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构造地形特点

构造地形特点

由于地质构造形态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剥蚀作用的破坏和堆积作用的改造,所以,除极个别的场合外(例如,新发生的断层崖),绝大部分的地质构造形态,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改造。所谓构造地形实际上是地质构造形态在一定程度上被破坏,但其基本特点仍被保留下来,并且在地形的形成中仍起主导作用的地形。

在构造地形中,分为明显地带有地质构造形态的特点的正向构造,如背斜、穹窿、地垒等形成高凸的或相对高凸的正地形;以及负向构造,如向斜、构造盆地、地堑等形成负地形。地质构造形态未被破坏或轻微破坏的构造地形,叫做原生构造地形。原生构造地形的形态与地质构造的形态是一致的。地质构造形态在较大程度上受到剥蚀作用的破坏,但仍然控制着地形的基本特点的地形,叫做剥蚀构造地形。剥蚀构造地形包括埋藏在地下被剥露出来的地质构造形态所形成的地形(剥露构造地形)。

确定较小规模的构造地形的具体标志是构造面(褶皱面、断层面、喷出岩和侵入岩体表面)和构造形态在地形中所占的比重。如果一种地形表面主要是由上述这些构造面所组成并且地质构造的基本轮廓仍然在地形形成中起主要作用时,便叫做构造地形。大规模的构造面很难保留完整,所以,大构造地形主要是根据地质构造形态的基本轮廓保留的程度加以确定的。

在地貌学中,常常把构造地形与构造运动地形等同起来。但如上述,构造地形所指的是一些已形成的较古老的地质构造形态在某种程度上被改造但构造变形面仍能分辨的地形。而构造运动地形所指的则是能够反映新构造运动的地形。新构造运动可以形成明显的新地质构造形态,如上升的高原,下降的湖泊和沼泽低地和平原等。所以,构造运动地形包括由新构造运动形成的新地质构造地形和受新构造运动控制的地形。由新构造运动形成的新地质构造地形,可以看出新地质构造形态和构造变形面;受新构造运动控制的地形,看不出明显的新地质构造形态和构造变形面。

查看详情

构造地形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构造深度测定仪

  • 品种:构造深度测定仪;
  • 京润浩
  • 13%
  • 宁夏华建建科商贸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路面构造深度仪

  •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碾压成型的沥青混合料试件的表面构造深度 塑料一次性精密铸造 保证完整性;手动铺砂仪
  • HTKYYQ
  • 13%
  • 天津科宇实验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路面构造深度仪

  • 编号:KBC01A;型号:SHDH;
  • 北京航天科宇
  • 13%
  • 宁夏源佳亿仪器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南方地形地籍成图软件

  • CASS5.1标准版
  • 13%
  • 重庆南方测绘仪器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构造植筋胶

  • 钢筋Ф10 钻孔大小:14 深度:120
  • 13%
  • 四川科恒建筑加固工程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地形滑梯

  • 地形滑梯共2处.A长约13米,宽约0.6米;B长约5米,宽约0.6米.
  • 1项
  • 3
  • 不限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0-04-28
查看价格

投影地形(数字化资源地形)

  • 硬件构成: (1)立体地形×2 ;比例尺:中国地形1:400万、世界地形1:1600万,地图内容丰富.地形立体化后高度比例尺适中,符合地形高低起伏规律.中国地图主要地理要素有:我国相邻的国家;我国
  • 1套
  • 1
  • 育龙科教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9-06-19
查看价格

大型儿童构造

  • 1.名称:大型儿童构造 2.含图纸全部内容(如屋面、墙面、走道、楼梯、栏杆)及单个的成品构件(如成品儿童陀螺椅、涂鸦黑板、组合器械、儿童器械二、儿童器械三等) 3.其他要求,详见设计图纸
  • 1套
  • 1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09-15
查看价格

地形游乐

  • 1、滑梯长约4.1米,宽约1.2米.2、攀爬钉约50个.3、攀爬绳4根.4、轮胎共8个.每个直径约0.6米.5、Z形攀爬共1组.宽约0.6米,长约4米.
  • 1项
  • 3
  • 不限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0-04-28
查看价格

浮雕地形图、玻璃钢

  • 浮雕地形图采用耐候树脂、三维立体地图,50mm厚砂岩浮雕打底
  • 1项
  • 1
  • 中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9-09-18
查看价格

构造地形概念

构造地形是地质构造形态的外部表现,是地质构造形态与地形形态一致的地形。

查看详情

构造地形基本类型

⑴水平岩层构造地形

这是一类岩层产状接近水平(小于5°),地形表面与岩层表面基本吻合的地形,这种地形通常是沉积的海底及湖底,由于构造上升运动浮出水面所形成的。由于冰体融解而露出的冰积表面也属于这一类。浮出的海底、湖底和冰积面在大多数场合下都是一种平原地形,叫做构造平原。由水平的火山岩层所构成的平原,也属这一类。构造平原的表面一般是平展的,但也可以具有微小的原始的和后期形成的起伏。

构造平原在构造运动上升的过程中不断地经受到剥蚀作用的破坏,首先是河流的侵蚀作用的破坏。组成构造平原各个岩层抵抗剥蚀作用的能力,通常都是有差别的。这样,在切割构造平原的河谷的斜坡上,便会产生了阶梯状地形。抗剥蚀能力强的岩层,组成阶面和阶坎的上部;抗剥蚀力较弱的岩层,组成阶坎的下部。由于这种阶状地形受着地质构造的控制,因此,它被叫做构造阶地。构造平原不断上升会被分割成为一些山岭和孤立的山岳或丘陵。如果组成构造平原顶部的岩层较坚硬,则它们的顶部是平展的。由水平岩层所形成的孤立的平顶山叫做方山。方山进一步被剥蚀作用所破坏,其规模渐渐变小,从而使一些方山的顶部呈锥形,叫做小方山或尖山。

如果构造上升运动长期停滞,河谷不再下切,构造阶地和方山地形继续经受剥蚀作用,最后可以完全被破坏。这时,构造平原再度显示出较为平展的由被挖掘出的较坚硬的水平岩层的构造表面。这种次成构造平原一般较原始构造平原复杂,通常是一种带有起伏的剥蚀一构造平原或堆积一构造平原。因为在这种平原上,除次成构造面而外,还有小规模的剥蚀地形面或堆积地形面。

⑵单斜地形(倾斜岩层的构造地形)

单斜地形是一种主要由单斜构造形态所造成的地形。单斜地形分布很广,单斜地形较之水平岩层地形更易于受到剥蚀作用的破坏。因此,在绝大多数场合下,单斜地形都是一些剥蚀构造地形。

单斜地形的原始构造地形是由倾斜岩层所构成的倾斜构造平原和单斜山,组成倾斜构,造平原的岩层的倾角由5°至20°,组成单斜山的岩层倾角,大于20°。

由软硬岩层的互层所构成的倾斜构造平原,被剥蚀作用破坏后形成的一种最普通的剥蚀构造地形是单面山。单面山是一种平行于单斜岩层走向的剥蚀构造山脊,具有一个沿纵节理面发展的陡坡和沿倾斜岩层面延展的缓坡。沿纵节理面发展的陡坎叫做断崖坡。其上部由较硬岩层组成,下部有软岩层构成;沿层面延展的斜坡与较硬岩层的层面重合,叫做倾斜坡。断崖坡是岩层沿纵节理面破碎的结果。纵节理面垂直于层面,所以,断崖坡的斜坡角大致与岩层倾斜角的余角成正比。因为构成单面山的岩层倾斜角为20°以下,所以,断崖坡的坡度角可达70°,通常是比较陡峭的。倾斜坡基本上是岩层的层面,其坡度与岩层的倾角大致相同,一般在20°以下。

⑶褶皱地形(褶曲构造地形)

褶皱地形包括由构造穹窿和盆地、背斜和向斜以及盐丘构造所形成的地形。原始的褶皱地形可以是正地形,也可以是负地形。原始褶皱正地形是一些褶皱山岳和丘陵;原始褶皱负地形是一些褶皱洼地或谷地。但除盐丘而外,自然界中原始褶皱地形很少,大部分都是遭到不同程度破坏的剥蚀一褶铍地形。

⑷断层的构造地形

断层在地形上表现常常极为明显,特别是较新断层,断层面与地形面、断层线与地形线,两者极为吻合。就是较老的断层,往往在地形上也留下明显的形迹,常见的断层地形有以下几种:

①断层崖

断层崖是由断层形成的陡峭的斜坡或悬崖。断层崖常常构成高原或山岳和丘陵的边缘或阶梯状地形的陡坎。断层崖是由于断层引起地层垂直错动,在断层上升盘的边缘形成的。断层崖的坡度与断层的倾角有关。断层崖的规模,取决于断层运动的规模和强度。许多连续活动或间歇活动的新断层运动所形成的断层崖,例如,我国东部平原与邻接山岳地区之间由剧烈的间歇性活动的新断层运动所形成的断层崖,可以达到很大的高度。

在抗剥蚀能力强的岩石中新形成的高角度的断层崖,可以保持着实际的断层面,可见有断层擦痕或断层角砾岩。然而,这样的断层崖却非常少。常见的断层崖都在一定程度上被风化和剥蚀作用破坏和改造。在断层崖形成后,各种风化作用和剥蚀作用使断层崖上部的物质迅速蠕动、滑动、崩落和被搬运,使整个断层崖的坡度变得平缓。在这种过程中,断层崖的上部受到破坏;断层崖的基部或下部,被由上部搬运下来的松散堆积物所复盖。其结果是断层崖的上部向后退却,断层崖的坡度变得平缓,断层崖的高度也陆续减小,最后,在地貌上呈陡崖的特征可以完全被破坏。但如果断层崖的某些基本轮廓是由断层运动形成的,仍然可以叫做断层崖。

②地震断层崖及有关地形

在地震区域,由于地壳沿垂直裂隙错动发生断层崖——地震断层崖。地震断层崖的长度虽然可以很大,但高度一般却较小。地震断层崖可以是地震断层运动产生的本义的断层崖。也可以是由于在地震过程中,地壳物质的差异压紧作用和蠕动所产生的次生裂隙错动形成的次生断层崖。在这些断层崖的底部,常常发生封闭的小规模的盆地、陷坑或沟糟。与地震伴生的及地震发生之后的土爬、泥流、水喷和侵蚀作用,常常很快破坏这些原生的和次生的地震断层崖。我国的海城、唐山和其他地震过程中,都有这样的地震崖和有关地形出现。

③断块地形

断块地形包括由断层运动形成的正地形和负地形。断层运动引起垂直错动,使相对升高的部分成为正地形——断块山岳(或高原、丘陵),相对下降的部分成为断块洼地(或平原)。断块山和断块洼地可以由一个方向的断层形成,也可以由几个方向的断层形成。断块山和断块洼地周围界以断层崖。较大规模不规则的多角形断块洼地,叫断块盆地;长条形的断块洼地,叫做断层谷。断块洼地可以集水成为湖泊,也可以被堆积物复盖成为断块堆积平原。断块山和断块洼地常常伴生,它们的组合地形叫做盆地一山脉断块地形或简称为盆地一山脉地形。

常见的断块地形是地垒和地堑地形。地垒地形是中央断块相对升高的正地形,它可以是高原、山岳和丘陵;地堑是中央断块相对下降的负地形,它可以是盆地、谷地或洼地。地垒和地堑地形随断层运动的方向、组合及其规模而异。

裂谷是一种大规模的断块负地形,是中部断块下降形成的断块谷地。谷地两侧以断层崖为界。现已证明,裂谷不是由于简单的水平张力引起的断块下降运动形成的。裂谷是由于穹曲运动形成的大规模弯曲构造顶部的张性断裂形成的断陷造成的。所以,裂谷与穹曲高原伴生。

断块构造地形的分布非常广泛,断块构造地形可以发生在近水平的岩层中。也可以发生在古老的褶皱地层中。 2100433B

查看详情

构造地形特点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构造地形特点文献

哈尔滨地区构造地质特征 哈尔滨地区构造地质特征

哈尔滨地区构造地质特征

格式:pdf

大小:52KB

页数: 1页

依托1:5万哈尔滨市区域地质调查项目,综合分析、研究了哈尔滨地区的大地构造分区及活动性断裂,通过对二者的研究,探讨了哈尔滨地区中生代中期以来的地质发展史。

构造地质学课程设计 构造地质学课程设计

构造地质学课程设计

格式:ppt

大小:52KB

页数: 未知

构造地质学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目的是使学生在全面系统地掌握构造地质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解读、分析地质图的能力,掌握构造地质常见图件的编绘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并解决地质构造实际问题的能力。   程设计是通过综合阅读南宁幅1/40万...

造构地形主要构造地形

造构地形水平岩层构造地形

水平岩层构造地形是岩层产状接近水平,地形表面与岩层表面基本吻合的地形。通常是沉积的海底和湖底,由于构造上升浮出水面而形成。大多数场合下是一种平原地形,叫构造平原。

构造平原在构造运动上升的过程中不断的经受着构造作用的破坏,首先是河流的侵蚀。组成构造平原的各个岩层抵抗剥蚀作用的能力是有差别的,这样在切割构造平原河谷的斜坡上,便产生了阶梯状地形,这种阶状地形受地质构造控制,叫构造阶地。

典型地貌---方山

水平岩层构成的山地。构造平原上升被分割成为一些山岭和孤立的山岳和丘陵,山顶平整,由坚硬岩层组成,四周边坡常成阶地状。单个山体形态如方桌,故称方山。

形成:产状水平的岩层,当其中的坚硬岩层经剥蚀裸露地面时,岩层面变成山顶面,且非常平整。在山坡,坚硬岩层处形成陡岩,软弱岩层处形成缓坡,因而具有台阶状特点。

方山常见于舒缓褶皱区的背斜或向斜的核部,在四川盆地,方山地形较为常见。

方山进一步被剥蚀作用所破坏,其规模渐渐变小,顶部呈锥形,叫小方山或尖山。

造构地形单斜地形

主要单斜构造形态所造成的地形,分布很广,比水平岩层更易受到剥蚀作用的破坏,绝大多数场合下,单斜地形都是一种构造剥蚀地形。

单斜地形的原始构造地形是由倾斜岩层所构成的倾斜构造平原(岩层倾角5-20度)和单斜山(岩层倾角大于20度)。

典型地型---单面山

由单斜岩层构成的山地。一坡与岩层层面一致,另一坡与岩层倾向相反,坡度较陡,并具有明显的山脊线。顺层面的坡叫倾斜坡(后坡),坡度一般不超过30°,层面岩层较硬,相反的一坡称断崖坡(前坡),是一个沿纵节理面发育的陡坎,纵节理面垂直于层面。上部由较硬岩层构成,下部为软岩。二坡角之和约等于90°。如果岩层倾角大于30°,致使两坡的坡度大体相等,这种山体称为猪背脊。

形成:构造控制,也与岩性有关。只在岩性软硬相间的单斜岩层区,才会有单面山形态。因为当这里的地面遭受侵蚀时,坚硬岩层的抗风化能力强,部分坡面的剥蚀作用会暂时停滞在坚硬岩层顶部,山体的一坡将与岩层层面完全一致,且较平缓,而与岩层倾向相反的一坡却变得非常陡峭。

若组成山体的岩层岩性均一、松软,那么即使是单斜产状,也不会产生单面山地形。

分布:倾斜构造平原和单斜山时常出现在滨岸地带,它们的近陆一边通常分布着由较老的岩层所组成的前陆。在单面山的形成过程中,前陆亦受到破坏。如果组成前陆的岩层较松软通常形成一个低洼的地带,叫前陆峪或凹地。如一个地区有许多软硬岩层的互层,则形成许多单面山岭。

横切单面山的河流时常将单面山切断,同时单面山之间的谷地和洼地中的河流侵蚀作用和其它重力崩塌、地滑、洪流等剥蚀作用促使断崖坡向岩层倾斜方向移动,从而引起单面山的迁移。在这一过程中,单面山的某些部分被河流所切割,脱离了单面山的主体,孤立的位于断崖坡之前,叫遗证岗或外露岗。另一方面在一些地区,埋没于单面山之下的底部岩层构成的凸起,在单面山后退过程中被揭露出来,叫内露岗。

造构地形褶皱地形

原始的褶皱地形可以是正地形,山岳、丘陵,也可以是负地形,洼地或谷地,除盐丘外自然界中原始的褶皱地形很少,大部分都是遭到不同程度破坏的剥蚀褶皱地形。

典型地形---褶皱山

褶皱构成的山地,既有背斜山(常见),也有向斜山。可由单个背(向)斜构成,也可是复式背斜组成。位于法国瑞士间的汝拉山(侏罗山)就是由背斜构成山岭,向斜构成山谷。四川东部的山地也属于这种类型的褶皱山(背斜山)。

古老褶皱带内,经外营力长期剥蚀后,背斜轴部由于张裂隙较发育,侵蚀作用较强,因而将逐渐由山岭演化为谷底,从而使向斜部分由山谷变成山岭,叫做向斜山。这使现存的地形与原始构造地形完全相反,这种地貌叫做地形的倒置。

由软硬岩层互层所组成的褶皱山地,在遭受剥蚀以后,在褶曲的转折端处,坚硬岩层常形成S形或反S形山岭。

若发生在穹隆构造上,那末将形成一系列以其顶为中心的环形山岭。这些地貌特征,常可以作为野外分析判断构造形态的一项标志。

造构地形断层地形

1 断层崖:由断层形成的陡峭的斜坡或悬崖。断层崖常常构成高原或山岳和丘陵的边缘或阶梯状地形的陡坎。断层崖是由于断层引起地层垂直错动,在断层上升盘边缘形成的。

在抗剥蚀能力强的岩石中新形成的高角度的断层崖,可以保持实际的断层面,然而,这样的断层崖非常少。常见的断层崖都在一定程度上被风化和剥蚀作用破坏和改造。在断层崖形成后,各种风化和剥蚀作用使断层崖上部的物质迅速蠕动、滑动、崩落或被搬运,使整个断层崖坡度变缓。在这种过程中,断层崖上部遭到破坏,下部被松散堆积物覆盖,使断层崖上部逐渐后退,断层崖坡度变得平缓,高度陆续减小,最后,在地貌上,呈陡崖的特征可以完全被破坏。但如果断层崖的某些基本轮廓是由断层运动形成的,仍可叫断层崖。

在陡峭的断层崖上,顺斜坡发生的河流,叫顺向河。顺向河沿断层崖的倾斜方向向下流动,由于坡度大水流急,切割成峡谷。峡谷借助河流的向源侵蚀进入以断层崖为边缘的上升盘地块-高原或山岳和丘陵的边缘或阶梯状地形的陡坎。这时断层崖被一些顺向河的峡谷分割成为一系列的三角面或梯形面。

断层崖形成后,在构造运动长期稳定的场合下,河流侵蚀作用和其它风化、剥蚀作用进行下去,一条断层崖的上部可以被改造成为一些彼此分离的剥蚀丘陵或山岳,以致断层崖的形态荡然无存;其下部被各种松散堆积物掩埋。断层崖地形于是消失。

沿断层崖麓顺断层方向发生的河流,叫断层河。

复活断层崖:当断层运动再度活动,重新使断层的一侧地形再度升高,一侧相对降低时,则在原剥蚀残留的形态基础上重新形成崖的形态特征。

剥露断层崖:当断层崖两侧由于构造上升运动相对于周围地区升高时,覆盖断层崖的沉积物被剥蚀破坏,被埋藏的断层崖被剥露出来。也叫断层线崖。

2.地震断层崖及有关地形:地震区域,由于地壳沿垂直裂隙错动发生断层崖即地震断层崖。一般长度很大,但高度较小。地震断层崖可以是地震断层运动产生的本义的断层崖。也可是地震过程中产生的次生裂隙错动形成的次生断层崖。这些断层崖的底部常常发生封闭的小规模的盆地、陷坑或沟槽。

3.断块地形:包括断层运动引起相对升高的正地形—断块山岳(高原、丘陵);相对下降的部分成为断块洼地(或平原)。较大规模的多角形断块洼地叫断块盆地;长条形的断块洼地叫断层谷。断块洼地可以积水成湖,也可被堆积物覆盖成为断块堆积平原。断块山和断块洼地常常伴生。常见的断块地形是地垒和地堑和裂谷。

断块山:由断裂构造组成的山地。一侧或两侧都有断层,或由若干条断层组成。由于断裂往往与褶皱伴生,单纯的断块山较少见,而以褶皱—断块山较为普遍。如滇西北玉龙雪山。

裂谷:是一种大规模的断块负地形。是中部断块下降形成的断块谷地。谷底两侧以断层崖为界。

造构地形穹窿地形

1.盐丘形成的穹窿地形:盐丘是盐类在静压力作用下或在构造运动压力下,向上流动形成的一种构造现象,使上覆岩层产生穹窿构造和穹窿地形。这样的构造运动过程叫底辟构造运动。

盐类物质沿岩层中的裂隙向上流动,使上覆岩层形成穹窿,盐丘位于核部,一般盐丘规模较小,周围由于盐类物质向盐丘底部迁移而发生下降运动,在地表形成环形凹陷或低地。盐丘顶部形成以顶部为中心的放射状水系。顶部由于弯曲变形产生裂隙,同时位置较高,易于剥蚀破坏,在顶部形成凹陷,凹陷周围形成低小的单面山。盐丘多产于干旱地区。如果上覆岩层或堆积物破坏后,盐类露出地表,成为剥蚀盐丘构造地形。在潮湿气候条件下盐类很快溶解,盐丘地形也破坏消失。我国西北和内蒙地区,加拿大和前苏联等国都分布有盐丘。盐丘与石油有关。

2泥丘形成的穹窿地形:泥丘是一种小的构造运动地形。见于大河流的三角洲内。在三角洲内叉河的快速增长和沉积物的快速累积使下伏的黏土层产生局部超负荷而成为可塑体,如上覆三角洲堆积物厚度超过100米,使塑性粘土向上流动,发生底辟侵入作用,上覆沉积物便可形成穹窿状的泥丘。易于被破坏,存在是暂时的。

3 侵入岩体形成的穹窿地形:侵入岩体,岩基、岩株、岩盘、岩脉等。

穹曲构造:浅层的岩浆侵入体引起的膨胀可以使上覆地层变形,成为穹曲构造。地形上表现为穹形丘陵。

(七)准平原与夷平面

准平原:是一种由各种剥蚀作用形成的具有微小起伏的平原。

准平原上可形成一些明显突起于周围的残丘。是一种发展缓慢的地形,剥蚀和堆积作用都很弱,接近平衡。

夷平面:准平原形成后,如地壳运动又趋剧烈,准平原会受到侵蚀破坏,使准平原不再是一个连续的平面,转变为山地,但在山顶部分还残留着古平原面,这种地形面就称为夷平面。不过,通常所指的夷平面,除准平原外,也包括那些经过一定剥蚀,但并未达到准平原的地形面。

如果山地曾发生多次间歇性上升,那将会形成若干个分布在不同高度的夷平面。称多层地形,是判断区域间歇性升降运动的重要标志。

我国北方常保存有两级夷平面,即台北期夷平面和唐县期夷平面。以北京西山为例台北期夷平面位于海拔1500m的高程,削过了由不同构造形态组成的山岭,其形成时期大致在白垩纪到第三纪初期。唐县期夷平面分布高程在海拔约500m的高程上,它的上面堆积着上新世的红色粘土(即三趾马红土),其形成时代在晚第三纪。

我国南方,夷平面的研究,以湖北西部较为详细,曾确立了鄂西期和山原期盆地内部的两级夷平面,后来还在山原期夷平面下,又建立了一个云梦期夷平面。在四川盆地内部有秦岭期夷平面,其形成时代大体上与北方的唐县期夷平面同时。

夷平面鉴别标志:

(1)具有夷平面的山地,山顶面较平整,并处于大致相等的海拔高程上,切割不同的构造形态。

(2)在夷平面上,可能还遗留着古侵蚀沟谷(坳沟)的残迹。这种古沟谷的形态与后期沟谷形态有明显差异,前者切割较浅,而后者侵蚀较深。这种特征显示出,它们是不同时期,不同侵蚀条件下的产物。

(3)在夷平面的低洼处,可能还残留着零散沉积物,或风化很深的风化壳,这种沉积物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在上述三项标志中,以最后一项特别重要。因为单凭地貌形态确立的夷平面,证据是不够充分的。

查看详情

构造地形学研究领域

基本分为两个方面:

根据地形形态分析构造,了解地形内的动力机制,研究构造运动的性质和幅度。

从构造的角度来解释地形形态。构造地形学的研究有三个等级:

研究整个地球的形状,从构造角度分析大陆、洋盆等大型地形单元。研究地球内部动力和宇宙动力的作用如何形成地球表面的大地形形态;

研究山地和平原等地形单元,受地球内力形成的地形形态;

研究独立的山等小地形单元,地质构造受外动力的地质作用形成的地形形态。

查看详情

构造地形学研究简史

地形和地质构造的关系很早受到人们的注意。在19世纪80年代,W·M·戴维斯明确指出:构造是地形发育的三大因素之一。戴维斯的观点推动了地质构造与地形关系的研究,但他对大区域构造地形的发育建立在一次强烈上升后地壳长期稳定条件下有序发展的观点,则是不完全符合事实的。

1923年W·彭克在《地形分析》一书中指出:地形的形成和演化要从动态构造的变化中去研究,使构造地形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从此,地形学从研究静态构造地形扩展到研究动态构造地形。20世纪50年代中期,A·L·韦格纳于1912年提出的大陆漂移说的复活,以及60年代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的提出,极大地推动了全球性地形的研究,使构造地形学研究与地球动力学的研究结合起来,构造地形学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了新发展。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