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2003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下简称“《环评法》”)正式实施。《环评法》第六条规定“国家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数据库和评价指标体系建设,鼓励和支持对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技术规范进行科学研究,建立必要的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共享制度,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科学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建立和完善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数据库和评价指标体系。”环评基础数据库建设任务以法律条文的形式被明确下来,环评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工作也从此正式开始。
我国每年审批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约30多万个,每一个环境影响评价的分析、预测、评估等环节都离不开基础数据的支撑。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共享机制不健全,全国1000多家环评单位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和渠道获取有关数据。数据质量参差不齐,数据标准难以统一,数据收集耗时长,成本高。同时,环评过程中积累的大量数据资源,也因缺乏共享机制,利用率低,限制了其在社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的相关要求,以推进环评基础数据资源共建、共享为目标,研究制定环评数据共享制度和可持续更新机制,环评核心数据采集、共享管理办法等。建立健全环评数据库标准规范体系,完成覆盖战略环评、规划环评、区域环评和主要行业建设项目的环评指标体系、基础数据库及会商平台的建设。
持续开展国家级环评核心基础数据资源的整合集成与建库,开展基础数据库建设相关标准研究和共享机制研究。面向“十二五”环保重大应用,开展环评数据资源的深度利用研究,以环评基础数据的四化(系统化、标准化、可视化、智能化)推进环评基础数据支撑能力,提升智能环评的应用水平。会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
为进一步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管理水平,应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建设,夯实环评数据基础,提高环评数据共享和利用水平。
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是指支撑环境影响评价全生命周期,以及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产生的数据的集合。主要包括支撑数据、业务数据、管理数据三大库群。
环评基础数据库的建设过程实际上是是构建“横向”支撑数据库群和“纵向”业务数据库群,以及搭建管理数据库群的过程。
“横向”支撑数据库群主要包括支撑环境影响评价全生命周期(环评、技术评估、审批管理、监督后评价、公众参与等)的数据资源。包括支撑上述过程所需要环评依据(法律法规、产业政策、技术导则等)、自然与社会环境数据(基础地理、环境敏感区、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自然资源与灾害、社会经济发展数据等)、环境质量监测数据(水、大气、噪声、电磁、土壤等)及评价标准、专家及环评案例信息等。
“纵向”业务数据库群包括环境影响评价全生命周期产生的所有数据资源,涉及战略环评、规划环评、区域环评、项目环评等,包括:环评报告书及其基于环评报告书规范化提取的各类指标(项目概况与规模、工程/工艺特征、环境影响、环保措施等)、技术评估意见、审批文件,竣工环保验收相关数据,工程运营监督与后评价数据等等。
管理数据库群:主要包括为环评管理服务的基础支撑数据,如环评资质管理数据、环评从业人员数据、技术评估专家库等。
除了以上三大库群外,为更好的管理和利用这些数据,软件系统(平台)也是环评基础数据库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广义的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还包括为管理、共享、利用这些数据资源的软件系统(平台)(见图1)。
图1 环评基础数据库框架图 |
环评基础数据库的建设任务
环评基础数据库的建设任务主要分四个方面。
第一,推进环评数据库软环境建设。形成环评数据共享制度与可持续更新机制;建立健全环评数据库标准规范体系;完成覆盖战略环评、规划环评、区域环评和主要行业建设项目的环评指标体系。
第二,夯实“科学环评”的数据基础。持续开展国家级环评核心数据资源的整合集成与建库,开展省级环评核心数据库建设与汇交试点;推动环评领域内环评相关数据的共享。面向环保重大应用,开展环评数据资源的深度挖掘与二次开发。
第三,加强环评技术方法研究。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搭建易用、高效的环评技术应用与服务平台,将环评“数据—标准—模型”有机集成到软件平台中。
第四,创新体制机制和管理模式。探索环评管理流程和模式的创新机制,坚持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的发展道路,形成良性循环的服务体系。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是从工程的预设就开始进行厂址选择,工厂布局,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估的工作,要求为有必要的建设项目出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等.这个是2005年才刚刚开始设立的工程师,非常非常难考...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去申请。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提高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质量,维护环境影响评价行业...
就是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的简称。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Engineer,是指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
第一,基础设施建设:根据环保部信息化基础设施总体设计框架(四级三层网络体系、安全系统等),统筹实施软硬件设备购置、网络环境、机房改造工程,初步构建形成满足环评基础数据库建设所需要的网络环境,以及数据存储备份环境。
第二,数据共享制度机制建设:依据国家相关政策和各部门的行业规定,制定了环评相关数据的共享制度和管理办法,以及“国家—地方”两级的环评核心数据采集、汇交、共享管理办法。
第三.标准规范与指标体系建设:在环保部环境信息标准规范体系下,完善了环评标准规范体系框架;通过继承、修订、增加等方式,初步建立了环评数据分类编码、采集、整合集成、数据库建设、质量控制、共享服务及其应用等环节的各项标准规范。设计了分行业环评指标数据库,构建了多个行业的指标数据库。
第四,数据库建设与产品再加工:以环境敏感区空间数据为重点,开展了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基础地理、资源环境等环评基础支撑数据的整合集成与数据库建设。重点完成了主要行业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环评指标库、环评技术评估与批复等数据资源的规范化整合、关联与建库。
第五,技术应用与服务平台建设。主要进行了环评技术应用与服务平台总体设计、环评基础数据库管理与支撑平台软件研发、环评技术支持与辅助决策平台软件研发、环评技术支持与辅助决策平台软件研发、环评上岗考试与资质管理平台软件研发。
第六,环评技术应用与服务平台总体设计项目。开展环评技术应用与服务平台的总体设计。以科学管理环评基础数据库为目标构建环评基础数据库管理平台,以提高环评工作效率为目标建设技术支持与辅助决策平台,以规范环评队伍行为为目标搭建环评上岗考试与资质管理平台。
第七,环评技术支持与辅助决策平台。以为环评、技术评估、审批管理等提供技术支持工具,提高环评工作效率和辅助决策水平为目标构建环评技术支持与辅助决策平台。具体包括:环评技术支持与分析系统、环评技术评估与审批管理办公系统、环评技术复核与支持系统、会商与辅助决策系统等。
第八,环评上岗考试与资质管理平台。具体包括:环评持证上岗考试报名与管理系统和环评资质管理系统等。
第九,试点示范与重大应用支撑。在环保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部署环评技术应用与服务平台软件,开展环评技术评估办公自动流转、环评指标采集与持续更新、环评技术复核(大气、水环境技术复核)等应用。推进了环评基础数据库建设成果的技术培训、交流与合作。
第十,地方评估机构的试点示范。选择了5家省级评估机构,开展了环评基础数据库指标库建设试点工作
环评基础数据库建设涉及环境保护部门及相关部委数据的共享,数据类型多,数据量大。同时,已入库的数据需要进行不断的更新,相关平台软件系统建设也需不断完善。因此,环评基础数据库建设是个长期任务。今后环评基础建设重点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逐步推进数据共享机制建设,打通环评业务数据的获取通道
第二,推进省级及省以下环评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在加强国家级环评基础数据库建设的同时,在统一框架和标准规范体系下,以《环评基础数据库建设指南》为指导,逐步推进省及省级以下环评基础数据库建设。
第三,加强环评技术支持系统建设。在环评基础数据库各专题数据库构建基本完成时,如何进行数据的挖掘和高级应用成为环评基础数据库建设的首要任务。
水泥行业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建设方案与应用
针对水泥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与环境管理的需要,提出了水泥行业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的建设目标、基本建设内容、数据采集标准和内容要求。基础数据库入库数据标准与分类共包括8大类101个小项。结合数据库的分类统计和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提出了基础数据库的数据处理、信息查询、统计分析及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建设方案,通过对2004年至2008年5年入库项目数据的系统分析,基础数据库建设得到初步应用。
水泥行业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建设方案与应用
水泥行业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建设方案与应用
土地利用数据库主要为1/1万比例尺,属于国土资源信息网络中最基本的、可共享的土地基础数据库之一,可作为土地利用规划、农村地籍管理、基本农田保护区管理、建设项目用地管理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等土地管理工作的基础数据;也可为基于土地资源管理的宏观经济预测分析和决策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撑。
2018年6月,据自然资源部消息,2017年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动态更新项目通过验收。这表明2017版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全面完成,即日起可以向各方面提供使用。
为规范广州市城乡地籍数据库、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内容、数据库结构、数据交换格式,促进土地基础数据的管理和共享,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参照《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广东省第二次土地调查技术实施细则》等标准和规范性文件,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由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广州市测绘管理办公室)组织编写,版权及解释修改权归口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广州市测绘管理办公室)。