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一、合肥工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科领域简介交通运输工程是指载运工具以及围绕载运工具相关的基础设施、通信控制和组织管理等,是独立的国家一级学科。交通运输工程的二级学科主要有4个:①道路与铁道工程;②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③载运工具运用工程;④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合肥工业大学2000年获得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下属的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07年获得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在2007~2009年教育部全国学科评估工作中,我校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排名前20名,取得较好成绩。合肥工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领域主要研究现代交通管理与控制、区域交通系统规划、公路设计与养护技术、智能运输系统及相关技术、交通运输安全保障与防护技术、汽车运行状态监测与控制等相关内容。近年来,共完成各类科研项目数十项,其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技攻关项目及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委托项目等,年均科研经费800多万元,在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上年均发表SCI、EI收录的学术论文50余篇。从事本领域研究的现有教授5名(其中博士生导师2名),副教授10名;此外本学科还聘请东南大学、同济大学、长安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教授及安徽省内交通运输管理行业专家担任指导教师。 二、培养目标及要求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工程硕士研究生主要是为交通工程建设和管理部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通过专业学习,可掌握交通运输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独立担负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
三、报考条件报考者需较好地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或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教学的教师: 1、2007年7月31日前获得学士学位。 2、2006年7月31日前获得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学历。 3、入学前未达到上述年限要求而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生的,需在修完研究生课程并从事工程实践两年以上,结合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方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
四、主要研究方向道路与铁道工程方向:施工与监控技术、沥青与改性沥青及其添加剂、桥梁监测、检测及加固技术、公路沥青路面与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路面结构设计与新材料、路面结构水害分析与排水系统设计、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边坡处理与防护技术、桥梁结构耐久性、桥梁结构计算理论与分析方法、铁路修建技术、铁路路基处理及沉降控制技术、铁路运输安全技术轮轨关系、车-线耦合系统。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方向:现代交通管理与控制技术、轨道交通及其管理技术、交通安全技术、区域交通系统状态特征提取与集成技术、交通信息采集技术。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方向:交通系统规划理论、区域与城市交通运输管理、交通系统特性理论、交通系统安全理论、智能交通系统及控制、运输经济与环境影响评价、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理论。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方向:载运工具运行与检测诊断、载运工具减摩及控制技术、物流信息及其编码技术、现代物流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五、工程硕士培养方式 1、工程硕士以在职不脱产方式进行学习,学习期间不迁户口、不转人事关系等。 2、工程硕士学习期满、修够培养方案规定学分、成绩合格,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后,可申请工程硕士论文答辩。通过论文答辩,符合其他学位有关条件,并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授予合肥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
六、报考要求及程序具体报考要求请致电合肥工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硕士研究生
交通运输领域
1.所属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领域代码:430123 授权时间:2007年
2.领域简介
合肥工业大学始于1999年招收交通工程专业本科生,是当年全国招收交通工程本科生的20所高校之一。2002年获得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下属的“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二级学科工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07年获得“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的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
交通运输工程硕士的培养侧重于工程应用,主要研究领域涉及到公路与城市道路设计、综合运输系统规划、交通控制与智能交通系统开发、载运设备运用等,目的是为交通运输工程规划、建设和管理部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该专业学术队伍由4名教授和近10名副教授组成,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其它横向科研项目及生产性课题,科研项目饱满,项目经费充足。该学科队伍在交通规划、交通设计、市政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智能交通等领域具有较高水平,并多次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近五年发表论文150余篇。
3. 培养目标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掌握交通运输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具有独立担负交通运输工程领域内的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技术工作的能力,了解交通运输工程领域科学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
(3)能熟练运用计算机,掌握一门外国语。
4. 主要研究方向
(1)现代道路工程设计及道路交通系统仿真
(2)区域及城市交通系统规划理论与方法
(3)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理论与方法
(4)现代物流系统规划设计方法与建模仿真技术
(5)载运工具运用与交通安全
5. 学习方式及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为2.5年。
6. 培养方式
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利用一年时间完成,实践教学、学位论文利用一年半时间完成。
7.课程设置方案及学分要求
课程学习和实践教学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学位课程学分不少于17学分,课程设置方案见课程设置一览表。
8. 实践教学
结合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熟练掌握交通规划、交通安全以及交通控制相关的实验与仿真软件,深入相关企业开展工程实践活动,从实际工程中了解交通运输工程的热点问题和学科的发展方向,培养解决交通运输工程领域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9.学位论文
(1)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
(2)论文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完成。
(3)论文应具系统性和完整性,要能表明作者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
(4)要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关键问题,具有实用性,且必须具有一定的工作量。
(5)解决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取得的成果要有一定的先进性。要能表现出作者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论文工作一般应包括:选题,开题,系统设计,系统实现,系统运行,论文撰写与答辩。
(7)必须经导师批准,方可申请论文答辩。
(8)论文评阅、答辩审批、答辩、学位授予等,均按国家教育部和《合肥工业大学授予硕士学位工作办法》及有关规定执行。
10.其他说明
专业选修课也可从校内其他相关学科的培养方案中选择。
交通是国家经济的命脉,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交通运输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合肥工业大学于1999年开始招收交通工程专业的本科生,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国家高校招生专业目录调整后较早招收交通工程专业本科生的重点高校之一,也是安徽省域内招收交通工程专业本科生的重点高校之一。
培养目标:交通工程专业培养具备交通工程、道路工程、交通规划与管理、交通设计、交通安全、智能交通等方面知识及相关研究开发能力,能够在国家与城市的发展计划部门、交通运输管理部门、道路交通规划设计部门从事相关技术与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测量学、土木工程材料、结构设计原理、交通工程学、交通运输学、交通规划、交通设计、交通管理与控制、交通系统分析、汽车概论、路基路面工程、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城市立交与道路设计、交通信息技术、城市客运交通、智能运输系统、道路交通安全等。实践环节:交通工程认识实习、测量实习、交通信息采集实习、汽车驾驶与拆装实验、交通规划课程设计、道路工程课程设计、交通控制与仿真实验、交通工程设施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国家及各省市的发展规划部门、交通规划与道路设计部门、公路与市政道路建设部门、交通管理部门、交通运输部门等从事技术与管理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从事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
交通运输专业是合肥工业大学为适应国家对交通运输工程领域人才的需求,整合学校交通工程、汽车工程等传统特色和优势学科而开办的新专业,2011年开始面向全国招收全日制本科生。师资涵盖交通运输、交通安全、车辆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物流工程等专业 ,颇具实力。学校交通运输专业在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研究方向具有较强的实力,先后承担几十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在国内外同行内有较高的学术影响。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以工科为基础,具有扎实的交通运输组织与管理、汽车技术与汽车服务、物流工程等方面专业知识与基本技能,能在国家及省、市的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交通运输企业、物流企业、汽车服务企业等从事交通运输组织、指挥、决策、交通运输企业生产与经营管理,以及进行汽车运用、维修、试验、研究、系统设计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
主干课程: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交通运输学、交通工程学、交通系统规划、交通组织学、交通经济学、智能运输系统、轨道交通运营与管理、交通运输港站与枢纽、管理学、运筹学、物流工程学、汽车构造、汽车服务工程、汽车运用工程等。
实践环节:
汽车服务实习、运输物流实习、汽车拆装与驾驶实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交通运输组织课程设计、交通运输设施课程设计、综合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从事运输组织与运输企业发展规划、载运工具运用及维护、汽车后市场运营与管理、物流技术与装备系统开发等工作;可以在国家及省市的交通规划、设计与运营管理部门等从事交通运输组织、决策、规划、设计等管理和技术工作;也可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本专业具有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生毕业后优秀者也可在本校继续深造,攻读“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等学科的硕士学位。
道路与交通工程系
道路与交通工程系是在原交通工程教研室的基础发展而来的,主要承担道路与交通工程本科专业的教学与实践工作,并负责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培养工作。现有教师13名,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高级实验师2人,讲师及助教7人,具有博士学位5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3人,硕士生指导教师4人。教师知识背景涵盖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道路与铁道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固体力学等专业,是一支师资队伍素质高,专业结构合理,学科交叉融合的学术团队,能够胜任交通运输工程专业本科生与研究生教学及相关科学研究工作的学术团队。十多年来,道路与交通工程系已为我国交通行业培养550多名交通运输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和60多名硕士研究生。在读交通运输工程专业本科生近220名,硕士研究生40多名。
道路与交通工程系承担的主要课程有:交通工程学、交通控制与管理、交通安全学、交通规划、智能交通概论、交通工程设施设计、交通信息技术、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结构设计原理、桥梁工程、路面力学、交通系统分析、交通流理论等。
近五年来,道路与交通工程系承担各类科研项目50多项。承担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博士点新教师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安徽省科技攻关项目、美国能源基金会资助项目、国家及省级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以及众多地方合作项目等,年均承担的科研经费合同金额500余万元。近三年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获得专利2项,出版专著、教材3部。
运输与物流工程系
合肥工业大学运输与物流工程系是在原汽车运用工程专业教研室的基础发展而来的,主要承担交通运输本科专业的教学与实践工作,并负责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工作。现有专业教师11名,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高级实验师1人,讲师4人,具有博士学位5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1人,硕士生指导教师5人。教师知识背景涵盖车辆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物流工程等专业,是一支完全能够胜任交通运输专业本科生与研究生教学及相关科学研究工作的学术团队。运输与物流工程系承担的主要课程有:交通运输学、汽车运用工程学、汽车维修工程、汽车运输场站设计、交通事故工程、物流工程、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交通港站与枢纽、物流技术装备、轨道交通站场与枢纽、汽车检测与诊断等。来,运输与物流工程系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0多项。承担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安徽省科技攻关项目等。承担的年科研经费合同金额300余万元,近三年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1部。
交通工程研究所
合肥工业大学交通工程研究所成立于1999年,现有研究人员10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2名,具有博士学位的4名。2005年,合肥工业大学交通工程研究所与安徽科力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申报成立了安徽省智能交通(ITS)工程研究中心,该研究中心是安徽省开展产学研结合的典型,也是安徽省内从事智能交通研究与产品开发及工程应用的实力较强的科研机构。交通工程研究所具备了较好的开展交通研究、实验与系统仿真的条件,已有实验设备包括:动态和静态交通调查的数据观测设备(如Video·Trace交通视频检测与数据分析仪等)、用于数据处理和软件编制的设备、用于交通设计仿真的相关软件(如Vissim等)、用于交通规划设计的相关软件(如Transtar、TransCAD等),以及交通智能监控与信号控制模拟系统、车载导航GPS系统等等。
一、主要研究方向为:
▲区域及城市交通系统规划理论与方法(包括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公共交通系统规划、停车规划、轨道交通规划、交通设计、交通影响分析、区域公路网络规划等)
▲交通信息工程与信息系统技术
▲交通控制与管理技术
▲智能交通系统基础理论与技术
▲交通环境与交通安全
二、近五年承担的主要纵向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混合交通环境下行驶工况的仿真及控制策略(70771036)”。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运输效率的城市公交线网动态优化方法研究(070416244)”。
▲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与控制集成应用技术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向公交优先系统规划的交通流模型与道路时空资源优化方法(090414162)”。
▲建设部科技计划项目“城市道路建设交通组织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2009-K5-2)”。
▲安徽省教育厅教研项目“基于网络数据库的交通规划课程实践性教学研究(2008jyxm229)” 。
▲美国能源基金会资助项目“合肥市快速公交(BRT)系统发展战略与对策”。
▲安徽省商务厅计划项目“交通物流规划研究”。
▲合肥市科技计划项目“合肥市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综合对策”。
▲合肥市科技计划项目“智能公交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实施应用”。
▲合肥市科技计划项目“城市用地形态对交通的影响研究”。
三、近五年承担的主要横向委托项目
▲合肥市建委委托项目“合肥市金寨路客流与交通量需求分析及预测”。
▲合肥市规划局委托项目“合肥市城市综合交通调查数据库开发”。
▲合肥市规划局委托项目“合肥市九条干道(A标段)交通设计研究”。
▲合肥市规划局委托项目“合肥市老城区交通改善规划设计研究”。
▲铜陵市建委委托项目“铜陵市公交总站可行性研究”。
▲马鞍山市交通警察支队委托项目“马鞍山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
▲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委托项目“合肥市方兴大道与振东大道交通优化设计仿真模型开发”。
▲合肥市协和城市规划咨询有限公司委托项目“城市大型商业建筑项目停车需求预测模型及仿真软件开发”。
▲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委托项目“合肥市公共交通需求预测与线网优化软件模型开发”。
▲合肥城创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委托项目“合肥科技示范区道路交通工程系统规划”。
▲肥东县建设局委托项目“肥东县道路交通管理规划”。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委托项目“合肥市北部组团道路交通量需求预测软件模型开发”。
▲安徽省交通勘查设计院委托项目“合肥市包河大道交通控制系统优化”。
▲当涂县交警大队委托项目“当涂县道路交通管理规划”。
▲合肥市重点工程局委托项目“合肥市城市道路建设交通影响评价与对策研究”。
道路与轨道工程研究所
合肥工业大学道路与轨道工程研究所成立于2009年8月,正在开展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结构计算方法、柔性与半柔性路面力学模型、道路岩土工程、城市轨道工程和隧道安全及通风系统研究。
道路与轨道工程研究所现有专职研究人员8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5人,具有高级职称的4人),还有省内外兼职研究人员10余人。招收道路与铁道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及工程力学学科方向的硕士学位研究生,欢迎有抱负的年轻人前来报考!
道路与轨道工程研究所是一个年轻的研究机构,是一个富有朝气、务实求新、快速发展的新型研究机构,集路桥、轨道交通工程及相关领域的科研、教学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科研机构,科研梯队合理。合肥工业大学道路与轨道工程研究所愿与国内外道路工程领域的政府管理部门、相关研究院所、工程项目管理机构、施工企业及其他相关部门精诚合作,共创美好未来。道路与轨道工程研究所将努力为解决公路与城市道路、铁路、城市轨道建设中的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做出应有的贡献。
主要研究成果道路与轨道工程研究所研究人员正在承担教育部博士点新教师基金、国家博士后基金、上海市博士后基金、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和重庆市山区道路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以及企业委托研究项目十多项。研究人员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和主要学术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40余篇,其中4篇SCI 检索,12篇为EI收录,获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正在申报发明专利2项。
研究与技术服务方向路面结构设计理论、路面力学、路面路基工程、路面材料再生技术与工艺、道路养护新技术、边坡维护、路面材料与结构、道路与桥梁病害防治技术、桥梁施工监控、桥梁工程健康监测与桥梁抗震、桥梁加固技术、城市轨道工程施工、轨道交通安全性能、道路岩土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等。
交通运输工程为一级学科,其下一般分为几个方向:交通规划、道路与机场工程、城市轨道交通、交通信息工程、物流工程和交通运输工程。 毕业后铁路局、中铁建设局、中铁设计院、物流企业、中铁货物运输...
同学你好!先纠正你一个比较大的错误,交通工程与交通运输工程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在我国的学科教育分类中,交通运输工程为一级学科,其下分为四个二级学科,分别为: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挺好的,合工大的岩土地质是比较好的,而且就业也不错。我是本校这个专业本科毕业的,不过本科叫勘查技术与工程。
合肥工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在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研究方向具有较强的实力,先后承担几十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在国内外同行内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在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研究方向、道路工程方向也有较大的发展,承担该方向多项国家与省市级科研课题,并获得近百项地方横向合作项目,交通规划领域的学术水平在安徽省乃至全国同行内已有一定的影响。合肥工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年均科研经费800多万元,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经过三年多的持续平稳发展,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36人,其中专职教师28人,35岁以下青年教师22人,业已形成老中青相结合、以青年教师为主体、结构合理、富有创新开拓精神的学术队伍。
全院教职工36人
名称 |
人数 |
安徽省“外专百人培育计划” |
1 |
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 |
1 |
黄山学者(特聘教授、青年学者) |
2 |
博士生导师 |
4 |
教授(研究员) |
6 |
副教授(副研究员、高级实验师) |
11 |
讲师(助理研究员、实验师) |
16 |
助教(其他) |
3 |
在职教师学位
教学、科研人员 |
博士学位 |
22 |
在读博士 |
5 |
2009年,合肥工业大学整合学校交通学科相关资源成立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现设有交通工程、交通运输两个本科专业,拥有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640余人。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已为我国交通运输工程行业培养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1200多人。
学院下设道路与交通工程系、运输与物流工程系,设置交通工程研究所、道路与轨道工程研究所、低碳交通研究所、运输与安全研究所等4个研究所。拥有交通运输工程实验示范中心,并与企业联合共建安徽省智能交通工程研究中心和安徽省智能交通重点实验室,拥有的实验设备价值近千万元,具备了较先进的交通运输工程专业教学与科研的实验条件。
学院现有教职工36人,其中教授(研究员)6人,包括安徽省“外专百人培育计划”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1人,“黄山学者”特聘教授1人,“黄山青年学者”1人,副教授(副研究员)1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22人,在读博士5人,已初步形成老中青相结合、以青年教师为主体、结构合理、富有创新开拓精神的教师队伍。
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在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研究方向具有较强的实力,在交通规划、道路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等科研方向有一定的特色,先后承担数十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在国内外同行内有较高的学术影响。
院党委书记
石 琴,主持党委全面工作,分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师资队伍建设、外事工作等。
常务副院长
张卫华,主持学院行政全面工作,分管学科学位建设、科研工作等
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叶 兵,负责学生教育管理、党团组织活动以及院行政、工会等
副院长
姜康,负责本科生与研究生教学、实验室建设等2100433B
大连海事大学2019年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调剂工作实施细则
大连海事大学2019年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调剂工作实施细则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第二届编辑委员会会议纪要
<正> 2003年11月8日,《交通运输工程学报》第二届编辑委员会在湖南省长沙市长沙理工大学召开,会议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本刊编辑委员会主任委员、东南大学教授邓学钧主持。参会成员:吉林大学王荣本教授,大连海事大学吴兆麟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德平教授,长
院徽
学院院徽由土木、桥梁、河流构成,四周围绕学院的中英文名称。
学生活动
据2020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开展了大学生最美笔记展评活动、心理健康活动月系列活动、观影活动等活动。
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拥有“先进钢结构技术与产业化安徽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土木工程结构与材料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基地、安徽省基础设施安全检测与监测工程实验室、安徽省氢安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七个省部级科研平台。
国家级科研项目 |
其他政府科研项目 |
非政府科研项目(横向项目) |
||||
---|---|---|---|---|---|---|
—— |
项目数(个) |
经费数(万元) |
项目数(个) |
经费数(万元) |
项目数(个) |
经费数(万元) |
力学 |
23 |
991.2 |
8 |
356 |
46 |
3421 |
土木工程 |
43 |
2225 |
44 |
719 |
451 |
9583 |
水利工程 |
17 |
780 |
4 |
72 |
133 |
4970 |
测绘科学与技术 |
9 |
662 |
2 |
176 |
22 |
307 |
参考资料: |
物流工程、交通工程、工程造价、交通运输、铁道工程和土木工程。
高速铁道技术、铁道供电技术、高速铁路动车乘务、航空乘务、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和建筑工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