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旱蕨类为耐阴喜弱光植物,在充足的散射光条件下生长良好,忌强光暴晒。光照太弱植株会因同化不强出现饥饿现象导致生长不良。当环境中光照强度在285 lx以下时生长停止,叶色变暗失去光泽,当光照在3.0万lx以上叶片则被灼伤变黄,持续此光照在10天以上叶片出现浅褐色干枯状灼伤斑。通过2年的连续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光强在1200~8000 lx范围内适宜于旱蕨的生长发育,这也与人类居室环境的自然光强相似。
温度是蕨类植物生长的重要环境条件。温暖的环境适合蕨类的生长,大多数蕨类植物生长适温为18~28℃,原产热带、亚热带及温带的种类在北方必须温室越冬。高温季节应加强通风降温和遮阴措施来减少对蕨类的危害。旱蕨属于耐高温品种,当环境温度高于38℃时生长缓慢,高于40℃时停止,较之其他蕨类植物叶片不易枯黄。旱蕨相对其他蕨属如凤尾蕨(Pteris Mayll)抗寒性差,当气温低于0℃时,新叶中有64%叶尖出现冻伤,呈水渍状褐变,但凤尾蕨无任何受害症状。试验结果表明气温在20~35℃时为旱蕨生长较快的适温区间。
图册二来源:
旱蕨类为耐阴喜弱光植物,在充足的散射光条件下生长良好,忌强光暴晒。光照太弱植株会因同化不强出现饥饿现象导致生长不良。当环境中光照强度在285 lx以下时生长停止,叶色变暗失去光泽,当光照在3.0万lx以上叶片则被灼伤变黄,持续此光照在10天以上叶片出现浅褐色干枯状灼伤斑。通过2年的连续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光强在1200~8000 lx范围内适宜于旱蕨的生长发育,这也与人类居室环境的自然光强相似。
温度是蕨类植物生长的重要环境条件。温暖的环境适合蕨类的生长,大多数蕨类植物生长适温为18~28℃,原产热带、亚热带及温带的种类在北方必须温室越冬。高温季节应加强通风降温和遮阴措施来减少对蕨类的危害。旱蕨属于耐高温品种,当环境温度高于38℃时生长缓慢,高于40℃时停止,较之其他蕨类植物叶片不易枯黄。旱蕨相对其他蕨属如凤尾蕨(Pteris Mayll)抗寒性差,当气温低于0℃时,新叶中有64%叶尖出现冻伤,呈水渍状褐变,但凤尾蕨无任何受害症状。试验结果表明气温在20~35℃时为旱蕨生长较快的适温区间。
产河南(商城)、甘肃(康县、文县)、湖南(保靖)、江西(庐山、武宁)、浙江(庆元、龙泉)、福建(建阳、南靖)、台湾(新竹、台中、南投、嘉义)、广东(连县)、广西(天保、百色)、贵州(安顺、三合、赫章)、四川(汉源、重庆、康定、泸定、平武、雷波、峨眉山、万县、城口)、云西(昆明、丽江、思茅、屏边、禄劝、元谋、双柏、永仁)、西藏东南部(易贡)。生干旱河谷疏林下岩石上,海拔200-2400米。也分布于尼泊尔、锡金、不丹、越南北部及日本。模式标本采自尼泊尔。
分布于河南(商城)、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和西藏;日本,印度支那,印度,尼泊尔也有。生干旱河谷疏林下石上,海拔200-2400米。在云南西部、贵州和陕西(宁陕)还有一种叫滇西旱蕨P. maireiBrause,形体和本种相近,但叶柄有钻形鳞片,而无短刚毛,羽片长尾头,小羽片较长。
1、在厕所外与室内放置便器相对应的位置挖一个长2米,宽1.1米,深1.6米长方体的坑,坑底加入三基土夯实。2/52、在对接处粘上封闭胶带后,先把瓮体对接,再用螺钉加固。3/53、将瓮体放入厕室挖好的坑...
一般放置在室内明亮散射光处培养,不能受强光直射,但也不能放在阴暗处培养。生长适温为15~25℃,冬季在10℃以上能安全越冬。 虽然耐旱,但仍需充足的水分,且不宜过湿或过干,要保持盆土经常湿润。夏季每天...
旱喷图还没见过!
植株高10-30厘来。根状茎短而直立,密被亮黑色有棕色狭边的钻状披针形小鳞片。叶多数,簇生;柄长6-20厘米,粗1-1.5毫米,圆柱形,栗色或栗黑色,有光泽,基部疏被深棕色小鳞片,向上全体密被红棕色短刚毛;叶片长圆形至长圆三角形,长4-12厘米,基部宽3-6厘米,顶部羽裂渐尖,中部以下三回羽裂;羽片3-5对,基部一对最大,三角形,长2.5-3.5厘米,基部宽2-2.5厘米,短尾头,基部上侧与叶轴并行,下侧斜出,几无柄或有极短柄,二回深羽裂;小羽片4-6对,羽轴上侧的长约1厘米,宽2-3厘米,披针形,钝尖头,基部与羽轴合生,全缘,羽轴下侧的远较上侧的为长,基部一片尤长,长1.5-2厘米,宽1.5厘米,长圆形,短尾头,基部上侧平截,与羽轴并行,下侧斜出,无柄,羽状深裂达羽轴阔翅;裂片5-7对,披针形,第二片小羽片或为浅羽裂或仅下侧有一二短裂片,向上均为全缘;基部以上羽片略渐缩短。叶脉在裂片上羽状分叉,下面明显隆起,上面略可见。叶干后革质或坚纸质,灰褐绿色,两面无毛,叶轴及羽轴上面和叶柄同色,密被棕色短刚毛。孢子囊群生小脉顶部;囊群盖由叶边在小脉顶部以下反折而成,在反折处形成隆起的绿色边沿,盖为膜质,褐棕色,边缘为不整齐的粗齿牙状。
在肥料需求方面旱蕨与蕨类的其他属差异不大。施肥时大量元素配比为N∶P∶ K=2∶1∶2,微量元素的施入量应根据气温情况和生长情况调节,一般生长旺盛需补充较多的Ca肥。旱蕨对肥料浓度也有严格要求,肥料溶液电解质电导率EC>2.0S/m时易受害,特别是气温>35.0℃时,肥害更剧烈;EC<0.5S/m时,表现肥力不足出现叶片黄化,植株生长缓慢等一系列的问题。
旱蕨和大多数蕨类植物一样喜欢湿润的环境,除了满足根部的需要外,还要满足叶面对水汽的需要,保持其周围环境的湿润。向根部浇水可以间隔几天1次,以保持基质湿润为原则,见干见湿,夏季高温季节必须天天向叶面喷洒水雾,并要保证通风良好;冬季可适当减少浇水,大约1周1次,以微酸性和中性的水为好。基质不宜过湿,基质过湿则新根易坏死,地上部分则会因缺水而萎蔫枯死。在相对湿度为60%以上时,生长正常,<40%时新叶易枯,以80%左右时色泽最好。
蕨类植物常见的繁殖方法有孢子繁殖、分株繁殖和组织培养等几种方法,其中小面积生产可采用分株法,规模化生产通常采用组织培养。分株繁殖一般于春季结合换盆时进行。把植株从盆中倒出,根据需要将一株分成数株,每株带有根和叶。 分株时要小心,切勿损伤生长点,尽量保留根部原有的土壤,剪掉衰老和损伤的叶和根,按原来定植的深度栽植。分株繁殖无严格的季节要求,一年四季皆可进行。
旱蕨的主要病害是炭疽病,在出现病斑之前,用800倍百菌清防治效果较好,当病斑出现之后,则无良好控制方法,只能是去病叶。另外种植环境要求空气清洁,当氨浓度过高,或有腐烂动植物残体散发有害气体浓度过高时,旱蕨叶会受害,可致地上部分全部枯死。
旱蕨在高温季节易发生斜纹夜蛾为害,但防治时要注意选择适宜药物,如用药不当极易产生药害,尤其在高温天气更甚,一般采用欧迈克1500倍液防治,效果较好。
中国有丰富的凤尾蕨资源,它们虽然没有鲜艳夺目的花与果实,然而它们以千姿百态的叶形、叶姿和青翠碧绿的色彩,使人赏心悦目,在观赏植物中占有重要地位。凤尾蕨株形优美,格调清新,极富观赏性,是线条美的典范,越来越博得众人的喜爱。其适合园林栽培,更适宜美化家居,也是插花不可少的衬托叶。
旱蕨的主要病害是炭疽病,在出现病斑之前,用800倍百菌清防治效果较好,当病斑出现之后,则无良好控制方法,只能是去病叶。另外种植环境要求空气清洁,当氨浓度过高,或有腐烂动植物残体散发有害气体浓度过高时,旱蕨叶会受害,可致地上部分全部枯死。
旱蕨在高温季节易发生斜纹夜蛾为害,但防治时要注意选择适宜药物,如用药不当极易产生药害,尤其在高温天气更甚,一般采用欧迈克1500倍液防治,效果较好。
产河南(商城)、甘肃(康县、文县)、湖南(保靖)、江西(庐山、武宁)、浙江(庆元、龙泉)、福建(建阳、南靖)、台湾(新竹、台中、南投、嘉义)、广东(连县)、广西(天保、百色)、贵州(安顺、三合、赫章)、四川(汉源、重庆、康定、泸定、平武、雷波、峨眉山、万县、城口)、云西(昆明、丽江、思茅、屏边、禄劝、元谋、双柏、永仁)、西藏东南部(易贡)。生干旱河谷疏林下岩石上,海拔200-2400米。也分布于尼泊尔、锡金、不丹、越南北部及日本。
在云南西部、贵州和陕西(宁陕)还有一种叫滇西旱蕨P. maireiBrause,形体和本种相近,但叶柄有钻形鳞片,而无短刚毛,羽片长尾头,小羽片较长。
植株高15-3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密被亮黑色而有棕色狭边的钻状披针形鳞片。叶多数,簇生;柄长8-16厘米,粗1.5-2毫米,深栗色,有光泽,幼时上面有不明显狭沟,并有少数短刚毛,成熟后圆柱形,基部密被棕色狭披针形的细长鳞片,向上鳞片变小而渐稀;叶片卵状三角形或长圆三角形,长6-12厘米,宽4-7厘米,顶部羽裂渐尖,并有尾头,中部以下二回深羽裂;羽片3-5对,基部一对较大,卵状三角形,长2.5-5厘米,宽2厘米左右,长尾头(约2厘米),基部上侧与叶轴并行,下侧斜生,柄长1-2毫米,深羽裂达羽轴狭翅;裂片4-8对,彼此疏离,下侧的较上侧的为长,基部一片尤甚,长1.5-2厘米,宽2-3毫米,线状披针形,短尖头,基部以狭翅和羽轴相连,全缘或下侧偶有1-2个小裂片或圆齿;基部以上的裂片全缘;第二对羽片向上略渐缩短。叶脉在裂片上羽状分叉,斜上,不达叶边,下面隆起,上面不见。叶干后纸质,灰褐绿色,两面无毛,叶轴和叶柄同色,上面有不明显的纵沟,密被棕色短刚毛及少数钻状小鳞片。孢子囊群生小脉顶端;囊群盖由叶边在小脉顶端以下处反折而成,反折处形成明显的绿色边沿,盖膜质,棕色,边缘啮蚀状。
产陕西(宁陕)、云南(昆明、大理、维西、德钦、鹤庆、贡山)、贵州(梵净山)。生河边石上,海拔2300-3200米。少见。
观察蕨类生活史的好材料——铁线蕨
铁线蕨分布广泛,容易培养,是观察蕨类生活史的好材料。将经过低温处理(4℃)的铁线蕨成熟孢子接种到培养基上,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45 d左右,孢子萌发后长成配子体,培养60 d左右,颈卵器内的受精卵萌发长出幼孢子体。将铁线蕨孢子接种到花盆内的土壤上,在室内培养2~3个月长成配子体,培养4~5个月长出幼孢子体。将培养基上的幼孢子体移栽到花盆土壤中可在室内长期培养,四季常青,孢子囊陆续分化、成熟。
干旱预警信号分二级,分别以橙色、红色表示。干旱指标等级划分,以国家标准《气象干旱等级》(GB/T20481-2006)中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为标准。
干旱橙色预警信号
标准:预计未来一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达到重旱(气象干旱为25~50年一遇),或者某一县(区)有40%以上的农作物受旱。
防御指南:
1.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做好防御干旱的应急工作;
2.有关部门启用应急备用水源,调度辖区内一切可用水源,优先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和牲畜饮水;
3.压减城镇供水指标,优先经济作物灌溉用水,限制大量农业灌溉用水;
4.限制非生产性高耗水及服务业用水,限制排放工业污水;
5.气象部门适时进行人工增雨作业。
干旱红色预警信号
标准:预计未来一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达到特旱(气象干旱为50年以上一遇),或者某一县(区)有60%以上的农作物受旱。
防御指南:
1.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做好防御干旱的应急和救灾工作;
2.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启动远距离调水等应急供水方案,采取提外水、打深井、车载送水等多种手段,确保城乡居民生活和牲畜饮水;
3.限时或者限量供应城镇居民生活用水,缩小或者阶段性停止农业灌溉供水;
4.严禁非生产性高耗水及服务业用水,暂停排放工业污水;
5.气象部门适时加大人工增雨作业力度。
干旱预警信号分二级,分别以橙色、红色表示。干旱指标等级划分,以国家标准《气象干旱等级》(GB/T20481-2006)中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为标准。
图例 |
含义 |
防御 指南 |
|
预计未来一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达到重旱(气象干旱为25~50年一遇),或者某一县(区)有40%以上的农作物受旱。 |
2.有关部门启用应急备用水源,调度辖区内一切可用水源,优先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和牲畜饮水 3.压减城镇供水指标,优先经济作物灌溉用水,限制大量农业灌溉用水 4.限制非生产性高耗水及服务业用水,限制排放工业污水 5.气象部门适时进行人工增雨作业。 |
|
预计未来一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达到特旱(气象干旱为50年以上一遇),或者某一县(区)有60%以上的农作物受旱。 |
2.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启动远距离调水等应急供水方案,采取提外水、打深井、车载送水等多种手段,确保城乡居民生活和牲畜饮水 3.限时或者限量供应城镇居民生活用水,缩小或者阶段性停止农业灌溉供水 4.严禁非生产性高耗水及服务业用水,暂停排放工业污水 5.气象部门适时加大人工增雨作业力度。 |
以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干旱等级划分
小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达16至30天、夏季16至25天、秋、冬季31至50天。
中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达31至45天、夏季26至35天、秋冬季51至70天。
大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达46至60天、夏季36至45天、秋冬季71至90天。
特大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在61天以上、夏季在46天以上、秋冬季在91天以上。
1.晚 多种作物不能及时播种,普遍形成晚播晚发。有效积温相对减少,生长发育后延,成熟期推迟,普遍变成晚茬作物。
2.弱 长期干旱造成了农作物植株小、根系弱、叶片面积小,生物产量大幅度减少,直接影响经济产量。
3.乱 由于受害程度不同,农作物播种有早有晚,品种杂乱,长势不整齐,给管理造成困难。
4.慢 受害的农作物脆弱,抗逆能力差,管理措施效应慢,养分吸收慢,光合积累慢。
自然界的干旱是否造成灾害,受多种因素影响,对农业生产的危害程度则取决于人为措施。世界范围各国防止干旱的主要措施是:①兴修水利,发展农田灌溉事业;②改进耕作制度,改变作物构成,选育耐旱品种,充分利用有限的降雨;③植树造林,改善区域气候,减少蒸发,降低干旱风的危害;④研究应用现代技术和节水措施,例如人工降雨,喷滴灌、地膜覆盖、保墒,以及暂时利用质量较差的水源,包括劣质地下水以至海水等。
1949年以来,中国兴修了大量水利工程,发展排灌事业,提高了抗旱能力。至1987年底,排灌机械保有量593.5万台、6242.2万kw,配套机电井243万眼,全国有效灌溉面积达7.2亿亩。1978年虽遭特大干旱,由于各类水利工程发挥作用,通过引、提、蓄等多种措施,挖掘水源,扩大灌溉面积,仍保证了当年农业生产。2009年2月3日,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主产区小麦受旱1.43亿亩,其中严重受旱5692万亩,分别比同期增加1.34亿亩和5610万亩。截至目前,7省已累计浇麦5658.7万亩,占受旱面积的39.6%,其中严重受旱麦田已灌溉44.3%。
中国人民积累起来的蓄水保墒、抗旱耕作措施,在战胜干旱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全中国不少地区抗旱灾的能力还较低,旱灾威胁依然存在,抗旱任务仍很艰巨。
水旱盆景是树木盆景与山水盆景相互结合的产物。它是中国盆景特有的一种形式。水旱盆景表现题材广泛,景物内容丰富,自然气息浓郁,深受人们喜爱。水旱盆景的制作比较复杂,要求制作者掌握树木与山水两类盆景的基本技巧,才能得心应手。
水旱盆景的选材制作水旱盆景的材料,主要包括盆钵、植物、山石和配件等。水旱盆景的用盆大多采用浅口石盆(即山水盆景盆),形状主要有长方形、椭圆形、腰圆形、圆形及不规则形等,根据造型需要而定。水旱盆景的用盆很浅,一般不需开排水孔,如采用较深的盆,需在栽植树木的旱地部分开洞,以利排水。盆的色彩以灰白为宜,有时也用深色。
水旱盆景的植物以树木为主,也可采用草本和苔藓类植物。对于树木要求枝叶细密,适于剪扎加工;树形自然,不宜过于奇特;适应性较强。可选用的树种很多,如五针松、罗汉松、金钱松、云杉、水杉、真柏、榔榆、雀梅、朴、榉、黄杨、柽柳、槭类、小叶女贞、竹类、六月雪、紫薇、石榴、虎刺、火棘、南天竹等。
水旱盆景的山石材料以硬质为好,常用的石种有宣石、英德石、龟纹石、石笋石、斧劈石等。山石形状不宜太奇特,不宜多棱角,表面不可破损。同一盆景中的石料,色泽、纹理、质地等特征要统一。水旱盆景中常用的配件种类有人物、动物、建筑、舟楫等。质地分为陶质、石质、金属质等,以陶质为佳,色彩素雅为宜。也可根据需要自己制作。
树木和山石的加工树木材料可以自幼培育,也可从山野挖取,但都需经过一定时间的加工和培养,基本成型后方可采用。加工方法大多以修剪为主,蟠扎为辅。而松柏类则较多采用蟠扎,虎刺、竹类等自然形态较美,无需蟠扎,适当修剪即可。水旱盆景栽种树木的地方较小,形状也不规则,故栽种之前,需处理根部。通常将树木从原盆中倒出,去除部分宿土,剪短过长根,尤其是向下生长的粗根,剔土与剪根的多少,应根据盆中旱地部分的形状而定。在布局确定之前,宜少剔一些土和少剪一些根,以保证栽种成活。
石料的加工主要是切截和雕凿。切截石料通常使用切石机,对于软石也可用钢锯手工切截。一般先对主要石料进行初步加工,然后再加工其它配石。切截石料应将底部切平,以便与盆面接合良好。在切截之前,需仔细观察山石,力求取舍准确。雕凿的目的是为了使石纹协调统一,增强整体效果。为了去除山石不美的棱角或解决表面破损问题,可以采用水砂轮进行水磨,或用盐酸等作化学处理。通常需对山石进行几次加工,才能符合要求。加工应力求自然,尽量不露人工痕迹。
水旱盆景的布局树木与山石加工完成后,即可进行布局。布局非常重要,是制作水旱盆景成败的关键,必须认真细致。布局需进行多次调试,常常需对某些材料再作加工或更换。应力求将每株树木、每块山石放在最佳位置上。布局包括树木、坡岸山石与旱地点石、地形、水面、配件等部分,各个部分应相互联系,使之成为既统一协调又富于变化的整体。
水旱盆景通常以树木为主体,而且多为丛植。应注意处理好主次、疏密、高低、远近、争让、露藏、动静等关系,同时还要考虑到树木与山石的关系,以及山石、水面的位置,旱地与水面的比例要恰当。山石的布局要注意透视原则,山石的形状、皱纹应大致相同,而又要略有变化,拼接的山石要有整体感,大块面需与小块面搭配使用。水旱盆景的点石对整体造型影响甚大,它可以与坡岸山石呼应,同时对树木起到对比和衬托作用。点石又对地形的处理起到重要作用,还可弥补树木根部的缺陷。点石也要注意高低、疏密等变化,以及与其它景物的关系。配件大多放置在山石上,要做到位置适合、色彩协调、比例恰当。
经过反复调整和修改,即可确定布局,便用铅笔将主要景物的位置在盆中作出记号,特别要注意水岸线的位置必须精确地画在盆上,石块可以编号,以免在胶合山石时弄错。具体操作过程是先将坡岸山石胶合在盆中,再种植树木,布置点石,并作出地形,最后固定配件,铺种苔藓。
胶接山石前需洗净盆面,可以用水泥调合107胶,再调进颜色,使之接近山石颜色。胶合必须紧密,既要使山石与盆面结合得好,又要使山石之间结合得好。不可漏水,也不要有多余的水泥外露,可用油画笔蘸水洗刷沾在山石外面的水泥,漏水会对植物生长不利。胶合的水泥干透后,即可栽种树木。先在旱地部分铺一层薄土,然后剔去根部宿土并适当修整,按布局要求将树木栽在适合的位置上,用竹签使土与根贴紧,不要将土压得太紧。
栽种完成后,即可在原定位置上点石。点石需将山石的下部埋入土中,使之“生根”。一般在点石的同时,在旱地部分堆土做出地形,并在表面撒上一层细粒土,以便铺苔。点石后,可将配件用水泥或胶固定在石块平面上。
铺种苔藓可美化盆面,使树木、山石连成一体,防止水土流失,需认真对待。铺苔后,需从全局考虑,将树木精细修剪一次,求得最佳效果。最后再将山石、树干、盆钵洗刷干净,这样一盆水旱盆景的制作即告完成。精心养护一段时间后,树木、山石就会显得更加协调和自然,观赏效果也会更好。
深度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