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国务院关于编制1996年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的通知文件发布

国务院关于编制1996年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的通知文件发布

国务院关于编制1996年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的通知

国发〔1995〕3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1996年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的第一年。编制和执行好1996年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预算,对于完成199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为“九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查看详情

国务院关于编制1996年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的通知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主令和控制产品

  • M22-AK10产品描述:带触点基座,1NO;订货号:216504;
  • 伊顿
  • 13%
  • 石家庄依顿商贸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主令和控制产品

  • A22-EC20产品描述:2NO触点;订货号:254457;
  • 伊顿
  • 13%
  • 石家庄依顿商贸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编制软件

  • 正版EDIUS非编软件+小篆字体
  • EDIUS
  • 13%
  • 北京星光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主令和控制产品

  • M22-K10P产品描述:常开触点,提早闭合;订货号:110835;
  • 伊顿
  • 13%
  • 石家庄依顿商贸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主令和控制产品

  • H1-T5产品描述:端子罩,2触点;订货号:45062;
  • 伊顿
  • 13%
  • 石家庄依顿商贸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中央空调开关

  • 分档
  • 江门市台山市2007年3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中央空调开关

  • 分档
  • 江门市台山市2006年1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中央空调分档开关

  • A系列 ABM5
  • 阳江市2012年12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中央空调分档开关

  • A系列 ABM5
  • 阳江市2012年11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中央空调分档开关

  • BBM5
  • 阳江市2012年10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预算管理

  • 1、成本预算管理:含科室预算编制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账册报表等内容.2、财务预算管理:含预算编制预算审批、预算调整、预算查询、预算方案指标设置、预算账册报表等内容.3、经营预算管理:通过区分物资
  • 1套
  • 1
  • 国内一线品牌
  • 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03-15
查看价格

预算编制费按什么标准收费?税前工程造价税是指什么税?

  • 预算编制收费
  • 1元
  • 1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0-04-02
查看价格

预算管理

  • 详见建设方案
  • 1套
  • 1
  • 定制开发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4-19
查看价格

通知私信

  • 1.支持校长、年级主任、学科组长等发布通知信息给下面的老师学生;2.支持班主任任课老师发布通知信息给下面的学生;3.支持任课老师学生进行私信交流.
  • 11
  • 1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07-23
查看价格

2010年中山年底华通钢管价格

  • DN150,DN100,DN80,DN65,DN50
  • 1000古一
  • 1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1-07-28
查看价格

国务院关于编制1996年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的通知具体内容

一、编制1996年预算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

编制1996年预算,必须认真贯彻《建议》提出的各项方针、政策、任务和要求。《建议》提出,“九五”期间要以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基本消除财政赤字,控制债务规模。要运用预算、税收手段,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通过深化改革,健全财政职能,加强税收征管,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振兴国家财政,以解决国家财力严重不足,宏观调控能力减弱的问题。这是“九五”期间以致今后15年财政工作的奋斗目标和方向。各级政府和财政、税务等部门都必须明确自己肩负的艰巨任务,在编制1996年预算和今后的财政、税收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建议》的精神。

编制1996年中央和地方预算,必须坚持以下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基本指导方针;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继续完善财税改革,强化税收征管,增加财政收入,坚持量入为出,从严控制财政支出,反对各种铺张浪费,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采取措施,努力压缩财政赤字。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编制1996年预算必须体现以下基本要求:

(一)通过调整政策和加强征管,使财政收入增长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相适应,使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和中央财政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比上年有所提高;

(二)控制财政支出规模,调整支出结构,实行有保有压,财政支出的增幅要低于收入增幅两个百分点;

(三)通过开源节流、增收节支,确保中央财政赤字低于上年,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当年要做到收支平衡。

二、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有利条件和可能出现的困难,把预算编制得扎实、可靠

1994年开始实行的财税体制改革,调整了财政分配关系,减少了收入流失,促进了财政收入的增长,为编制1996年预算创造了比较有利的宏观环境。1996年,国有企业改革将进一步深化,经济总量平衡状况将进一步改善,物价涨幅将有明显回落,外贸进出口仍将稳定发展,整个宏观经济环境将更加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国务院将对某些过渡性税收优惠政策进行清理,停止执行一些到期的减免税政策,这将为财政收入的增长,提供良好的基础。但同时也要看到,目前国家财政仍很困难,中央财政赤字过多,债务规模过大,资金需求与供给的矛盾仍很尖锐;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还需要一个过程,有些政策调整需要在两三年以后才能收到实际效果,财政平衡的任务非常艰巨。在这种情况下,各地区、各部门都必须牢牢把握经济发展的大局,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有利条件和可能出现的困难,坚持发展速度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的关系,正确处理收入分配中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关系,坚持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财政部门要根据“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认真研究各方面的意见,并作出精心安排;各方面也要充分体谅财政的困难,支持和关心财政工作。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各方面要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互支持,共同把1996年预算编制好。

三、积极稳妥地安排好1996年收入预算

多年来,财政收入的增长一直低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下降,这是造成我国财政困难的一个基本原因。为了扭转这种状况,国务院决定1996年在税收政策上采取以下措施:

(一)在适当降低关税税率的基础上,清理进口税收减免。取消一批税收优惠政策,以扩大税源基础。

(二)对国务院批准实行的过渡性税收优惠政策,在1995年年底到期后,1996年原则上要取消,消费税、增值税一律不得减免,确有困难的,由财政适当增加拨款给予扶持。

(三)降低出口退税率,并改进和完善出口退税办法,解决征少退多的问题,堵塞收入流失。

同时,要严肃税收法纪,强化税收征管。各地区、各部门都要认真执行国家统一的税收法规和政策,维护税法的严肃性,绝不能自立章法,各行其是,绝不能擅自决定减税、免税、缓交税或改变税率。要加大打击偷漏税和骗税的力度,严厉打击代开、虚开增值税发票和买卖假发票等违法行为。在调整政策、强化征管的基础上,按照明年的经济发展目标和有关政策测算,凡是应征收的各项财政收入,都要列入明年预算,不得少列或不列,以保证财政收入的合理增长,实现财政收入特别是“两税”(消费税、增值税)收入与国民生产总值同步增长。

四、控制支出规模,调整支出结构,保证重点需要

近几年,全国财政支出增长过猛,平均高于财政收入增长两个百分点,这是造成财政赤字不断扩大的重要原因。支出增长结构也不尽合理,该保的重点支出与各方面需求尚有不少差距,该控制的支出难以得到有效控制。1996年的支出预算,一定要认真贯彻有保有压的方针,努力做到支出增长幅度低于收入增长幅度两个百分点。

1996年中央本级财政支出的安排,要贯彻以下原则:

(一)对支农、扶贫、科技和教育等项重点支出,要根据有关规定,按照高于财政收入增长的幅度安排。

(二)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职工的正常工资晋档、升级和军队、武警正常工资晋档、升级以及适当提高战士伙食费标准等所需的经费。

(三)对国务院已确定的某些专项开支,要列入1996年预算。

(四)除上述项目外,中央级其他各项支出都要维持1995年的开支水平,有的还将作适当压缩。

1996年地方的支出预算,也要比照上述中央财政支出安排的原则进行编制,不允许打预算赤字。同时,还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解决拖欠工资和某些历史遗留问题和挂帐。为了解决预算执行中一些预想不到的开支和某些特殊的专项开支,各级政府在预算中可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规定适当增加一些预备费。

控制财政支出,是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及其他各部门共同的责任。1996年中央财政支出除少数重点项目外,基本上维持1995年的水平,可能会给各部门带来一些困难。对因物价上涨和事业发展而带来的增支因素,各部门要制定可操作的具体措施,立足于内部消化,防止由于配套措施跟不上,留下硬缺口或挤占、挪用以至挂帐,给今后的财政预算增加负担。各部门在紧缩预算支出的前提下,要按统一规定统筹安排预算外财力,不得采取扩大收费、乱摊派等错误做法弥补经费不足。

五、圆满完成1995年预算,为编制1996年预算奠定良好的基础

1995年预算能否圆满完成,对编制好1996年预算关系重大。各地区、各部门要在年前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积极组织收入,严格控制支出,切实抓好增收节支,确保各项预算任务的完成。

为此,国务院要求:

(一)认真执行有关税收的各项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特别要抓好增值税、消费税的征收入库,确保“两税”任务完成。完成进度慢的地区,当地政府和财政部门要支持和配合国税局的工作,帮助解决征管中的困难和问题,把收入抓上去;完成进度快的地区,要力争多超收一些,不能有税不收或缓收。要抓好清交企业拖欠税款工作,对拒不交税的企业,银行要协助税务部门扣款补税。要加强出口退税管理,重点做好出口货物的报关查验和审价工作,严厉打击骗取出口退税行为。

(二)加强企业所得税征收和企业亏损补贴的管理,对企业违反规定,滥发奖金、补贴或随意扩大固定资产投资的,不得列入企业成本,以严肃财经纪律,防止收入流失。

(三)对预算收入退库,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规定,未经本级财政部门同意或授权,其他任何部门都不得擅自从国库中冲退库款,任何地区和部门都不准将预算内收入擅自转移到预算外,违者要严肃处理。

(四)严格控制财政支出。年前,除救灾等特殊支出外,不得再追加新的支出。收入完成差的地区,要适当调整支出预算,防止出现赤字。

(五)切实整顿和加强各项预算外资金管理,控制规模,限定投向,健全制度,强化监督,堵塞漏洞。

通过以上措施,1995年收入预算要力争超额完成,支出预算要力求节减,财政赤字要比预算确定的数额有所减少,为“九五”第一年的财政工作提供一个较好的基础。

各地区、各部门在接到本通知后,要按照上述要求,立即布置,着手编制1996年预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要于1995年年底前将本地区的预算(草案)报财政部,报出前须经省级政府审核。财政部要于1996年1月底以前,将中央预算(草案)和汇总的地方预算(草案)报国务院审核。

国务 院

一九九五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查看详情

国务院关于编制1996年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的通知文件发布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国务院关于编制1996年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的通知文件发布文献

国务院关于编制1996年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编制1996年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编制1996年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的通知

格式:pdf

大小:343KB

页数: 4页

1996年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的第一年。编制和执行好1996年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预算,对于完成199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为\"九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根

国务院关于编制1996年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编制1996年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编制1996年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的通知

格式:pdf

大小:343KB

页数: 4页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1996年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的第一年。编制和执行好1996年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预算,对于完成199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为\"九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规定,特做出如下通知:一、编制1996年预算的指导思想和基本

国务院关于编制2006年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的通知文件背景

国务院关于编制2006年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的通知

国发〔2005〕37 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有关规定,现就编制2006年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问题通知如下。

查看详情

国务院关于编制2006年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的通知文件全文

一、2006年财政经济形势和编制2006年预算的指导思想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世界经济正处于新一轮恢复和增长期,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我国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相互补充,外部环境总体上对我国发展有利。但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石油价格居高不下,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加剧,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贸易保护主义有新的表现。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采取了一系列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同时贯彻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方针,有效抑制了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加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但经济生活中仍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农业问题仍比较突出,固定资产投资仍然偏大、经济结构不合理,粗放型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资源、环境和就业压力加大,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初步分析,预计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3%。

由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任务较重,已定减收增支政策较多,2006年财政收支矛盾将比较突出。全面取消农业税,增值税转型试点,继续降低关税税率,调整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完善就业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等收入政策的调整,将影响财政收入增长。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支持再就业,进一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试点,支持粮食生产,支持“三农”、教育、科学、卫生等事业发展,加大缓解县乡财政困难政策力度,支持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改革和发展,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以及保证国家安全等重点支出,都需要财政预算增加安排支出。

根据对2006年财政经济形势的分析,编制2006年预算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控制财政赤字规模。狠抓增收节支,依法加强税收和非税收入征管,积极组织收入,不断壮大财政实力;着力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三农”、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就业、科学、公共卫生、生态和环境保护等重点支出需要;不断深化公共财政改革,健全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积极支持深化投资、金融、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等体制改革和创新,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2006年财政收入安排及政策要点

(一)财政收入的增幅略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幅,继续提高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二)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取消农业税,深化国有农场税费改革,研究烟叶特产税转型方案。

(三)做好在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的准备工作,推进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两法”合并,做好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实施工作,做好调整和完善资源税的准备工作。

(四)巩固出口退税机制改革成果,按照完善后的出口退税负担机制,安排好出口退税预算,保证及时足额支付。

(五)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宏观调控的需要,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所承诺的义务和区域及双边关税互惠协定,继续调整关税税率和政策。

(六)规范和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订和完善统一、规范的地方政府债务统计报告制度。

(七)加强非税收入管理,挖掘非税收入增收潜力,进一步完善非税收入管理的相关政策和制度。

(八)严格控制税收优惠政策。抓紧清理到期的税收优惠政策;任何地方和部门不得越权减免税收,不得擅自出台减免税和先征后返等税收优惠政策,已经出台的要立即纠正,凡不纠正的要严肃查处。

三、2006年财政支出安排及政策要点

(一)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深化改革的要求,继续实施稳健财政政策,继续减少中央财政赤字和国债项目资金规模,同时适当增加中央预算内经常性投资,调整国债项目资金和中央预算内投资使用方向和结构。

(二)继续加大财政支农力度,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和化解乡村债务试点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完善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的“三补贴”政策,积极探索建立农民种粮收益综合补贴制度;继续落实和完善对产粮大县奖励政策;加大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力度,积极支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完善测土配方施肥补贴政策,加大对农业科技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支持力度;推动和促进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支持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三)进一步做好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认真落实和进一步完善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各项财税政策。继续实施中央及中央下放国有企业政策性破产,做好关闭破产企业人员安置工作。支持中央企业分离办社会、逐步解决厂办大集体等历史遗留问题。进一步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细化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大力支持城市低保和抗灾救灾,进一步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

(四)保证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生态和环境保护等重点支出的需要,确保财政对教育、科学的投入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大力支持发展义务教育,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逐步增加财政投入,建立责任明确的经费长效保障机制。围绕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的要求,大力增加财政对科技的投入,优化完善财政科技投入结构,强化财政科技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重点支持农村基层文化发展。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支持有关地区实施计划生育“少生快富”工程。加大各级财政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重点支持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继续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范围,提高中央和省级财政补助标准,切实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加大财政对生态和环境保护支持力度。

(五)保障国防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支出。

(六)加大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的政策力度,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提高基层政权运转保障程度。

(七)大力支持深化投资、金融、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等体制改革和创新。

(八)积极支持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和规范公务员收入分配秩序相关工作。改革现行公务员职级工资制,建立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公务员工资制度。认真开展清理规范津贴补贴工作,实施地区附加津贴制度和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遏制津贴补贴发放混乱的现象。适应事业单位改革和社会事业发展的要求,适时推进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九)合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严格控制一般性财政支出。在保证重点支出的同时,要大力压缩会议费、招待费、差旅费、出国考察培训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坚决制止兴建楼堂馆所,严禁搞各种形式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

四、进一步做好2006年预算的编报工作

编制2006年中央财政预算,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继续推进部门预算改革。进一步深化基本支出预算改革和项目支出预算改革,加强对部门预算结余资金的管理,稳步推进项目支出预算绩效考评工作。二是继续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大力推进综合预算。继续扩大中央部门和单位“收支脱钩”管理范围,凡具有非税收入的中央部门都要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要求,实行直接缴库或集中汇缴,确有需要的,实行就地缴库。三是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2006年中央部门要在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基础上,完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深化改革的预算单位级次,逐步将所有财政性资金纳入改革范围,推进财税库横向联网,实施国库现金管理。四是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注重发挥政府采购的政策导向作用,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规模,2006年全国政府采购规模要突破3000亿元。积极实施中央对地方专项拨款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试点。

地方财政预算编制工作要在2005年工作的基础上,改进和完善管理办法,继续扩大部门预算改革试点范围;进一步加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力度,在省级、地市级财政全面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和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改革,县市级财政也要加快推进改革。大力推进政府采购工作的开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将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补助收入编入本地区政府预算,自觉接受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对本级预决算的监督。在编制本地区政府预算时,中央对地方的“两税”返还按上年返还数加当年上划“两税”增长的预计返还数编报,所得税返还、体制性补助、财力性转移支付、固定结算补助、固定专项补助按上年执行数编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预算(草案)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审核后,应于2006年1月10日前正式报财政部审核汇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应于2006年5月底之前将经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预算草案汇总后报财政部。

五、狠抓增收节支,圆满完成2005年预算

2005年前9个月预算执行情况良好,但年底前几个月还存在一些减收因素,对财政收入的管理仍要加强。各地区、各部门要努力增收节支,严格控制财政支出,反对铺张浪费,防止年终突击花钱。要加强依法治税,严格控制减免税,任何地方和部门不得擅自出台减税、免税、先征后返等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大力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加强对出口退税的管理,严厉打击各种走私、偷税、骗税和逃税行为。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确保重点支出需要。保证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保证各项社会保障支出及时足额支付,不得发生新的拖欠。做好清理政府投资项目拖欠工程款工作。中央财政超收主要用于社会保障、教育、科学等重点支出,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以及解决出口退税陈欠等历史遗留问题。地方财政超收也要用于重点支出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并要做到收支平衡,严禁出现财政赤字。

国 务 院

二○○五年十一月九日

查看详情

地方预算权各国“地方预算”概念的分析

目前,许多国家的预算系统都包括地方预算这一组成部分,只是在地方预算中对“地方”这一概念范围的界定略有不同。

在匈牙利,预算体系由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组成。中央预算是指中央行政和经济管理机构,以及直属这些机构的中央预算机构,如法律机构、高等教育等单位预算。地方预算包括州、首都、州辖市和乡预算,如地方行政机构和地方预算管理机构的单位预算。匈牙利的地方预算不列入中央预算,中央预算通过预算程序向地方预算直接提供预算补助,以使地方预算达到收支平衡。”1可见.在匈牙利,地方预算的概念与我国相同,就是指与中央预算相对的中央政府以下的各级地方政府的预算。

俄罗斯联邦预算体系由联邦预算、联邦主体预算和地方预算三级组成。“地方预算”则应该是除联邦政府和联邦主体政府之外的,联邦主体政府之下的政府的预算。

因此,俄罗斯的地方预算,从行政范围上讲要小于匈牙利地方预算。但是,俄罗斯的各级预算都具有很强的独立性。主要表现在:“每一级预算都具有独立性,这种独立性的基础是,每级预算都以其自有收入作为主要收入来源,每级政权机关都按自治原则决定预算资金的使用方向,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形成的资金余额或额外收入不得征入上级预算,每级政权机关只能在其自有收入的范围内规定税收优惠及其它优惠措施等。”

印度是联邦制困家,联邦与邦的财政权由宪法做出规定。其预算由联邦预算、邦预算和地方预算三级组成。但邦以下的地方政府不能作为独立实体获取其自身的资源,而是f=}=|邦政府根据宪法规定属于邦政府税源收入作统一的调配,对地方政府给F补助。可见,印度地方预算的概念在行政级别上与俄罗斯的地方预算是相同的。但由于印度宪法的限制,印度的地方预算并不是独立的一级预算,这与匈牙利、俄罗斯及我国的地方预算都存在根本性差异。

此外,由于各国政治体制和文化传统的差异.地方预算在各国的含义略有不同,但地方预算的运行中依然有许多相通及可交流并相互借鉴之处。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