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土建百科

合萼吊石苣苔

合萼吊石苣苔(学名:Lysionotus gamosepalus W. T. Wang)为苦苣苔科吊石苣苔属下的一个种。产中国西藏东南部。生于山地常绿阔叶林中,或石崖上,或路边石上,海拔780-1600米。

合萼吊石苣苔基本信息

合萼吊石苣苔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780-1600米的山地常绿阔叶林中,或石崖上,或路边石上。

查看详情

合萼吊石苣苔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MCM改性无机粉复合片材分娩

  • 窑变1200X600
  • Phomi
  • 13%
  • 中山市绿宝新材料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MCM改性无机粉复合片材斧开

  • 常规单色1200X300
  • Phomi
  • 13%
  • 中山市绿宝新材料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3D材MCM狮山黄岩

  • 600×300
  • Phomi
  • 13%
  • 中山市绿宝新材料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MCM改性无机粉复合片材斧开

  • 常规单色1200X600
  • Phomi
  • 13%
  • 中山市绿宝新材料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MCM改性无机粉复合片材斧开

  • 常规单色600X300
  • Phomi
  • 13%
  • 中山市绿宝新材料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 广州市2011年4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 清远市佛冈县2014年上半年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 广州市2012年1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 广州市2011年3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 广州市2011年1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北海浦片

  • 1500m³
  • 1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0-07-12
查看价格

终端

  • 双孔终端
  • 4388km
  • 1
  • 虹达
  • 中档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5-06-14
查看价格

终端

  • 单孔宽带终端
  • 9599km
  • 1
  • 虹达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5-11-07
查看价格

终端

  • 单孔终端
  • 2889km
  • 1
  • 虹达
  • 中档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5-07-13
查看价格

终端

  • 双孔宽带终端
  • 3792km
  • 1
  • 虹达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5-09-10
查看价格

合萼吊石苣苔分布范围

产自我国西藏东南部(墨脱、察隅)。模式标本采自墨脱 。

查看详情

合萼吊石苣苔形态特征

亚灌木。茎高18-50厘米,无毛,通常不分枝。叶多3枚轮生或对生,无毛;叶片纸质,长椭圆形或椭圆状卵形,长5-13厘米,宽2.8-6厘米,顶端渐尖或短渐尖,基部宽楔形,边缘有牙齿或小牙齿,侧脉每侧4-6条;叶柄长0.5-2厘米。花序生茎顶部叶腋, 1-3回分枝,有2-11花,无毛;花序梗长1.5-5厘米;苞片对生,心形,长约7毫米,宽11毫米,顶端微钝,基部深心形;花梗长约3毫米。花萼宽钟状或钟状,长9-12毫米,直径8-10毫米,无毛,5裂至本身长度的1/3或1/2,裂片三角形、卵形或正三角形,长2-6毫米,宽3-5毫米,顶端微钝。花冠白色或带淡紫色,长3.6-4.2厘米,无毛;筒长2.6-3厘米,口部直径9-11毫米;上唇长约5.5毫米,2浅裂,下唇长10-12毫米,3浅裂。雄蕊无毛,花丝及退化雄蕊着生于距花冠基部14-16毫米处,长8-10毫米,扭曲,在中部之上变宽并膝状弯曲,花药直径2毫米,药隔突起线形或近钻形,长1.2-1.8毫米;退化雄蕊3,无毛,中央的长0.5-1毫米,侧生的狭线形,长5-6毫米,连着,扭曲。花盘环状,高0.8-1.2毫米,边缘全缘。雌蕊长2-2.2厘米,无毛。蒴果线形,长9-13厘米,宽1.5-2毫米,无毛。种子纺锤形,长约0.7毫米,毛长1.5-2毫米。花期6-7月。

查看详情

合萼吊石苣苔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合萼吊石苣苔文献

三种苦苣苔对石灰土和红壤的适应性分析 三种苦苣苔对石灰土和红壤的适应性分析

三种苦苣苔对石灰土和红壤的适应性分析

格式:pdf

大小:172KB

页数: 9页

为探讨苦苣苔科植物对其岩溶生境的适应性,该研究选取黄花牛耳朵(Primulina lutea)、紫花报春苣苔(Pri.purpurea)和桂林蛛毛苣苔(Paraboea guilinensis)三种苦苣苔科植物,将其栽种在石灰土及红壤两种不同类型的土壤中,观测记录其生长性状并对其叶片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和比较.植株采集过程中,同时采集自然生境中三种苦苣苔科植物叶片及取样植物基部土壤,并对叶片及土壤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作为今后苗圃试验的参照.结果表明:三种苦苣苔科植物在两种土壤上的生长状况及适应性具有差异,其在石灰土上生长良好,在红壤上生长较差;在两种不同土壤中,除N外,桂林蛛毛苣苔的叶片其他元素(P、K、Mn、Mg、Ca、Zn、Cu)差异极显著(P<0.01);除P外,紫花报春苣苔的叶片其他元素(N、K、Mn、Mg、Ca、Zn、Cu)差异极显著(P<0.01);除N、Cu、Ca外,黄花牛耳朵的叶片元素(P、K、Mn、Mg、Zn)差异极显著(P<0.01);三种植物的叶片元素比值,除少数值没有差异外,大部分指标差异都极显著;对叶片元素与栽培土壤元素的相关性分析,发现植物叶片Mn元素与土壤中N、Ca、Mg、Zn、Mn、有机质含量等呈正相关,土壤P元素与叶片中N、P元素呈正相关,而与叶片中Zn元素呈负相关关系.在其他栽培条件一致的条件下,土壤因素及物种差别是造成黄花牛耳朵、紫花报春苣苔和桂林蛛毛苣苔适应性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

粉萼鼠尾草设施栽培技术 粉萼鼠尾草设施栽培技术

粉萼鼠尾草设施栽培技术

格式:pdf

大小:172KB

页数: 2页

介绍了粉萼鼠尾草在设施内的栽培技术。重点探讨了在高温高湿的设施条件下粉萼鼠尾草繁殖、移栽、促花等技术措施,以及常见病虫害的控制方法。

翅茎吊石苣苔(变种)概述

目中文名:

管花目

科编号:

325

科中文名:

苦苣苔科

科拉丁名:

Gesneriaceae

属中文名:

吊石苣苔属

属拉丁名:

Lysionotus

种中文名:

翅茎吊石苣苔(变种)

种拉丁名:

Lysionotus serratus D. Don in Edinb. var. pterocaulis C. Y. Wu ex W. T. Wang in Guihaia

其它属名:

种下等级:

生境:

生山谷石上

海拨低限:

1200

海拨高限:

1500

是否中国特有:

是否引种栽培:

非人工引种栽培

国外分布:

国内分布:

云南

所在卷册:

69

查看详情

花萼形态成因

花萼变态叶

花萼萼片数目往往因科、属不同而异。萼片多为绿色,呈叶片状,其结构是由含叶绿体的薄壁细胞组成,所以萼片是一变态叶。

花萼副萼

有的植物花萼大而具彩色,有利于昆虫传粉,如铁线莲;有的植物花萼之外还有一轮绿色瓣片,叫副萼,如棉。

花萼合离萼

一朵花的萼片各自分离,称离萼,如白菜花;彼此联合的称合萼,如丁香花。通常在花开放后萼片脱落,但有些植物花开过后萼片不脱落,直存到果实成熟,叫宿存萼,如蕃茄、柿、茄等。

花萼宿存萼

宿存萼有保护幼果的功能。蒲公英的萼片变成毛状,叫冠毛,有助于果实和种子的散布。有的植物花萼的一边引伸成短小管状突起,叫做距,如凤仙花、旱金莲等植物的花就有距。

查看详情

截萼钟萼鼠尾草形态特征

这一变种与原变种不同在于叶除上面脉上多少密被疏柔毛及边缘具缘毛外,两面近无毛;花萼浅2裂或近截形;苞片先端渐尖或锐尖。

参照 钟萼鼠尾(原变种)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