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依时代不同,鼓风器的部件结构也不尽相同。早期是用牛皮或马皮制成的一种皮囊,古时称之为橐外接风管,利用皮囊的胀缩来实现鼓风。最初是单橐作业,操作情形表现在山东滕州出土的汉代冶铁画像石中。
早期是用牛皮或马皮制成的一种皮囊,古时称之为橐。橐是最早的鼓风器,也是风箱的前身。橐,也称橐龠橐,以牛皮制成的风袋;龠,原指吹口管乐器,这里借喻橐的输风管。战国时期已有橐龠。
皮囊鼓风器发展到唐宋(或许更早),逐渐为木扇式风箱所代替,这种风箱实际上是一种悬扇式鼓风器 ,其形状见于北宋曾公亮所著的《武经总要》的"行炉"图。
鼓风器是一种强制送风的工具,主要用于冶铸业。鼓风器至迟发明于商、西周时。洛阳出土的西周铸铜 炉壁残块上已发现通风口。
★鼓风机、曝气器、风管计算
实际所需单位氧量 m3/m3.h 2 实际所需氧量 m3/h 10 所在地的大气压强 Pa 10000 曝气装置标准传氧速度 kgO2/h 31.479 曝气装置实际传氧速度 kgO2/h 14.29 供空气体积 m3/h 676.27 风机功率 kw 2.653 风机风压 Mpa 0.0108 风机效率 0.7~0.8 0.75 推荐干管、支管中空气流速 m/s 10~15 实际干管空气流速 m/s 10.1 实际支管空气流速 m/s 9 推荐竖管、小支管流速 m/s 4~5 实际竖管空气流速 m/s 4.5 实际小支管气流速度 m/s 5 3.6 温度为 T0时的空气密度修正系数 20 1.07 大气压为 P时压力修正系数 0.1406 空气管沿程阻力 Pa 47.541 22.025 2.8705 4.9347 总空气管沿程阻力 pa 77.372 标准压力、 20摄氏度下
最早使用于强制鼓风的器具为扇和吹管, 古埃及金匠曾经使用带陶风嘴的吹管, 印加人有时以8至12根铜管同时吹炼。稍后,发明了以兽皮制作的鼓风皮囊,囊的两端分设风管和由操作者控的活塞进风口。此种简陋的鼓风器在近代仍然被一些地区采用。 埃及 第十八王朝勒克米尔(Rekhmir,约 公元前15世纪)墓的壁画中绘画有罐状脚踏鼓风器的图象。进风时,操作者用绳索拽起皮囊,随后踩下,将风鼓入炼炉内,每炉配备鼓风器四具,两人相向操作。
橐(亦称 橐龠)是一种鼓风器;橐是以牛皮制造而成的风袋;龠原来是指吹口管乐器,在词语中则是喻喻为输风管。根据历史记载,橐于战国时代已经存在。《 老 子‧道经》用橐 比喻 空间“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汉朝 文献中论及橐龠者甚众; 山东 滕县出土的汉朝冶铁画像石中就有橐的画面,它有3个木环、两块圆板,外敷皮革而成。拉开皮橐,空气通过进气阀而入橐;压缩皮橐,橐内的空气通过排气阀而进入到输风管,最后再进入冶炼炉炉中。汉朝冶铁的技术得以大幅度地发展,与橐的 动力的改进有密切的关系。鼓风器本身即皮制的橐,大概应至 唐朝及 宋朝年间。
扇、吹管和皮囊,最早用于强制鼓风的器具 是扇和吹管。古埃及金匠曾使用带陶风嘴的吹管,印加人有时用8~12根铜管同时吹炼。稍后,发明了用兽皮制作的鼓风皮囊,囊的两端分设风管和由操作者手控的进风口。这种简陋的鼓风器在近代仍在一些地区使用。埃及第十八王朝勒克米尔(Rekhmir,约公元前1450年)墓的壁画中已绘有罐状脚踏鼓风器的图象。进风时,操作者用绳索拽起皮囊,随后踩下,将风鼓入炉内,每炉配备鼓风器四具,两人相向操作。
水排是我国古代一种冶铁用的水力鼓风装置,在公元31年由杜诗创制,其原动力为水力,通过曲柄连杆机构将回转运动转变为连杆的往复运动。人类早期的鼓风器大都是皮囊,我国古代又叫“橐”。一座炉子用好几个橐,放在一起,排成一排,就叫“排囊”或“排橐”。用水力推动这种排橐,就叫“水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