网系统最佳效能的重要途径和技术研究方向,对电网技术在主动配电网中的应用展开论述.
国家能源核电工程建设技术研发中心依托:中国广东核电集团。
经国家能源局审定批准,总投资超过6亿元的国家能源核电工程建设技术研发中心2010年正式落户中国广东核电集团。
该研发中心将依托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进行建设。
设立国家核电工程建设技术研发中心,是提升核电工程建设能力与水平、对核电工程建设重大技术开展集成创新研究的必然要求。研究中心对提升我国核电工程建设质量和降低工程造价,对促进我国核电事业发展和带动产业链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研发中心,在人才培养、知识产权及交流合作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进展。在人才培养方面,研发中心紧密结合我国电力系统所面临的技术挑战,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人才培养:一是学历培训,采用在职博士、在职硕士等方式,加强对技术骨干队伍的培养;二是积极引进人才,包括引进技术骨干,招收优秀的博士和硕士毕业生,保持科学研究队伍的活力和稳定发展;三是建立开放式的实验室,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法,广泛开展国内外各种学术交流和技术培训活动。在知识产权方面,研发中心共申请专利113项,其中发明专利59项,获授权发明专利26项,申请软著23项,发表论文112篇,制定标准31项。研发中心积极开展重点技术领域专利布局试点工作,有组织地申请国际专利,探索专有技术的管理办法和管理模式,配套有效的激励措施。在交流合作方面,研发中心牵头组建中关村智能电网产业联盟以及江苏省、南京市两级智能电网产业联盟,促进形成技术领先、竞争力强的智能电网产业集群。研发中心还与菲律宾国家电网公司签订智能电网战略合作协议;与IBM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确立和IBM中国研究院的战略合作关系;应美国贸易发展署邀请,就中美能源合作项目开展国际技术合作;参加IERE两次年会并加强合作,牵头组织2010国际供电会议,积极参与国际大电网会议、中欧可再生能源研讨会等国际学术会议。
研发中心今后将根据《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的发展目标和任务要求,以电网行业为依托,坚持“标准体系、技术研究、资质认可、检测服务”的一体化运作,通过不断提升和完善智能用电研发试验能力,进一步开拓智能电网技术领域,努力打造集科学研究、产品检测和人才培育于一体的智能电网技术研发和检测机构,引导我国智能电网产业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